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字瓦的渤海瓦件分期研究
1
作者 梁会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文字瓦是渤海最具识别性的瓦件之一。本文通过对西古城、八连城这两座都城出土文字瓦的数量、类型等进行统计和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筒瓦的早晚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各类瓦件规格和胎质胎色差异,对渤海瓦当、檐头板瓦、当沟等各类建筑... 文字瓦是渤海最具识别性的瓦件之一。本文通过对西古城、八连城这两座都城出土文字瓦的数量、类型等进行统计和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筒瓦的早晚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各类瓦件规格和胎质胎色差异,对渤海瓦当、檐头板瓦、当沟等各类建筑瓦件的分期研究。文章认为渤海文字瓦的规格从早期到晚期大致具有从轻薄至厚重的发展趋势,纹饰经历了“简单→多元→统一”的发展历程,并最终形成了渤海国特有的纹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城址 文字瓦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分期研究的两次转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上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传统朝代史编纂模式转向线性进步分段论,近代西方的历史三分理... 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上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传统朝代史编纂模式转向线性进步分段论,近代西方的历史三分理论逐渐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其中,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理论和实践对转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西方的分期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出现了不同的分期理论和实践,也有批判性的反思。第二次转型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到50年代末正式完成。在这次向马克思主义史观转变的过程中,以社会经济形态为分期依据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最终确立,其中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五种生产方式分期体系的确立,研究的重点也由分期理论选择之争转向马克思主义内部如何分期的讨论。历史分期的转型切合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学科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一些值得认真反思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分期研究 学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邸楠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4,38,共7页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关系明确,通过分析其文化面貌,本文认为其仍未超出仰韶文化的范围,当属仰韶文化的最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化寨遗址 仰韶文化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玉龙佩分期研究——兼论随县曾侯乙墓年代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建芳 《江汉考古》 1985年第2期5-8,共4页
战国玉器种类繁多,其中玉龙佩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装饰,其形态富于变化,对于战国考古学断代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春秋晚期及战国墓葬所出土的玉龙佩,按时期先后进行排比,考察其形制、纹饰的演进,以探讨不同时期... 战国玉器种类繁多,其中玉龙佩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装饰,其形态富于变化,对于战国考古学断代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春秋晚期及战国墓葬所出土的玉龙佩,按时期先后进行排比,考察其形制、纹饰的演进,以探讨不同时期玉龙佩的特点。常见的春秋战国玉龙佩,大致有二种型式。Ⅰ式龙身弯曲较甚,两侧有足(?),背部中央有一穿孔;Ⅱ式龙身稍为弯曲,两侧无足(?)或仅一侧有足(?),背部中央穿孔或不穿孔。以下按这二种型式分别论述。壹、玉龙佩(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玉龙 分期研究 战国墓葬 考古学 春秋战国 断代研究 云纹 玉器 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科举史分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海义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56-58,69,共4页
明代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最终定型。根据明代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明代科举史发展的轨迹,对研究中国科举史有... 明代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最终定型。根据明代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明代科举史发展的轨迹,对研究中国科举史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科举史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的指标体系
6
作者 王金霞 赵丹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7,共7页
分期问题是对事物发展历程的一种概括和揭示,是史学研究是否成熟的标志。教育的早期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同样需要进行分期研究。作为一个多面体,民主化(大众化)、制度化、世俗化、科学化皆可被视为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构成,在... 分期问题是对事物发展历程的一种概括和揭示,是史学研究是否成熟的标志。教育的早期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同样需要进行分期研究。作为一个多面体,民主化(大众化)、制度化、世俗化、科学化皆可被视为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构成,在具体分析近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依据不同的指标会得出不同的分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研究 教育早期现代化 民主化 世俗化 制度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研究及未来趋势估计
7
作者 李克 郑传芳 +1 位作者 邵喜彬 李忠伟 《东北地震研究》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周期图,最大熵谱分析及最优分割方法,对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震时间序列具有比较复杂的周期结构,在时间间隔为22a~24a的主周期中,尚蕴含有时间尺度分别为10a和12a~1... 利用周期图,最大熵谱分析及最优分割方法,对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震时间序列具有比较复杂的周期结构,在时间间隔为22a~24a的主周期中,尚蕴含有时间尺度分别为10a和12a~14a的次周期。两者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东北地震活动的平静与高潮时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北地震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期研究,并对未来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地震活动 分期研究 趋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武术类”历史分期研究
8
作者 李成银 郭会丽 林志刚 《少林与太极》 2018年第7期46-48,共3页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原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的十大门类,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传统体育·游艺...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原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的十大门类,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之一.山东省此项目类别中以“传统武术拳种”居多,是此类别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武术 山东省 分期研究 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 民族民间艺术 项目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地区东周墓地分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金松 党郁 《草原文物》 2014年第2期70-91,135,共22页
岱海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发现多处东周文化墓地,该文通过对这些墓地出土器物的分期,对各墓地的年代、文化因素和文化源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分期研究 墓地 海地 学术视野 研究成果 发掘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唐代砖室墓分期研究初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雨茂 朱章义 《四川文物》 1999年第3期47-56,共10页
关键词 四川地区 开元通宝 砖室墓 分期研究 文物考古工作 底砖 成都市 墓葬形制 四川省 底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苏版”人物画中的苏样服饰分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35,共9页
