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调节基因在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易晓芳 刘惜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 bcl- 2、bax和 c- myc在 、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按 r AFS分期 : 期 8例 , 期 12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患...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 bcl- 2、bax和 c- myc在 、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按 r AFS分期 : 期 8例 , 期 12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患者异位内膜中 bcl- 2、bax和 c- m yc的表达。结果 :bcl- 2、bax和 c- myc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腺上皮中 ,其中 bcl- 2的总体阳性率为 5 5 % ,bax的阳性率为 75 % ,c- myc阳性率为 5 5 % ,且 bcl- 2的表达与 c- myc表达正相关(P<0 .0 1) ,而与 bax的表达负相关 (P<0 .0 5 ) ,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按疾病分期比较三者的表达情况 ,bcl- 2在 期中表达高于 期者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按月经周期比较三者表达情况 ,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存在一定程度凋亡 , 期较 期细胞更易凋亡 ,而与月经周期无关 ,bcl- 2和 bax起主要调节作用 ,c- myc可能与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发病机制 凋亡调节基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谢萍 刘南植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向雨 郑小鹏 +1 位作者 冯婧 辛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4-5,1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其肿瘤组织当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本院2017-08~2018-08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研究组与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其肿瘤组织当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本院2017-08~2018-08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研究组与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肿瘤标志物GP73、TK1以及DKK1表达水平,分析肿瘤组织当中的凋亡调节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中GP73、TK1以及DKK1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肝癌组织Livin、Plk1与Xiap等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而肝癌组织Caspase-3、Caspase-8与MTS1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血清GP-73、TK1以及DKK1表达水平均与肝脏组织的抑制凋亡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的肿瘤标志物TK1、GP-73以及DKK1表达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血清TK1、GP73、DKK1表达水平均与肝脏组织当中凋亡抑制基因表达呈正相关,且与促凋亡基因表达呈负相关,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有效判断原发性肝癌病情情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肿瘤组织 凋亡调节基因 表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百华 姜德咏 唐罗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 3~ 6代近融合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 3~ 6代近融合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E(8、32、12 5、5 0 0及2 0 0 0mg/L)液 ,于 4d后检测不同浓度AGE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 周细胞与AGE作用 4d后 ,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 ;AGE促周细胞凋亡(r=0 878,P <0 0 1)和凋亡调节基因Bax的表达 (r=0 85 5 ,P <0 0 1)及抑制凋亡调节基因bcl 2的表达 (r=- 0 85 0 ,P <0 0 1)呈剂量依赖性 ;而周细胞凋亡率与Bax/bcl 2的比率呈正相关 (r=0 80 8,P<0 0 1)。结论 AGE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周细胞的凋亡 ,周细胞的凋亡率取决于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的比率。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毛细血管周细胞早期丧失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基因诱导 视网膜 毛细血管 周细胞 凋亡调节基因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myc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岩 王登兰 +1 位作者 马旭东 刘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 myc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凋亡调节...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 myc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 myc在无异位症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 ,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Fas和c myc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中 ,其中Fas在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表达较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 myc在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无异位者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维、汉族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这两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异位症者不同 ,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弱 ,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 ,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 ,生存和发展。维族和汉族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凋亡调节基因 表达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 患者 汉族 在位内膜 对比研究 基因
原文传递
常温下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凋亡调节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国潢 吕新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目的 探讨常温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对细胞凋亡调节基因C-jun和Bcl-X_L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只)、缺血预处理组(IP组,10只)。S组在游离肝蒂后、IR组... 目的 探讨常温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对细胞凋亡调节基因C-jun和Bcl-X_L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只)、缺血预处理组(IP组,10只)。S组在游离肝蒂后、IR组和IP组在再灌30 min后0、1、3、6、20 h点采集肝组织标本切片行肝细胞凋亡,C-jun和BcI-X_L基因表达及形态学改变等检测。各组均在3、6、20 h点采集血标本检测肝损害标记酶(ALT、AST、LDH)。结果 ALT、AST及LDH值各时间点IR组和IP组均明显高于S组(P<0.01),IP组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和IP组与S组比较,细胞凋亡指数(AI)有显著性增加(P<0.01),IP组与IR组比较,AI明显减少(P<0.01)。C-jun基因在S组和IP组各时间点表达不明显;在IR组表达明显,3h点达高峰,并持续至6h点。Bcl-X_L基因在S组、IR组各时间点表达不明显,在IP组3、6、20h点表达明显(P<0.05或P<0.01)。形态学研究显示,IR组有肝组织大片坏死及不可逆超微结构损害;IP组未见明显肝细胞坏死,且超微结构损害为可逆性。结论 ①缺血预处理通过调节肝细胞凋亡调节基因C-jun和Bcl-X_L的表达,发挥其对大鼠常温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②IR损伤可能通过激活凋亡诱导基因C-jun表达而促发大鼠肝细胞的过度凋亡;③IP可能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预处理 肝细胞 实验 基因表达 肝脏缺血 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原文传递
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华 陈琛 +5 位作者 陈秀玲 张江兰 杨燕君 薄爱华 张晓丽 邢立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194,共1页
