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饶阳凹陷任丘潜山内幕变质岩凝析油气藏的勘探潜力
1
作者 张成武 樊晟阳 +3 位作者 张平生 窦航 贾元钊 孙江虹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于奥陶系、寒武系、蓟县系、长城系均见较高储量油气藏,但太古宇潜山内幕变质岩油气藏一直没有突破。针对该问题,以NG 1井高于庄组高产凝析油气为研究目标,论证该井油气来自串岭沟组暗色...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于奥陶系、寒武系、蓟县系、长城系均见较高储量油气藏,但太古宇潜山内幕变质岩油气藏一直没有突破。针对该问题,以NG 1井高于庄组高产凝析油气为研究目标,论证该井油气来自串岭沟组暗色泥岩、页岩。以河间潜山、留路潜山钻至太古宇地层的井为研究对象,剖析已知潜山内幕地震剖面地震特征,加强区域潜山内幕地层厚度分布及层位对比研究,分析潜山断裂结构,精细梳理断层;准确追踪解释任丘潜山内幕变质岩,完成了变质岩顶面构造图,同时从生储盖及成藏模式方面分析研究了潜山内幕变质岩勘探潜力及方向。结果表明:潜山内幕变质岩油气主要来自长城系串岭沟组的暗色泥岩、页岩,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并发育任西断层裂缝带、潜山顶面风化壳裂缝带等优质储层;内幕变质岩地震相可分为不连续杂乱反射型、错断反射型、断面波反射型、近平直近连续反射型;建立饶阳凹陷任丘潜山内幕变质岩凝析油气藏成藏模式,识别出断裂破碎带、顶部风化壳破碎带及内幕断裂破碎带3种类型油气藏。精细对比优选了任丘潜山R 7山头有利目标,为凝析油气藏的勘探指明方向,如果任丘潜山内幕变质岩凝析油气藏钻探成功,可为华北油田太古宇领域的勘探打开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内幕 变质岩 凝析油气藏 成藏条件 油藏模式 勘探潜力 饶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千米桥古潜山构造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卢鸿 王铁冠 +2 位作者 王春江 朱丹 朱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对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C12 —C35 液态烃馏分进行精细的化学组成剖析 ,是开展准确的油源研究之基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 ,受凝析油形成过程中的化合物分馏效应影响 ,常规甾、萜烷含量甚微且分布面貌已不同程度失真 ;凝析油具... 对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C12 —C35 液态烃馏分进行精细的化学组成剖析 ,是开展准确的油源研究之基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 ,受凝析油形成过程中的化合物分馏效应影响 ,常规甾、萜烷含量甚微且分布面貌已不同程度失真 ;凝析油具有相对富集的重排补身烷和较高的苯并 [e]芘及单峰的系列等特征性分布指纹 ,可以作为油源研究的基础。单体烃碳同位素、馏分碳同位素等的油 油对比表明 ,板深 4、7、8井奥陶系凝析油与板深 35井沙三段轻质油等第三系原油具有可比性 ,应为同源产物 ;无论是馏分碳同位素、单体烃碳同位素还是生物标志物等的油 岩对比均表明 ,板深 4、7、8井奥陶系凝析油与板深 7井、板深 35井沙三段泥岩具有母源成因联系 ,沙三段是千米桥古潜山油藏的油源层。图 5表 4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奥陶系 古潜山构造 凝析油气藏 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中尧 唐友军 +3 位作者 侯读杰 张秋茶 王福焕 卢玉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6-720,共5页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岩对比 烃源岩 二萜类化合物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气藏拟组分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茂林 喻高明 梅海燕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38-47,共10页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凝析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它是应用拟组分理论建立的一种状态方程型多组分模型。文中阐述了物理及数学模式,参数处理和求解方法;借用SPE4271一例对模型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后,对华北苏1潜山凝析油气藏进行模拟计算。结...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凝析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它是应用拟组分理论建立的一种状态方程型多组分模型。文中阐述了物理及数学模式,参数处理和求解方法;借用SPE4271一例对模型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后,对华北苏1潜山凝析油气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带底水、油环的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开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裂缝性变质片麻岩凝析油气藏缝网酸压改造技术——以海上A气田太古界潜山储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平礼 黄晶 +5 位作者 幸雪松 张明 刘金明 罗志锋 赵立强 陈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80,共8页
