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分区组团地下式总体设计
1
作者 林忠军 李胜 《中国市政工程》 2014年第3期80-82,108-109,共3页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104 m3/d,一期设计规模4×104 m3/d,采用CASS和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土建采用地下式分区组团布置,各组团通过地下综合管沟相连。介绍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设计情况,对主要设计特点、新技术应用...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104 m3/d,一期设计规模4×104 m3/d,采用CASS和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土建采用地下式分区组团布置,各组团通过地下综合管沟相连。介绍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设计情况,对主要设计特点、新技术应用及投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分区组团地下式布置 综合管沟 CASS 转盘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整合互动规划在规划管理中的运用——以广州市中心组团分区规划整合为例
2
作者 王卫红 叶创基 《规划师》 2007年第12期64-67,共4页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规划成果、规划项目、规划管理三者之间的互动反馈和信息传达机制不畅的问题。基于整合互动规划思想之上的整合规划,可使规划成果、规划项目和规划管理之间相互衔接,实现城市规划从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向...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规划成果、规划项目、规划管理三者之间的互动反馈和信息传达机制不畅的问题。基于整合互动规划思想之上的整合规划,可使规划成果、规划项目和规划管理之间相互衔接,实现城市规划从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向实施完善式的城市规划的转变。广州市中心组团分区规划整合在整合互动规划的编制内容、方法、时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互动规划 信息管理 广州市中心组团分区规划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内外双环网架结构向组团网架结构的转变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万通 洪潮 +5 位作者 周保荣 姚文峰 郭知非 杨燕 徐蔚 刘新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557-6568,共12页
当前广东电网内外双环网架结构面临交直流交互影响严重、短路电流大范围超标、大面积停电风险防控能力不足三大问题,且难以适应未来电源、负荷发展,亟需改变现有网架结构。结合广东电源、负荷发展的新形势和电网发展的要求,提出远景网... 当前广东电网内外双环网架结构面临交直流交互影响严重、短路电流大范围超标、大面积停电风险防控能力不足三大问题,且难以适应未来电源、负荷发展,亟需改变现有网架结构。结合广东电源、负荷发展的新形势和电网发展的要求,提出远景网架结构方案的构网思路和构网方案,各方案在代价合理的基础上,满足远景目标年广东电网负荷供应和电力平衡,且与能源资源分布、行政区划特征相协调,基本解决了广东电网面临的三大安全稳定风险。对不同的组团网架结构构网方案进行技术优劣性、经济性、适应性、可行性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东西+南北组团异步互联方案是一个较优的选择,但分区和异步的时机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电网 远景网架结构 安全稳定 分区组团 构网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模式创新的农村客运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4
作者 赵文燕 张世光 杨卓龙 《时代汽车》 2022年第24期178-180,共3页
从农村客运现状出发,剖析当前农村客运服务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短板。提出基于出行距离提供差异化服务、基于生产生活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基于分区组团模式优化供给,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细化政策引导、加强信息化监管等方式,提高农村地... 从农村客运现状出发,剖析当前农村客运服务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短板。提出基于出行距离提供差异化服务、基于生产生活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基于分区组团模式优化供给,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细化政策引导、加强信息化监管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客运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客运 差异化服务 分区组团 信息化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消防问题研究——以佛山老城为例
5
作者 盘宇澄 《建设科技》 2021年第21期108-112,共5页
为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大拆大建,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方面,要求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 为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大拆大建,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方面,要求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对此,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背景下,基于以保护历史肌理为底线的规划原则下,本文以佛山旧城的文化商业街区为实践案例研究,提出以“建筑组团”方式划分防火分区,通过多种消防构造设置来满足分区间的建筑消防间距要求,同时对保护建筑进行有效防火隔离,可对街巷的肌理和文物建筑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活化 肌理保护 建筑分类 “建筑组团”划分防火分区 分类消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