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单性木兰属(木兰科)植物的分类学修订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祁 段林东 +2 位作者 袁琼 李明红 谢永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538,共6页
根据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对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拟单性木兰属(Parakm eriaHu&Che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简史,阐述了保留拟单性木兰属的理由,将Mag-noliaLinn.subgenusGynopodiumFiglar&Noot.sectionGynopo... 根据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对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拟单性木兰属(Parakm eriaHu&Che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简史,阐述了保留拟单性木兰属的理由,将Mag-noliaLinn.subgenusGynopodiumFiglar&Noot.sectionGynopodium作为拟单性木兰属的新异名,将Magnolia yunnanensis(Hu)Noot.和M.nitidaW.W.Sm ith var.robustaB.L.Chen&Noot.作为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 eria yunnanensisHu)的新异名,将Magnolia om eiensis(Cheng)Dandy、M.lotungensisChun&C.H.Tsoong、M.nitidaW.W.Sm ith var.lotungensis(Chun&C.H.Tsoong)B.L.Chen&Noot.和Parakm eria lotungensis(Chun&C.H.Tsoong)Law作为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 eria om eiensisCheng)的新异名,确认拟单性木兰属含4种植物,列出了分种检索表,描述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单性木兰属 木兰科 分类学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藤黄科)分类学修订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培亮 杜诚 +1 位作者 姜在民 蔡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8-1274,共7页
在研究腊叶标本、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认为秦岭有14种金丝桃属植物,其中1种仅见栽培种;编订出野生种分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学名和异名考证、生境、分布和标本引证,其中无味金丝桃仅... 在研究腊叶标本、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认为秦岭有14种金丝桃属植物,其中1种仅见栽培种;编订出野生种分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学名和异名考证、生境、分布和标本引证,其中无味金丝桃仅见栽培,川鄂金丝桃为秦岭和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川陕遍地金和云南小连翘为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属 秦岭 分类学修订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函数建模”例题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建红 蒋蓥谦 《数学教学研究》 2018年第6期6-10,共5页
1问题提出 数学建模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它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1]在目前所使用的教科书中,已在很多方面增... 1问题提出 数学建模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它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1]在目前所使用的教科书中,已在很多方面增加或渗透了数学建模的内容,其中数学1中的“函数建模”就是数学建模直观和具体的体现.从教科书的呈现来看,这部分内容明显与其他有所不同,它没有新的数学概念或定理、原理的出现,所有内容主要以问题、例题以及案例等形式出现,是培育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直接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分类学修订 认知目标 例题 函数 数学学科 数学抽象 语言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冬青的分类学修订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志伟 汪韬 侯学良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基于文献考证和标本研究,将宁德冬青(Ilex ningdeensis C.J.Tseng)修订为乌来冬青(I.uraiensis Yamamoto)的异名,并对南平冬青(I.nanpingensis G.S.He)的分类学地位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冬青属 分类学修订 宁德冬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中国植物志的修订——中国山矾科的分类学修订
5
作者 刘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背景介绍 1、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编写的历史 植物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国家要发展经济,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必须弄清植物的种类和组成,这就需要编研、出版国家或地区的植物志.
