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2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朱俊威 应良焕 +2 位作者 侯鑫 宣琦 李家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0-817,共8页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队轨迹跟踪与队形保持为控制目标,并对该两项目标权重自适应调整,以实现队形反馈控制.此外,将多步控制李雅普诺夫函数纳入DMPC方案中,其优化问题采用具有代价函数最小的可变长度的block优化策略,进而应用收缩约束保证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优化问题求解计算量和控制性能方面作了最优权衡,提高了滚动优化效率,也避免了传统MPC稳定性中终端成分的设计.最后,通过多无人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编队控制 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收缩约束 block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的动力学建模与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原野 陈龙 +2 位作者 潘伟 李艺 秦兆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轨迹跟踪控制存在高速跟踪精度低、鲁棒性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期望前轮转角跟踪的分层式横向运动控制策略。以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轮地作用关系分析,构建了完整的胶轮...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轨迹跟踪控制存在高速跟踪精度低、鲁棒性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期望前轮转角跟踪的分层式横向运动控制策略。以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轮地作用关系分析,构建了完整的胶轮、车体、电驱等模块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上层模型预测控制(MPC)轨迹跟踪和下层转向电机转角控制的分层式运动控制策略,可实现承载平台横向位置的高精度控制。基于Simulink搭建承载平台整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横向运动控制策略在多级速度下均能高精度实现多场景轨迹跟踪;与滑模控制器相比,其控制精度提升了33%,控制稳定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 动力学建模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
5
作者 曹永吉 张江丰 +2 位作者 王天宇 郑可轲 吴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1,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辨识模型,在线更新区域系统的参数.然后,以区域控制偏差最小为目标,利用DMPC优化机组出力,实现二次调频控制.最后,利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二次调频 参数辨识 区域控制偏差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的高比例风电系统多源协同负荷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冬锋 朱军豪 +2 位作者 姜超 郝中华 赵冠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4-2814,I0050-I0052,共14页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调频资源及其响应特性,提出一种适应于高风电渗透率的互联系统多源协同LFC策略。首先,分析不同风速对风电机组调频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风速变化的风电机组多风速段功率响应模型;其次,构建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协同参与互联系统LFC模型,兼顾各机组频率响应约束,以互联系统区域控制偏差信号和自动发电成本的加权函数为目标,构建区域信息互动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为实现互联系统负荷频率全局最优控制,各控制器结合己区域及其他区域机组运行状态,在线求解所有机组的功率参考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幅度,实现了各机组之间的最优功率分配,并降低了系统自动发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负荷频率控制 风电机组 频率调整 系统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的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明星 王忠 +1 位作者 李海龙 刘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9-1981,共13页
针对无人机(UAV)在有障碍环境中编队形成和保持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约束的无参考轨迹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算法。为处理模型预测控制(MPC)中存在的约束耦合和代价耦合,引入假设轨迹设计了低保守的相容性约束和无参考轨迹的代... 针对无人机(UAV)在有障碍环境中编队形成和保持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约束的无参考轨迹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算法。为处理模型预测控制(MPC)中存在的约束耦合和代价耦合,引入假设轨迹设计了低保守的相容性约束和无参考轨迹的代价函数,使算法可以分布式同步执行。基于速度障碍法设计终端约束,保证了终端域的安全,并给出了一个可行的终端控制输入。将代价函数作为Lyapunov函数,结合构造的稳定性约束,分析了算法的迭代可行性和系统稳定性。为兼顾实时性,在所提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能较好满足编队避障要求的非严格稳定的DMPC算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编队控制 避障 无人机 速度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级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凯龙 薛斌强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期82-85,90,共5页
针对分布式预测控制机制下的多智能体系统,该文提出了基于智能体子系统优先级分配的控制策略。利用图论方法对优先级的分配进行描述,并根据最小化系统性能指标确定最佳的优先级分配策略,从而简化分布式预测控制优化问题。对基于优先级... 针对分布式预测控制机制下的多智能体系统,该文提出了基于智能体子系统优先级分配的控制策略。利用图论方法对优先级的分配进行描述,并根据最小化系统性能指标确定最佳的优先级分配策略,从而简化分布式预测控制优化问题。对基于优先级的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可行性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基于优先级的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在获得良好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减少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次数,并能够有效降低网络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优先级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9
作者 丁颖 吕家慧 +2 位作者 刘彩霞 高金金 吕继东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9期11-19,共9页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高密度追踪控制问题,研究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对列车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列车运行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控制目标并设计控制策略;其次,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基于D...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高密度追踪控制问题,研究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对列车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列车运行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控制目标并设计控制策略;其次,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基于DMPC设计考虑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前车动态行为的列车一致性协同控制方法,并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对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验证;最后,结合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线路,对提出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能够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列车间的状态达到一致,且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将本方法与跟随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控制方法能够使列车间隔和速度差更小,满足城轨列车高密度追踪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协同控制 跟随控制 高密度追踪 状态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编队模糊约束分布式模型预测节能控制
