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朝阳区孕妇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方 王珊 +3 位作者 王晨 李书明 张国辉 黄平 《首都公共卫生》 2011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孕妇麻疹、风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朝阳区孕妇产前静脉血,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朝阳区孕妇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 目的了解孕妇麻疹、风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朝阳区孕妇产前静脉血,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朝阳区孕妇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550.27mIU/ml和81.4%,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38.83IU/ml和76.9%;孕妇麻疹、风疹IgG抗体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妇女加强免疫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是现阶段控制小月龄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风疹 抗体 几何平均浓度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6年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玉明 吴晓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了解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2006年分别在3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统计学方法... 目的了解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2006年分别在3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共检测麻疹抗体603人,其中阳性498人,阳性率82.59%。不同县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56%、84.57%、91.8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8457,P=0.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9%、82.76%、83.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4730,P=0.9766)。结论被调查地区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不同县(市、区)抗体阳性率、滴度(或水平)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滴度 几何平均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省某地区健康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及聚集性分析
3
作者 苏恒宇 杜李梅 +4 位作者 武迪 陈宣世 张乃凡 苏仲军 谢惠芳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2022年四川省某地区健康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选取11个监测点,再将健康人群分为10个年龄组,共抽取440名监测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2022年四川省某地区健康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选取11个监测点,再将健康人群分为10个年龄组,共抽取440名监测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空间聚集性。结果白喉、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05%和56.36%,几何平均抗体浓度(GMC)分别为0.56 IU/mL和0.47 IU/mL。白喉、破伤风各年龄组的IgG抗体阳性率为43.18%(50~59岁)~90.91%(<1岁)(χ^(2)=63.768,P<0.001)和13.64%(>60岁)~93.18%(<1岁)(χ^(2)=190.134,P<0.001)。空间分析模型全局自相关显示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白喉抗体阳性率、白喉GMC水平与破伤风GMC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了3个高–低聚集区、1个低–低聚集区和1个低–高聚集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男性、有免疫史与<40岁组对白喉IgG抗体水平的影响为保护因素。有免疫史、<40岁组是破伤风IgG抗体水平的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健康人群白喉、坡上分抗体水平偏低,建议制定或出台针对青少年、成年人与乡镇地区免疫力较弱人群开展额外的白破疫苗、破伤风疫苗的免疫策略,提高全人群白破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 破伤风 抗体水平 几何平均抗体浓度 空间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莺 储凯 +1 位作者 朱加宏 朱凤才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6期841-843,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在3月龄~5岁婴幼儿中的免疫原性。方法将江苏省涟水县3月龄~5岁适宜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健康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按0、1、2月的免疫程序,3~5月龄儿接种3剂Hib结合疫苗,并于第3剂接种后1... 目的评价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在3月龄~5岁婴幼儿中的免疫原性。方法将江苏省涟水县3月龄~5岁适宜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健康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按0、1、2月的免疫程序,3~5月龄儿接种3剂Hib结合疫苗,并于第3剂接种后1年加强免疫1剂;按0、1月(28 d)的免疫程序,6~11月龄儿接种2剂;1~5岁婴幼儿接种1剂。3~11月龄儿接种部位为臀部外上方1/4处肌内、1~5岁婴幼儿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侧肌内。分别于受种儿免疫前、3~5月龄儿第3针接种后1月(28 d)及加强免疫后1月(28 d)、6~11月龄儿第2针免疫后1月(28 d)、1~5岁婴幼儿第1针免疫后1月(28 d),采集每个受种儿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每份血清抗Hib PRP抗体,并计算血清抗Hib PRP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GMC)和几何平均浓度增长倍数(GMFI)。结果免疫接种后,各年龄组受种儿血清抗Hib PRP抗体浓度均≥1.0μg/ml,均获得了长期保护水平;1~5岁、6~11月龄、3~5月龄受种儿免疫后Hib抗体GMC分别达到131.22、14.86、15.59μg/ml,GMFI达到42.13、47.61、121.59,均较免疫前大幅升高。3~5月龄儿加强免疫1剂后,血清Hib抗体GMC由15. 19μg/ml升至57.21μg/ml。结论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3月龄~5岁婴幼儿后,均获得了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几何平均浓度 几何平均浓度增长倍数
原文传递
新生儿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与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方 王珊 +3 位作者 王晨 李书明 张国辉 黄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4751-4754,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新生儿与母体抗体水平关系以及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可能因素,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集孕妇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共156对,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新生儿与母体抗体水平关系以及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可能因素,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集孕妇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共156对,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母亲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546.48 mIU/ml,新生儿为746.64 mIU/ml,是母亲的1.37倍;母亲麻疹抗体对数浓度与新生儿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P=0.000);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与母亲年龄、户籍和出生地等因素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30岁及以上组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30岁以下组(t=-2.078,P=0.039),外省户籍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北京市户籍组(t=-2.073,P=0.040),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地区出生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城市组(LSD法:P=0.005);胎传抗体能力与胎龄、母亲年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胎龄38~40周的新生儿其胎传抗体能力高于胎龄小于38周的新生儿(LSD法:P=0.014),母亲年龄在30岁以下组的新生儿胎传抗体能力高于30岁及以上组(t=2.636,P=0.009)。