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1
作者 田甜 王欣雨 +3 位作者 聂复礼 李今豪 汪娟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7-1696,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方法属性为槲皮苷与前后峰的分离度和最后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首先采用加权决定系数法筛选出关键方法参数为第一梯度结束时间、第三梯度结束时间、第四梯度结束时间、柱温、流速,随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属性之间的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0。采用不达标概率值定量表征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风险大小,根据风险大小确定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了其可靠性。确定的色谱条件为:Sunshell-C_(18)(150 mm×4.6 mm,2.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0%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和326 nm,流速0.80 mL/min,柱温39.0℃,进样量10μL。对优化后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7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2.6%~106%,相对标准偏差在2.0%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 确定性筛选设计 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的银杏叶提取液中有机酸含量分析方法
2
作者 李今豪 周雅青 +2 位作者 颉佳乐 王元远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5-1744,共10页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了银杏叶提取液中6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方法。首先,使用鱼骨图确定潜在的关键方法参数,然后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辨识关键方法评价指标,再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了银杏叶提取液中6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方法。首先,使用鱼骨图确定潜在的关键方法参数,然后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辨识关键方法评价指标,再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评价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达标概率法建立了方法的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分析方法的耐用性。该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银杏叶提取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实验设计 可操作设计区域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同时开发盐酸青藤碱制药过程3种物料的指纹图谱方法
3
作者 颉佳乐 邰艳妮 +3 位作者 仇萍 丁丰 龙宪军 龚行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154-6166,共13页
目的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理念,同时开发检测盐酸青藤碱制药过程3种物料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实验设计优化方法参数,通过哑元(dummy variables,虚拟变量)表征物料类型,将物料类型纳入AQbD... 目的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理念,同时开发检测盐酸青藤碱制药过程3种物料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实验设计优化方法参数,通过哑元(dummy variables,虚拟变量)表征物料类型,将物料类型纳入AQbD过程。建立定量模型,建立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method operable design region,MODR)并进行验证,考察方法的耐用性及方法学,应用于多批次物料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关键方法参数(critical method parameters,CMPs)、物料类型(material type,MT)与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之间的定量模型,模型的P值均<0.0001,R^(2)均大于0.80。优化获得了MODR并成功进行验证,通过了方法学考察,相对保留时间RSD<0.40%,相对峰面积RSD<5.0%。除YC10批次药材、JH3批次碱化液之外,其余物料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5。所建立方法适用于盐酸青藤碱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药材、渗漉液、碱化液3种物料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适用于检测3种盐酸青藤碱制药过程物料。建立分析方法的流程有望推广用于中药制药工业系列相关物料检测方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 盐酸青藤碱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中间体 指纹图谱 关键方法参数 关键质量属性
原文传递
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逍遥片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莹莹 孙巍 +4 位作者 王萍 赵小宁 张磊 章顺楠 叶正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0-37,共8页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理念,采用响应面法建立逍遥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以色谱峰整体分离情况为...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理念,采用响应面法建立逍遥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以色谱峰整体分离情况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提取溶剂体积分数,检测波长,流动相流速为关键方法参数(critical method parameters,CMPs);峰个数,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含量之和,平均分离度为关键方法属性(critical method attributes,CMAs)。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属性的关系模型,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得到最佳优化条件,并进行改进与验证试验。结果建立了逍遥片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样品提取溶剂为50%甲醇溶液,色谱条件为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流速0.3 mL/min。结论建立的逍遥片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并为其它产品分析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逍遥片 指纹图谱 响应面法 Box-Behnken 关键方法参数 关键方法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茹稼 邱蓓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应用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 D)理念,建立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验证。