10
作者 郝文康 陈琪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30,共10页
针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在编队形成过程中节省能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模糊约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用模糊数学理论把僚机相对长机的状态误差空间划分成多个模糊集,根据各僚机的状态误差设计速度和航向... 针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在编队形成过程中节省能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模糊约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用模糊数学理论把僚机相对长机的状态误差空间划分成多个模糊集,根据各僚机的状态误差设计速度和航向角指令的模糊约束;其次,把各僚机相对长机的模糊约束作为自身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的约束条件,以降低速度和航向角的变化幅度,使UAV在编队控制中节省能量;最后,与无模糊约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比仿真。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缩减飞行路程、减小速度与航向角的变化累计值,起到节省能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分布式 模糊理论 模型预测控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可交互无人机群编队方法
11
作者 王子恒 李伊陶 熊兴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00-3606,共7页
为满足无人机群实时可交互的队形变化和个性化表演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无人机群离线轨迹生成新算法。首先对于无人机编队时点对点队形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求解优化问题。为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引入了一种... 为满足无人机群实时可交互的队形变化和个性化表演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无人机群离线轨迹生成新算法。首先对于无人机编队时点对点队形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求解优化问题。为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引入了一种新的按需防撞策略,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无人机点对点过渡的快速DMPC算法,再结合智能的目标点分配,在减少轨迹生成计算压力的同时得到更高效的飞行轨迹。通过仿真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性能评估,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轨迹生成的成功率、轨迹生成的速率和轨迹的飞行效率。该算法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生成无人机群点对点队形变化所需的高效飞行轨迹,满足无人机群飞行表演的实时可交互性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机器人系统 碰撞避免 目标点分配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微网群分布式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12
作者 胡俊杰 曲佳桐 王文浩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6,共10页
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微网群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非常态下系统经济可靠运行,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场景非常态下的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微网群采用分层调控的架构,建立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 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微网群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非常态下系统经济可靠运行,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场景非常态下的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微网群采用分层调控的架构,建立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建立滚动优化的求解框架,在每次滚动优化中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微网群的集中式求解问题分解为各微网的分布式问题进行求解。最后进行算例分析,考虑极端天气以及与大电网连接断开的非常态情景,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微网群 分布式能源 模型预测控制 滚动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底盘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
13
作者 韩锋钢 邢凯风 +1 位作者 史溢铭 彭倩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0-71,共12页
针对分布式驱动移动底盘转向时稳定性较差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底盘转向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基于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最优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车速为目标,考虑多种约束,采用二... 针对分布式驱动移动底盘转向时稳定性较差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底盘转向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基于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最优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车速为目标,考虑多种约束,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移动机器人底盘输出的合力矩,并转化为车轮转角进行控制输入.下层控制器将根据最佳滑移率求解驱动力及制动力.最后,采用CarSim与Simulink开展联合仿真,搭建实车验证平台,选取正弦线和双移线工况展开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的分布式驱动移动底盘转向稳定性控制策略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移动机器人底盘 转向稳定性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分布式电动汽车轨迹跟踪控制
14
作者 邹俊逸 蒋益民 王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
针对轨迹跟踪过程中轮胎侧偏刚度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垂向载荷和侧偏角对侧偏刚度的影响;设计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针对轨迹跟踪过程中轮胎侧偏刚度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垂向载荷和侧偏角对侧偏刚度的影响;设计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侧偏刚度估计器,考虑RBFNN初始化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k-means算法改进其函数中心,通过最小二乘法(least mean square,LMS)调整RBFNN的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权值,改善侧偏刚度估计器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结果表明,优化后RBFNN测试时间缩短4 s,训练时间缩短700 s,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降低44.3%、55.2%。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器,将侧偏刚度估计值代入预测模型中,同时添加动力学约束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搭建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将考虑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未考虑侧偏刚度控制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高附着路面还是低附着路面,考虑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说明所提出的改进估计模型和轨迹跟踪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跟踪 侧偏刚度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电动汽车 径向基神经网络 K-MEANS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分布式调度与协同控制技术
