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可用于分类型属性数据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振宇 宋晓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1527,共7页
针对绝大部分多变量决策树只能联合数值型属性,而不能直接为带有分类型属性数据集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联合多种类型属性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CMDT).该算法通过统计各个分类型属性的属性值在各个类别或各个簇中的频率分布,来定义样... 针对绝大部分多变量决策树只能联合数值型属性,而不能直接为带有分类型属性数据集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联合多种类型属性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CMDT).该算法通过统计各个分类型属性的属性值在各个类别或各个簇中的频率分布,来定义样本集合在分类型属性上的中心,以及样本到中心的距离.然后,使用加权k-means算法划分决策树中的非终端结点.使用这种结点划分方法构建的决策树可用于数值型数据、分类型数据以及混合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在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上均获得比经典决策树算法更好的泛化正确率和更简洁的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分类型属性 多变量决策树 结点划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方法的分类型属性数据集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伍忠东 高新波 谢维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8,共6页
针对分类型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 ,将核方法的思想推广到快速、高效率的模糊c -均值算法 ,构造了基于核函数的模糊核c -均值聚类算法 .该算法通过使用经验核矩阵充分利用了数据间的“相异性”信息 ,并且避免了模糊k modes算法中每次迭代... 针对分类型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 ,将核方法的思想推广到快速、高效率的模糊c -均值算法 ,构造了基于核函数的模糊核c -均值聚类算法 .该算法通过使用经验核矩阵充分利用了数据间的“相异性”信息 ,并且避免了模糊k modes算法中每次迭代均要直接计算类中心的缺点 ,提高了聚类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同时该算法对模式 (类中心 )的初始值选择不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型属性数据 聚类 数据挖掘 模糊C-均值 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k-prototypes聚类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宇 杨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852,共4页
模糊k-prototypes算法是当前聚类分析中最有效算法之一.简述了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它在处理数值型和分类型混合数据时的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到英语借词之中,给出计算结果... 模糊k-prototypes算法是当前聚类分析中最有效算法之一.简述了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它在处理数值型和分类型混合数据时的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到英语借词之中,给出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k-prototypes聚类算法 数值型属性 分类型属性 英语借词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模糊K-Prototypes聚类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波 何松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83-2885,共3页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包含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相混合的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FKP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先利用PSO算法确定...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包含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相混合的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FKP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先利用PSO算法确定FKP的初始聚类中心,再将PSO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KP算法的初始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K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聚类算法 数值型属性 分类型属性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的k-modes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苑华 郝志峰 +1 位作者 蔡瑞初 谢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90-1793,共4页
距离度量是聚类算法的基础,它对算法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分类型数据的聚类是学习算法中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传统的k-modes算法采用0-1匹配方法定义每两个对象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忽视了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对距离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 距离度量是聚类算法的基础,它对算法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分类型数据的聚类是学习算法中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传统的k-modes算法采用0-1匹配方法定义每两个对象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忽视了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对距离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定义了一种新的距离,该距离由内部距离和外部距离两个部分决定.这种度量方法不仅表现出某个属性本身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出其他属性对该属性的影响程度.本文与基于其他距离度量的k-mode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的k-modes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算法的聚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odes算法 分类型属性 相互依存冗余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F算法的模糊聚类新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勇 《华南金融电脑》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数值型数据、分类型数据和混合型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算法假定数值型属性对分类的贡献是相同的。为了考虑样本矢量中各维特征对模式分类的不同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利用R...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数值型数据、分类型数据和混合型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算法假定数值型属性对分类的贡献是相同的。为了考虑样本矢量中各维特征对模式分类的不同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利用ReliefF算法对特征进行加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模糊聚类算法 数值型属性 分类型属性 特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s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小芬 陈军 +3 位作者 彭荣珍 邱学礼 付斌 倪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4期645-650,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with soil type, altitud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thod]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with soil type, altitud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thod]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of soil heavy metals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heavy metals with soil type, altitude distribu- tion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all heavy metals in farmland of Central Yunnan didn't extend their limits of Grade II in the National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GB15618-1995). and the heavy metals content in red soi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types. Soil Cd content changes slightly with the altitude, while contents of other heavy metals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altitude. Ther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s and clay particle content, that is, soil with heavier texture has more heavy metals.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H and each heavy metal content;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n with Pb, Cd, Hg and Hg; exchangeable Ca and Mg contents in soil show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most heavy metals. [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provided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heavy metal management in Central Yunn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type Altitude distribu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Heavy met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成藏基准面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郝雪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在"陆相断陷盆地成藏基准面"探讨基础上,针对其中相关概念论述的不足之处,对断陷盆地成藏理论研究中的成藏基准面概念进行了详细探讨。从断陷盆地沉积与成藏作用研究的相似性角度出发,对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对沉积... 在"陆相断陷盆地成藏基准面"探讨基础上,针对其中相关概念论述的不足之处,对断陷盆地成藏理论研究中的成藏基准面概念进行了详细探讨。从断陷盆地沉积与成藏作用研究的相似性角度出发,对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对沉积体积分配原理、相分异作用、A/S值进行了类比分析。从而明确了断陷盆地成藏基准面概念体系中流体体积分配原理、油藏类型与属性分异作用、A/S值等概念,并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和表现样式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盆地成藏中由成藏基准面旋回控制的流体体积分配、成藏差异性、富集相对性等观点,探讨了不同于传统油气成藏过程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基准面 流体等势能面 体积配原理 类型属性异作用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Ontology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complete Knowledge
9
作者 Liu Jie Li Dongle +1 位作者 Zhang Yuan Luo Lim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11期78-86,共9页
There exists widely incomplete knowledge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ncomplete knowledge still cannot be dealt with in the process of ontology construction. Hence, a method for fuzzy ontology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comp... There exists widely incomplete knowledge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ncomplete knowledge still cannot be dealt with in the process of ontology construction. Hence, a method for fuzzy ontology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complete knowledge is proposed. First,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of the attribute weight of the ontology concept is presented, and the calculation function of the attribute weight is derived through experiments. Then, the membership degree of the incomplete individual to the concept is computed. Finally, the incomplete individual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set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recis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complete individuals is 81.7% when the common attributes are omitted a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lassify the incomplete individuals correctly when the private attributes are omitted. This method is significant for handling incomplete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ontology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tology construction fuzzy ontology uncertain knowledge incomplete knowl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