关键词 基因BCL-2 MRNA基因 胃癌组织 相关 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原位杂交技术 判断预后 不同程度 实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MA基因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促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莫小恒 李军 +1 位作者 张克君 李德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基因(P53 up-regulate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0 MOI的携PUMA基因重组腺病毒(Ad-PUMA)感染BxPC-3细胞0~96 h,流式细胞术检测BxPC-3细... 目的:研究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基因(P53 up-regulate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0 MOI的携PUMA基因重组腺病毒(Ad-PUMA)感染BxPC-3细胞0~96 h,流式细胞术检测BxPC-3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xPC-3细胞中PUMA、Bcl-2、Bax、Cytochrome 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xPC-3细胞中细胞质和线粒体内Bax的表达及Bax寡聚体。结果:随着Ad-PUMA感染时间的延长,BxPC-3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48 h时最高。Ad-PUMA感染促进BxPC-3细胞中PUMA、Cytochrome 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BxPC-3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Ad-PUMA感染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与BxPC-3细胞中PUMA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Ad-PUMA感染不影响BxPC-3细胞中Bax蛋白的总表达量,但细胞质中的Bax几乎完全消失,而线粒体中的Bax表达明显增加;Ad-PUMA感染诱导BxPC-3细胞中Bax蛋白的寡聚化。结论:PUMA基因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53正向调节因子基因(PUMA)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胡萝卜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献启 聂淑敏 +2 位作者 苏湛 肖娟 邹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毒胡萝卜素(TG)对K 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A nnex inⅤ-F ITC/P 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RT-PCR检测bcl-2、bax、bcl-XL、X IAP、surv iv in基因表达变化并... 目的探讨毒胡萝卜素(TG)对K 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A nnex inⅤ-F ITC/P 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RT-PCR检测bcl-2、bax、bcl-XL、X IAP、surv iv in基因表达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TG作用后,K 562细胞呈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bax、bcl-XL、X IAP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surv iv 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bcl-2/bax比率降低。结论TG可诱导K 56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 ax表达上调、surv iv in表达下调有关,bcl-XL、X IAP表达上调可能发挥拮抗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胡萝卜素 细胞株 K562 细胞 凋亡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诱导尤文肉瘤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
10
作者 李旭 范姝丽 +2 位作者 李岩 屠冠军 范广宇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flavopiridol(FP)尤文肉瘤细胞株RD-ES凋亡诱导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FP作用RD-ES细胞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MTT法测定F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 目的探讨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flavopiridol(FP)尤文肉瘤细胞株RD-ES凋亡诱导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FP作用RD-ES细胞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MTT法测定F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mcl-1和caspase-8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TT实验显示FP对尤文肉瘤RD-ES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的特点,流式细胞计数分析表明FP可诱导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显示FP对bcl-2及bax的表达无影响,但细胞凋亡抑制基因mcl-1活性型caspase-8的表达被上调。结论FP可诱导尤文肉瘤细胞株凋亡,其作用不依赖于bcl-2基因的变化,mcl-1基因表达的抑制及caspase-8路径的激活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 凋亡调节基因 尤文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作者 葛相栓 吴正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基因病。各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细胞非致死性的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或(和)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的改变,使细胞发生转化,导...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基因病。各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细胞非致死性的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或(和)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的改变,使细胞发生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一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是1997年发现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是继P53和Rb基因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本文就PTEN及其相关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基因 磷酸酶活性 染色体缺失 相关蛋白 张力蛋白 基因 生发 凋亡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相文忠 毕志刚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87-389,共3页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 ,很多皮肤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角质形成细胞受累 ,而角质形成细胞受累经常涉及到基因的变化。目前已知与角质形成细胞相关的基因主要有癌基因、抑癌基因。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相关基因 凋亡调节基因 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 皮肤病 表皮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与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敏 王本忠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0-332,共3页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GRIMs)是一组可被干扰素(IFN—β)联合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并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GRIM-19是GRIMs家族重要成员...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GRIMs)是一组可被干扰素(IFN—β)联合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并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GRIM-19是GRIMs家族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新的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相关基因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相关性 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全反式维甲酸 GRIM-19 肿瘤 促进细胞
原文传递
