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种体制创新:从准社会组织到自治组织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丰 纪晓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4,共6页
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必然产物,但因其形成的自发性、缺乏明确的组织目标而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作用。流动人口协会等作为新型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不仅可以避免准社会组织的负面作用,而且能够... 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必然产物,但因其形成的自发性、缺乏明确的组织目标而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作用。流动人口协会等作为新型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不仅可以避免准社会组织的负面作用,而且能够充分运用组织资源,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较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应当加以积极引导,使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发展为自治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准社会组织 自治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团的发展与网络空间治理——从准社会组织视角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光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共6页
网络社团作为准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重大。大量网络社团的产生给社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网络社团中也出现诸多危及公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问题。要确保... 网络社团作为准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重大。大量网络社团的产生给社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网络社团中也出现诸多危及公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问题。要确保网络社团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网络社团中存在的这类问题的治理。作为一种准社会组织,网络社团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强对网络社团的治理,最重要的是要破除既定的思维模式,善于动用社会力量来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团 准社会组织 网络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组织载体创新探究——从准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到融合型社会组织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迈新 《探求》 2012年第4期50-56,共7页
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给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组织化手段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服务的主体中来即为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现象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杨家农民工会、... 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给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组织化手段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服务的主体中来即为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现象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杨家农民工会、浙江慈溪市和谐促进会两个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出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融合性社会组织,能够克服准社会组织的脆弱、妥协性等特征,并突破由流入地新型"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局,对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准社会组织 自治组织 融合性社会组织
原文传递
厦门市 赋能聚力 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赵龙海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3期32-33,共2页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民政局找准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激发广大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服务国家。
关键词 桥梁和纽带 组织能力建设 福建省厦门市 角色定位 重要参与者 准社会组织 民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权利社会救济的现状与未来——从基本理论到当代中国语境 被引量:3
5
作者 熊光清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1期50-59,77,共11页
社会救济是介于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间的一种权利救济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准社会组织有所壮大,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成为流动人口权利社会救济的重要社会力量基础。在流动人口权利受到侵害时,社会救济可... 社会救济是介于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间的一种权利救济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准社会组织有所壮大,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成为流动人口权利社会救济的重要社会力量基础。在流动人口权利受到侵害时,社会救济可以在权利救济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组织和准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够规范,流动人口权利的社会救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为流动人口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和规范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正确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权利的社会救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权利救济 社会救济社会组织 准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促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荆州探索
6
作者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19年第11期41-42,共2页
首先,摸准社会组织需要,推动精准对接荆州市自2013年起启动引导和培育儿童类社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了解到社会组织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组织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平衡和服务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就荆... 首先,摸准社会组织需要,推动精准对接荆州市自2013年起启动引导和培育儿童类社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了解到社会组织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组织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平衡和服务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就荆州而言,县市区的社会组织发展尤其是社工机构的发展与中心城区相比相差甚远。2017年年底,中心城区(荆州区、沙市区)注册社工机构达到21家,其他县市区只有2—3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发展 发展不平衡 中心城区 社工机构 沙市区 荆州区 准社会组织 荆州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