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生-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伟 黄擎宇 +1 位作者 白莹 石书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中国震旦—寒武纪古老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勘探已经证实微生物碳酸盐岩可以形成储层,明确这类储层成因并进行有效预测对于古老碳酸盐岩勘探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尚未形成统一...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中国震旦—寒武纪古老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勘探已经证实微生物碳酸盐岩可以形成储层,明确这类储层成因并进行有效预测对于古老碳酸盐岩勘探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提出了诸如同生准同生期溶蚀、埋藏/热液溶蚀或多种流体综合作用等成因解释。本次研究选择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什艾日克和肖尔布拉克剖面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露头和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早成岩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识别出4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分别是叠层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和与蓝细菌相关的(含砾)颗粒白云岩;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具有复杂的孔隙系统,常见的孔隙类型包括晶间孔、溶孔、不同尺度的溶洞以及裂缝等,但是溶蚀孔洞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2)同生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是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证据。一是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顶部发育小型溶蚀坑。二是新月形胶结物和胶结不整合现象表明经历了短期暴露。新月形胶结物通常被看作是渗流带成岩作用的产物。胶结物不整合是指在颗粒与埋藏期形成的粒状胶结物之间部分缺失了纤状等厚环边胶结物,这些缺失的纤状胶结物可能是准同生期被大气淡水溶解了。三是胶结物具有斑状中等亮度阴极发光特征,明显有别于表生岩溶与埋藏环境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此外大气淡水是导致微生物丘顶部样品氧同位素值较原岩负漂的原因。(3)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分布受微生物丘沉积结构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微生物丘可以分为丘基、丘核和丘盖三部分。其中丘基主要由凝块石白云岩组成,丘核以泡沫绵层白云岩为主,丘盖主体是含砾颗粒白云岩。储层物性丘核最好,其孔隙度平均为5.47%;丘盖次之,为4.27%;丘基较差,为2.01%。微生物建造岩石组成差异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同生准同生期溶蚀 储层结构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准同生期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3
2
作者 芦飞凡 谭秀成 +7 位作者 钟原 罗冰 张本健 张亚 李明隆 肖笛 王小芳 曾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8,1173,共16页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细晶白云岩和岩溶系统充填物白云岩伴生;②在向上变浅序列中上部发育典型的早成岩期岩溶识别标志;③中-粗晶砂糖状白云岩被早成岩期岩溶组构切割,表现为白云石具溶蚀边,孔洞中充填渗流白云石粉屑,中-粗晶白云石晶间为后期海侵期黏土充填。分析认为,这类中-粗晶白云岩形成时间为早成岩期岩溶之前。结合砂糖状白云岩具亮色环带的阴极发光特征、较高的包裹体温度、显著负偏移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类似海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态分析,这类偶具雾心亮边的砂糖状白云岩经历了蒸发海水回流渗透和坡折带地形控制的准同生期海水循环热液白云石化两期白云石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更新了对栖霞组白云石化时间的认识,说明在海水循环热液叠加的准同生期也可形成中-粗晶的砂糖状白云岩,同时表明东吴期张裂活动始于早二叠世,也因坡折带地形和丘滩叠置迁移控制的砂糖状白云岩具有规模带状分布特征,而为拓展该类储集层的勘探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状白云岩 准同生期白云石化 海水循环热液 早成岩岩溶 栖霞组 二叠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碳酸盐岩(准)同生期岩溶作用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清华 刘俊 +1 位作者 李浮萍 黄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资料和配套分析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内广为分布的高频暴露特征及(准)同生期岩溶,识别总结出6种(准)同生期岩溶的典型证据;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提出(准)同生期岩溶改造过程和发育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准)同生期岩溶发育受到内部和外部2种因素影响,不仅加强了对研究区岩溶类型的了解及识别特征,同时也丰富了古岩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碳酸盐岩 准同生期 岩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二叠系岩溶孔隙型石灰岩储层成因与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笛 黄天海 +5 位作者 张本健 刘冉 高兆龙 李明隆 杨文杰 谭秀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7,共16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开展了向斜区孔隙型石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并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指出了天然气勘探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茅口组发育岩溶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泥晶—亮晶生屑石灰岩和亮晶生屑石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生物体腔孔、生物铸模孔及粒内溶孔等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2)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07%,平均渗透率为0.273 mD,孔隙度与渗透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典型的孔隙型储层;(3)茅口组储层段的铝、钪、锆及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锰和铁含量也较低,碳同位素值位于中二叠世海水沉淀方解石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内,氧同位素呈现出一定的负偏;(4)茅口组岩溶孔隙型储层的形成与沉积期微地貌及高频层序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有关,溶蚀流体主要为大气淡水。