结论:母亲麻疹抗体水平和胎传抗体能力是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是现阶段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的重要手段,早产儿和生育年龄过大母亲所生新生儿受到麻疹威胁时应考虑提前到6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母传抗体 脐带血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华庆 毛乃颖 +11 位作者 许文波 周玉清 郭欣 曹玲生 陈园生 夏伟 殷大鹏 卢永 蒋小泓 崔爱利 许松涛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的县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的县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①被调查儿童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2.9%,最低年龄段为88.7%,最高年龄段为94.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23国际单位/毫升(IU/ml),GMC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②四种疫苗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差较大,最高的为100.0%,最低的仅为78.6%。③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调查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92.4%、88.7%。④麻疹抗体阳性率与此次接种率调查结果明显的不一致。⑤麻疹减毒活疫苗(MV)初次免疫合格和不合格儿童之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被调查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麻疹抗体GMC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儿童MV的接种率不能客观反映儿童麻疹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疫苗 接种率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上海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玉颖 汤素文 +8 位作者 刘景壹 李智 陆红梅 陈文花 吴强松 郭翔 李崇山 孙晓冬 许文波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方法采集1~4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00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水痘Ig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水痘抗体阳性率为57.57%,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71.15 mIU...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方法采集1~4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00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水痘Ig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水痘抗体阳性率为57.57%,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71.15 mIU/ml。8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及浓度总体上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18岁以下各年龄组的阳性率为41.90%~66.45%、GMC为77.23~269.59 mIU/ml,19~29岁组阳性率为85.12%、GMC为610.06 mIU/ml,30~40岁组阳性率达到96.25%、GMC为953.30 mIU/ml。不同年龄组市区和郊区人群水痘抗体阳性率及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郊区1~3岁年龄组阳性率及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市区同年龄儿童。接种过水痘疫苗人群GMC为178.55 mIU/ml,未接种人群GMC为76.74 mIU/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6岁儿童是水痘的易感人群,应该重点关注这一年龄段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建议我国能够采取2剂次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抗体水平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接种后婴幼儿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强 李亚南 +7 位作者 赵志强 李荣成 何莉 谭晓梅 李艳萍 杜送田 李凤祥 谢贵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评价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TT)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分别采用Hib-TT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3针免疫接种3—5月龄婴幼儿,观察疫苗安全性,并采用定量ELISA法分别测定免疫前、免疫后和加强免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 目的评价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TT)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分别采用Hib-TT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3针免疫接种3—5月龄婴幼儿,观察疫苗安全性,并采用定量ELISA法分别测定免疫前、免疫后和加强免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果实验疫苗和对照疫苗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实验疫苗组为23.85%,对照疫苗组为3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发热性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3%和31.3%,中、强发热反应率分别为3.67%和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疫苗受试者局部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率为1.22%。实验疫苗3剂免疫后受试者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平均几何浓度(GMC)为6.6786μg/ml,对照疫苗组血清抗体GMC为7.5346μg/ml,两组间抗体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P=0.702);加强免疫1剂后,实验疫苗组受试者血清抗体GMC从加强免疫前的2.6396μg/ml上升为6.2044μg/ml。结论实验疫苗接种3~5月龄婴幼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用间隔1个月、3剂次接种的基础免疫程序能诱导该年龄组受试者产生长期保护水平的血清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1剂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结合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抗Hib PRP IgG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2010-2013年深圳市罗湖区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水平及发病情况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洁 黄芳 +4 位作者 林喜乐 刘卫民 卓菲 蔡春林 付丹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结合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情况,重点研究育龄期妇女风疹发病情况及风疹血清IgG抗体水平,为控制风疹疫情,完善风疹免疫策略,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罗湖区体检中心随机抽取四家体检单位,筛选18~35岁... 