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稳态法的热电材料变物性参数表征测量方法
1
作者 任鸿睿 何海龙 +2 位作者 纽春萍 荣命哲 田昊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311-5320,共10页
温差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在余热利用、航天器供电和自供电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核心之一是用于实现热-电转换的热电材料。热电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在热电器件应用、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等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 温差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在余热利用、航天器供电和自供电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核心之一是用于实现热-电转换的热电材料。热电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在热电器件应用、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等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热电材料物性参数表征方法认为材料的热电参数为常数,忽视了热电参数与温度非线性相关,且没有全面考虑器件中的接触电阻和热阻。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准稳态法和热电器件测试装置的热电材料变物性参数表征测量方法:首先提出准稳态法对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计算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热电器件测试装置,采用实验对热电材料进行了变物性参数表征,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厂家参数的最大误差仅为4.3%,能够实现对热电参数的准确表征。该方法实现了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对热电材料物理参数的准确表征,丰富了热电器件测试装置的功能,能够降低材料测试装置的设备投入和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变物性参数 稳态法 准稳态 热电器件测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模型的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稳态特性与暂态稳定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秦晓辉 张志强 +2 位作者 徐征雄 张东霞 郑健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66-76,共11页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是一项很有吸引力和前瞻性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其稳态特性和暂态稳定研究是其可行性应用研究的基础。首先根据传输线和二端口理论推导出可用于潮流和稳定工程计算的特高压半波长交流线路的准稳态模型;然后在潮...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是一项很有吸引力和前瞻性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其稳态特性和暂态稳定研究是其可行性应用研究的基础。首先根据传输线和二端口理论推导出可用于潮流和稳定工程计算的特高压半波长交流线路的准稳态模型;然后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得出半波长线路的稳态运行特性,并从入、反射波与无功需求2个方面对其电压分布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大量暂态稳定工程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极限和输电能力,并研究最严重故障点和频率变化对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影响。研究成果对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未来试验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 特高压 输电线路 准稳态 电压特性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D-BPA暂态稳定程序中的新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 被引量:32
3
作者 宋新立 吴小辰 +3 位作者 刘文焯 许爱东 卜广全 金小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适应大量直流输电工程投产的需要,为电网运行和规划设计等部门提供准确的分析研究手段,对暂态稳定程序中的两端直流输电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改进了直流输电系统的模拟方法。在国内广泛应用的PSD-BPA暂态稳定程序中增加一组新的直流输电... 为适应大量直流输电工程投产的需要,为电网运行和规划设计等部门提供准确的分析研究手段,对暂态稳定程序中的两端直流输电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改进了直流输电系统的模拟方法。在国内广泛应用的PSD-BPA暂态稳定程序中增加一组新的直流输电控制系统模型。新模型中的定电流、定熄弧角、定电压等控制采用参数和特性易于调节的比例积分模块,电流定值计算、低压限流、逆变侧换相失败等主要环节的模拟与实际系统特性更为相近。仿真结果表明,与国内程序原有的直流输电模型相比,新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行为,提高暂态稳定仿真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准稳态模型 控制系统 换相失败 低压限流 电力系统稳定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稳态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42
4
作者 孙宏斌 张伯明 相年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3,共5页
定量剖析了常规灵敏度分析在实时控制应用中不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的物理响应的局限性,提出了准稳态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并全面介绍了准稳态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准稳态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实用性强,能满足实时控制决策的要求。
关键词 准稳态 灵敏度分析 电力系统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假设的混流泵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伟 季磊磊 +3 位作者 施卫东 李维强 周岭 蒋小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92,共7页
