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1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扶正除疫颗粒剂对感染腺病毒小鼠肺部凋亡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刚晓超 宫晓燕 +6 位作者 岳冬辉 李丽杰 慕天一 地力诺尔艾·巴拉提 黄若萱 代冰 苑心怡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新扶正除疫颗粒剂干预治疗感染腺病毒小鼠过程中,其肺内凋亡因子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变化情况,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进行分组,包括低、中、高剂量组、腺病毒模型组与利巴韦林组。动物给...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新扶正除疫颗粒剂干预治疗感染腺病毒小鼠过程中,其肺内凋亡因子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变化情况,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进行分组,包括低、中、高剂量组、腺病毒模型组与利巴韦林组。动物给药7 d,最后1 d后取其肺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aspase-9肺内凋亡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动物肺组织中的Caspase-9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在使用新抗疫颗粒剂治疗后均有显著增加。利巴韦林组与高剂量组的Caspase-9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扶正除疫颗粒剂促Caspase-9释放,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Caspase-9释放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扶正除疫颗粒剂 腺病毒 凋亡因子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万年青胶囊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和血清凋亡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刁鑫 潘双 +2 位作者 邸丽改 李亚明 樊伟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万年青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清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中晚期NSCL... 目的 探讨复方万年青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清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中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万年青胶囊口服治疗。以21 d为1个疗程,完成4个疗程的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h17、Treg、Th17/Treg比值、肿瘤标志物水平、凋亡因子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Tre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9±0.5)%比(4.8±0.8)%],2组Th17、Th17/Treg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1.42±0.13)%比(1.25±0.11)%、(0.49±0.10)比(0.26±0.08)](均P<0.05);2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25、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Bcl-2相关X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PFS、中位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复方万年青胶囊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清凋亡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复方万年青胶囊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胡震霆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肝癌标志物(G73、AFP-L3及AFP)及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L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肝癌标志物及sFas、sFas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贝伐珠单抗 信迪利单抗 肝癌标志物 细胞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细胞凋亡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丽媛 蒲荣 王文海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研究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细胞凋亡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癫痫患儿150例为癫痫组,根据脑电图异常情况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认知功能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评分,以及细... 目的研究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细胞凋亡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癫痫患儿150例为癫痫组,根据脑电图异常情况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认知功能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评分,以及细胞凋亡因子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促凋亡基因(Bim)、Bcl-2关联X蛋白(Bax)、Caspase-3、Caspase-4、Caspase-9水平。分析细胞凋亡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分别与对照组、轻度组比较,癫痫组、重度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评分、XIAP降低,Bim、Bax、Caspase-3、Caspase-4、Caspase-9升高(P<0.05)。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均与Bim、Bax、Caspase-3、Caspase-4、Caspase-9水平呈正相关,与XIAP呈负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儿细胞凋亡因子水平随脑电图异常加重而变化,可作为机体认知功能预测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因子 癫痫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miRNA-21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因子的相关性
5
作者 许振业 孙杰 程国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1(miRNA-21)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1(miRNA-21)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11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组(n=30)、双支组(n=48)及三支组(n=34),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血清miRNA-2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spase-3、sTRAIL及sFas水平。比较所有受试者血清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Fas水平,采用Pearson系数分析miRNA-21与Caspase-3、sTRAIL及sFas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Fas对AMI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系数分析miRNA-21、Caspase-3、s TRAIL及s Fas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F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miRNA-21均与Caspase-3、sTRAIL、sFas呈正相关(P<0.05);由ROC曲线可知,血清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 Fas联合诊断AMI的AUC为0.940,高于四者单独诊断的0.788、0.749、0.775、0.756(P<0.05);三组血清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Fas水平相比:三支组>双支组>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21、Caspase-3、sTRAIL及sFas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RNA-21与细胞凋亡因子在AMI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均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有望成为诊断AMI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小RNA-21 细胞凋亡因子 冠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rhBNP对高血栓负荷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6