目的结合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情况,重点研究育龄期妇女风疹发病情况及风疹血清IgG抗体水平,为控制风疹疫情,完善风疹免疫策略,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罗湖区体检中心随机抽取四家体检单位,筛选18~35岁育龄期妇女,采集血清标本共16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风疹IgG抗体,同时分析罗湖区2010-2013年女性风疹发病情况。结果 2013年,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03.1626 IU/ml和93.3%,各年龄组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905;χ2=2.7668,P=0.2507);本市和外市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07,P=0.991;χ2=0.0238,P=0.8774);有接种史、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育龄期妇女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91,P=0.3554;F=1.508,P=0.224)。2010-2013年罗湖区女性风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35岁,占女性发病人数的74.84%,2010-2013年所占比例分别为75%、75.63%、75%、64.7%。结论对育龄期妇女加强接种风疹疫苗(或含有风疹疫苗的联合疫苗),提高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水平,是控制小月龄发病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IGG抗体 几何平均浓度 阳性率 育龄期妇女
原文传递
2020年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耿少良 赵鸣 +5 位作者 郭沙沙 张丹 夏晖 万思嘉 从克 郑惠平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了解2020年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0-79岁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喉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结果2020年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 目的了解2020年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0-79岁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喉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结果2020年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5.80%(761/1004),GMC为0.03IU/mL;各年龄组白喉IgG抗体阳性率在39.39%(45-59岁)-98.44%(1-2岁)之间(χ^(2)=267.73,P<0.001),GMC在0.003IU/mL(45-59岁)-0.13 IU/mL(<1岁和1-2岁)之间(F=73.25,P<0.001);在0-14岁儿童中,有、无/不详白喉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53%(473/490)、75.00%(12/16)(χ^(2)=18.06,P<0.001),GMC分别为0.10、0.04IU/mL(t=9.98,P=0.06)。结论许昌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和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建议开展青少年或成人白喉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 IGG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健康人群
原文传递
天津市2012-2014年0-44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吉 丁亚兴 +4 位作者 孙静 齐婧辰 高祥芝 曹德新 李芳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2012-2014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12-2014年在天津市3个区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0-44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调查... 目的了解天津市2012-2014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12-2014年在天津市3个区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0-44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调查对象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0.28%(2841/314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912.83mlU/ml。年龄别麻疹抗体阳性率在72.51%(〈8月龄)-98.11%(3-4岁)之间(X^2=228.16,P〈0.001),与年龄别麻疹发病率呈负相关(r=-0.73,P=0.007)。结论天津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但〈8月龄婴儿和成人抗体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盐城市1~7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及加强免疫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胤忠 刘社兰 +9 位作者 吴巨飞 刘秀兰 张盐珠 顾善坤 丁松林 汤书霞 姜仁杰 沈进进 朱凤才 梁争论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 了解盐城市1~7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评估实施乙肝疫苗免疫以来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998-200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HBsAg阳性率和抗一HBs... 目的 了解盐城市1~7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评估实施乙肝疫苗免疫以来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998-200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HBsAg阳性率和抗一HBs水平测定,并对其中的阴性对象进行加强免疫。结果 调查1~7岁儿童2477人,HBsAg阳性率为0.61%,抗-HBs阳性率为62.4%,各年龄组之间的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有明显的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和GMC逐渐下降。对310名抗-HBs阴性对象分别采用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10μg、2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5μg、10μg进行加强免疫,结果显示: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组抗-HBs阳性率和GMC最高,分别为96.3%和301.65mIU/ml;重组乙肝疫苗(酵母)5μg的抗-HBs阳性率和GMC最低,分别为90.7%和203.10mIU/ml。结论 盐城市1~7岁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和GMC逐渐下降,3岁儿童的抗-HBs阳性率下降至56.6%,有必要对5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在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考虑在适当年龄采用10μg以上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或酵母)予以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加强免疫
原文传递
