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吕盛夏
陈事
+3 位作者
毛新平
王喜
朱达炎
霍向东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半小时等温法、显微硬度测量和金相组织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结果发现: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板再结晶规律基本相同,再结晶温度随变形量增加略有降低;640℃以下为回复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等轴晶大量...
采用半小时等温法、显微硬度测量和金相组织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结果发现: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板再结晶规律基本相同,再结晶温度随变形量增加略有降低;640℃以下为回复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等轴晶大量形核长大,硬度迅速降低,到840℃再结晶晶粒反常长大;该钢种的再结晶温度高达700~710℃,钢中大量纳米级TiC析出物和溶质原子是再结晶温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微合金钢
冷轧高强钢
再结晶温度
碳化钛
紧凑式带钢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冷轧高强钢卷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伟
马乾伦
+1 位作者
白振华
王子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22-2229,共8页
基于1180 MPa级超高强度冷轧双相(DP)钢卷生产数据,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化学主成分提取方法、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相结合的超参数寻优方法,建立了DP钢力学性能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广义可加...
基于1180 MPa级超高强度冷轧双相(DP)钢卷生产数据,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化学主成分提取方法、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相结合的超参数寻优方法,建立了DP钢力学性能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广义可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为了提高断后伸长率预测精度,以预测精度较高的GBDT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预测误差分类模型和考虑误差补偿的模型预测修正方法,建立了考虑误差补偿的断后伸长率预测校正模型,该模型使断后伸长率在绝对误差±0.9%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4.63%。DP钢性能预测模型在线运行时的实际预测精度较高,达到生产要求,有助于力学性能在线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梯度提升决策树
力学性能预测
主成分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80VK冷轧高强钢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析出机理
3
作者
谯德高
罗晓阳
+3 位作者
胡双喜
侯园园
张志坚
唐兴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226,共7页
对热轧态280VK微合金高强钢经冷轧后取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对退火试样组织进行SEM、TEM、EBSD观察,以及析出物含量测定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揭示退火工艺对冷轧高强钢组织结构、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
对热轧态280VK微合金高强钢经冷轧后取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对退火试样组织进行SEM、TEM、EBSD观察,以及析出物含量测定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揭示退火工艺对冷轧高强钢组织结构、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退火处理后,基体中产生大量TiC析出粒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基体晶粒度减小,析出粒子尺寸增大但数量减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升高。热力学计算表明,试验钢中析出相的优先级顺序为TiN>AlN>TiC,析出相以TiC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0VK
冷轧高强钢
退火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析出机理
原文传递
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
4
作者
刘浩
魏远征
+1 位作者
方芳
尹云洋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时,0.1℃/s~60℃/s的不同冷却速度的相变膨胀曲线,并测定了该钢的相变点,根据转变特征和膨胀法原理绘制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时,0.1℃/s~60℃/s的不同冷却速度的相变膨胀曲线,并测定了该钢的相变点,根据转变特征和膨胀法原理绘制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的条件下,以60℃/s的冷却速度,冷到200℃时,其组织几乎全部为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试样的显微硬度也增加。在冷却速率很慢的时候,只能看到铁素体相变而看不到有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并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贝氏体转变温度趋于降低,贝氏体的形貌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含磷
冷轧高强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相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翟景峰
刘炳刚
+4 位作者
丁志宇
冯明峰
张哲
刘放
周明
《鞍钢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53-60,共8页
介绍了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带钢处理线控制、脱脂工艺控制的主要控制功能和技术特点,结合鞍钢已有脱脂线的生产经验和高强脱脂线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改进,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脱脂处理线
带钢处理线控制
脱脂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M技术在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上的应用
6
作者
邱荣昌
强琦午
《安装》
2022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冶金工程-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施工中的多项应用。项目团队利用BIM软件辅助施工过程,实现了土方平衡、参数化构配件深化设计加工与安装、多专业工序优化论证与实施、受限空间设备吊装方案优化等重大...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冶金工程-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施工中的多项应用。项目团队利用BIM软件辅助施工过程,实现了土方平衡、参数化构配件深化设计加工与安装、多专业工序优化论证与实施、受限空间设备吊装方案优化等重大施工关键点的落地,并解决了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难点,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冷轧高强钢
生产线
土方平衡
参数化
深化设计
受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P590冷轧高强钢力学性能微磁无损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阳阳
王林
+3 位作者
张栋
李明远
于洋
王贤贤
《轧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DP590是冷轧高强钢代表性产品之一,对其生产工艺要求极为严格。生产中由于存在带钢边部温降,其边部、中部力学性能波动较大,然而沿带钢宽向的全域力学性能评价是生产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参考。目前采用的抽样、有损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性能...