作者 雷剑 张晋 许浩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23-27,共5页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高血栓负荷前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1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高血栓负荷前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1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采用尼可地尔联合rhBN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细胞凋亡因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及心肌微循环指标(心肌声学造影参数A、β及A·β)。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及30 d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TIMI血流分级、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微循环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的细胞凋亡因子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心肌微循环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rhBNP在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控制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及改善心肌微循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重组人脑利钠肽 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 细胞凋亡因子 心肌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凋亡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尚晨星 姜鹏 张颖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曲妥珠单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卡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环氧化酶-2(COX-2)、诱骗受体3(DcR3)、糖类抗原153(CA153)、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多西他赛 替吉奥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 凋亡因子 血管内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腹膜间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夏阳阳 蒋春明 +2 位作者 孙琤 于立杰 张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N)注射液对高糖腹膜透析液(PDF)诱导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体外培养人网膜间皮细胞,分为对照组(DEME培养基)、PDF组(4.25%PDF)、TSN组(含TSN终浓度为100μmo...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N)注射液对高糖腹膜透析液(PDF)诱导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体外培养人网膜间皮细胞,分为对照组(DEME培养基)、PDF组(4.25%PDF)、TSN组(含TSN终浓度为100μmol.L-1的DEME培养基)、TSN低浓度组(含TSN终浓度为50μmol.L-1的4.25%PDF)、TSN高浓度组(含TSN终浓度为100μmol.L-1的4.25%PDF)5组观察,共培养48 h后取上清液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浓度。细胞凋亡因子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DEME培养基)、H2O2组(3%H2O2)、TSN+H2O2组(含TSN终浓度为50μmol.L-1的3%H2O2)、PDF组(4.25%PDF)、TSN+PDF组(含TSN终浓度为50μmol.L-1的4.25%PDF)5组观察,共培养72 h后Real time 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ax、caspase-3及抑制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F组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GSH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PDF组比较,添加TSN后的各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GS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PDF组及H2O2组bax、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同时bcl-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添加TSN的PDF组及H2O2组分别较单纯PDF组及H2O2组bax、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结论:TSN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下调PDF诱导的HPMCs细胞凋亡因子高表达,具有潜在的腹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腹膜透析液 氧化应激 凋亡因子 抑制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因子(TRAIL)对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宽仁 张继虹 +2 位作者 沈悦海 彭琼 范应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60,共8页
凋亡因子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能诱导肿瘤和转化细胞凋亡而不伤害正常细胞.TRAIL与细胞膜上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s,DR)结合,引发受体蛋白构象变化,经胞膜内受体死亡域(death domain,DD)... 凋亡因子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能诱导肿瘤和转化细胞凋亡而不伤害正常细胞.TRAIL与细胞膜上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s,DR)结合,引发受体蛋白构象变化,经胞膜内受体死亡域(death domain,DD)募集接头蛋白FADD(Fas associateddeath domain),再经过FADD的死亡效应域(death effector domain,DED)与凋亡蛋白解酶原-8/10(procaspase-8/10)的DED相互结合,形成DISC(death-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引起凋亡蛋白解酶(caspase)级联反应,促使癌细胞凋亡.目前,可溶性重组人性化TRAIL(rhTRAIL)和抗DR4/5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Ⅰ/Ⅱ期实验阶段.但绝大部分癌细胞对TRAIL有耐受或引起耐受,耐受机制主要是由于IAP(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Bcl-2(B-cell lymphoma-2)及cFLIP(cellular FLICE/caspase 8-like inhibitory protein,胞质凋亡抑制蛋白)家族蛋白的过表达而产生.因此,为了克服TRAIL的耐受,已有多种小分子IAP和Bcl-2拮抗剂在研发并进行临床实验.至今尚无cFLIP拮抗剂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因子 受体 癌细胞信息通道 凋亡因子耐受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生长因子以及凋亡因子在压疮慢性难愈合性创面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莹 代彦丽 +3 位作者 朴金龙 刘春节 李萌萌 姜丽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81-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在压疮慢性创面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其中临床Ⅲ、Ⅳ期压疮患者共20例,急性创面10例,正常皮肤组织6例。通过HE染色观察不同创面组织...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在压疮慢性创面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其中临床Ⅲ、Ⅳ期压疮患者共20例,急性创面10例,正常皮肤组织6例。