为了解决海上水力加砂压裂增产措施受限、片麻岩基质酸化增产潜力有限和防砂完井方式带来的难题,基于海上大型整装太古界潜山片麻岩A凝析油气藏埋藏深、超高温异常高压、特高含凝析油、地露压差小、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等特征,开... 为了解决海上水力加砂压裂增产措施受限、片麻岩基质酸化增产潜力有限和防砂完井方式带来的难题,基于海上大型整装太古界潜山片麻岩A凝析油气藏埋藏深、超高温异常高压、特高含凝析油、地露压差小、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等特征,开展了缝网酸压地质和工程可行性系统研究,剖析了储层酸压改造难点及挑战,提出了复杂缝网酸压技术的实现途径,并研制出气湿反转剂、过筛管液体暂堵剂、低伤害缝网酸液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纳米气湿反转剂协同多氢螯合酸可有效刻蚀形成高导流缝网,并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气相相对渗透率;②液体暂堵剂依靠相态转化实现暂堵和自清洁功效,能顺利通过筛管等防砂完井工具;③通过工艺参数优化设计,对海上A凝析油气藏H1井开展缝网酸压技术现场实践,泵注总液量489.8 m^(3),措施后单井产气量较改造前提升48%,凝析油产量提升11%,效果显著。结论认为,所研发的液体暂堵剂实现暂堵转向,优化了片麻岩缝网酸压改造用酸液体系和工艺参数,为海上超高温裂缝性片麻岩凝析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同类油气藏增产改造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天然裂缝 片麻岩 凝析油气藏 缝网酸压 气湿反转剂 海上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凝析油气藏压裂优化设计和产量预测 被引量:9
6
作者 吴亚红 张士诚 吴亚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87,共4页
低渗凝析油气藏一般具有埋藏较深、高温、高压、低渗透、地露压差小和易反凝析等特点,使得开发难度较大。实践证明,气藏经过压裂改造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大多采用和一般的油气藏相同的压裂设计施工。文章在低渗凝... 低渗凝析油气藏一般具有埋藏较深、高温、高压、低渗透、地露压差小和易反凝析等特点,使得开发难度较大。实践证明,气藏经过压裂改造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大多采用和一般的油气藏相同的压裂设计施工。文章在低渗凝析油气藏的相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网格放大技术对人工裂缝进行处理,建立了低渗凝析油气藏压裂的数学模型,首次将COMPIV模型运用于低渗凝析油气藏压裂气井产能预测模拟,优化了压裂设计的几何参数,确定了影响压裂效果的最优裂缝的几何参数,这为低渗凝析油气藏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产量预测 优化设计 压裂设计 几何参数 压裂改造 特征分析 人工裂缝 放大技术 数学模型 预测模拟 气井产能 压裂效果 方案设计 低渗透 凝析 行处理 V模型 压差 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气藏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林 杜志敏 蒋向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开发过程自身特点的影响 ,反凝析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经济问题。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实现地下地面的整体规划 ,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成为了当前经济评价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开发过程自身特点的影响 ,反凝析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经济问题。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实现地下地面的整体规划 ,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成为了当前经济评价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针对气田的特殊地质条件、地理状况和开发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套适应凝析气藏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针对两种不同开发方式 (衰竭式开发和循环注气 )及其相配套的地面回收工艺 ,分别进行了开发钻井工程、地面建设工程、公共及系统工程投资估算。考虑到开发变量对采气成本的影响 ,将成本项目划分为 7大类别 ,并进行了预测。对于单井经济极限问题 ,选取单井控制极限储量和经济极限井距作了分析。整套评价较为完整地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 ,着重分析了凝析气藏开发特征对经济评价方法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该方法应用于某凝析气田 ,对 12个不同的开发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优选 ,结果证实了可行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开发方案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工程投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开发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牟伟军 车朝山 +4 位作者 王新裕 邓新梁 陈仕兵 崔陶峰 宗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6,共3页
柯克亚凝析气田上油组西四二-西五一气藏是低渗透凝析气藏。为了合理开发该类气藏,进行了布井方式和水平井开采对比研究。在保持西四二-西五一凝析气藏构造主体格局、储集层基本特征与流体相态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相似的高低渗透混合... 柯克亚凝析气田上油组西四二-西五一气藏是低渗透凝析气藏。为了合理开发该类气藏,进行了布井方式和水平井开采对比研究。在保持西四二-西五一凝析气藏构造主体格局、储集层基本特征与流体相态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相似的高低渗透混合分布的理想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相对高渗区布井既有利于高渗透区油气的采出,也有利于低渗透区油气的采出;水平井的单井产能高,生产压差小,可明显提高干气采收率和凝析油采收率,并有效缩短开采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城 柯克亚凝析气田 低渗透凝析油气藏 开发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YT1断块深层凝析油气藏乳化油堵水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飞 金燕林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塔河油田YT1断块经过长时间衰竭开采,加之底水锥进,气井已普遍进入高含水阶段,气举、排水采气等常规措施不同程度失效,堵水成为后期主要接替措施。