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生元分离制备、功能特性及其在乳制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月 任大勇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益生菌的健康益处已被广泛研究,但因其生存能力弱和稳定性低等问题限制了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具有存在形式安全和稳定性高等特点,避免了益生菌的限制。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将后生元... 益生菌的健康益处已被广泛研究,但因其生存能力弱和稳定性低等问题限制了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具有存在形式安全和稳定性高等特点,避免了益生菌的限制。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将后生元定义为“为宿主提供健康益处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包括菌体的组成成分和菌体代谢物,例如无细胞上清液、细胞裂解物、胞外多糖、肽聚糖、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等。不同后生元成分对宿主或产品加工特性具有不同的有益作用,例如在宿主体内能够发挥调节免疫、调节脂代谢、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有益活性,在产品加工中能够发挥其抑菌性、稳定性、乳化性等。本文对后生元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其鉴定方式进行概括,并总结后生元的潜在功能特性,以及在乳制品中的加工特性和潜在应用价值,为后生元在医疗、食品等领域作为良好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分离制备 胞外多糖 菌体代谢物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菱角壳中的生物碱 被引量:29
2
作者 尚庆坤 玄玉实 +1 位作者 朱东霞 崔秀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6,共5页
利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通过优化色谱分析和制备条件,从野生菱角壳的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组分,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确定了生物碱的可能结构.
关键词 菱角壳 生物碱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色原酮成分群的分离制备及其含量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村 肖永庆 +2 位作者 李丽 逄镇 李桂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761-2764,共4页
目的:以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防风色原酮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目的:以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防风色原酮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6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6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RSD均小于5%。各样品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防风色原酮成分群的制备方法以水煎醇沉树脂分离结合硅胶纯化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色原酮成分群 分离制备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CC法分离制备人参果中人参皂苷Re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成贺 王英平 +1 位作者 刘继永 王艳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运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从人参果中分离制备高纯度人参皂苷Re。方法:应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6:7)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人参果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所得人参果皂苷Re经HPLC分析,... 目的:运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从人参果中分离制备高纯度人参皂苷Re。方法:应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6:7)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人参果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所得人参果皂苷Re经HPLC分析,纯度达到98.84%。结论:此方法重现性好、试剂消耗少、方法简单,可以应用于人参果中人参皂苷Re的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CC 人参果 人参皂苷RE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CC法分离制备龙胆有效成分龙胆苦苷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艳艳 王英平 +3 位作者 刘继永 焉石 孙成贺 许世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9-791,共3页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从龙胆中分离制备高纯度龙胆苦苷。方法:利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5∶4∶2∶4)为溶剂系统对龙胆甲醇粗提物进行分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20 r/min,流速为2.0 ml/...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从龙胆中分离制备高纯度龙胆苦苷。方法:利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5∶4∶2∶4)为溶剂系统对龙胆甲醇粗提物进行分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20 r/min,流速为2.0 ml/min。结果:所得龙胆苦苷经HPLC分析,纯度达到96.68%(峰面积百分比)。结论:此研究为其他环烯醚萜苷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CC 龙胆苦苷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与硅胶柱色谱结合分离制备高纯度芦荟素异构体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丹凤 曹学丽 +1 位作者 赵华 董银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 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为96%)样品,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 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以及GOE SY(grad ien t-enhanced nuc lear O verhau ser e ffec t spec tro scopy)等方法对所得的两个芦荟素异构体的立体构象进行了确认。该法具有制备量大和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硅胶柱色谱 分离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 芦荟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氧化肽的分离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张强 阚国仕 陈红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9,45,共5页
本实验以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并用几种不同的实验体系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 本实验以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并用几种不同的实验体系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强烈的清除作用,并能显著地抑制细胞和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p<0.01)。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富含丙氨酸和亮氨酸,摩尔分数分别为17.39%和13.04%,并且含有5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玉米抗氧化肽氨基酸总含量的39.13%,因此在具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肽 分离制备 抗氧化活性 玉米蛋白粉 体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反应 蛋白酶水解 羟基自由基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分离制备的新工艺 被引量:20
8
作者 熊何建 胡慰望 谢笔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34,共3页
