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趋势预测及结构转移研究
1
作者 胡剑波 麦骏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共13页
基于特征选择的Lasso方法分别确定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CO_(2))总量和强度的核心指标,并由此构建BO-BiLSTM模型对总量变动和强度演进的趋势展开预测,同时采用Markov链进一步探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结构转移现象。结果表明:... 基于特征选择的Lasso方法分别确定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CO_(2))总量和强度的核心指标,并由此构建BO-BiLSTM模型对总量变动和强度演进的趋势展开预测,同时采用Markov链进一步探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结构转移现象。结果表明:(1) 2021—2035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呈现阶梯式减少的趋向,预计2030年达到1.98 Gt,在2035年降为1.83 Gt,出口贸易规模扩大和国际经贸形势改善是关键影响因素。(2) 2021—2035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预计2030年减至0.91 t/万元,相较于2005年减少67%,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和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是重要驱动因素。(3) 2021—2035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仍偏重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其存在较大减排潜力,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减排周期较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机器学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能否降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基于27个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峰 贺兰姿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2期50-56,共7页
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在1995-2012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组成部分,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技术进步总体及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 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在1995-2012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组成部分,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技术进步总体及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短期内影响效果不显著;对于技术进步的各组成部分,短期来看,科技进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效率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DEA-M 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彬 罗科 王艺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6,共19页
利用200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和配套贸易隐含碳数据,建立包含人口、财富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系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 利用200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和配套贸易隐含碳数据,建立包含人口、财富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系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会显著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是主要的作用渠道;区域内直接和浅层价值链合作有助于减少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可以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相反,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价值链合作 制造业 出口贸易隐含碳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珂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第12期19-21,共3页
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污染天堂(PHH)”或“污染光环”的问题,文章首先基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和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4年我国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数据,其次使用OLS回归模型研究了FDI对我国出... 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污染天堂(PHH)”或“污染光环”的问题,文章首先基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和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4年我国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数据,其次使用OLS回归模型研究了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FDI与我国出口贸易碳排放表现为反向关系,FDI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我国不存在“污染天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博伟 张伯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95,共17页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碳减排,可以为中国“碳双减”提供政策启示。采用1995—2009年的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结合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出上游度和投入下游度的上...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碳减排,可以为中国“碳双减”提供政策启示。采用1995—2009年的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结合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出上游度和投入下游度的上升均会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升高,这说明如果一国以矿业、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那么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会升高,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此外,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弱,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加明显。因此,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中国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约束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调整出口规模和改善出口贸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MRIO模型 出口贸易隐含碳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娅 刘阳 鲁庭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1-116,共6页
文章测算了2007—2017年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IO-SDA模型按照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及贸易规模因素对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从工业部门和国家收入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工业品出口贸... 文章测算了2007—2017年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IO-SDA模型按照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及贸易规模因素对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从工业部门和国家收入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贸易规模因素起主导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等因素起负向促进作用,且经济结构起主导的负向促进作用。另外,中国促进低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而抑制高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中国对低及中低等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低碳工业品占比高,而对中高等及高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高碳工业品占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出口贸易隐含碳 IO-SDA模型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验区与地区出口贸易隐含碳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7
作者 张景 《理论数学》 2023年第10期3013-3022,共10页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贸易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9年浙江省投入产出数据和碳排放数据计算26个省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一步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绿色金融政策...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贸易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9年浙江省投入产出数据和碳排放数据计算26个省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一步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于浙江省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政策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地区单位面积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位于全国前列,而合成单元较好拟合了浙江省在绿色金融政策实施之前的发展趋势,且绿色金融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抑制浙江省地区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试验区 出口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降低了企业出口贸易隐含碳吗
8
作者 刘洪铎 卢阳 +1 位作者 陈钊泳 陈晓珊 《财经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4,共15页
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的背景下,从数字化赋能视角探析我国企业出口贸易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 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的背景下,从数字化赋能视角探析我国企业出口贸易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微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等作用渠道来降低企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降低效应在拥有技术背景高管、竞争性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均有利于降低出口贸易隐含碳,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贸易的“降碳”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特征。本文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数字化转型的出口碳排放绩效的理解,同时为我国“数字强贸”以及出口贸易低碳转型等发展目标的推进落实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出口贸易隐含碳 技术进步效应 结构优化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闫珂 杨来科 《国际贸易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9,共17页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逐渐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全球价值链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新动力。本文聚焦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碳减排效应,从增加值视角出发,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逐渐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全球价值链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新动力。本文聚焦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碳减排效应,从增加值视角出发,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能够显著降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且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行业和高出口依赖度行业以及来源于非数字化行业的间接参与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规模效应削弱了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而技术进步效应和能源结构转型效应增强了这种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数字技术赋能全球价值链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球价值链 数字增加值 出口贸易隐含碳 排放强度
原文传递
促进还是抑制?“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效应——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
10
作者 杨来科 刘荣洋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经贸联系,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识别潜在的中间机...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经贸联系,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识别潜在的中间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拉动的出口扩张会使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2)在影响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3)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以及邻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更为显著。(4)三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前期阶段,倡议对部分重点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促进效应要大于一般行业。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绿色转型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出口贸易隐含碳 双重差分模型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链功能升级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减排:基于引资质量提升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福中 罗科 董康银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76,共18页
提升外资质量助力价值链功能升级,是中国制造业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将价值链功能分工因素纳入贸易与环境污染分析模型,基于2003一2018年每笔在华制造业绿地投资项目从事的功能活动数据构造价值链上下游功能分工专业化指... 提升外资质量助力价值链功能升级,是中国制造业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将价值链功能分工因素纳入贸易与环境污染分析模型,基于2003一2018年每笔在华制造业绿地投资项目从事的功能活动数据构造价值链上下游功能分工专业化指数,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由外资质量提升驱动的价值链功能升级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价值链功能升级可以显著减少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机制分析显示,由外资质量提升驱动的价值链功能升级主要通过要素结构优化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服务需求创造效应等渠道发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减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事上游功能活动、来自发达国家(地区)和流入中国东部地区的高质量外资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价值链功能升级更有利于削减中间品出口形成的、流向发达国家(地区)和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贸易隐含碳水平本文验证了高质量外资的“污染光环”效应,为新形势下中国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功能升级 绿地投资 外资质量 出口贸易隐含碳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玉焕 郑璐 刘似臣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157,共16页
为了从全球价值链角度为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经验依据,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56个部门的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检验了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两种嵌入模式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影响路径... 为了从全球价值链角度为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经验依据,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56个部门的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检验了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两种嵌入模式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以前向生产长度增加为表征的前向嵌入模式对出口贸易隐含碳具有促降作用,而以前向参与度增加为表征的前向嵌入模式以及后向嵌入模式不利于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只有当以增加前向生产长度的模式嵌入时,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才是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国政府部门应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与调整出口贸易规模着手,寻找出口贸易隐含碳问题的解决思路,助力于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贸易隐含碳 前向嵌入模式 后向嵌入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