方法:以峰个数(N)及五味子醇甲含量(SCH)、五味子酯甲量(StA)、五味子甲素量(SchA)和五味子乙素量(SchB)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在风险评估的... 目的:应用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 D)理念,建立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验证。方法:以峰个数(N)及五味子醇甲含量(SCH)、五味子酯甲量(StA)、五味子甲素量(SchA)和五味子乙素量(SchB)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质量属性(CMAs)及关键质量参数(CMPs),然后对筛选出的显著项采用Box-Behnken设计得到CMAs及CMPs之间的响应模型。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得到最佳优化条件,并对最佳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在风险评估的6个因子中筛选出了3个CMPs,分别为提取溶剂(A)、料液比(B)及色谱柱柱温(C),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CMAs为N、五味子醇甲含量(SCH)及五味子甲素量(SchA)。通过响应面分析各因素与模型的变化趋势,得出其最佳优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79%甲醇,料液比为23 ml·g^(-1),柱温为32.2℃。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测得N、SCH与SchA分别分别为20、0.628 0mg/片、0.133 0 mg/片,与模型预测值20.4、0.632 0 mg/片、0.138 0 mg/片接近。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为AQb D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护肝片 指纹图谱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蒙药复方三子汤中栀子苷的分析方法
6
作者 秦颖 贾浩延 +2 位作者 吴特尼格尔 赵子龙 赵丽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54-58,共5页
运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开发优化蒙药三子汤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研究流动相中乙腈比例、磷酸体积分数、流速、柱温、进样量对栀子苷色谱峰分离度的影响,筛选关键分析参数;通过Box-Behnken... 运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开发优化蒙药三子汤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研究流动相中乙腈比例、磷酸体积分数、流速、柱温、进样量对栀子苷色谱峰分离度的影响,筛选关键分析参数;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法设计优化关键分析参数,建立分析设计空间。结果 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流速、柱温为关键分析参数(P0.05),当色谱柱温为25℃,流动相乙腈比例为18.22%,色谱流速为1.2ml/min,蒙药三子汤中栀子苷色谱峰具有较好分离度。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20μl,栀子苷在0.04-1.2μgμg/ml 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结果均良好。结论:将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应用于分析方法的开发中,可获得分析设计空间,建立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分析方法 PLACKETT-BURMAN 设计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法 蒙药三子汤 栀子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用于疫苗质控和评价进展
7
作者 高秋爽 李雅静 +3 位作者 吴星 高帆 李秀玲 梁争论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分析方法是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的基础,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能够提升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生物制品分析方法具有变异大的特点,更加凸显了对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的要求。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为质量源于设计(q... 分析方法是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的基础,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能够提升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生物制品分析方法具有变异大的特点,更加凸显了对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的要求。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为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在分析方法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近年随着分析方法开发的相关法规文件不断推出,AQbD已用在药品包括疫苗的分析方法中,主要通过分析目标概要(analytical target profile,ATP)设定、风险分析、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和方法验证来获得符合ATP要求的准确度、精密度和专属性等指标,并明确容忍区间、预测区间、方法总变异、方法能力指数和方法误判率等能力指标,为疫苗分析方法的开发和评价提供支持。本文介绍AQbD国内外相关法规文件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进展,推动AQbD用于我国疫苗质控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 质量源于设计(QbD) 疫苗 实验设计(DOE)
原文传递
质量源于设计(QbD)在药物分析方法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戴胜云 徐冰 +4 位作者 张毅 孙飞 李建宇 史新元 乔延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0-960,共11页
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一种始于预先定义的目标,采用科学和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增加对产品和过程的理解并用于过程质量控制的系统方法。QbD主要用于制药工艺开发过程,但其核心思想与分析方法开发过程具有相通之处,因而分... 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一种始于预先定义的目标,采用科学和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增加对产品和过程的理解并用于过程质量控制的系统方法。QbD主要用于制药工艺开发过程,但其核心思想与分析方法开发过程具有相通之处,因而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AQbD)应运而生。应用AQbD时,需首先定义分析方法目标(analytical target profile,ATP),并根据目标对关键方法属性(critical method attributes,CMAs)和关键方法参数(critical method parameters,CMPs)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和统计分析建立分析方法设计空间(design space,DS),并基于设计空间制定方法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y),通过系统化、结构化、层层递进的方式建立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AQbD已应用于HPLC、UPLC、CE、ELISA、UPLC-MS、LC-MS/MS和GC-MS/MS等分析方法的开发过程。本文综述了AQbD基本组成部分、实施路径、在分析方法开发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药物分析和药品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开发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 设计空间 分析方法目标 关键方法属性 关键方法参数 控制策略 过程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提升我国疫苗研发水平的思考