茶叶用80%乙醇水溶液在50℃恒温浸提两次,每次30min,浓缩浸提液,经T352复合物溶液进行脱色、乙酸乙酯提纯、柠檬酸水溶液洗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茶多酚得率为13.00%,茶多酚的纯度及咖啡因含量分别为9... 茶叶用80%乙醇水溶液在50℃恒温浸提两次,每次30min,浓缩浸提液,经T352复合物溶液进行脱色、乙酸乙酯提纯、柠檬酸水溶液洗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茶多酚得率为13.00%,茶多酚的纯度及咖啡因含量分别为96.42%、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分离制备工艺 食品抗氧化剂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异构体的高效逆流色谱分离制备 被引量:8
9
作者 成超 尹鹭 +1 位作者 曹学丽 徐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0-143,共4页
应用高效逆流色谱法(HPCCC)对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制备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体积比1:20:20)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可以实现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完全分离。采用13... 应用高效逆流色谱法(HPCCC)对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制备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体积比1:20:20)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可以实现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完全分离。采用138mL的分离柱、1g儿茶素粗提物,在120min内一次制备即可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表儿茶素约35mg,纯度在99%以上的儿茶素325mg,纯度90%~99%的儿茶素10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儿茶素 儿茶素 异构体 高效逆流色谱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淡豆豉中大豆素和染料木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曲丽萍 宓鹤鸣 +2 位作者 范国荣 位华 孙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5-377,共3页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分离制备 高速逆流色谱法 大豆素 淡豆豉 大豆异黄酮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生理活性物质 心血管疾病 传统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志文 李大祥 +1 位作者 宛晓春 凌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6,共6页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物质,占茶叶干重12%~24%,是茶叶中最具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的物质。文中对目前国内外纯化制备儿茶素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综述。常见的儿茶素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物质,占茶叶干重12%~24%,是茶叶中最具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的物质。文中对目前国内外纯化制备儿茶素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综述。常见的儿茶素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吸附树脂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儿茶素单体纯度不高,仍需结合结晶、制备型液相色谱技术或膜分离技术进行进一步纯化,从而才能获得高纯度的儿茶素单体。在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中,每种方法都有相应的优缺点。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的量较大,但是分离时间较长,而且Sephadex LH—20柱填料昂贵;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效果较好,得到的儿茶素单体的纯度较高,分离时间相对要短,但是目前市场上只有分析型,分离的量相对少;硅胶材料廉价,但是分离的效果不佳,且分离过程相对繁琐,单体制备量较小;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已实现EGCG单体的工业化生产,但在其他儿茶素单体的分离制备上尚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分离制备 茶叶 纤维素柱层析分离 硅胶柱层析分离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素的分离制备及其对蛴螬的毒力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琼波 任顺祥 刘树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1-466,共6页
以金龟子绿僵菌金龟子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菌株MaQ10发酵液为材料,采用萃取、浓缩、制备色谱及重结晶技术,分离纯化出5种绿僵菌素的晶体,经与标准样品以及参考文献相对照,此5种晶体与绿僵菌素A、A2、B、C和E相吻... 以金龟子绿僵菌金龟子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菌株MaQ10发酵液为材料,采用萃取、浓缩、制备色谱及重结晶技术,分离纯化出5种绿僵菌素的晶体,经与标准样品以及参考文献相对照,此5种晶体与绿僵菌素A、A2、B、C和E相吻合。进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绿僵菌素A和B对大等鳃金龟Exolontha serrulata(Gyllenhall)和卵圆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ovata Chang1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绿僵菌素A和B对大等鳃金龟的触杀活性,在处理后96~120h内最高,LC50分别为78.1571mg/L和88.7562mg/L;处理浓度为300mg/L时,LT50分别为13.4159h和10.5331h。绿僵菌素A和B对卵圆齿爪鳃金龟的触杀活性,在处理后96h时最高,LC50分别为66.5308mg/L和79.4309mg/L;处理浓度为300mg/L时,LT50分别是13.6399h和9.945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素 分离制备 毒力 大等鳃金龟 卵圆齿爪鳃金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孙爱玲 冯蕾 柳仁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新方法,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醋酸(5∶5∶7∶3,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100mg厚朴粗提物制得和厚朴酚33.3mg,厚朴酚19.5m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新方法,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醋酸(5∶5∶7∶3,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100mg厚朴粗提物制得和厚朴酚33.3mg,厚朴酚19.5m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均大于99.5%,其化学结构由1HNMR和13CNMR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和厚朴酚 有效成分 分离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乙酸乙酯 溶剂系统 化学结构 ^13C NMR 石油醚 固定相 流动相 粗提物 ^1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EGCG3"Me和EGCG4"Me的分离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银花 张盛 +1 位作者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采用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茶叶中分离制备2种甲基化EGCG(EGCG 3"Me和EGCG 4"Me)。用含水的乙酸乙酯提取茶叶,粗提液浓缩后经HP-20柱色谱分离,再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得到2种甲基化EGCG... 采用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茶叶中分离制备2种甲基化EGCG(EGCG 3"Me和EGCG 4"Me)。用含水的乙酸乙酯提取茶叶,粗提液浓缩后经HP-20柱色谱分离,再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得到2种甲基化EGCG。经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进一步确定2种甲基化EGCG分别为EGCG3"Me和EGCG4"Me。