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出资人代表选任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实质为履行国资经营监督职责的公务代表,其选任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性,而作为公司的董监事,其选任又具明显的私法性。为实现其公私法上选任机制的融合,应在明确国资委统一代表国家行使选任权的基础上,利用... 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实质为履行国资经营监督职责的公务代表,其选任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性,而作为公司的董监事,其选任又具明显的私法性。为实现其公私法上选任机制的融合,应在明确国资委统一代表国家行使选任权的基础上,利用行政立法对其选任标准予以明确,将现行转任及调任统一纳入公开选拔渠道,并通过与公司法上选任机制的有效对接使其得以协调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选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出资人代表公私法人格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公司中经国有股权支持当选的董事及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与监督职责,实质为国家出资人公务代表。而作为公司的董监事,其与公司为私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由此决定了其兼具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因公私法调整的对象及侧重的利益... 公司中经国有股权支持当选的董事及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与监督职责,实质为国家出资人公务代表。而作为公司的董监事,其与公司为私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由此决定了其兼具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因公私法调整的对象及侧重的利益点不同,其双重人格必然发生冲突。为解决其冲突并实现其平衡,立法应确立国家出资人代表与公司经理层的隔离机制,创设影子董事责任制度和国家民事赔偿制度,并通过公司章程的规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双重人格 冲突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与经营者的管理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国企领导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通过对国有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概念的界定以及现行国企领导制度弊端的分析,指出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分开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两者分开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出资人代表 职业经理人 分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出资人代表与经营者分开管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鹰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81-85,共5页
国企领导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通过对国有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概念的界定以及现行国企领导制度弊端的分析,指出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分开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两者分开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出资人代表 职业经理人 分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论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如翔 《中国证券期货》 2010年第4X期34-35,共2页
2008年《企业国有资产法》未对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关于如何建构这一制度,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各种观点。基于政企分开、职责明确和成本最优等原则的要求,应当形成营利性出资人代表和公益性出资人代... 2008年《企业国有资产法》未对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关于如何建构这一制度,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各种观点。基于政企分开、职责明确和成本最优等原则的要求,应当形成营利性出资人代表和公益性出资人代表二元并立的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金融 出资人代表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出资人代表与国资委的法律关系研究
6
作者 蒋科 刘敏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国家出资人代表与国资委的法律关系,目前有代理人说、代管人说、受托人说等理论,但均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缺憾。国家出资人代表负有公法上的国资经营与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与国资委当为公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国资委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出资人代表对国资委的公法责任研究
7
作者 蒋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及监事,负有公法上的国有资产经营监督职责,其对国资委当承担公法责任。当前的责任制度设计,多围绕其董事、监事的私法身份展开,无法为公法责任的追究提供充分的依据。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禁入限制等制...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及监事,负有公法上的国有资产经营监督职责,其对国资委当承担公法责任。当前的责任制度设计,多围绕其董事、监事的私法身份展开,无法为公法责任的追究提供充分的依据。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禁入限制等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为此,需从国家出资人代表公法责任的来源入手,分析现行责任方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围绕国家出资人代表的公职特性构建其公法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国资委 公法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出资人代表激励机制立法研究
8
作者 蒋科 叶胜宇 《时代法学》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激励当符合国家公职人员的相关原理及规则。然而,当前的制度设计基于其公司董监事的私法身份,依据经济学上以私有产权... 公司中经国资委委派或推选的董事与监事,负有公法上特定的国资经营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激励当符合国家公职人员的相关原理及规则。然而,当前的制度设计基于其公司董监事的私法身份,依据经济学上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以市场化激励为主导的激励机制,使其异化为公司的普通董监事而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对此,需从法学的视角反思其理论基础,明确国资委与其董监事代表人之间公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构建以履行公务职责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回归对其公务激励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人代表 激励机制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家出资人代表类型的实态及其优化
9
作者 蒋科 屈茂辉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9-54,共6页
国家出资人对出资企业委派其代表的类型应当符合现代企业法制的要求。现行企业国家出资人代表的设置却不断突破法律的界限,通过行政立法打补丁的方式叠加设置其在企业中的代表,导致企业组织成本增加并引起治理机制的紊乱。企业国家出资... 国家出资人对出资企业委派其代表的类型应当符合现代企业法制的要求。现行企业国家出资人代表的设置却不断突破法律的界限,通过行政立法打补丁的方式叠加设置其在企业中的代表,导致企业组织成本增加并引起治理机制的紊乱。企业国家出资人代表的设置应当遵从企业法基本原理,以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出资企业 国家出资人代表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出资人代表制度建设 依法规范合资铁路管理
10
作者 张建平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9,共4页
出资人代表制度是铁道部作为出资人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也是规范合资铁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铁道部出资人代表制度建设,正确处理出资人代表与出资人、合资铁路公司、公司其他股东以及股东代表的关系,依法规范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 出资人代表制度是铁道部作为出资人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也是规范合资铁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铁道部出资人代表制度建设,正确处理出资人代表与出资人、合资铁路公司、公司其他股东以及股东代表的关系,依法规范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充分发挥合资铁路体制、机制上的优势,促进合资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资人代表 制度 合资铁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出资人代表的制度安排