结论认为,岩溶孔隙型储层在盆地内普遍发育,且该类储层远离不整合面,受沉积古地貌、沉积相带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改造,因此,天然气勘探思路需要向“有利沉积相带规模控储”方向转变,向斜区将是盆地内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型储层 岩溶储层 准同生期岩溶 中二叠统茅口组 四川盆地南部 向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夏茂龙 张本健 +5 位作者 曾乙洋 贾松 赵春妮 冯明友 李勇 尚俊鑫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结合岩心、薄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川中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蓬莱气田震旦系灯二段储层主要由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及砂屑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包括孔隙、溶洞及... 结合岩心、薄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川中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蓬莱气田震旦系灯二段储层主要由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及砂屑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包括孔隙、溶洞及裂缝,以残余格架孔和中小型溶洞为主,孔隙多发育于微生物黏结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中。灯二上亚段储层孔隙度为2.0%~11.0%,平均为4.43%,渗透率为0.005~10.000 mD,平均为1.190 m D;灯二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为2.00%~6.98%,平均为3.64%,渗透率为0.030 9~2.600 0 mD,平均为0.950 0 mD。(2)微生物丘滩体展布及准同生期岩溶作用、表生期岩溶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灯二段储层的分布及品质,优质储层多发育于灯二上亚段中上部和灯二下亚段顶部。(3)研究区灯二下亚段总体属海进半旋回产物,仅上部发育孔洞/缝洞型储层,中部及下部储层欠发育。灯二上亚段多为海退半旋回产物,其1小层为次级海侵背景,丘滩体厚度薄,以孔隙型储层为主;2小层在海退背景下发育连片分布的丘滩体,储层厚,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多为Ⅱ类储层),为区内主力产气层段;3小层总体为海退晚期浅水台坪沉积,葡萄花边构造发育,岩溶改造作用较明显,储层多为缝洞叠加岩溶型储层(Ⅲ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黏结白云岩 颗粒白云岩 微生物丘滩 准同生期岩溶 表生岩溶 海进 海退 灯影组二段 震旦系 蓬莱气田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部下奥陶统桐梓组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机制
6
作者 李文杰 施泽进 +6 位作者 胡东风 田亚铭 王勇 王沧 肖海龙 陈钰桦 谭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9,共16页
四川盆地东南部下奥陶统桐梓组白云岩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其储层特征、成因机制及发育规模尚不明晰。为此,基于野外露头调查,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与物性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桐梓组白云岩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 四川盆地东南部下奥陶统桐梓组白云岩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其储层特征、成因机制及发育规模尚不明晰。为此,基于野外露头调查,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与物性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桐梓组白云岩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并结合白云石有序度、碳/氧/锶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资料,探讨了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最后建立了该套白云岩储层的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桐梓组白云岩储集岩类型多样,以鲕粒白云岩、似球粒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的储集性能最优,其次为粉晶白云岩,而泥晶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较差。②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与溶蚀孔洞是桐梓组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③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是桐梓组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基础,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是形成储集空间的关键机制,其对规模性储层的发育起到决定性作用;同生—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与埋藏期烃类充注是规模性储层得以保存的关键因素,埋藏胶结作用是储层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④在同生—准同生期溶蚀改造和白云石化的前提下,经历较弱的埋藏胶结作用之后随即发生烃类充注,是该区桐梓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模式。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东南部桐梓组白云岩具备形成规模储层的条件,其中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亚相白云岩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部 下奥陶统桐梓组 白云岩 储层特征 成因机制 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会林 罗文军 +5 位作者 杨东凡 兰雪梅 杨亚男 闫梦楠 付蕾 唐思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简称“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尚不完全明确,亟须准确掌握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期实现川中地区栖霞组强非均质性薄储层效益开发。基于川中地区栖霞组实钻井的...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简称“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尚不完全明确,亟须准确掌握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期实现川中地区栖霞组强非均质性薄储层效益开发。