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价键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教学为例
1
作者 马英楠 曾乐林 张盼良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化工专业高等教育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明确了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分析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具体问题,探索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以“价键... 化工专业高等教育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明确了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分析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具体问题,探索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以“价键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为例,提出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教育理念与核心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丰富教学手段等探索。本文希望为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校化工课程 教学改革 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型材料离子-电子耦合转移过程中的分子轨道理论描述和计算研究
2
作者 高雨 王晓晓 +1 位作者 李莹莹 陈胜利 《大学化学》 2024年第12期369-377,共9页
电子耦合矩阵元在橄榄石型磷酸盐正极材料离子-电子耦合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工具以及分子轨道理论在电子耦合矩阵元计算中的应用,揭示了电子耦合矩阵元的大小和橄榄石型正极材料过渡金属中心Fermi能级... 电子耦合矩阵元在橄榄石型磷酸盐正极材料离子-电子耦合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工具以及分子轨道理论在电子耦合矩阵元计算中的应用,揭示了电子耦合矩阵元的大小和橄榄石型正极材料过渡金属中心Fermi能级附近电子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给出了金属中心电子结构和Li+扩散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寻找更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电子耦合矩阵元 离子-电子耦合转移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大概念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分子轨道理论理解分子形成和分子变化
3
作者 韦玮 曾毅 周泽秋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5期59-62,67,共5页
针对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分子形成”和“分子变化”问题,在高三复习阶段,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问题感知能力,引入分子轨道理论,以更深入地揭示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同时,运用大概念教学理念来解构这些本质问题,引导学生完... 针对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分子形成”和“分子变化”问题,在高三复习阶段,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问题感知能力,引入分子轨道理论,以更深入地揭示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同时,运用大概念教学理念来解构这些本质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基于本质问题设计的驱动性任务,从而真正形成大概念,提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化学复习教学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形成 分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团簇和配合物的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娴 林梦海 +2 位作者 谭凯 王繁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97-1501,共5页
应用多面体理论方法研究铌纯金属团簇和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成键性质,并将理论预测结果用密度泛函方法验证.证实多面体理论是简便预测过渡金属簇,尤其是簇骨架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铌的小团簇总是以低自旋密堆积结构为稳定构型,当体系的价... 应用多面体理论方法研究铌纯金属团簇和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成键性质,并将理论预测结果用密度泛函方法验证.证实多面体理论是简便预测过渡金属簇,尤其是簇骨架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铌的小团簇总是以低自旋密堆积结构为稳定构型,当体系的价电子数满足轨道成键数时,用该方法可较准确地推断成键性质(如Nb4和[Nb6Cl12]+4);而对于不满足成键数的体系(如Nb5和Nb6),则可利用该理论分析畸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团簇 电子结构 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 标准三角法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能的分子轨道理论研究 Ⅰ.理论公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宗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358,共6页
从LCAO-MO出发,给出了一个计算键能的近似方法,即E_AB(i)=-(?)C_aiS_abC_biε_i为第i个占据分子轨道(MO)中的一对电子对A-B键键能的贡献.对所有分子轨道求和即为该键的键能:E_AB=(?)E_AB(i).按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各种不同分子中每两个... 从LCAO-MO出发,给出了一个计算键能的近似方法,即E_AB(i)=-(?)C_aiS_abC_biε_i为第i个占据分子轨道(MO)中的一对电子对A-B键键能的贡献.对所有分子轨道求和即为该键的键能:E_AB=(?)E_AB(i).按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各种不同分子中每两个相键连原子间的键能,还可以从MO及AO角度分析每一具体键,如σ,π,δ键的键能以及各AO对键能的贡献.该方法虽有别于求键焓和平衡离解能De,但计算结果和De的实验值甚相符合.通过对键能的分析研究,能较好地揭示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化学键的强弱,从而可进一步探讨化学反应活性,反应速率等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能 分子轨道理论 理论公式 计算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NO气体在TiO_2表面吸附 被引量:8
6
作者 汪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3-1027,i004,共6页
根据一氧化氮(No)气体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吸附和脱附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气体脱附量的变化规律.利用MOPAC和GAUSSIAN分子轨道理论计算了在TiO2(110)表面上吸附NO分子的原子簇模型,电荷分布以及原子簇的能级,推断了NO在TiO2(110)表面吸... 根据一氧化氮(No)气体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吸附和脱附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气体脱附量的变化规律.利用MOPAC和GAUSSIAN分子轨道理论计算了在TiO2(110)表面上吸附NO分子的原子簇模型,电荷分布以及原子簇的能级,推断了NO在TiO2(110)表面吸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一氧化氮 二氧化钛 表面吸附性能 金属氧化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wfn在分子轨道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树常 郑鹏飞 +1 位作者 吴其俊 刘红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20期69-70,共2页
分子轨道理论是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过程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文章使用gaussian和multiwfn软件对分子轨道成分和键级的计算,绘制了分子轨道能级图,并将这部分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Multiwfn 键级 无机化学 分子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考察甲酚的生物降解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考察了甲酚同分异构体的生物降解特性.计算出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的大小,反映了甲酚同分异构体生物降解反应的难易程度,且结论与事实相符合.