为了研究混流泵启动过程的准稳态性能,该文以瞬态外特性试验性能参数为依据,获得了混流泵准稳态计算的外特性曲线和无量纲扬程瞬态性能曲线,通过对3种转速下的压力场、速度矢量分析,总结出准稳态计算混流泵内部流动的一般性规律并与粒... 为了研究混流泵启动过程的准稳态性能,该文以瞬态外特性试验性能参数为依据,获得了混流泵准稳态计算的外特性曲线和无量纲扬程瞬态性能曲线,通过对3种转速下的压力场、速度矢量分析,总结出准稳态计算混流泵内部流动的一般性规律并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的瞬态内部流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准稳态计算扬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并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大逐步偏离试验扬程;3种转速下泵内压力具有相同的分布趋势,叶轮进口截面相对速度矢量近似满足相似定律,并在低转速下出现大尺度的叶顶泄漏涡。与无量纲瞬态性能一致,瞬态PIV测量结果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准稳态工况的瞬态效应:在0.75 s时准稳态计算中叶顶泄漏明显,在外缘形成泄漏涡和进口边回流,而瞬态PIV测量中端壁区边界层正从层流向湍流发展;在1.07 s时准稳态计算中叶轮进口速度分布较为均匀,而瞬态PIV测量中流体在惯性力作用下呈现从轮毂向轮缘运动的趋势,卷吸效应较为明显;在1.35 s时准稳态计算结果与1.07 s时的速度场分布较为相似,而瞬态PIV测量中加速的卷吸效应更为显著,外缘高速流动区域随着转速的增加不断增大。该研究可为考证准稳态假设方法的准确度和揭示混流泵启动过程瞬态内部流动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计算机仿真 混流泵 准稳态 启动过程 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准稳态测量及小波变换的接地网腐蚀检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滔 彭敏放 +2 位作者 沈美娥 雷将锋 何怡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32-2138,共7页
基于准稳态测量技术、电路理论及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接地网腐蚀状态检测方法。该法通过模拟接地网的腐蚀,构建其等效电路模型,采用准稳态测量来获取表征接地导体腐蚀状态的极化电阻值RP,进一步计算得到其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从而实现... 基于准稳态测量技术、电路理论及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接地网腐蚀状态检测方法。该法通过模拟接地网的腐蚀,构建其等效电路模型,采用准稳态测量来获取表征接地导体腐蚀状态的极化电阻值RP,进一步计算得到其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从而实现接地网在不同腐蚀程度下的状态检测。同时,考虑到接地网现场检测时干扰信号多而强,采用小波变换滤除了测试环境对准稳态测量响应信号的干扰。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检测 接地网 准稳态测量 小波变换 腐蚀速率 腐蚀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准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殷鹏飞 张蓉 +2 位作者 熊江涛 赵凯 李京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2-627,共6页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准稳态温度场分布对最终接头的焊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中在深入分析搅拌摩擦焊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摩擦产热和塑性变形产热作为其热源,建立了相应的温度场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COMSOL有限元软件...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准稳态温度场分布对最终接头的焊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中在深入分析搅拌摩擦焊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摩擦产热和塑性变形产热作为其热源,建立了相应的温度场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工业纯铝1100在转速750 r/min、焊接速度300 mm/s工艺参数下的准稳态温度场进行计算,并利用红外测温装置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搅拌摩擦焊准稳态的温度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准稳态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恒功率与准稳态模型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帆 陈陈 +4 位作者 金小明 吴小辰 王西田 史慧杰 沈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19,共6页
对大规模交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低频振荡(LFO)分析时,直流系统通常采用恒定功率模型或准稳态模型来表示,对这2种不同的直流模型,需要考虑采用简化的恒定功率模型会对计算结果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文中采用基于增广系统状态方程的模态分析法... 对大规模交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低频振荡(LFO)分析时,直流系统通常采用恒定功率模型或准稳态模型来表示,对这2种不同的直流模型,需要考虑采用简化的恒定功率模型会对计算结果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文中采用基于增广系统状态方程的模态分析法,研究了直流准稳态模型与恒定功率模型之间的差别,并对这2种模型用于LFO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定功率运行时,两端换流母线处注入或吸取的有功功率基本保持恒定,而换流站消耗的无功功率变化。对于区间振荡模态,恒定功率模型得到的稳定性结论较准稳态模型偏保守。对于大规模交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系统采用恒定功率模型来简化表示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低频振荡 恒定功率模型 准稳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仿真的电压稳定轨迹灵敏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胡扬宇 吕天光 +3 位作者 褚双伟 安宁 付红军 孙建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7-162,共6页