基于川中地区栖霞组实钻井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霞组为滩相白云岩储层,储层岩性以细—中晶残余砂屑云岩为主;②白云岩储层单层厚度薄,平均单井厚度仅5.8 m,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可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3种类型,其中裂缝-孔洞型、孔洞型为优质白云岩储层;③颗粒滩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滩体受到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和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白云岩储层,在埋藏期断裂系统进一步叠加改造白云岩储层从而形成更加优质的缝洞发育的白云岩储层,即“滩体控有无、白云石化控规模、断裂控品质”的“三控”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机理。结论认为: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存在“高能滩相+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和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高能滩相+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和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断裂叠加改造作用”两种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白云石化 准同生期岩溶作用 优质白云岩储层 发育模式 栖霞组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滩体与建设性成岩作用 被引量:48
8
作者 张宝民 刘静江 +5 位作者 边立曾 申银民 贾进华 张立平 曹宏 杨晓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0-289,共20页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后可形成好的储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与建设性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控制。前者是基础,并以高能的礁滩相带为最好;后者主要包括破裂、白云石化和溶蚀三大类,并以白云石化或溶蚀为最优,其中的溶蚀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刻而对优质储层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礁滩储层中的古岩溶类型最为丰富多彩,包括同生期、准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热流体岩溶的所有类型,白云岩化礁滩体也不例外。其中,同生-准同生期岩溶的形成机制与礁滩沉积时高频层序旋回向上变浅序列的短暂暴露淋溶有关,表生期岩溶则受控于礁滩沉积后三级层序旋回Ⅰ型界面的暴露淋溶。由此,导致礁滩储层中除了可以也是(碳酸盐岩中)唯一保存原生孔隙外,还发育了次生溶蚀孔洞缝和大型溶洞。礁丘、灰泥丘尤其是丘间洼地中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它们自身没有有效的原生孔隙,但岩溶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礁丘 灰泥丘 岩溶作用 破裂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同生岩溶 准同生期岩溶 表生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蓉 苏成鹏 +3 位作者 贾霍甫 石国山 林辉 李素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5,共13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2)研究区细—中晶白云岩与同期颗粒灰岩方解石胶结物的稀土配型模式一致,具有现代海水典型稀土配分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动荡环境下沉积的颗粒灰岩交代而成;粉—细晶白云岩具有∑REE含量较高、Ce微弱正异常、LREE整体抬升的平坦稀土配型形态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安静环境下沉积的泥晶灰岩或粒泥灰岩交代而成。不同类型白云石Fe,Mn元素含量随云化程度加深表现出协同性升高,表明其具有相同成因。(3)研究区沿坡折带发育的生屑滩滩间存在局部蒸发受限环境,形成浓缩咸化海水,发生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形成粉—细晶白云岩;早成岩—浅埋藏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提供异常高热,高温孔隙水与先期白云岩进一步进行水岩作用,形成细—中晶白云岩,具“雾心亮边”特征;埋藏期深部热液沿裂缝运移,在裂缝和围岩中沉淀出鞍形白云石。生屑滩导致的半局限环境与热源叠加是研究区白云岩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期回流渗透 热液作用 白云石化 滩间海 半局限环境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马家沟组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浩杰 钟寿康 +2 位作者 李浮萍 薛雯 田清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0,共10页
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上组合地层重要储集岩类型,其形成时间和成因对于该类型储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苏里格东区丰富的取芯资料,根据岩芯、薄片等观察手段,结合常规物性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含“膏模”... 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上组合地层重要储集岩类型,其形成时间和成因对于该类型储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苏里格东区丰富的取芯资料,根据岩芯、薄片等观察手段,结合常规物性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含“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膏模”孔主要发育于泥粉晶白云岩中,位于向上变浅序列中部,常可见未充填-半充填型与全充填型两类。储层特征方面,该类储集岩主要发育“膏模”孔充填残余孔、渗流粉砂间微孔和基岩晶间溶蚀微孔3类储集空间,物性测试显示储集性能优越,平均孔隙度可达5.34%,平均渗透率为1.02 mD。纵向沉积序列显示“膏模”孔发育受沉积旋回控制,旋回中部“膏模”孔内存在溶蚀,内为云质渗流粉砂充填,旋回顶部具有暴露特征,且可见下一次海侵泥质灌入岩溶系统内,各类特征均指示“膏模”孔形成与准同生期岩溶相关,即“膏模”孔形成于准同生期,而非传统认识的表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模”孔 准同生期岩溶 储层特征 上组合 苏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宜兴葛山三叠系周冲村组白云岩化过程及元素地球化学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利超 胡文瑄 王小林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5-266,共12页