关键词 分类学修订 植物志 中国 山矾科 后现代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二维分类表下的教学反思——以苏教版七上《三峡》第一课时为例
6
作者 胡丹 《新课程》 2017年第14期118-119,共2页
一、布卢姆二维分类表与文言文教学的碰撞 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一书中,通过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构成的二维分类表(见表1),提供了一个比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分类学修订 教学反思 教育目标 分类 二维 苏教版 课时 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
7
作者 柳如茵 《亚太教育》 2024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结果的达成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按照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实现对课堂准确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优质课“电容器的电容”为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结果的达成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按照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实现对课堂准确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优质课“电容器的电容”为案例,应用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详细分析案例的各个教学要素,给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条策略:(1)保持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三者的高度一致性,以保证教学的效率;(2)合理配置高层次认知过程,促成学生深度学习;(3)重视反省认知,以提升学生自我反思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 有效教学 中学物理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的分类学修订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星星 刘贤 张钢民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67,共15页
在标本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微形态分析结果和植物地理学资料,对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结果表明该系植物囊群盖的形状、末回小羽片上缘锯齿的形态和鳞片微形态特征是物种划分的重要性状。承... 在标本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微形态分析结果和植物地理学资料,对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结果表明该系植物囊群盖的形状、末回小羽片上缘锯齿的形态和鳞片微形态特征是物种划分的重要性状。承认泛喜马拉雅地区该系植物分布有7种和2变种,分别是陇南铁线蕨Adiantum roborowskii、肾盖铁线蕨A.roborowskii var.robustum、毛足铁线蕨A.bonatianum、冯氏铁线蕨A.fengianum、长盖铁线蕨A.fimbriatum、白背铁线蕨A.davidii、长刺铁线蕨A.davidii var.longispina、细叶铁线蕨A.venustum和西藏铁线蕨A.tibeticum。对三个分类学名称进行了归并,即将圆齿铁线蕨Adiantum breviserratum处理为长盖铁线蕨A.fimbriatum的异名,肾盖铁线蕨Adiantum erythrochlamys处理为A.roborowskii var.robustum的异名,无芒铁线蕨Adiantum bonatianum var.subaristatum处理为毛足铁线蕨A.bonatianum的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蕨属 细叶铁线蕨系 分类学修订 泛喜马拉雅
原文传递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课堂观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小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根据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思想,对其中蕴含的课堂观从课堂本质、课堂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并运用其课堂观对教学实践中盛行的满堂灌和自主合作探究两种课堂模式作了评析,同... 根据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思想,对其中蕴含的课堂观从课堂本质、课堂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并运用其课堂观对教学实践中盛行的满堂灌和自主合作探究两种课堂模式作了评析,同时用一节课例例示了如何用其课堂观来进行课堂的观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研究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知识成分 认知过程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特征研究——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视角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小明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9,共8页
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结合成教学目标的思想,对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学参考书中陈述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以理解、运用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为主,其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这种特殊的程序... 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结合成教学目标的思想,对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学参考书中陈述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以理解、运用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为主,其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这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主要定位在理解层次,有关记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目标较少,没有发现针对元认知知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教学目标 知识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应用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小明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8,共8页
研究以三年级的数学作业为例,对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应用作了初步探讨,发现采用该分类学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明确数学作业在设计意图上的特点和有待加强的地方,还能为不同的作业设计者提供共同的语汇来进行作业设计意图方... 研究以三年级的数学作业为例,对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应用作了初步探讨,发现采用该分类学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明确数学作业在设计意图上的特点和有待加强的地方,还能为不同的作业设计者提供共同的语汇来进行作业设计意图方面的交流。中小学教师对该分类学思想的正确把握和灵活运用是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教学应用 作业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核心素养思想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小明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从学习结果类型的角度对“受过教育的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描述,核心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围绕知识而执行不同复杂程度的认知过程的结果。从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角度对核心素养所做的描绘,不仅有助于...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从学习结果类型的角度对“受过教育的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描述,核心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围绕知识而执行不同复杂程度的认知过程的结果。从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角度对核心素养所做的描绘,不仅有助于阐明核心素养的迁移性,还能对核心素养中的态度成分进行解释。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有关核心素养的观点对于探讨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都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核心素养 知识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应用:方式与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小明 《教育参考》 2017年第1期38-44,共7页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主张从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看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三者的一致性。这一思想被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用来阐明教学目标,用来描述教学各要素的特征,用于设计教学策略以及用作教学...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主张从知识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看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三者的一致性。这一思想被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用来阐明教学目标,用来描述教学各要素的特征,用于设计教学策略以及用作教学交流研讨的工具。应用者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将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单理解成认知过程一维,没有正确体现知识与认知过程的不同结合方式等。此外,应用研究中的效度和信度问题以及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知识 认知过程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 被引量:93