DP590是冷轧高强钢代表性产品之一,对其生产工艺要求极为严格。生产中由于存在带钢边部温降,其边部、中部力学性能波动较大,然而沿带钢宽向的全域力学性能评价是生产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参考。目前采用的抽样、有损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性能沿带钢宽向整体、全域的评价要求。微磁检测是一种无损、高效的性能评价方法,基于微磁原理,采集得到的多种磁特征与相应位置的力学性能相关。选用首钢顺义冷轧公司生产的DP5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种微磁特征与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A80)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定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在93%以上,可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力学性能
微磁无损检测
定量预测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冷轧先进高强钢表面色差缺陷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植
孙荣生
+3 位作者
王静
蔡顺达
李岩
刘仁东
《鞍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21-24,29,共5页
针对C-Si-Mn系冷轧先进高强钢成品表面色差无法满足下游客户涂装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手段分析缺陷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成品表面色差缺陷为热轧、酸洗等多道工序综合作...
针对C-Si-Mn系冷轧先进高强钢成品表面色差无法满足下游客户涂装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手段分析缺陷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成品表面色差缺陷为热轧、酸洗等多道工序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优化板坯加热工艺、增强除鳞效果及酸洗能力,制定表面色差综合控制技术,表面色差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先进
高强钢
表面色差
综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机架冷轧机轧制过程轧辊温度场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戴竞舸
王康健
《宝钢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9-15,共7页
单机架冷轧机生产过程的轧辊温度场精确计算是确定单机架轧机轧制工艺冷却和润滑技术的关键。结合单机架冷轧机轧制高强钢的试验过程,对单机架轧机的典型轧制过程的轧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数据...
单机架冷轧机生产过程的轧辊温度场精确计算是确定单机架轧机轧制工艺冷却和润滑技术的关键。结合单机架冷轧机轧制高强钢的试验过程,对单机架轧机的典型轧制过程的轧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为现场轧制过程轧辊的冷却及乳化液流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轧辊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退火温度对LG780HC冷轧钢带组织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旭
赵培林
《天津冶金》
CAS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马弗炉对试验钢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结合金相、电镜观察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莱钢LG780HC冷轧钢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64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
采用马弗炉对试验钢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结合金相、电镜观察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莱钢LG780HC冷轧钢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64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加;试验钢退火后横向强度比纵向强度稍高,延伸率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LG780HC
退火温度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研究
11
作者
王畅
于洋
+3 位作者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首钢科技》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镀锌板的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光整后表面粗糙度差距较大。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形成的原因在于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由于微观组织特点,钢板在轧制过程中...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镀锌板的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光整后表面粗糙度差距较大。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形成的原因在于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由于微观组织特点,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抗开裂能力较低,导致冷轧高强钢板表面形成10μm的表层裂纹。结合CCT曲线的模拟分析发现,控制热轧钢板表层微观组织状态,可明显抑制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表层裂纹
镀锌
CCT曲线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用冷轧HSLA钢带涂装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康华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为了研究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涂装性能,尤其是免中涂工艺的涂装表面质量,对HC260LA、HC340LA和HC420LA 3个典型牌号汽车钢进行电泳前后的表面粗糙度、磷化后结晶细度、划格与耐冲击附着力、1000 h耐中性盐雾等测试。结果表明:电泳前钢...
为了研究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涂装性能,尤其是免中涂工艺的涂装表面质量,对HC260LA、HC340LA和HC420LA 3个典型牌号汽车钢进行电泳前后的表面粗糙度、磷化后结晶细度、划格与耐冲击附着力、1000 h耐中性盐雾等测试。结果表明:电泳前钢带表面粗糙度R_(a)为0.96~1.42μm,电泳后R_(a)为0.28~0.41μm;磷化后钢带表面结晶细度尺寸为3.49~5.54μm;电泳后经划格与耐冲击试验钢带均无开裂脱落现象,附着力达到0级;电泳后1000 h耐中性盐雾钢带的划痕单边扩蚀宽度为0.31~0.76 mm,各项指标均能满足标准及汽车主机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低合金
高强钢
涂装性能
表面粗糙度
结晶细度
附着力
中性盐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实践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强
赵小龙
+2 位作者
罗晓阳
赵占彪
狄彦军
《轧钢》
2019年第5期80-83,共4页
对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CSP产线特点,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和层冷模式对冷轧Nb、Ti高强钢性能、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CSP产线卷取温度及层冷模式的控制,可以降低冷轧Nb、Ti高强钢...