通过HE染色观察不同创面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分布规律;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IL-1β、IL-6、TNF-α、VEGF、b FGF及其受体KDR、FGFR1基因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Ⅲ、Ⅳ期压疮创面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凋亡信号因子caspase-3在压疮组中的表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β、IL-6、TNF-α表达高于急性创面组和正常皮肤组;VEGF和b FGF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和b FGFR1表达分别低于对照组。结论: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在压疮慢性创面中持续长时间的高表达、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显著的低表达可能是压疮慢性难愈合性创面形成的机制和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凋亡因子 生长因子 压疮 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调控癫痫大鼠大脑皮质凋亡因子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边立功 毕秀梅 +5 位作者 艾青龙 郭家智 董书勤 许金美 钟莲梅 陆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模型中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天麻素治疗癫痫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60 mg/kg天麻素预治疗组、120 mg/k...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模型中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天麻素治疗癫痫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60 mg/kg天麻素预治疗组、120 mg/kg天麻素预治疗组和180 mg/kg天麻素预治疗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制备癫痫模型,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天麻素预处理,模型组给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按Racine分级标准观察行为学变化,记录大发作潜伏期时间,于注射匹罗卡品后2 h给予安定终止;3 d后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天麻素治疗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程度减轻,死亡率显著降低,Bcl-2表达增加,Caspase-3显著降低。结论:天麻素可减少癫痫模型大鼠发作持续时间和程度,降低癫痫大鼠死亡率;天麻素通过增加癫痫大鼠大脑皮质Bcl-2和降低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癫痫 凋亡因子 BCL-2 CASPASE-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建民 周冬亮 +3 位作者 覃宏伟 李志伟 徐瑛 关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22-424,42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作回顾性研究,按照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丁苯酞胶囊(0.2g/...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作回顾性研究,按照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丁苯酞胶囊(0.2g/次,3次/d)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均持续24周。治疗2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清血管修复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抗氧化分子含量。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血管修复因子血红素氧化酶-1(HO-1)、血管生成素Ⅰ(Ang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抗氧化分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可促使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管修复,同时抑制细胞凋亡进程、平衡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可溶性凋亡因子 抗氧化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军 周丽 +2 位作者 侯德仁 唐交春 孙娟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8-762,共5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老年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 AD)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丹皮酚对AD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β诱导AD模型组和丹皮酚治...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老年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 AD)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丹皮酚对AD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β诱导AD模型组和丹皮酚治疗组。动物喂养40 d后取大鼠脑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大脑细胞凋亡因子P53和活化的Caspase-3以及凋亡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用丹皮酚干预减轻Aβ诱导的大脑组织病理结构变化,明显抑制AD模型鼠凋亡因子P53和Caspase-3的表达,减少了凋亡细胞的产生。结论:丹皮酚能保护神经组织,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可减缓A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老年痴呆症 Β淀粉样蛋白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氦氖激光对小鼠烫伤创面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强 王冰水 +3 位作者 牟翔 袁华 刘卫 单守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0,214,共3页
目的:观察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后烫伤小鼠创面的变化及其对小鼠创面炎症介导因子VEGF、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烫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其中激光照射组行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烫伤创面,能量密度15J/cm2,对照... 目的:观察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后烫伤小鼠创面的变化及其对小鼠创面炎症介导因子VEGF、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烫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其中激光照射组行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烫伤创面,能量密度15J/cm2,对照组采用假照射,能量密度0J/cm2,每天一次,每次15min,连续14d。分别在烫伤后0、1、3、7、14d记录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全层创面组织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VEGF、Caspase-3的基因表达。结果:激光照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激光照射组VEGF基因表达在烫伤后1d时降低,3d时开始增加(P<0.05),7d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降低,在14d时,VEGF基因表达已低于对照组(P>0.05)。激光组1d时Caspase-3基因表达减少(P<0.05),3d时Caspase-3基因表达持续降低(P<0.01),7d时开始增高(P>0.05)。结论: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加速烫伤创面愈合,可能与其调节VEGF和Caspase-3因子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氦氖激光 炎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红花煎剂对肝损伤细胞氧自由基及凋亡因子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海颖 张晋军 +1 位作者 张艳敏 李永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红花煎剂对肝损伤细胞氧自由基及凋亡因子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制备肝损伤小鼠模型,给予芍药红花煎剂灌胃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对大鼠细胞氧自由基MDA和SOD水平,凋亡因子Bc1-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 目的:探讨芍药红花煎剂对肝损伤细胞氧自由基及凋亡因子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制备肝损伤小鼠模型,给予芍药红花煎剂灌胃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对大鼠细胞氧自由基MDA和SOD水平,凋亡因子Bc1-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阳性药相比,中剂量与高剂量组MDA水平较低(P<0.05),SOD水平较高(P<0.05),Fas、Fas L、Bax与Bc1-2蛋白水平较高,Bc1-2/Bax的比例较低(P<0.05)。