提出了基于准稳态(quasi-steady-state,QSS)仿真的电压稳定轨迹灵敏度方法,可提供系统参数和控制变量对状态量的灵敏度。利用轨迹灵敏度预测控制量和参数发生变化情况下系统的中长期时域轨迹,评价系统电压稳定性状况,比较元件对系统电... 提出了基于准稳态(quasi-steady-state,QSS)仿真的电压稳定轨迹灵敏度方法,可提供系统参数和控制变量对状态量的灵敏度。利用轨迹灵敏度预测控制量和参数发生变化情况下系统的中长期时域轨迹,评价系统电压稳定性状况,比较元件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为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措施提供信息。轨迹灵敏度方法弥补了传统电压稳定静态灵敏度对模型适应性差、不能体现系统动态特性的缺陷,以及传统时域仿真方法提供信息单一、结论可分析性差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时域仿真 准稳态仿真 轨迹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有效性的仿真验证 被引量:107
10
作者 周长春 徐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3-36,共4页
换流器的准稳态模型在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以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作为换相电压,以换流变压器的漏抗作为换相电抗,忽略交流系统侧的影响。该文从经典换流理论出发,分析了准稳态模型与经典换流器... 换流器的准稳态模型在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以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作为换相电压,以换流变压器的漏抗作为换相电抗,忽略交流系统侧的影响。该文从经典换流理论出发,分析了准稳态模型与经典换流器模型(经典模型)之间的矛盾,并针对不同强度的交流系统,利用仿真的方法,对准稳态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如果换流站交流母线装设有完善的滤波装置,则多桥换流器中各个换流桥之间可以认为是解耦的,因此,利用准稳态模型计算能够达到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准稳态模型 有效性 仿真 换流器 电力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稳态理论测量融解热及比热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小明 陆世豪 +1 位作者 顾兆林 刘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8-961,共4页
基于准稳态理论,建立了准稳态量热器,可用于常压下250~400 K物质的融解热、固相和液相比热容的实验测量.利用量热学中测定比热容的标准物质正庚烷对量热器进行了标定,用标定后的量热器测量了水的比热容,用于检验量热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准稳态理论,建立了准稳态量热器,可用于常压下250~400 K物质的融解热、固相和液相比热容的实验测量.利用量热学中测定比热容的标准物质正庚烷对量热器进行了标定,用标定后的量热器测量了水的比热容,用于检验量热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结果与文献值比较偏差不大于1%.利用文中建立的准稳态量热器,测量了石蜡的融解热、固相及液相比热容,这些数据可用于空调冷凝器蓄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稳态理论 量热器 融解热 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电压稳定准稳态时域轨迹追踪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安宁 周双喜 朱凌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40-45,共6页
提出了基于注入电流模型和节点功率平衡模型的中长期电压稳定准稳态时域轨迹追踪仿真方法,中长期电压稳定的动态过程相对暂态过程较慢,准稳态近似通过忽略暂态过程获得一系列的暂态平衡点来追踪电压变化过程。研究了处理元件极限的方法... 提出了基于注入电流模型和节点功率平衡模型的中长期电压稳定准稳态时域轨迹追踪仿真方法,中长期电压稳定的动态过程相对暂态过程较慢,准稳态近似通过忽略暂态过程获得一系列的暂态平衡点来追踪电压变化过程。研究了处理元件极限的方法和更新雅可比矩阵的原则,比较了基于不同网络模型的2种准稳态仿真方法的优势、计算效率和适用范围。实际电力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电力系统离线和在线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 时域仿真 准稳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电磁脉冲边界层准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辉 程引会 +1 位作者 李宝忠 吴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对黑体谱脉冲X射线入射到系统材料上发射的光电子的行为及其准稳态成立的条件进行讨论,研究了系统电磁脉冲(SGEMP)边界层中光电子参数和电场的准稳态特性。给出的公式,可以方便地获得SGEMP边界展的主要参数,如电子密度... 对黑体谱脉冲X射线入射到系统材料上发射的光电子的行为及其准稳态成立的条件进行讨论,研究了系统电磁脉冲(SGEMP)边界层中光电子参数和电场的准稳态特性。给出的公式,可以方便地获得SGEMP边界展的主要参数,如电子密度、电子分布、表面电场及其分布等。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X射线 光电发射 系统电磁脉冲 边界层 准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保温材料热物性的准稳态法测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沈雅钧 金剑雄 +1 位作者 沈晓群 杨永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根据准稳态平板法测试材料热物性的原理,建立了在温区- 30℃至室温范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的实验测试装置,并通过实验测定了几种常用绝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的数值,可供有关单位实际运行时参考。
关键词 绝热保温材料 热物性 准稳态 导热系数 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准稳态多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34
15