对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CSP产线特点,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和层冷模式对冷轧Nb、Ti高强钢性能、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CSP产线卷取温度及层冷模式的控制,可以降低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且产品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Nb、Ti
高强钢
卷取温度
层冷模式
屈强比
组织分析
原文传递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总目录
14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2010
发蓝工艺
冷轧高强钢
张旭
学报
连续出版物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香玲
磁性能
钢铁
张键
汪超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EXCEL
目录
检索工具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强集装箱板平整轧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李靖
万军
+3 位作者
任新意
齐海峰
王硕
刘玉起
《轧钢》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针对高强集装箱板在平整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力大、边浪、翘曲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采用2500-3500kN恒轧制力模式平整高强集装箱板、修改板形目标曲线避免边浪、提高防皱辊高度并采用上小下大轧辊直径配置形式等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
针对高强集装箱板在平整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力大、边浪、翘曲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采用2500-3500kN恒轧制力模式平整高强集装箱板、修改板形目标曲线避免边浪、提高防皱辊高度并采用上小下大轧辊直径配置形式等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客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集装箱板
平整
板形
翘曲
原文传递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
被引量:
8
16
作者
王畅
于洋
+3 位作者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5,共5页
针对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问题,从全流程分析角度,探讨引起此缺陷的根本原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发麻原因在于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粗糙度差异明显以及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跟踪分析发现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
针对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问题,从全流程分析角度,探讨引起此缺陷的根本原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发麻原因在于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粗糙度差异明显以及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跟踪分析发现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结合钢种的热轧微观组织特点,提出形成表层裂纹的机理在于热轧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抗开裂能力较弱,导致冷轧过程中钢板表面形成10μm的表层裂纹。结合CCT曲线的模拟分析发现,控制热轧钢板表层微观组织状态可以明显抑制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表层裂纹
镀锌板
CCT曲线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题名
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吕盛夏
陈事
毛新平
王喜
朱达炎
霍向东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钢CSP应用技术研究所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摘
采用半小时等温法、显微硬度测量和金相组织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结果发现: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板再结晶规律基本相同,再结晶温度随变形量增加略有降低;640℃以下为回复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等轴晶大量形核长大,硬度迅速降低,到840℃再结晶晶粒反常长大;该钢种的再结晶温度高达700~710℃,钢中大量纳米级TiC析出物和溶质原子是再结晶温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TI微合金钢
冷轧高强钢
再结晶温度
碳化钛
紧凑式带钢生产
Keywords
Ti micro-alloying steel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r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itanium carbides
compact strip production
分类号
TG335.1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冷轧高强钢卷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伟
马乾伦
白振华
王子昂
机构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22-22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097)
福建省科技计划(2018H0015)。
文摘
基于1180 MPa级超高强度冷轧双相(DP)钢卷生产数据,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化学主成分提取方法、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相结合的超参数寻优方法,建立了DP钢力学性能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广义可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为了提高断后伸长率预测精度,以预测精度较高的GBDT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预测误差分类模型和考虑误差补偿的模型预测修正方法,建立了考虑误差补偿的断后伸长率预测校正模型,该模型使断后伸长率在绝对误差±0.9%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4.63%。DP钢性能预测模型在线运行时的实际预测精度较高,达到生产要求,有助于力学性能在线质量监控。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梯度提升决策树
力学性能预测
主成分分析
误差补偿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
prediction of mechanics proper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rror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80VK冷轧高强钢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析出机理
3
作者
谯德高
罗晓阳
胡双喜
侯园园
张志坚
唐兴昌
机构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钢薄板厂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2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61022)。
文摘
对热轧态280VK微合金高强钢经冷轧后取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对退火试样组织进行SEM、TEM、EBSD观察,以及析出物含量测定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揭示退火工艺对冷轧高强钢组织结构、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退火处理后,基体中产生大量TiC析出粒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基体晶粒度减小,析出粒子尺寸增大但数量减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升高。热力学计算表明,试验钢中析出相的优先级顺序为TiN>AlN>TiC,析出相以TiC为主。
关键词
280VK
冷轧高强钢
退火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析出机理
Keywords
280VK cold-rolled high-strength steel
annealing process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
4
作者
刘浩
魏远征
方芳
尹云洋
机构