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亚敏 徐维祯 +8 位作者 李燕 安志杰 岳晨妍 李迪 郑慧贞 黄卓英 马福宝 李慧 王华庆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6,161,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变化,为完善中国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5个县抽取2001年、2005年和2009年出生的健康常住儿童进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 目的了解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变化,为完善中国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5个县抽取2001年、2005年和2009年出生的健康常住儿童进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52名儿童,2001年、2005年和2009年出生儿童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56%、93.42%、94.12%(χ~2=0.18,P=0.916),GMC分别为135.02IU/ml、116.32IU/ml、139.92IU/ml(F=2.34,P=0.097)。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随含风疹成分疫苗(RCV)接种剂次数而显著升高。随着采血时间与RCV接种时间间隔的增大,风疹抗体阳性率无显著下降,而GMC有显著下降,但大于20IU/ml。结论中国五个县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儿童风疹抗体水平无显著变化,接种RCV是维持儿童风疹抗体高水平的重要因素,需继续巩固现行RCV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疫苗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后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志强 李亚南 +6 位作者 叶强 谭晓梅 杜送田 李荣成 李艳萍 李凤祥 谢贵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0-905,共6页
目的评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ib—TY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对照研究方法,对6~59月龄儿童分别接种2或1剂实验疫苗,观察免疫后1个月时受试者血清抗HibPRP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抗体浓度≥1.0μg/ml... 目的评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ib—TY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对照研究方法,对6~59月龄儿童分别接种2或1剂实验疫苗,观察免疫后1个月时受试者血清抗HibPRP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抗体浓度≥1.0μg/ml的比例;将3—5月龄198名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3剂实验疫苗或对照疫苗结合疫苗,基础免疫后1年时分别给予1剂加强免疫。观察基础免疫后1个月、1年、加强免疫后1个月和1年时血清抗HibPRPIgG抗体GMC和抗体浓度≥1.0μg/ml的受试者比例。结果给6—59月龄健康受试者接种疫苗1个月后,至少有91%以上受试者血清抗HibPRPIgG抗体浓度≥1.0μg/ml;其中6~11月龄组2剂免疫后血清抗体GMC为14.04μg/m1(95%CI:12.40—15.90),所有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均≥1.0μg/ml;12~59月龄幼儿组1剂免疫后血清抗体GMC为14.01μg/ml(95%CI:12.99~15.11),至少有91.30%(95%CI:86.34~94.98)的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1.0μg/ml。3—5月龄婴幼儿经3剂试验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GMC为14.52μg//ml(95%CI:12.31~17.14),抗体浓度≥1.0μg/ml的比例为96.90%(95%CI:92.50—99.20);对照疫苗组血清抗体GMC为22.82μg/ml(95%CI:18.44—28.25),抗体浓度≥1.0μg/ml的比例为98.55%(95%CI:92.20—99.90)。加强免疫后1个月时,实验疫苗和对照疫苗受试者血清抗体GMC分别从加强免疫前的6.27μg/ml(95%CI:5.28—7.4)和5.57μg/ml(95%CI:4.45~6.97)增加至加强免疫后1个月时的63.14μg/ml(95%CI:52.14~76.47)和73.48μg/ml(95%CI:57.37—94.11),血清抗体≥1.0μg/ml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从与加强免疫前的76.35%(95%CI:68.7%-82.9%)和79.55%(95%CI:69.60-87.40)均上升至100%。加强免疫后1年时,虽两组血清抗HibPRPIgG抗体虽有下降,但GMC仍分别维持在25.02μg/ml(95%CI:20.51—30.48)和23.64μg/ml(95%CI:18.40—30.43)的较高浓度,两组的所有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均≥1.0μg/ml。结论实验疫苗对3—59月龄儿童能诱导产生长期保护水平的抗HibPRPtgC抗体;两种Hib结合疫苗对3~5月龄婴幼儿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原文传递
不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应用于成人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胤忠 姜仁杰 +5 位作者 沈进进 陈昌标 汤权 周聪玲 胡高兵 吴巨飞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0、1、6个月免疫程序应用于成人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方法按照重组乙肝疫苗应用于成人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研究的结论,对应用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20μg和0... 目的观察不同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0、1、6个月免疫程序应用于成人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方法按照重组乙肝疫苗应用于成人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研究的结论,对应用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20μg和0、1、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的成人,于全程免疫后1年、2年检测抗-HBs,并以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1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的免疫对象作为对照予以比较。结果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全程免疫后1年的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97.1%、85.06亳国际单位/亳升(mIU/ml),而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1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分别为73.2%、32.94mIU/ml和65.8%、30.74mIU/ml。全程免疫后2年,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分别为89.9%、52.23mIU/ml,而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1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分别为69.6%、22.17mIU/ml和63.6%、22.02mIU/ml。不同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免疫后的抗-HBs阳性率和GMC明显优于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1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1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应用于成人后,抗-HBs阳性率和GMC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建议优先使用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浙江省居民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严睿 周洋 +3 位作者 邓璇 唐学雯 朱瑶 何寒青 《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496-502,共7页
目的了解2018年浙江省居民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0~59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麻疹病史和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等资料;检测麻疹病毒IgG... 目的了解2018年浙江省居民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0~59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麻疹病史和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等资料;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析不同年龄、地区居民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差异。结果调查4189人,其中男性1939人,女性2250人,男女性别比为1∶1.16。麻疹抗体阳性3858人,阳性率为92.10%;达到抗体保护性水平2072人,抗体保护率为49.46%;抗体GMC M(Q_(R))为798.33(1024.06)mIU/mL。麻疹抗体保护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8.067,P<0.001)。不同地区居民麻疹抗体阳性率(χ^(2)=45.090,P<0.001)、保护率(χ^(2)=57.432,P<0.001)和GMC(χ^(2)=88.624,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宁波市抗体阳性率较低(85.19%),舟山市抗体保护率(38.98%)和GMC[632.89(909.04)mIU/mL]较低;湖州市抗体阳性率(95.16%)、保护率(58.48%)和GMC[1035.84(1301.77)mIU/mL]均较高。