关键词 有机物 最高占据轨道能量 甲酚 生物降解性 分子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键法融合分子轨道理论及轨道杂化概念对O_3分子结构和性质的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广 彭春玉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09-511,共3页
物质性构相依是化学的重要学科思想。根据现代价键理论,并融合轨道杂化的概念及分子轨道理论的处理方法,分析讨论了O_3的分子结构,阐释了该分子各键参数的特点及分子理化性质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臭氧 分子结构 价键法 分子轨道理论 轨道杂化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对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讨论
10
作者 周立新 缪江平 +2 位作者 陈维 吴宗汉 孙承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首次从轨道杂化的角度探讨了 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成因 ,结合化学上的计算 ,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了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MIM隧道结 负阻特性 轨道杂化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隧道电流 负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电子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玉玲 《大学化学》 CAS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对π电子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 (PPP)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表明PPP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在研究有机共轭大分子光物理性质和预示新型材料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π电子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 有机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轨道理论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2-44,共3页
本文对分子轨道理论教学中关于对称性匹配原则 ,最大重叠原则 。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成键三原则 分子轨道符号 反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轨道理论》课堂教学实践和体会
13
作者 于晓洋 罗亚楠 王悦虹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67-69,共3页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探索的热情,使学生获取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是当代教育长期探讨的一个话题,需要教师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探索的热情,使学生获取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是当代教育长期探讨的一个话题,需要教师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以《分子轨道理论》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来初步探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创新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能的分子轨道理论研究Ⅳ.共价化合物稳定性的键能表征
14
作者 胡宗球 陈琼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按求键能 E A B的方法,对键能与共价化合物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在 I E H M 计算的水平上,键能 E A B小于25 e V 的键是不稳定的,而大于7 e V 的键则特别稳定因此通过计算键能 E A B。
关键词 键能 共价化合物 稳定性 IEHM 分子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盐矿物中硼氧原子簇的分子轨道理论计算——6-31G*的结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查福标 谢先德 +1 位作者 林传易 王一波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利用6-31G*基组的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对[BO_3],[BO_4],[OB_2]等三个硼氧多面体进行平衡几何构型和振动光谱频率的计算,并与早先的6-31G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在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中扩大使用的基组对计算结果的改进有着明显... 本文利用6-31G*基组的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对[BO_3],[BO_4],[OB_2]等三个硼氧多面体进行平衡几何构型和振动光谱频率的计算,并与早先的6-31G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在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中扩大使用的基组对计算结果的改进有着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矿物 分子轨道理论 硼氧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轨道理论在分析合金相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宏 陶琨 +1 位作者 潘金生 李恒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A467-A475,共9页
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面心立方过渡族金属三元合金的固溶度,采用特征点成分平均法计算了三元合金相图的不同等温截面的43个γ/(γ+σ),γ/(γ+μ),和γ/(γ+γ′)相界线的临界■_d值■_(dc)。得到了γ/(γ+μ)相变的■_(dc)值与温度... 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面心立方过渡族金属三元合金的固溶度,采用特征点成分平均法计算了三元合金相图的不同等温截面的43个γ/(γ+σ),γ/(γ+μ),和γ/(γ+γ′)相界线的临界■_d值■_(dc)。得到了γ/(γ+μ)相变的■_(dc)值与温度的关系式,并对分析的准确度进行了讨论发现存在着临界平均键合级次■_(oc),它可以和■_(dc)一道用来分析合金相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合金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轨道理论与多原子分子的几何构型
17
作者 郝存江 《周口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27-31,共5页
本文从群论的观点出发,以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分子轨道理论与多原子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多原子分子的几何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在选矿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伟 何发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量子化学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对硫化矿电化学浮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主要论述了前线分子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选矿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关键词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硫化矿 浮选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选择的分子轨道理论判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惠强 王友良 安长星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
以电子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离散变分Xα原子簇方法计算了体心立方金属的电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参数,讨论了相互作用参数与材料宏观性能间的内在联系.以相互作用参数τ(hkl)和t[uvw]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体心... 以电子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离散变分Xα原子簇方法计算了体心立方金属的电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参数,讨论了相互作用参数与材料宏观性能间的内在联系.以相互作用参数τ(hkl)和t[uvw]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选择的判据.低温下体心金属的首选滑移系为{110}〈111〉,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验观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理论 金属 滑移系 形变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共轭高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Ⅱ)——共轭体系的同系线性规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忠志 叶元杰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6期535-542,共8页
应用差分方程法讨论了一类单连直链共轭高分子的本征方程的分解表达式。提出近似模型,用插入法得到具有交替键长的完整共轭多烯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的解析表达式,使许多单连同系列共轭分子的电离势线性关联,包括不同的能级都可用统一的参... 应用差分方程法讨论了一类单连直链共轭高分子的本征方程的分解表达式。提出近似模型,用插入法得到具有交替键长的完整共轭多烯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的解析表达式,使许多单连同系列共轭分子的电离势线性关联,包括不同的能级都可用统一的参数处理。对双连体系做了类似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系数的严格评定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分子 分子轨道理论 差分方程 共轭分子 共轭体系 参数处理 电离势 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