15
作者 丁志瑶 张居炫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7期137-140,共4页
为应对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带来的调度与控制挑战,研究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分布式调度与协同控制技术。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平台,对分布式能源和配电网进行建模,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 为应对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带来的调度与控制挑战,研究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分布式调度与协同控制技术。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平台,对分布式能源和配电网进行建模,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调度,并嵌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协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显示MPC策略在电压稳定、功率平衡、损耗降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与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调度 协同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动车组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辉 张芳 +2 位作者 张坤鹏 李中奇 付雅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2-1921,共10页
针对动车组由若干动车/拖车组成的动力单元固定编组耦合构成,难以用集中式模型进行有效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动车组运行过程的分布式描述与建模方法.基于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曲线和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建立了动车组各动... 针对动车组由若干动车/拖车组成的动力单元固定编组耦合构成,难以用集中式模型进行有效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动车组运行过程的分布式描述与建模方法.基于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曲线和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建立了动车组各动力单元的分布式状态空间模型;提出基于分布式模型的动车组预测控制方法,给出了各动力单元牵引/制动力和运行速度同步跟踪控制算法.基于CRH380AL型动车组运行过程数据的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子空间模型辨识 分布式状态空间模型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彦 张涛 +3 位作者 孟繁霖 王锐 刘亚杰 郭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829-6845,共17页
能源互联网系统包含多个能源局域网,其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较单个能源局域网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因素更多。同时,由于各个能源局域网其拥有者、调度目标和任务需求有所不同,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使得难以设计出一个满足... 能源互联网系统包含多个能源局域网,其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较单个能源局域网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因素更多。同时,由于各个能源局域网其拥有者、调度目标和任务需求有所不同,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使得难以设计出一个满足各方利益的集中式优化调度方案。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含主–从博弈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分布式能量管理模型,发电公司能够通过发电侧"源–储"协调最大化其发电收益,各能源局域网能通过协调内部各可控单元最小化其运行成本。将这一分布式能量管理模型融入到模型预测控制架构中,以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输出间歇性、波动性和负载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不同的算例分析了该文所提方法的鲁棒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局域网 模型预测控制 博弈论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鹏 张保会 +3 位作者 汪成根 郝治国 程临燕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2,共5页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是维持系统电压水平的重要环节。文中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和方法,利用分解协调法及辅助问题原理构造了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模型,实现了电压预测控制模型及结构的分解,使全局集中的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只需本区域系统...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是维持系统电压水平的重要环节。文中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和方法,利用分解协调法及辅助问题原理构造了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模型,实现了电压预测控制模型及结构的分解,使全局集中的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只需本区域系统模型及数据的可分布式协调求解的子优化问题,有效降低了优化问题的求解规模,提高了计算和控制的灵活性及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系统电压,防止电压失稳,获得与集中电压预测控制相似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协调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 辅助问题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鲁棒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怡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同时考虑发电机变化速率约束和阀门位置约束,将求解一组凸优化问题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得到各个区域的控制律,在线性矩阵不等式中引入一组可调参数,将优化一个上限值转化成优化吸引区,降低算法的保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负荷扰动、系统参数不确定和结构不确定性情况下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状态约束下多车协同编队与分布式优化方法
20
作者 袁振洲 周博涵 +1 位作者 陈沫 杨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145,共10页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状态,涵盖编队完成时间、距离、速度、加速度和间距这5个维度;随后,针对编队头车前方无其他车辆干扰的理想场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无前车干扰的编队控制优化模型,并进一步针对存在前车干扰的常见场景,提出相应的编队控制模型;采用基于相邻车辆对的分布式计算策略,在降低计算压力的同时提升编队过程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最后,基于Python搭建可视化仿真程序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过短的期望距离和期望时间是阻碍编队可行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期望距离和期望速度的提高,编队可行的最短时间阈值将相应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行期望状态下编队的实际执行效果良好,最终编队状态与期望编队状态的偏离率小于1‰,同时能够确保轨迹的安全和平滑;在计算效率上,分布式比集中式策略有优势,并且优势会随编队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在由9辆车组成的较大规模编队任务中,最长计算时间不超过0.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期望编队状态 模型预测控制 车辆编队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