结论2018年浙江省居民麻疹抗体保护率偏低,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麻疹抗体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保护率 几何平均浓度 含麻疹成分疫苗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人群免疫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后28d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凤岩 付博 +3 位作者 乔建国 姜葳 董晓平 尚尉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3年第6期504-505,50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年龄人群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后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转率,确认现行免疫方法是否适合未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方法按随机、开放式的方法,选择年龄8岁以上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不同阶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年龄人群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后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转率,确认现行免疫方法是否适合未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方法按随机、开放式的方法,选择年龄8岁以上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不同阶段血清IgG抗体,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从不同年龄段抗体阳转情况看,8—17周岁组、18—59周岁组、60周岁以上组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00%、94.11%、97.48%,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804VIEU/ml、384VIEU/ml、706VIEU/ml,经统计学检验,3个年龄段抗体阳转率和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l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后28d体液免疫效果稳定,未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和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均不低于成年人群,适用于各年龄人群大规模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IgG抗体阳转率 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07年部分地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宁 郭雪 +2 位作者 刘宇 刘冷 郑焕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725-726,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海、盐田、饶平、乳源、德庆、遂溪6个县4个年龄组1 376名儿童,对其麻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个地区麻疹Ig...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海、盐田、饶平、乳源、德庆、遂溪6个县4个年龄组1 376名儿童,对其麻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个地区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6.9%,麻疹IgG抗体总保护率为80.2%,总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 515mIU/ml;不同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别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麻疹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地与本地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显示调查地区抗体总阳性率维持高水平,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常规免疫工作质量要好于非珠江三角洲经济欠发达地区;麻疹复种工作可有效减少免疫空白儿童,维持人群麻疹高免疫水平;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动儿童可以获得高的麻疹免疫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需重点关注居住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疫苗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2013年玉溪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庆福 杨玉仙 +4 位作者 马运葵 王卫华 吴丽清 李廷学 张耀喜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消除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法进行抽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间接法)检测人群麻疹抗体(MVIg G)含量(m IU/ml)。结果 2013-04-30/-06-30...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消除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法进行抽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间接法)检测人群麻疹抗体(MVIg G)含量(m IU/ml)。结果 2013-04-30/-06-30,全市辖区内共调查3 493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62%,有保护率为87.72%,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 764.49毫国际单位(m IU/ml)。区县间人群MV-Ig G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P<0.05,F=65.86,P<0.05);各年龄段人群MV-Ig G阳性率、GM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0,P<0.05,F=17.79,P<0.05),其中<17月龄人群抗体阳性率最低为90.21%,≥18岁年龄段人群麻疹GMC相对较低,仅为1902 m IU/ml;性别间人群MV-Ig G阳性率和GMC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F=1.69,P>0.05)。结论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麻疹的暴发流行。但距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要加强<17月龄与>14岁人群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策略,最终实现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抗体 几何平均浓度(CMC)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5年金华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淑英 吴晓虹 张兵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了解金华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1 17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腮腺炎Ig 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0.00%,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12.... 目的了解金华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1 17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腮腺炎Ig 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0.00%,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12.49 IU/ml。不同性别和不同户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765,P〈0.001),GMC最低的为8月龄~组(6.13 IU/ml),最高的为30岁~组(275.63 IU/ml)。结论预测金华市近期不会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建议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开展麻风腮疫苗加强免疫,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