结合塔河堵水经验,以相渗调整剂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形成了以塔河中质稀油、“阴离子+非离... 塔河油田YT1断块经过长时间衰竭开采,加之底水锥进,气井已普遍进入高含水阶段,气举、排水采气等常规措施不同程度失效,堵水成为后期主要接替措施。结合塔河堵水经验,以相渗调整剂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形成了以塔河中质稀油、“阴离子+非离子”复配乳化体系为主体的乳化油堵剂,地层条件下黏度达到50~60 mPa·s,对储层低伤害。通过单、双填砂管驱替实验发现,乳化油体系水相封堵率83.4%、油相封堵率仅仅在11.9%,具有较好的耐冲刷性、油水相态选择性和地层渗透率调整能力。乳化油堵水工艺段塞设计为“稀油隔离液+乳化油体系+稀油隔离液+清水顶替液”,不动管柱,焖井1~2 d,可实施1~2轮次。现场乳化油堵水效果较好,对同类凝析油气藏堵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YT1断块 凝析油气藏 乳化油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庙深层凝析油气藏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国平 张金报 +2 位作者 肖斌 洪宇 郝好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对白庙构造深层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 ,认为受兰聊断层和杜寨断层控制形成的白庙半背斜是油气运移的一个主要指向 ,4个期次的断层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不同层位的聚集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 ,上倾方向砂岩尖灭和储层物性变... 通过对白庙构造深层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 ,认为受兰聊断层和杜寨断层控制形成的白庙半背斜是油气运移的一个主要指向 ,4个期次的断层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不同层位的聚集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 ,上倾方向砂岩尖灭和储层物性变差形成了 2种侧向封堵条件。上述 4种因素控制形成了白庙深层带油环的构造岩性凝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庙构造 深层 凝析油气藏 地质特征 扇三角州 封堵 断块油气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递减法在凝析油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自强 余元洲 +2 位作者 杨广荣 孙兵 陈元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0-83,共4页
指数递减法是油气藏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预测方法。它可以用于预测油气田递减阶段的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将指数递减用于凝析气藏的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凝析气藏的总井流体产量、干气产量和凝析油产量的递减均符合指数递... 指数递减法是油气藏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预测方法。它可以用于预测油气田递减阶段的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将指数递减用于凝析气藏的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凝析气藏的总井流体产量、干气产量和凝析油产量的递减均符合指数递减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指数递减法 预测 可采储量 累积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索湾盆5井凝析油气藏开发指标论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茂林 王彬 +2 位作者 王延杰 秦莉 杨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首先对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的凝析气和原油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凝析油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论证盆... 首先对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的凝析气和原油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凝析油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论证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气顶合理开发技术指标,从6个方面对该凝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凝析油气藏实际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5井 凝析油气藏 开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棚深层系凝析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天红 郭彦丽 +3 位作者 栾庆芝 阚朝晖 高岩 张茂栋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55-58,7,共4页