结论:芍药红花煎剂能够明显改善肝损伤小鼠细胞氧自由基MDA和SOD水平,调节凋亡因子Fas、Fas L、Bc1-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红花煎剂 肝损伤 细胞氧自由基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凋亡因子Fas和FasL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华 李明 +4 位作者 李群 傅希玥 黄素群 温淑仪 肖南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6-400,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制备SD大鼠脊髓全横断性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灰度值测定揭示促凋亡因子Fas和FasL在脊髓完全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相互变化趋势,以探讨Fas和FasL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和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的不... 本研究通过制备SD大鼠脊髓全横断性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灰度值测定揭示促凋亡因子Fas和FasL在脊髓完全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相互变化趋势,以探讨Fas和FasL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和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组SD大鼠脊髓灰质的前角神经元中均可观察到Fas和FasL的免疫阳性产物。与正常组比较,Fas、FasL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在术后1、3、7、14d组均升高(P<0.05),21d组则降低(P<0.05)。前角Fas、FasL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值在术后1、3、7d组较正常组降低(P<0.05),14、21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在损伤节段尾侧脊髓前角神经元Fas与FasL的表达经历了由增高到降低的过程,Fas和FasL表达增加有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趋势,可能参与诱导了脊髓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全横断损伤 凋亡因子 FAS FASL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亚飞 刘萍 +3 位作者 李吉涛 李健 高保全 陈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2,共9页
取健康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成体,体长(5.81±0.32)cm,体质量(1.18±0.35)g。根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进行EST测序分析,获得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l基因的cDNA全长并命名... 取健康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成体,体长(5.81±0.32)cm,体质量(1.18±0.35)g。根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进行EST测序分析,获得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l基因的cDNA全长并命名为EcDADl基因。该序列全长645bp,包括5非编码区184bp,开放阅读框345bp和3非编码区116bp,共编码11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2.85kD,理论等电点为8.75。同源性分析表明,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EcDAD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DAD1有高度同源性,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相似性最高,为92%;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相似性为73%~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脊尾白虾EcDAD1与斑节对虾的DAD1紧密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EcDAD1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鳃、肝胰腺、肌肉、卵巢、肠、胃和眼柄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和WSSV后6h和12h,脊尾白虾血细胞和肝胰腺中EcDAD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且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显著,表明EcDAD1基因可能在脊尾白虾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AMI患者行PCI术后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冬梅 石蓓 +1 位作者 赵然尊 许官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AMI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地奥心血康软胶囊,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as及其配体sFasL...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AMI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地奥心血康软胶囊,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as及其配体sFasL变化,以及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末期左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sFas、sFasL均降低、心功能指标均改善(P均<0.05),但以治疗组血清sFas、sFasL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常规疗法+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可减少AMI患者的细胞凋亡,改善其心功能,且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急性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 细胞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水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兴国 潘红英 +2 位作者 毛建山 刘进 王炜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胸腹水 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基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因子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芳 郅西柱 +2 位作者 任守文 付言峰 李碧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5-330,共6页
为探究SIRT1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处理的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规律性,以及凋亡相关因子基因Bax、Caspase-3、Bcl-2表达量的变化,采用SPSS统计分析SIRT1基因与... 为探究SIRT1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处理的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规律性,以及凋亡相关因子基因Bax、Caspase-3、Bcl-2表达量的变化,采用SPSS统计分析SIRT1基因与凋亡相关因子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能调节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SIRT1基因的表达与Bax、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4和0.815;SIRT1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因子基因Bcl-2的表达相关性不显著。说明SIRT1基因可通过影响线粒体信号通路中凋亡因子的表达参与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SIRT1基因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