自明后期至清中期,饰苏式头、穿苏式服的服饰风尚流行四方,绵延三百余年。苏样服饰在清代“姑苏版”人物画中有较为完整的呈现,“姑苏版”因而成为研究清代苏样服饰时尚的珍贵图像资料。清代苏样服饰时尚的善变之风上承明代之苏样,在清... 自明后期至清中期,饰苏式头、穿苏式服的服饰风尚流行四方,绵延三百余年。苏样服饰在清代“姑苏版”人物画中有较为完整的呈现,“姑苏版”因而成为研究清代苏样服饰时尚的珍贵图像资料。清代苏样服饰时尚的善变之风上承明代之苏样,在清初得以持续发展,乾隆中期亦不断推陈出新,精彩纷呈,各地服饰皆以苏样取法。此后,苏样服饰逐渐褪去时尚的光环,各地不再只以苏州为服饰时尚的中心。“姑苏版”人物画中的苏样服饰是清代汉族服饰特别是服饰时尚的集中展现,客观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服饰面貌。今天,我们依旧能够通过这些图像一览清代苏样服饰的芳华流变。论文从“姑苏版”人物画图像的画风出发,对苏样服饰进行分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苏版 苏样服饰 时尚潮流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的历史分期研究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振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94-100,共7页
司马迁研究历史时,对他之前的三千年史进行了历史的分期研究,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并以能影响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界标,以考察每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为标准来划分历史时期,力求使自己认识到历史自身运动... 司马迁研究历史时,对他之前的三千年史进行了历史的分期研究,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并以能影响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界标,以考察每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为标准来划分历史时期,力求使自己认识到历史自身运动的规律,看清历史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历史分期研究 断限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来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历程的分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粲宇 陈宁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2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根据不同时段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将其分成了恢复与发展期、限制与衰退期、转变与融合期、衰落与转折期、开放与创新期五个时期。对每个时期中景德镇颜色釉瓷的成就与不足进行... 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根据不同时段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将其分成了恢复与发展期、限制与衰退期、转变与融合期、衰落与转折期、开放与创新期五个时期。对每个时期中景德镇颜色釉瓷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期使读者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景德镇颜色釉瓷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颜色釉瓷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的思想分期研究评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 《九江师专学报》 1998年第3期61-67,共7页
关键词 陶渊明 思想分期研究 吴云 文学研究 钟优民 魏正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创立以来的简要分期研究
15
作者 马利红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分期研究,文章探讨了每个时期不同取向的社会心...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分期研究,文章探讨了每个时期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进展,以及不同研究取向的差异及其影响。最后,文章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分期研究 社会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简介
16
作者 里仁果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商务印书馆2013年12月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吉常宏先生和葛本仪先生分别作序。该书为教育部人文礼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01JA740031)、山东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最...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商务印书馆2013年12月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吉常宏先生和葛本仪先生分别作序。该书为教育部人文礼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01JA740031)、山东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主撰孙剑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研究 社会称谓 社会变迁 二十世纪 中国 基金资助项目 简介 山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墓年代分期研究的新突破──《江陵九店东周墓》读后
17
作者 杨宝成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4-96,91,共4页
楚墓年代分期研究的新突破──《江陵九店东周墓》读后杨宝成杨定爱同志编著的《江陵九店东周墓》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江陵雨台山楚墓》、《当阳赵家湖楚墓》之后,又一部有关楚墓发掘与研究的重要著作。该报告资料丰富... 楚墓年代分期研究的新突破──《江陵九店东周墓》读后杨宝成杨定爱同志编著的《江陵九店东周墓》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江陵雨台山楚墓》、《当阳赵家湖楚墓》之后,又一部有关楚墓发掘与研究的重要著作。该报告资料丰富,编写严谨,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九店 东周墓 分期研究 日用陶器 战国晚期 纪南城 楚墓 新突破 文化属性 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昭陵唐墓壁画中仕女发髻的分期研究
18
作者 郭正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仕女的形象在昭陵唐墓壁画中出现得较多,从众多的仕女发型上来看,有椎髻、螺髻、双螺髻、双丫髻、双垂髻、双挂髻、双环髻、双环望仙髻、盘桓髻、百合髻、扇形髻等,形态多样。本文重点对昭陵唐墓壁画中仕女发型的类型及特点做分期研究。
关键词 分期研究 壁画 唐墓 昭陵 发髻 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史分期研究述评
19
作者 张永瑾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图书的出现较早,图书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十年来,书史研究渐受重视,已经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这一研究领域,书史分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专门探讨。由于对分期的标准认识不一,所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图书的出现较早,图书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十年来,书史研究渐受重视,已经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这一研究领域,书史分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专门探讨。由于对分期的标准认识不一,所以具体的分期方法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史 图书事业史 分期研究 分期标准 中国文献 述评 刘国钧 物质形态 中国古代 古代书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样分期研究
20
作者 余佳祯 李景澎 张亚林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2期82-85,共4页
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饰精美隽秀,由明代跨至清代,窑火生生不息,为世界陶瓷艺术奉献了不朽的篇章。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运用图像学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等将研究对象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期研究。从... 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饰精美隽秀,由明代跨至清代,窑火生生不息,为世界陶瓷艺术奉献了不朽的篇章。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运用图像学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等将研究对象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期研究。从相关代表性书籍、期刊中提取相关图片进行分类,梳理。根据时期共性分为不同时期,在共性中分析其个性,旨在探索不同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纹样变化规律与装饰特征,并为今后陶瓷彩绘艺术提供参考依据,为经典增加传承性与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纹样 景德镇官窑 分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