武钢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出处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文摘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时,0.1℃/s~60℃/s的不同冷却速度的相变膨胀曲线,并测定了该钢的相变点,根据转变特征和膨胀法原理绘制了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在奥氏体化温度900℃变形40%的条件下,以60℃/s的冷却速度,冷到200℃时,其组织几乎全部为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试样的显微硬度也增加。在冷却速率很慢的时候,只能看到铁素体相变而看不到有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并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贝氏体转变温度趋于降低,贝氏体的形貌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低碳含磷
冷轧高强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相变点
Keywords
low-carbon phosphorous cold-rolling high-strength steel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curve
transformation point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翟景峰
刘炳刚
丁志宇
冯明峰
张哲
刘放
周明
机构
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
出处
《鞍钢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53-60,共8页
文摘
介绍了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带钢处理线控制、脱脂工艺控制的主要控制功能和技术特点,结合鞍钢已有脱脂线的生产经验和高强脱脂线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改进,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脱脂处理线
带钢处理线控制
脱脂工艺控制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strength steel
degreasing treatment line
strip steel treatment line controlling
degreasing process controlling
分类号
TP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M技术在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上的应用
6
作者
邱荣昌
强琦午
机构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出处
《安装》
2022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摘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冶金工程-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施工中的多项应用。项目团队利用BIM软件辅助施工过程,实现了土方平衡、参数化构配件深化设计加工与安装、多专业工序优化论证与实施、受限空间设备吊装方案优化等重大施工关键点的落地,并解决了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难点,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关键词
BIM技术
冷轧高强钢
生产线
土方平衡
参数化
深化设计
受限空间
分类号
TF7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P590冷轧高强钢力学性能微磁无损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阳阳
王林
张栋
李明远
于洋
王贤贤
机构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北京工业大学
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轧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文摘
DP590是冷轧高强钢代表性产品之一,对其生产工艺要求极为严格。生产中由于存在带钢边部温降,其边部、中部力学性能波动较大,然而沿带钢宽向的全域力学性能评价是生产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参考。目前采用的抽样、有损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性能沿带钢宽向整体、全域的评价要求。微磁检测是一种无损、高效的性能评价方法,基于微磁原理,采集得到的多种磁特征与相应位置的力学性能相关。选用首钢顺义冷轧公司生产的DP5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种微磁特征与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A80)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定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在93%以上,可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力学性能
微磁无损检测
定量预测
神经网络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magnetic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quantitative forecasting
neural networks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冷轧先进高强钢表面色差缺陷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植
孙荣生
王静
蔡顺达
李岩
刘仁东
机构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创新部
出处
《鞍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21-24,29,共5页
文摘
针对C-Si-Mn系冷轧先进高强钢成品表面色差无法满足下游客户涂装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手段分析缺陷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成品表面色差缺陷为热轧、酸洗等多道工序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优化板坯加热工艺、增强除鳞效果及酸洗能力,制定表面色差综合控制技术,表面色差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关键词
冷轧
先进
高强钢
表面色差
综合控制技术
Keywords
cold-rolled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surface color difference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分类号
TG3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机架冷轧机轧制过程轧辊温度场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戴竞舸
王康健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
出处
《宝钢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9-15,共7页
文摘
单机架冷轧机生产过程的轧辊温度场精确计算是确定单机架轧机轧制工艺冷却和润滑技术的关键。结合单机架冷轧机轧制高强钢的试验过程,对单机架轧机的典型轧制过程的轧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为现场轧制过程轧辊的冷却及乳化液流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轧辊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传热系数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roll temperature field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G333.1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退火温度对LG780HC冷轧钢带组织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旭
赵培林
机构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天津冶金》
CAS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摘
采用马弗炉对试验钢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结合金相、电镜观察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莱钢LG780HC冷轧钢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64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加;试验钢退火后横向强度比纵向强度稍高,延伸率反之。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LG780HC
退火温度
组织性能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LG780HC
annealing temperatur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研究
11
作者
王畅
于洋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机构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首钢科技》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文摘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镀锌板的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光整后表面粗糙度差距较大。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形成的原因在于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由于微观组织特点,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抗开裂能力较低,导致冷轧高强钢板表面形成10μm的表层裂纹。结合CCT曲线的模拟分析发现,控制热轧钢板表层微观组织状态,可明显抑制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的产生。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表层裂纹