11
作者 尤工 丁文喜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出资人代表 国有企业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复初 万立全 《国有资产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69,79,共3页
当前,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具体包括出资人代表制度、监管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投资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国资委成立以来.上述制度建设... 当前,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具体包括出资人代表制度、监管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投资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国资委成立以来.上述制度建设成绩斐然,但也有薄弱环节,这就是对国资委自身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激励与约束 出资人代表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公司治理制度 收益分配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 代表制度
原文传递
江苏模式:出资人代表制
13
作者 曹海东 《经济》 2004年第12期46-46,共1页
2005年是医院改革元年,也将是医院投资热年。2005年卫生部牵头制定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将出台,其中将包含含金量非常高的一句,即“国有资本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在政府所属医疗机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这就意味着... 2005年是医院改革元年,也将是医院投资热年。2005年卫生部牵头制定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将出台,其中将包含含金量非常高的一句,即“国有资本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在政府所属医疗机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这就意味着医疗体制改革即将步入医院产权改革阶段,更多的社会资本将被允许进入公立医院。事实上,在将近一半的省市区,已经先行出台了不少医院改制的相关指导意见,绝大部分操作手法已经走到了现有政策的前面。但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游戏规则的缺位,歧视性政策短期内难以消除。如果改制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过于剧烈,矛盾激化,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 改革 出资人代表 医疗产业 医院管理中心 产权制度 “江苏模式”
原文传递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努力当好出资人代表
14
作者 黄淑和 《国有资产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共6页
组建国资委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本届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成立两年多,省级国资委已经普遍设立,地市级国资委正在抓紧组建,可以说国有资... 组建国资委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本届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成立两年多,省级国资委已经普遍设立,地市级国资委正在抓紧组建,可以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资人职责 出资人代表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中国 国有企业
原文传递
政府机构能够充当“国有资产出资人”吗? 被引量:1
15
作者 缪炳堃 《湖湘论坛》 2001年第6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出资人代表 国有资产出资人 国有资产所有权 资产出资 微观主体 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研究综述
16
作者 丁彦琼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6-277,共2页
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中的重点问题,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当前有关出资人制度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国有资产 出资人代表 出资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垦基金2023年度合伙人大会顺利召开
17
《中国农垦》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12月8日,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2023年度合伙人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副局长王润雷,北大荒集团、海垦集团、招商金控等出资人代表出席会议。
关键词 产业发展基金 中国农垦 出资人代表 副局长 农垦局 北大荒集团 招商 海南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的运营公司与投资公司有何不同? 被引量:3
18
作者 闵乐 马刚 《现代国企研究》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如此相似,但是在《决定》中为什么又要分设为两种公司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如此相似,但是在《决定》中为什么又要分设为两种公司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企业转为以管资本为主,原来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也将转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运营 国有资产监管 授权经营 国有企业改革 运营公司 投资公司 出资人代表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新型国资管理体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纪鹏 黄习文 《现代国企研究》 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
在营利性国企和公益性国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营利性国资统一监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框架,于国资委系统内实现出资与监管职能的分离与整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在营利性国企和公益性国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营利性国资统一监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框架,于国资委系统内实现出资与监管职能的分离与整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不仅为国资管理体制两层次架构和三层次架构的长久之争画下句点,也为实现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奠定了基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大幕已然拉开。笔者主张,以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为契机,在区分营利性国企和公益性国企的基础上,构建监管统一、出资多元的新型国资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管理 国有资本运营 三层次 企业国有资产 出资人代表 国有资产收益 全面深化改革 监管对象 国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的剖析及其重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改蓉 《西部法学评论》 2009年第2期84-91,共8页
我国当前经营性国有资产所采取的两级制和三级制的授权经营模式,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有较大问题。为此,我们应重塑现行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明确区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管理职责与出资人的经营职责,将政府定位为... 我国当前经营性国有资产所采取的两级制和三级制的授权经营模式,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有较大问题。为此,我们应重塑现行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明确区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管理职责与出资人的经营职责,将政府定位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特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专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投资运营,重新界定国资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使其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管机构,将国资监管机构与经营公司的关系明确为监管与被监管关系。同时,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关系的内涵界定为行政授权关系,以此理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模式 三级模式 出资人代表 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授权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