9
作者 王一平 李克雷 +1 位作者 毛群颖 梁争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395-1400,1408,共7页
目前,药品质量管理模式已从“检验控制质量”和“生产控制质量”模式发展为“设计控制质量”模式,强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及持续监测和改进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在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领域应用较... 目前,药品质量管理模式已从“检验控制质量”和“生产控制质量”模式发展为“设计控制质量”模式,强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及持续监测和改进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在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领域应用较多,但在其他生物制品,特别是疫苗类产品中应用较少,这与疫苗结构复杂、工艺较为传统及质控方法变异度较大等因素有关。加快QbD理念和框架在我国疫苗行业的实施,对提升我国疫苗特别是新型疫苗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QbD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推动QbD理念在疫苗行业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疫苗研发和质控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过程分析技术 疫苗
原文传递
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的复方丹参滴丸皂苷指纹图谱开发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娟娟 孙巍 +3 位作者 王萍 张磊 刘彦莉 叶正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992-3997,共6页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对复方丹参滴丸(CDDP)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UPLC-UV方法开发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峰个数(N)及各指标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对复方丹参滴丸(CDDP)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UPLC-UV方法开发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峰个数(N)及各指标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质量属性(CMAs)及关键质量参数(CMPs),然后对筛选出的显著项采用Box-Behnken设计得到CMAs及CMPs之间的响应模型。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得到最佳优化条件,并对最佳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在风险评估的7个因子中筛选出了3个CMPs,分别为流动相体积流量(A)、称样量(B)及C18预柱质量(C),而筛选出统计学显著的CMAs为N、三七皂苷R1量(CR1)及人参皂苷Re量(CRe)。通过响应面分析各因素与模型的变化趋势,得出其最佳优化条件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28 m L/min,称样量为0.30 g,C18预柱质量为1.10g。在此条件下,N为12个,CR1为1.676 5 mg/g,CRe为0.669 6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相对误差(RE)分别为1.34%、1.33%、2.94%。最终确立的定量方法为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0.28 m L/min,进样量为2μ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为AQbD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复方丹参滴丸 指纹图谱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近红外分析用于中药产品质量实时放行测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飞 徐冰 +2 位作者 戴胜云 史新元 乔延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16-5321,共6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定量分析误差和中药产品质量控制限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可靠的中药质量实时放行测试(RTRT)方法。方法:以三七总皂苷(PNS)速释片为载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预测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定量模型;通过... 目的:研究近红外定量分析误差和中药产品质量控制限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可靠的中药质量实时放行测试(RTRT)方法。方法:以三七总皂苷(PNS)速释片为载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预测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定量模型;通过实验设计计算不同浓度NIR定量分析误差,基于β-期望容忍区间估计质量控制上下限处的定量分析风险,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建立有效组分含量实时放行控制限。结果:所建NIR定量模型性能偏差比(RPD)为4.34,说明预测性能良好;在90%置信水平下,NIR分析的样品RTRT下限为0.2665g/g,上限为0.2918g/g,较标准质控限度有所缩减。结论:本研究所建中药片剂含量实时放行测试方法,可提高放行可靠性和效率,并可推广用于其他产品放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实时放行测试 可靠性 三七总皂苷速释片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原文传递
AQbD理论在镥[^(177)Lu]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放化纯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柳 王勇 +5 位作者 梁塑 孔祥瑞 李英 罗田伟 姜华 李洪玉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文章应用AQbD理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柱温、流速和三氟乙酸比例进行优化,建立了镥[^(177)Lu]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放化纯度的HPLC分析方法。通过验证性试验表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方法可... 文章应用AQbD理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柱温、流速和三氟乙酸比例进行优化,建立了镥[^(177)Lu]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放化纯度的HPLC分析方法。通过验证性试验表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优化HPLC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Box-Behnken实验设计 放化纯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XBB.1.5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代航 毛群颖 +10 位作者 胡春霞 刘建阳 张佳璐 李玉薇 刘明琛 李娜 贺倩 王泽鋆 梁争论 李长贵 徐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25-1229,1238,共6页