镀锌
CCT曲线
微观组织
Keywords
cold-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surface crack
galvanizing
CCT curve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84 [金属学及工艺—公差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用冷轧HSLA钢带涂装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康华伟
机构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文摘
为了研究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涂装性能,尤其是免中涂工艺的涂装表面质量,对HC260LA、HC340LA和HC420LA 3个典型牌号汽车钢进行电泳前后的表面粗糙度、磷化后结晶细度、划格与耐冲击附着力、1000 h耐中性盐雾等测试。结果表明:电泳前钢带表面粗糙度R_(a)为0.96~1.42μm,电泳后R_(a)为0.28~0.41μm;磷化后钢带表面结晶细度尺寸为3.49~5.54μm;电泳后经划格与耐冲击试验钢带均无开裂脱落现象,附着力达到0级;电泳后1000 h耐中性盐雾钢带的划痕单边扩蚀宽度为0.31~0.76 mm,各项指标均能满足标准及汽车主机厂的要求。
关键词
冷轧
低合金
高强钢
涂装性能
表面粗糙度
结晶细度
附着力
中性盐雾
Keywords
cold rolled low alloy high strength steel
coating performance
surface roughness
crystallinity
adhesion
neutral salt spray
分类号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实践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强
赵小龙
罗晓阳
赵占彪
狄彦军
机构
酒钢宏兴股份有限公司碳钢薄板厂
出处
《轧钢》
2019年第5期80-83,共4页
文摘
对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CSP产线特点,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和层冷模式对冷轧Nb、Ti高强钢性能、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CSP产线卷取温度及层冷模式的控制,可以降低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且产品性能稳定。
关键词
冷轧
Nb、Ti
高强钢
卷取温度
层冷模式
屈强比
组织分析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content Nb and Ti
coiling temperature
laminar cooling mode
yield/tensile strength ratio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分类号
TF [冶金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总目录
14
出处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2010
发蓝工艺
冷轧高强钢
张旭
学报
连续出版物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香玲
磁性能
钢铁
张键
汪超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EXCEL
目录
检索工具
ERP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集装箱板平整轧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李靖
万军
任新意
齐海峰
王硕
刘玉起
机构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冷轧作业部
出处
《轧钢》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文摘
针对高强集装箱板在平整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力大、边浪、翘曲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采用2500-3500kN恒轧制力模式平整高强集装箱板、修改板形目标曲线避免边浪、提高防皱辊高度并采用上小下大轧辊直径配置形式等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客户要求。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集装箱板
平整
板形
翘曲
Keywords
cold rolled high strength sheet
handling container plate
skin pass rolling
shape
warping
分类号
TG33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
被引量:
8
16
作者
王畅
于洋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机构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薄板研究所
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5,共5页
文摘
针对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问题,从全流程分析角度,探讨引起此缺陷的根本原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发麻原因在于锌层表面厚度不均匀、粗糙度差异明显以及镀锌板表面存在较多的表层裂纹。跟踪分析发现该表层裂纹主要产生在冷轧工序,结合钢种的热轧微观组织特点,提出形成表层裂纹的机理在于热轧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抗开裂能力较弱,导致冷轧过程中钢板表面形成10μm的表层裂纹。结合CCT曲线的模拟分析发现,控制热轧钢板表层微观组织状态可以明显抑制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的产生。
关键词
冷轧高强钢
表层裂纹
镀锌板
CCT曲线
微观组织
Keywords
cold-rolled high strength steel
surface crack
galvanized sheet
CCT curve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335.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U4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i微合金化冷轧高强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
吕盛夏
陈事
毛新平
王喜
朱达炎
霍向东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冷轧高强钢卷力学性能预测
王伟
马乾伦
白振华
王子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80VK冷轧高强钢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析出机理
谯德高
罗晓阳
胡双喜
侯园园
张志坚
唐兴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4
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
刘浩
魏远征
方芳
尹云洋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应用
翟景峰
刘炳刚
丁志宇
冯明峰
张哲
刘放
周明
《鞍钢技术》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BIM技术在冷轧高强钢生产线项目上的应用
邱荣昌
强琦午
《安装》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DP590冷轧高强钢力学性能微磁无损评价方法研究
张阳阳
王林
张栋
李明远
于洋
王贤贤
《轧钢》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8
冷轧先进高强钢表面色差缺陷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植
孙荣生
王静
蔡顺达
李岩
刘仁东
《鞍钢技术》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单机架冷轧机轧制过程轧辊温度场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戴竞舸
王康健
《宝钢技术》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退火温度对LG780HC冷轧钢带组织性能的影响
杨旭
赵培林
《天津冶金》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研究
王畅
于洋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首钢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汽车用冷轧HSLA钢带涂装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康华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实践
王强
赵小龙
罗晓阳
赵占彪
狄彦军
《轧钢》
2019
3
原文传递
14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总目录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强集装箱板平整轧制研究与实践
李靖
万军
任新意
齐海峰
王硕
刘玉起
《轧钢》
2018
10
原文传递
16
高强镀锌板表面发麻缺陷产生机理
王畅
于洋
李研
王林
高小丽
张亮亮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