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1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FESO的多无人艇分布式协同路径跟踪复合抗扰控制
2
作者 陈浩宇 徐海祥 +2 位作者 魏骁 王健 陈伟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目的]针对无人水面艇(USV)受高低频混合多源干扰影响,难以精确获取状态信息及保证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联合扩张状态观测器(KFESO)的多艇分布式协同路径跟踪复合抗扰控制方法。[方法]联合Kalman滤波器构造KFESO用于... [目的]针对无人水面艇(USV)受高低频混合多源干扰影响,难以精确获取状态信息及保证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联合扩张状态观测器(KFESO)的多艇分布式协同路径跟踪复合抗扰控制方法。[方法]联合Kalman滤波器构造KFESO用于估计无人艇各阶状态量以及集总扰动。设计分布式状态观测器观测虚拟领航艇速度信息,并根据参考速度估计值以及KFESO输出的位置和速度估计值,基于一致性理论与视线引导律设计运动学协同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反步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设计动力学抗扰控制器。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控制系统下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获取USV各阶状态,且在高低频混合多源干扰下仍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与抗干扰能力。[结论]该方法能够缓解状态观测器在估计速度与精度之间的矛盾,提高多艇协同路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分布式协同路径跟踪 多源干扰 运动控制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3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分区的虚拟电厂分布式协同优化运行模型
4
作者 江海燕 李晨阳 +5 位作者 孟诗语 史文博 陈爱康 马亚辉 陈浩 丁建勇 《浙江电力》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虚拟电厂可聚合各分区配电网末端的可调节资源,以提升配电网供电质量。为此,构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分区的虚拟电厂分布式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首先,设计虚拟电厂分层分区协调运行架构;其次,建立多配电网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接着,基于目标... 虚拟电厂可聚合各分区配电网末端的可调节资源,以提升配电网供电质量。为此,构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分区的虚拟电厂分布式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首先,设计虚拟电厂分层分区协调运行架构;其次,建立多配电网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接着,基于目标值交换原理对模型进行目标分解和分区解耦,并采用ADMM(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求解;最后,通过两个改进的IEEE 33配电网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可有效提高虚拟电厂运行效益,降低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配电网 网络损耗 电压偏差 分布式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
5
作者 徐艳春 章世聪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3-4156,I0058-I0061,I0057,共19页
在多主体能源共享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首先,构建三重博弈框架模拟多微网-产消者群的能源交易模型,即上层多微网系统合作博弈,各微网与其下层产消者群主从博弈,下层产消者群联盟合... 在多主体能源共享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首先,构建三重博弈框架模拟多微网-产消者群的能源交易模型,即上层多微网系统合作博弈,各微网与其下层产消者群主从博弈,下层产消者群联盟合作博弈。其次,考虑到多微网系统内部受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功率随机性,外部受日前电价波动性等多重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各微网建立两阶段自适应鲁棒优化(adaptive robust optimization,ARO)模型,在第一阶段优化微网与外部主体的交易策略,包括与其他微网的合作博弈、与产消者群的主从博弈以及与配网日前电价的不确定性;在第二阶段基于多面体不确定集来决策微网内部源荷的不确定性,优化本地机组的调度策略。然后,对于各层合作博弈收益,采用改进纳什谈判模型对其进行分配。最后,采用一种可变惩罚参数交替方向乘子法-列与约束生成算法(variable penalty parameter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VPPADMM-C&CG)分布式求解三重博弈ARO模型,以保护各主体的隐私。通过不同博弈场景的算例结果对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多微网-产消者群社会总成本最小化及效益最大化进行了验证,可为不确定环境下多微网-产消者群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博弈 自适应鲁棒优化 多微网-产消者群 分布式协同优化 多重不确定性 VPPADMM-C&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的分散式无功补偿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霍长龙 《电工技术》 2024年第5期101-104,109,共5页
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实例从分散式无功补偿方案的提出、分布式协同吸收方案的理论、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结合线路开通后的实际运行工况,利用设置于正线的能量回馈吸收装置实现了分散式无功补偿,该方案可减少或完全取消设... 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实例从分散式无功补偿方案的提出、分布式协同吸收方案的理论、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结合线路开通后的实际运行工况,利用设置于正线的能量回馈吸收装置实现了分散式无功补偿,该方案可减少或完全取消设置于主变电所侧的SVG容量,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能馈吸收装置的能力,节约了工程投资,实现了既定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无功补偿 能量回馈利用装置 分布式协同吸收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多电力弹簧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启明 沈章平 +2 位作者 张家领 吴浩强 程尹曼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了解决单个电力弹簧无法满足整个微电网电能质量管理需求的问题,提升关键负荷的电压电能质量,依据多智能体系统,构建多电力弹簧分布式系统架构,采用离散一致性算法设计上层控制器,提出采用调制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下层控制器。