Bax、Bcl-2和NF-κB在肝再生早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赵康 杨开明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在大鼠大部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术后细胞凋亡调节基因(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cl-2(B-cell lymphoma-2)及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B)三者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三者在肝再生早期中的调节机制及其相互... 目的研究在大鼠大部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术后细胞凋亡调节基因(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cl-2(B-cell lymphoma-2)及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B)三者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三者在肝再生早期中的调节机制及其相互调控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35只分7组,每组5只构建大鼠肝脏再生模型,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肝大部切除后早期(0.5、1、4、6、8、12、24 h)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Bax、Bcl-2、NF-κB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在肝再生早期中的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 Bax、Bcl-2、NF-κB在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但在PH后30 min,Bax、Bcl-2及NF-κB即在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和肝血窦内皮内开始出现表达,PH后6 h表达达到高峰,之后其表达逐渐下降,而Bcl-2的表达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NF-κB于PH后6 h表达出现高峰后其表达逐渐下调,24 h时NF-κB表达上调,出现另一表达高峰。结论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早期,存在着凋亡和抑制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NF-κB的表达可能与激活Bcl-2、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细胞凋亡调节基因 B-CELL lymphoma-2 核因子-ΚB 肝大部切除术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蛋白在Wistar大鼠胃粘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15
作者 苏衍萍 杜长青 +1 位作者 刘立伟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Bcl-2 大鼠胃粘膜 WISTAR BAX蛋白 其意义 表达及 凋亡调节基因 细胞 BAX基因 作用 发病机理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侵袭性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禹锟 董文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5-56,共2页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部分病例呈局部侵袭性生长,临床术后易复发。其侵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涉及到凋亡调节基因、细胞黏附分子、促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其侵袭性的...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部分病例呈局部侵袭性生长,临床术后易复发。其侵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涉及到凋亡调节基因、细胞黏附分子、促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其侵袭性的研究将对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此对成釉细胞瘤侵袭过程中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侵袭性 凋亡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纪要
17
作者 赵昀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2期127-127,共1页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于加2000年5月14日~1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本次会议共接受论文30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一、发病机制 1.免疫学研究:大量研究围绕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和一些细胞因子(IL-2、IL-4、IL-11、IL-12...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于加2000年5月14日~1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本次会议共接受论文30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一、发病机制 1.免疫学研究:大量研究围绕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和一些细胞因子(IL-2、IL-4、IL-11、IL-12、TNF-α、RANTES等)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肯定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另有研究报道,凋亡调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细胞因子对凋亡调节基因有一定调节作用。 2.侵袭与种植:子宫内膜异位种植,首先必须粘附于组织表面,然后侵袭种植。涉及粘附分子(如:钙粘素-E、N、CD<sub>44</sub>、CD<sub>44v3</sub>、CD<sub>44v6</sub>等)作用和基底膜成分的局部降解(如:MMP、PA、组织蛋白酶D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异位症 细胞因子 组织蛋白酶D 腹腔镜检查 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凋亡调节基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妊娠率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π、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昀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6-379,共4页
关键词 卵巢癌 凋亡调节基因 耐药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
19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03年第5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异位症 子宫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细胞色素P450 凋亡调节基因 内异症 醋酸甲孕酮 异位内膜组织 FAS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litaxel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被引量:17
20
作者 Hai-Bo Zhou Ju-Ren Zh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52,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42-445,共4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induced by paclitaxel,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s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METHODS:In in vitro experiments,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 AIM;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induced by paclitaxel,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s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METHODS:In in vitro experiments,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ell growth inhibitory rate.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UNEL staining method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ively detect the apoptosis status of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 before and after the paclitaxel treatment.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gulated gene Bcl-2 and Bax. RESULTS:Paclitaxe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Paclitaxel induced SGC-7901 cells to undergo apoptosis with typically apoptotic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hromatin condensation,chromatin crescent formation,nucleus fragmentation and apoptotic body formation.Paclitaxel could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gulated gene Bcl-2,and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gulated gene Bax. CONCLUSION:Paclitaxel is able to induce the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This apoptosis may be mediated by down-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gulated gene Bcl-2 and up-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gulated gene B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neoplastic Agents Phytogenic APOPTOSIS CARCINOMA Humans PACLITAXEL Proto-Oncogene Proteins Proto-Oncogene Proteins c-bcl-2 Stomach Neoplasms Tumor Cells Cultured 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