依据大量实验资料建立了安棚深层系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的各种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曲线重叠法、交绘图法、偶极子声波技术评价油水层。建立了油水层的解释标准,依据该标准及新的评价技术对90口井进行了重新评价,重新解释了一批新的油气... 依据大量实验资料建立了安棚深层系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的各种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曲线重叠法、交绘图法、偶极子声波技术评价油水层。建立了油水层的解释标准,依据该标准及新的评价技术对90口井进行了重新评价,重新解释了一批新的油气层,并建立了一套适合安棚深层系的凝析油气层测井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棚地区 凝析油气藏 岩性 物性 裂缝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凝析油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及其对开发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珏 康毅力 +2 位作者 李前贵 吴林刚 夏玉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145,共4页
油气藏含水饱和度认识直接影响油气藏储量评价及开发决策。哈萨克斯坦M碳酸盐岩凝析油气藏密闭取心含水饱和度为1.6%~19.9%,平均为6.1%,通过室内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实验得到平均含水饱和度为27.7%-42.5%。这说明该油气藏初... 油气藏含水饱和度认识直接影响油气藏储量评价及开发决策。哈萨克斯坦M碳酸盐岩凝析油气藏密闭取心含水饱和度为1.6%~19.9%,平均为6.1%,通过室内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实验得到平均含水饱和度为27.7%-42.5%。这说明该油气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即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文章对形成超低含水饱和度的可能原因,即油气藏沉积史、温度、润湿性、距离自由水接触面的高度以及孔隙大小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厚的砂泥岩层和膏盐层的封隔作用使油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最终得以保存。开发生产中所呈现的见水便停喷、停产或间开等问题是超低含水饱和度油气藏的特殊动态行为。在钻井完井及开发过程中防止水相圈闭损害,提高水驱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碳酸盐岩 凝析油气藏 超低含水饱和度 水相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凝析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凯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03-206,共4页
某含油地质区块为凝析油气藏类型,经过较长时间的开采,其地层压力与储量同步下降,导致反凝析污染现象,采收率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过程介绍了油田开采现状及凝析油气藏的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可行的采收率提升... 某含油地质区块为凝析油气藏类型,经过较长时间的开采,其地层压力与储量同步下降,导致反凝析污染现象,采收率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过程介绍了油田开采现状及凝析油气藏的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可行的采收率提升方法,分别为CO_(2)吞吐法和甲醇+注气吞吐法。经过敏感性分析、注入模式对比、参数优选等过程,最终确定CO_(2)吞吐方法能够更好地改善凝析油采收率和凝析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量凝析油气藏 采收率 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藏酸压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晓 周俊杰 +2 位作者 李瑞卿 潘艳云 张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72,共3页
文章针对大港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藏储层埋藏深、井底温度高、气藏压力低、储层物性及孔洞缝发育状况变化大、主体区块层多井段长等地质特点。在综合考虑酸液缓速、高温缓蚀、降阻、降滤、溶蚀刻蚀能力、利于返排保护产层及措施成本等因... 文章针对大港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藏储层埋藏深、井底温度高、气藏压力低、储层物性及孔洞缝发育状况变化大、主体区块层多井段长等地质特点。在综合考虑酸液缓速、高温缓蚀、降阻、降滤、溶蚀刻蚀能力、利于返排保护产层及措施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酸液体系选择、酸液配方、酸压作用机理等室内研究。给出了适用于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各类储层的酸压工艺方法、酸液配方、施工参数及酸压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在板深7井奥陶系潜山取得了高产油气流。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取得了战略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于千米桥古潜山特点的酸压工艺技术,完善了潜山类油气藏开采工艺配套技术,为整个气藏的高效开发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桥潜山 凝析气藏 酸压 酸化压裂 凝析油气藏 配套技术 储层物性 地质特点 酸液体系 酸液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敏性凝析油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元菊 王薇 +2 位作者 王鸿伟 郝春成 刘亚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267-270,共4页