MATLAB/S... 为了解决单个电力弹簧无法满足整个微电网电能质量管理需求的问题,提升关键负荷的电压电能质量,依据多智能体系统,构建多电力弹簧分布式系统架构,采用离散一致性算法设计上层控制器,提出采用调制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下层控制器。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当电网电压波动和非关键负荷变化时,采用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关键负荷电压稳定及系统频率快速整定,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将所提调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与模型预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力弹簧 分布式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离散一致性算法 调制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切换拓扑条件下针对机动目标的分布式协同制导方法
8
作者 董晓飞 郝明瑞 任章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针对多飞行器对机动目标的协同制导问题,在视线坐标系下建立飞行器-目标相对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协同制导问题分为视线角协同以及命中时间协同2个子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在视线方向以及视线法向设计了分布式协同制导律。通过... 针对多飞行器对机动目标的协同制导问题,在视线坐标系下建立飞行器-目标相对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协同制导问题分为视线角协同以及命中时间协同2个子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在视线方向以及视线法向设计了分布式协同制导律。通过一致性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制导律在有向切换拓扑条件下的收敛性,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了制导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分布式协同制导 扩张状态观测器 一致性 多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扰动观测器的智能车队分布式协同控制
9
作者 董晖 杨超宇 刘宇宁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34,共10页
目的为了研究含有未知外部扰动和未知非线性项的领航车辆和跟随车辆的同质车队控制问题,实现车队协同控制并达到车队控制目标,以解决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和提高道路交通容量。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车队协同滑模控制策略,结合... 目的为了研究含有未知外部扰动和未知非线性项的领航车辆和跟随车辆的同质车队控制问题,实现车队协同控制并达到车队控制目标,以解决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和提高道路交通容量。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车队协同滑模控制策略,结合车辆间距策略和通信拓扑结构,确保车队的稳定性以及间距误差和速度误差的收敛性。针对车辆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非线性项,提出分布式神经网络自适应律,用于估计和补偿系统中未知非线性项的影响。并且,由于车队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扰动的影响,设计扰动观测器并调整其参数,以逼近系统的实际外部扰动。结果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分布式车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通过相应的车队控制实例进行验证。结论所提出的分布式协同滑模控制策略和分布式神经网络自适应律能够有效实现车队协同,保证系统的快速响应、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队 分布式协同控制 扰动观测器 神经网络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弯成形多辊轮分布式协同控制的位置跟踪策略
10
作者 杨博 赵晓辉 +3 位作者 吴亚丽 王大号 丁锋 陈建峰 《重型机械》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在滚弯成形过程中,当前滚弯机的人工或开环控制导致辊的同步性较差、累计偏差也会随时间不断增大。多辊轮分布式协同控制已成为滚弯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其辊轮位置跟踪策略已逐渐成为滚弯领域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 在滚弯成形过程中,当前滚弯机的人工或开环控制导致辊的同步性较差、累计偏差也会随时间不断增大。多辊轮分布式协同控制已成为滚弯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其辊轮位置跟踪策略已逐渐成为滚弯领域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滚弯成形多辊轮分布式位置跟踪策略。该策略在建立辊轮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定义了各辊轮的位置跟踪误差系统,提出基于多智能体协作的辊轮分布式控制方法。算法设计观测器估计未建模动力学的动态影响,并运用反步法设计虚拟控制输入和实际控制输入。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跟踪误差的稳定性和有界性。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该策略取代了依靠操作人员手动调节辊轮的传统方法来提高位置控制精度,使左右下辊运行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轮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最小生成树的分布式协同目标跟踪算法
11
作者 肖林 陆科林 +3 位作者 王梦琦 姜博文 冉华明 周礼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9-1466,共8页
针对多连接通信拓扑传感器网络因可能存在信息冗余和未知相关性而造成融合估计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通信层和融合层的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分布式协同目标跟踪算法。在通信层,基于Bellman-Ford-Moore算法对多传感器网络进行动态配... 针对多连接通信拓扑传感器网络因可能存在信息冗余和未知相关性而造成融合估计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通信层和融合层的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分布式协同目标跟踪算法。在通信层,基于Bellman-Ford-Moore算法对多传感器网络进行动态配置,生成具有最小生成树结构的通信拓扑,消除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的冗余连接。在融合层,各传感器节点基于树形连接拓扑的通道滤波算法,对其存储的局部数据和从相邻节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融合,实现协同目标跟踪。同时,以融合估计的动态均方差为性能评价标准设计了一种通用的数据融合评价方法,对该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可以推广至任意类型的通信拓扑,并可消除冗余通信连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理论边界范围内的估计误差的比例大于95%,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协同 目标跟踪 最小生成树 通道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卫健科技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分布式协同治理--以CPT领域为例