作者 刘金海 陈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4-160,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传统稳态辨识与动态辨识的不足,提出了准稳态辨识模型以及关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准稳态多参数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以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为基础,以误差分析为优化指导,辨识精度较高。该方法可同时辨识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传统稳态辨识与动态辨识的不足,提出了准稳态辨识模型以及关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准稳态多参数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以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为基础,以误差分析为优化指导,辨识精度较高。该方法可同时辨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3个电气参数,辨识速度快,计算量适中,适合工程应用。以DSP和智能功率模块为实验平台基础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多参数 准稳态 在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简化详细反应机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志勇 周进 黄玉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发展了一套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来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系统的方法。采用等压均相反应器燃烧模型和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计算特定工况下的自燃过程。通过对详细机理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分析后删除其中的冗余组分和冗余反应,简化得... 发展了一套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来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系统的方法。采用等压均相反应器燃烧模型和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计算特定工况下的自燃过程。通过对详细机理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分析后删除其中的冗余组分和冗余反应,简化得到基干反应模型。再找出基干机理中反应速率较快,浓度较低的组分假定为稳态组分,使用准稳态假设方法简化得到总包反应模型。最后以甲烷燃烧的GriMech1.2详细机理为例分析得到了简化机理并计算了着火延迟时间,与详细机理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简化 敏感性分析 准稳态假设 着火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中细水雾灭火的准稳态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江虹 廖光煊 +1 位作者 厉培德 陆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通过受限空间中大量细水雾灭火实验,总结出预测细水雾系统灭火效果的准稳态模型.该模型是针对细水雾扑灭有障碍火的情况而发展的.火焰的熄灭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耗氧和细水雾汽化稀释造成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导致的,忽略了细水雾与火焰的直... 通过受限空间中大量细水雾灭火实验,总结出预测细水雾系统灭火效果的准稳态模型.该模型是针对细水雾扑灭有障碍火的情况而发展的.火焰的熄灭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耗氧和细水雾汽化稀释造成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导致的,忽略了细水雾与火焰的直接作用.模型基于能量守衡,要求输入以下参数:火源功率、受限空间的几何结构、通风口面积和细水雾施加流量.通过模型预测出稳态时受限空间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进而可以确定临界火源的尺度(功率大小),同时能准确预测较大功率范围火的熄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细水雾 灭火 准稳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电极研究──电迁移对准稳态线性扫描伏安法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剑荣 杨曦 张祖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454-1458,共5页
提出了受电迁移影响且适用于超微盘电极的准稳态线性扫描伏安电流方程,考察了各种价态的离子在不同浓度的支持电解质中电迁移对伏安曲线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进行了比较讨论。
关键词 超微电极 电迁移 准稳态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压力振荡环境下运动液滴蒸发过程的准稳态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凌宇 聂万胜 刘卫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0-675,共6页
为了获得运动液滴蒸发过程对压力震荡的响应特性,从宏观上对压力振荡环境下的液滴蒸发过程进行了分析,压力振荡会引起液滴周围边界层内蒸汽质量分数的振荡,从而引起液滴蒸发速率的振荡。根据折算薄膜理论,提出了折算饱和蒸汽边界层的概... 为了获得运动液滴蒸发过程对压力震荡的响应特性,从宏观上对压力振荡环境下的液滴蒸发过程进行了分析,压力振荡会引起液滴周围边界层内蒸汽质量分数的振荡,从而引起液滴蒸发速率的振荡。根据折算薄膜理论,提出了折算饱和蒸汽边界层的概念,基于已有的液滴蒸发准稳态模型,建立了压力振荡环境下运动液滴蒸发过程的准稳态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液滴蒸发过程对低频压力震荡具有很强的响应能力,尤其对压力震荡幅值、频率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振荡 运动液滴 蒸发 准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风条件下自然排烟准稳态的双区模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亮 杨淑江 徐志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8-733,共6页
采用双区模拟思想对有风条件下自然补气、自然排烟过程准稳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总风压系数"用以评价外界环境风对自然排烟过程的影响程度,并对不同条件下的自然排烟准稳态进行了计算讨论,给出了不同总风压系数下自然排烟临... 采用双区模拟思想对有风条件下自然补气、自然排烟过程准稳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总风压系数"用以评价外界环境风对自然排烟过程的影响程度,并对不同条件下的自然排烟准稳态进行了计算讨论,给出了不同总风压系数下自然排烟临界失效风速的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总风压系数非负时,外界风的存在提高了自然排烟的效率,其影响程度与风速、火源功率、排烟口面积有关;总风压系数为负时,外界风的存在降低了自然排烟的效率,但只要外界风速不超过临界失效风速,自然排烟就是有效的,其准稳态时的烟层界面高度要低于无风时的烟层界面高度.因此,在启动建筑自然排烟系统时,应对补气口、排烟口位置进行选择,尽量使总风压系数为正,以提高排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排烟 双区模型 环境风 准稳态 总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