目的依据全球最新的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sis Quality by Design,AQbD)和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Omicrion XBB.1.5变异株的临床中和抗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在已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中和... 目的依据全球最新的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nalysis Quality by Design,AQbD)和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Omicrion XBB.1.5变异株的临床中和抗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在已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中和抗体(CPE法)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XBB.1.5变异株变更对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可能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条件优化,获得适应XBB.1.5变异株的检测方法,经方法验证明确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并证明方法可满足分析目标概要(Analysis Target Profile,ATP)。结果由XBB.1.5变异株变更引入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检测细胞、培养基种类和结果判定时间;通过对实验条件优化,最终确定将Vero-E6细胞(DMEM培养基)作为XBB.1.5变异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第5天作为最佳观察时间;经验证得到方法相对准确度和中间精密度的平均相对偏倚为-9.2%~2.9%、几何变异系数(geometr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为33.2%~47.1%,满足方法预设ATP,方法误判率低于1.6%。结论依据AQbD和全生命周期的研究理念建立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经验证该方法满足预设ATP,可用于临床中和抗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和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中和抗体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全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基于AQbD的培植牛黄中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伊博文 张芹 +3 位作者 江晓泉 郑蕊 吕宝俊 刘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7-933,共7页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与优化同时测定培植牛黄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峰对的最低分离度为指标,采用Hunter筛选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色谱分离的关键色谱参数;然后采用中心复合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建立分析方法关...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与优化同时测定培植牛黄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峰对的最低分离度为指标,采用Hunter筛选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色谱分离的关键色谱参数;然后采用中心复合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建立分析方法关键连续变量与5个关键响应指标之间的多变量回归函数,再将5个多变量回归函数整合至1个设计空间中,应用设计空间确定这些关键色谱参数的最优值和控制范围。结果Hunter筛选试验设计确定色谱参数柱温、pH值和缓冲盐类型对响应值有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实验中发现有机相中甲醇和乙腈分别对不同的色谱峰对有不同的分离效果。应用中心复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3个连续色谱变量(柱温、pH值和甲醇-乙腈比例)的最优值和控制范围。柱温接受范围为46~58℃,最优值为50℃;流动相pH可接受范围为7.7~8.7,最优值为8.2;流动相中甲醇-乙腈比例可接受范围为0.7~1.28,最优值为1.0。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培植牛黄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 培植牛黄 氨基酸 设计空间
原文传递
基于AQbD理念的吡罗昔康凝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蕊 于青 +1 位作者 陈民辉 严菲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并优化吡罗昔康凝胶体外释放实验(IVRT)。方法建立分析目标、确定关键分析属性[体外释放速率(IVRR)、初始采样时间累积释放量(Q0)、释放度];基于先前的知识与经验,从分析目标中推导出有影...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并优化吡罗昔康凝胶体外释放实验(IVRT)。方法建立分析目标、确定关键分析属性[体外释放速率(IVRR)、初始采样时间累积释放量(Q0)、释放度];基于先前的知识与经验,从分析目标中推导出有影响的方法变量,并利用石川图进行系统总结,对影响的变量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筛选出关键方法变量(膜的种类、释放介质的种类、上样量);对2种上样量(150、300 mg)、3种释放介质(0.9%NaCl溶液、pH 5.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pH 7.2的磷酸盐缓冲液)和3种膜[混合纤维素膜(MCE)、聚醚砜膜(PES)、聚四氟乙烯膜(PTFE)]进行2×3×3全析因实验设计,采用扩散池法进行IVRT,将各时间点样品进行HPLC定量分析,进一步计算Q0、释放度和IVRR。利用JMP Pro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建模分析,筛选最优参数。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要求对建立的IVRT进行膜惰性验证,释放介质验证,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敏感性和特异性考察及耐用性考察。结果吡罗昔康凝胶IVRT采用静态垂直扩散池(扩散面积1.767 cm^(2),接收池体积12 mL),温度32℃,转速600 r·min^(−1),释放介质为pH7.2磷酸盐缓冲液、膜为MCE、上样量为300 mg,取样时间为0.5、1.0、2.0、3.0、4.0、5.0、6.0 h,取样方式为全部取样。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吡罗昔康凝胶IVRT可靠、耐用、具有区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罗昔康凝胶 体外释放实验 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 扩散池 建模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