12
作者 锁利铭 冷雪忠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2期45-64,共20页
多类创新单元协同是中国政府推进卫生与健康(以下简称卫健)科技创新效能提升的重要治理理念,如何识别多类卫健创新单元协同的特征有待探索。本文吸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借助多层网络分析方法,从技术种群分布、网络拓扑结构维度构建“多元... 多类创新单元协同是中国政府推进卫生与健康(以下简称卫健)科技创新效能提升的重要治理理念,如何识别多类卫健创新单元协同的特征有待探索。本文吸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借助多层网络分析方法,从技术种群分布、网络拓扑结构维度构建“多元-协同”诊断框架,识别多类创新单元在卫健科技创新实践中缔结的协同结构及其演化逻辑。以冠状病毒防治(CPT)为例,发现其技术种群丰富度持续提升,多元技术种群关联呈现从“产-学-研-个体”到“政-产-学-研”再到“政-产-学-研-医-个体”的演进趋势;网络中多元技术种群协同效应不足,存在“多元”与“协同”分化的疏离风险;网络呈现由“开放-紧密”型到“封闭-紧密”型再到“开放-松散”型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而提出分布式协同治理理念,从制造差异、保护差异与协调差异等维度,探讨中国卫健科技创新网络趋向“多元-协同”发展目标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健科技创新 多层网络 分布式协同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自适应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快速风平衡技术研究
13
作者 陈刚 程凡永 蔡慧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7-64,共8页
风平衡是降低通风管道系统能耗、提高室内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复杂通风管道系统风平衡在线控制和快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风机自适应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快速风平衡技术(DCAC-AB)。先将分布式共识算法引入通风管道系统,使系统... 风平衡是降低通风管道系统能耗、提高室内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复杂通风管道系统风平衡在线控制和快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风机自适应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快速风平衡技术(DCAC-AB)。先将分布式共识算法引入通风管道系统,使系统各支的空气流速与设定流速的比值达到一致,接着由风机自适应控制方法调节总进风量,最终实现快速风平衡控制。通风管道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风量偏差符合TAB调节标准下,该方法较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速度提升了32%。与现有的风平衡方法相比,DCAC-AB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较快的收敛性能,缩短平衡时间;不需要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易用于多分支的复杂管道环境;可以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时不中断服务,在线实现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管道系统 风平衡 分布式协同控制 风机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协同架构下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杰 董海霞 李超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4,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架构下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新概念。随后对这种航空火控系统能够完成的精确指示、他机探测、制导交接、远程发射和优先攻击决策5种分布式协同空战子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实现该航空火控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难...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架构下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新概念。随后对这种航空火控系统能够完成的精确指示、他机探测、制导交接、远程发射和优先攻击决策5种分布式协同空战子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实现该航空火控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包括编队协同火力控制系统分布式结构设计、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协同决策技术和协同攻击与引导技术。对新一代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火力控制系统 分布式协同架构 分布式信息处理 分布式协同决策 协同攻击与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的虚拟电力电池分布式协同管理策略分析
15
作者 庄严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6期408-409,共2页
阐述智能电网环境下虚拟电力电池的分布式协同管理,通过建模与案例分析,探讨虚拟电力电池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显示,该管理机制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虚拟电力电池 分布式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黑板的层次化分布式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秋琴 黄光球 +1 位作者 周静 梅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X期196-199,87,共4页
本文提出了BODCDSS的概念,按照系统逻辑功能的不同构建了该系统的层次化体系结构,在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用户模块、代理模块和数据仓库模块的实现技术,详细描述了BODCDSS中的分布式群体协作模式以及其分布式协作算法,... 本文提出了BODCDSS的概念,按照系统逻辑功能的不同构建了该系统的层次化体系结构,在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用户模块、代理模块和数据仓库模块的实现技术,详细描述了BODCDSS中的分布式群体协作模式以及其分布式协作算法,针对风险型决策问题和不确定型问题提出了可用的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决策支持系统 分布式协同 黑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