所制备的2种甲基化EGCG的纯度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制备 茶叶 液相色谱分离 EGCG 鉴定 液相色谱法 甲基化 高效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从橘皮中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均玉 许晨 +1 位作者 许建中 陈清松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用高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从橘皮中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橘皮提取液经过过滤、浓缩、D101大孔树脂吸附、甲醇洗脱后,在室温、283nm波长、1.0mL的进样量和以流速为15mL/min的MeOH:H2O(0.5%HAc)=19:31做洗脱液条件下,用YEG-C18色谱柱分... 采用高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从橘皮中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橘皮提取液经过过滤、浓缩、D101大孔树脂吸附、甲醇洗脱后,在室温、283nm波长、1.0mL的进样量和以流速为15mL/min的MeOH:H2O(0.5%HAc)=19:31做洗脱液条件下,用YEG-C18色谱柱分离得到8种化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品液相色谱对照法、质谱特征离子峰法初步确定其中5种化合物为新橙皮苷、橙皮苷、柚皮苷、异柚皮苷、新圣草苷,其它3种物质有待进一步鉴定。橙皮苷、柚皮苷、异柚皮苷、新橙皮苷的色谱分析纯度达到或超过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分离制备 黄酮类化合物 橘皮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制备杆菌肽各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仲伟潭 宋盼 +3 位作者 彭亮 郭月玲 王崔岩 张雪霞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开发制备型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杆菌肽各组分的方法。方法根据杆菌肽各组分化学结构性质,采用纳微Unisil C_(18)柱,通过改变流动相pH和流动相配比,以及不同的上样量,探索杆菌肽各组分分离的方法。收集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经脱盐-冷冻干... 目的开发制备型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杆菌肽各组分的方法。方法根据杆菌肽各组分化学结构性质,采用纳微Unisil C_(18)柱,通过改变流动相pH和流动相配比,以及不同的上样量,探索杆菌肽各组分分离的方法。收集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经脱盐-冷冻干燥,得到相应杆菌肽组分冻干粉。结果纳微Unisil C_(18)柱可以用于杆菌肽各组分的分离,流动相配比为甲醇(A)∶[1.54‰乙酸铵水溶液(乙酸调pH至5.0)-乙腈(9∶1,V/V)](B)=9.0∶11.0(V/V),总流速40 m L·min^(-1),上样量200mg,检测波长为254 nm。制备得到的杆菌肽各组分纯度均大于95%。结论该方法上样量大,稳定性好,收集到的各组分纯度高,为杆菌肽各组分的分离制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肽各组分 分离制备 制备型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太白贝母中贝母辛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艳 戴静 +1 位作者 萧伟 赵林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运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从太白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辛。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4∶5∶3∶5)为溶剂体系,转速800 r/min,流速2.0 m L/min,温度35℃,检测波长为215 nm,从50 mg太白贝母总生物碱中经一次HSCCC分离可得到5.3 m... 运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从太白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辛。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4∶5∶3∶5)为溶剂体系,转速800 r/min,流速2.0 m L/min,温度35℃,检测波长为215 nm,从50 mg太白贝母总生物碱中经一次HSCCC分离可得到5.3 mg贝母辛,纯度为96.3%,回收率为87.2%。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对贝母辛进行了结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太白贝母 贝母辛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胶寡糖的分离制备及电喷雾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潇 王红敏 +1 位作者 黄琳娟 王仲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获得不同聚合度的海藻胶寡糖并对其进行确证,以海藻胶经酶解制得的寡糖产品为原料,对其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以及单糖组成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硅胶柱层析对寡糖混合物进行分离,以薄层色谱和电喷雾质谱对所得的寡糖单体进行分析。... 为获得不同聚合度的海藻胶寡糖并对其进行确证,以海藻胶经酶解制得的寡糖产品为原料,对其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以及单糖组成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硅胶柱层析对寡糖混合物进行分离,以薄层色谱和电喷雾质谱对所得的寡糖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所得到的原料主要为聚合度2~10的寡居糖醛酸混合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可获得聚合度2~5糖的单体。本方法可分离、制备和鉴定海藻胶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胶寡糖 分离制备 电喷雾质谱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婷婷 范国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1-395,共5页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新型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由于其克服了传统固相载体对样品的死吸附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制备中。本文从HSCCC样品制备、分离条件优化、技术进展以及近几年HSCCC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制备中的...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新型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由于其克服了传统固相载体对样品的死吸附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制备中。本文从HSCCC样品制备、分离条件优化、技术进展以及近几年HSCCC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制备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天然产物 分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离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尤榕 黄丽红 黄智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35-736,74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离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凝血因子Ⅷ(简称Ⅷ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按不同分离制备时间(6~8h、9~12h、13~18h)分为3组,对3组新鲜冰冻血浆产品进行凝血因子Ⅷ含量检测。结果3组不同时间分离制备FFP的凝... 目的:分析不同分离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凝血因子Ⅷ(简称Ⅷ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按不同分离制备时间(6~8h、9~12h、13~18h)分为3组,对3组新鲜冰冻血浆产品进行凝血因子Ⅷ含量检测。结果3组不同时间分离制备FFP的凝血因子Ⅷ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35.07,P&lt;0.05,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1组vs 第2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vs 第3组和第2组vs 第3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际采集、制备FFP全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上的关键点,加强对采血、分离制备、速冻的时间和贮存、运输、离心、速冻温度的控制;确保在12h内制备的FFP的凝血因子Ⅷ的质量,既满足临床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能满足临床对FFP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分离制备时间 凝血Ⅷ因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