下扬子区宜兴葛山剖面自下而上出露三叠系周冲村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四种不同白云岩化程度的产物,为研究白云岩化过程中碳酸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优选素材。岩石学观察表明,白云岩化从方解石边部开始,白云... 下扬子区宜兴葛山剖面自下而上出露三叠系周冲村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四种不同白云岩化程度的产物,为研究白云岩化过程中碳酸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优选素材。岩石学观察表明,白云岩化从方解石边部开始,白云岩化程度不同可形成从灰岩到白云岩的过渡类型。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随着白云岩化作用的增强,岩石中镁含量增加,同时锶含量急剧减少,而锰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因此,认为白云岩化作用是一个锶减少、锰增加的过程。另外,白云岩化过程中SiO2、Al2O3、K2O、Ti2O和V这5种组分的地球化学行为较一致,其含量与白云岩化强度关系不明显。综合岩石学观察和主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认为剖面底部白云岩夹层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期,而剖面中部和顶部白云岩则由准同生期或早成岩期卤水回流渗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 锶含量 锰含量 准同生期 周冲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储层溶蚀分类及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思思 徐亮 +3 位作者 王跃祥 张奇 张云峰 谢林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66-74,共9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明显受控于礁、滩发育程度,并非所有礁、滩均能成为有效储层。储层质量及分布是沉积、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的结果。勘探表明,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是长兴组礁、滩储层发育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以往研究认为埋藏溶蚀...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明显受控于礁、滩发育程度,并非所有礁、滩均能成为有效储层。储层质量及分布是沉积、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的结果。勘探表明,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是长兴组礁、滩储层发育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以往研究认为埋藏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主要围绕与埋藏溶蚀有关的有机酸水和热液的分布及溶解能力开展研究。本次通过对开江-梁平海槽两侧21口井的岩心精细描述及岩矿分析,分析不同时期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和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长兴组礁、滩体普遍经历了准同生期、早成岩期与埋藏期三个阶段的溶蚀作用。三期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明显,并建立溶蚀作用发育模式图。②准同生期和早成岩期溶蚀明显受控于礁、滩体沉积微相,呈现"相控"特征。其中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多发生在礁顶滩,台缘带早、晚期礁都存在,横向上呈透镜状分布。③早成岩期近地表岩溶发生在成岩早期,晚期礁比早期礁发育,说明在礁、滩体形成后曾经有较长时间的暴露地表的岩溶过程。④埋藏期岩溶作用主要对断层附近溶蚀带有利,该期岩溶相控特征不明显,与断裂带有关,具层控叠加效应,叠加前两期溶蚀作用,使优质储层更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长兴 礁、滩储层 溶蚀作用 准同生期 早成岩 埋藏 相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米桑油田群中白垩统Mishrif组岩溶特征及作用模式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培元 段晓梦 +2 位作者 郭丽娜 倪军娥 王峙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通过对伊拉克米桑油田群多口井的岩心观察,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成像测井、地球化学资料及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分析,发现中白垩统Mishrif组沉积时期局部的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导致了2次沉积间断,从而在碳酸盐岩沉积内部存在2个准同生... 通过对伊拉克米桑油田群多口井的岩心观察,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成像测井、地球化学资料及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分析,发现中白垩统Mishrif组沉积时期局部的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导致了2次沉积间断,从而在碳酸盐岩沉积内部存在2个准同生期风化壳岩溶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上下岩性及沉积特征差异明显:不整合面之上为泥质灰岩,岩性致密,为非储层;之下为生屑(厚壳蛤)灰岩,发育大量的溶缝和溶洞,对应储层物性较好。生屑灰岩中部分溶缝和溶洞被早期大陆成岩暴露环境中的渗流粉砂所充填,不整合面之下见溶蚀作用形成的示底构造;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同样表明不整合面之下曾经历过大气淡水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层序划分和储层成因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桑油田群 中白垩统 Mishrif组 碳酸盐岩 岩溶特征 准同生期岩溶作用 作用模式 不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绛县沟东洼冶镁白云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14
作者 王晓青 赵祥 张桥 《华北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14-16,24,共4页
通过系统的地质填图、探槽揭露及采样分析,对绛县沟东洼地区三山子组冶镁白云岩进行了矿体圈定,并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从地层构造、矿石结构类型及化学品质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冶镁白云岩矿的地质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及矿石结构构造对白云... 通过系统的地质填图、探槽揭露及采样分析,对绛县沟东洼地区三山子组冶镁白云岩进行了矿体圈定,并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从地层构造、矿石结构类型及化学品质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冶镁白云岩矿的地质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及矿石结构构造对白云岩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区冶镁白云岩矿床为准同生期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绛县沟东洼:三山子组 冶镁白云岩矿 准同生期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