17
作者 李姗姗 王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1,15,共4页
以日地系统活动规律研究为背景,基于美国新近提出的应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领域的组件规范CCA(Common Component Architecture),设计提出了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DCHF-SI,它集物理模型组件化封装、模拟应用的构建和管理、... 以日地系统活动规律研究为背景,基于美国新近提出的应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领域的组件规范CCA(Common Component Architecture),设计提出了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DCHF-SI,它集物理模型组件化封装、模拟应用的构建和管理、模型互操作、分布式容错和计算驾驭可视化等服务于一体,能够充分利用网络集成大量的分布式高性能计算资源和空间物理模型资源来构建多物理松耦合模拟应用,支持日地空间信息的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解决了多物理耦合模拟的复杂性问题,最终为空间天气预报服务系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耦合模拟 分布式协同计算 高性能计算 通用组件体系结构 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在综合数据平台中的实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静 范广民 +3 位作者 何蕾 徐丹丹 杨笑宇 方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36-141,共6页
企业资源整合是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整合中心,综合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一系列服务。但是仅考虑横向互联的EMS系统模型信息整合,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存在很大的... 企业资源整合是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整合中心,综合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一系列服务。但是仅考虑横向互联的EMS系统模型信息整合,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存在很大的局限。为了最大化地实现了多级调度系统之间的模型信息整合和共享,综合数据平台引入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文章基于IEC 61970标准,提出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在综合数据平台中的实现机制,探讨了分布式协同建模包含的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流程化模型信息收集、模型合并、图数模一体化的版本管理、Web Services等新技术。最后文中给出一个实际的工程用例,证明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实际案例是通过建立一套集运行、维护、数据采集、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为一体,部署在上、下级调度机构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了数据中心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模型信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 电力调度数据平台 版本管理 模型合并/拆分 工作流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协同网络用电负荷分层加权概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欣尧 王雪 +1 位作者 吴江伟 刘佑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6,共6页
先进计量体系(AMI)是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协同网络,其通过广泛布置的分布式测量计算节点对用电端的用户用电信息进行测量和协同分析。基于分布式协同网络测量得到的海量数据,针对短期用电负荷的概率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分层特征加权概率预... 先进计量体系(AMI)是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协同网络,其通过广泛布置的分布式测量计算节点对用电端的用户用电信息进行测量和协同分析。基于分布式协同网络测量得到的海量数据,针对短期用电负荷的概率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分层特征加权概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核主分量分析提取用电负荷测量样本的非线性特征,根据提取的特征采用马氏距离判据对用电负荷数据进行特征加权,剔除权重低的不相关干扰数据;提出将经验模态分解与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机器学习用电负荷概率预测方法,对用电负荷高频与低频分量进行分层概率分布预测。最后,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地区的短期用电负荷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短期用电负荷的概率分布,预测精度高、可靠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网络 用电负荷预测 特征加权 分层预测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交通绿波效应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杨 张玉林 +1 位作者 孙婷婷 苏艳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37-2945,共9页
基于"绿波"效应的交通控制通过实现干道上的车流不间断地经过多个交通灯路口而不停止,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率的交通控制策略之一.然而随着城市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集中式交通控制方法可能遇到计算和通信上的瓶颈.而当路... 基于"绿波"效应的交通控制通过实现干道上的车流不间断地经过多个交通灯路口而不停止,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率的交通控制策略之一.然而随着城市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集中式交通控制方法可能遇到计算和通信上的瓶颈.而当路口交通灯只能获取城市交通网络全局有限的信息时,传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可能十分低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交通灯分布式绿波自适应控制方法.在该设计中,每一个交通灯路口通过一个非集中式的协同智能体来控制.其核心是,智能体通过预测自身下一时刻的状态进行自主决策.由于只有来自邻居路口的车辆能够直接影响当前路口下一步的状态,这一决策过程仅需要智能体通过与邻居智能体间的局部交互来完成.描述了基于多智能体交通灯分布式"绿波"效应的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大规模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绿波”效应 交通灯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