针对吉林油田C43井的特点,论述了凝析油气藏的压裂工艺技术;C43井应用了降摩阻套管压裂工艺、低伤害低摩阻羧甲基胍胶高温压裂液体系、前置柴油乳化、小型压裂测试、压后快速返排、优化压裂设计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降低了井口施工压力... 针对吉林油田C43井的特点,论述了凝析油气藏的压裂工艺技术;C43井应用了降摩阻套管压裂工艺、低伤害低摩阻羧甲基胍胶高温压裂液体系、前置柴油乳化、小型压裂测试、压后快速返排、优化压裂设计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降低了井口施工压力,减少了压裂液对储层友人工裂缝的伤害,实现了加陶粒150m3的压裂规模,吉林油田探井实现了超4000m获高产油气流的突破,为提高敏感性凝析油气藏压裂技术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水敏性 乳化压裂液 套管压裂 优化压裂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深层凝析油气藏配套开采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立民 张津红 钟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9,99,共6页
深层凝析气藏的开发与一般油藏或纯气藏不同 ,如何配套开采技术来提高凝析油气藏油、气采收率是所有凝析油气藏的重点工作 ,通过对大张坨凝析气田、大港板桥凝析气田、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采用的开采工艺实例介绍 ,重点论述了大张坨... 深层凝析气藏的开发与一般油藏或纯气藏不同 ,如何配套开采技术来提高凝析油气藏油、气采收率是所有凝析油气藏的重点工作 ,通过对大张坨凝析气田、大港板桥凝析气田、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采用的开采工艺实例介绍 ,重点论述了大张坨凝析气田的循环注气工艺以及板桥凝析气田小泵深抽技术和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的酸压改造、防腐防垢技术及在高温深井排水采气工艺上的一些探索和试验 ,从而为国内深层凝析气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循环注气 小泵深抽 欠平衡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控水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浩 文敏 +4 位作者 吴怡 幸雪松 马楠 李占东 郭天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2,共9页
为建立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优化控水开发的模式,以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H2-3井参数为基础,设计了气藏控水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非均质储集层设计、实验参数设计、裂缝参数设计和控水实验方案设计,完成了弹性开采实验、连续封... 为建立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优化控水开发的模式,以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H2-3井参数为基础,设计了气藏控水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非均质储集层设计、实验参数设计、裂缝参数设计和控水实验方案设计,完成了弹性开采实验、连续封隔体控水实验、水敏凝胶控水实验、变密度筛管控水实验和变密度筛管+连续封隔体组合控水实验5组控水实验,对不同方案的控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各个控水工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提出了气藏控水开采方案:气藏底水开采初期,水体推进为渐进式上升,中—后期为锥进式发展,后期底水一旦接触储集层裂缝,水体呈突进式侵入;各种方案的控水效果差异较为明显,连续封隔体和水敏凝胶在气井采气期对底水控制作用不明显,变密度筛管在采气初期控水效果较好,但气井见水后无法避免水窜风险。变密度筛管+连续封隔体组合控水效果较好,改变了底水锥进效应,与弹性开采相比,无水采气时间增加了8.84%,总采气时间增加了13.70%,采气量提高了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油田 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 控水工艺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控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气藏油气层定量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
20
作者 金兴明 梅基席 +2 位作者 凌祝雄 张样 袁文艺 《青海石油》 2003年第4期19-24,共6页
南八仙油气田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背斜构造,也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典型的凝析油气藏,在横向上它岩性变化大,在纵向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电性特征上油气层差异性小,导致油气层难以识别,通过我们一年多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和... 南八仙油气田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背斜构造,也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典型的凝析油气藏,在横向上它岩性变化大,在纵向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电性特征上油气层差异性小,导致油气层难以识别,通过我们一年多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和归纳了一套利用常规测井资料(AC、CNL、DEN、GR、SP、RILM、RILD、RLL8)识别油气层的方法,通过近三十口井实际资料的验证,本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南八仙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油气 定量识别方法 效果评价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