14
作者 吴红耘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共5页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它反对将目标和教学活动相混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彩萍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年第23期23-25,共3页
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通过主题单元"中国传统民居"的案例设计,展示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方法和过程,结合案例探讨了分类表的设计和检验功能,提出了进一步中国化... 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通过主题单元"中国传统民居"的案例设计,展示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方法和过程,结合案例探讨了分类表的设计和检验功能,提出了进一步中国化学科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修订 一致性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以《平移与旋转》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1年第4期49-52,共4页
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重组织轻研讨的弊病,采用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与认知过程的两维表为工具,对两名特级教师的《平移与旋转》同课异构课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两节课例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为发挥布卢姆认知目... 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重组织轻研讨的弊病,采用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与认知过程的两维表为工具,对两名特级教师的《平移与旋转》同课异构课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两节课例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为发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在分析同课异构课例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课例研究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彩萍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通过主题单元"中国传统民居"的案例设计,展示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方法和过程,结合案例探讨了分类表的设计和检验功能,提出了进一步中国化... 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通过主题单元"中国传统民居"的案例设计,展示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估一致性设计方法和过程,结合案例探讨了分类表的设计和检验功能,提出了进一步中国化学科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修订 一致性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深化与提升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视角
18
作者 陶炼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1期15-22,共8页
对于深化和提升对外汉语教育来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框架。立足于阅读教学,对这一工具框架作概要性介绍;同时,结合运用这一工具框架编写《汉语短文阅读系列》的实践,探讨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深化和提... 对于深化和提升对外汉语教育来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框架。立足于阅读教学,对这一工具框架作概要性介绍;同时,结合运用这一工具框架编写《汉语短文阅读系列》的实践,探讨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深化和提升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若干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阅读教学 教学活动 教材编写 《汉语短文阅读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0个形态性状的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植物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家琼 吴保欢 +3 位作者 崔大方 羊海军 黄峥 齐安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基于与叶和果实相关的30个形态性状(包括20个定性性状和10个定量性状)对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11种3变种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杏属植物的OTU散点图;并且,结合降水量分布图绘制了中国杏属... 基于与叶和果实相关的30个形态性状(包括20个定性性状和10个定量性状)对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11种3变种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杏属植物的OTU散点图;并且,结合降水量分布图绘制了中国杏属植物分布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杏属植物被分成2支。若包含毛叶梅(A.mume var.goethartiana Koehne),则毛叶梅、梅(A.mume Sieb.)、洪平杏(A.hongpingensis C.L.Li)以及政和杏(A.zhengheensis J.Y.Zhang et M.N.Lu)聚为一支,其余8种2变种聚为另一支;若不包含毛叶梅,梅则被划分在后一个分支中。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仅60.318 0%,说明中国杏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在前3个主成分中,树高、叶片下表面被毛情况、叶长/叶柄长比值、叶长/叶宽比值、果核形状、叶宽、果核宽、叶柄长、果柄长和叶缘锯齿形状的绝对权重值均在0.7以上,表明这10个性状在中国杏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OTU散点图显示:中国杏属植物在二维散点图上的分类结果与其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其聚类结果中的各分支在三维散点图上也能够明显区分,说明可以采用前3个主成分中绝对权重值较高的性状对中国杏属植物进行分类。分布图显示:杏属植物遍布中国各省(区),且主要集中分布在400和800 mm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区域。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他人的研究成果,支持"将藏杏〔A.holosericea(Batal.)Kost.〕作为杏(A.vulgaris Lam.)的1个变种"以及"将政和杏作为梅的1个变种"的分类处理,并支持"将洪平杏作为独立种"的分类处理。此外,建议将仙居杏(A.xianjuxing J.Y.Zhang et X.Z.Wu)和华仁杏(A.cathayana D.L.Fu et al)作为杏属的栽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属 形态性状 UPGMA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OTU散点图 分类学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丹 李慧 +4 位作者 石硕 王晓蕊 赵建成 刘永英 李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81-2193,共13页
采用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BNU)等国内多个标本馆保存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Pohlia Hedw.section Cacodon Lindb.ex Broth.)及其近缘类群植物标本共计130余号进行了分类学分析鉴定,并对所确定的中国产直蒴组物... 采用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BNU)等国内多个标本馆保存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Pohlia Hedw.section Cacodon Lindb.ex Broth.)及其近缘类群植物标本共计130余号进行了分类学分析鉴定,并对所确定的中国产直蒴组物种的芽胞大小、形状及叶原基数量和长度等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的分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鉴定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共有8种——夭命丝瓜藓[Pohlia annotina(Hedw.)Lindb.]、糙枝丝瓜藓[P.camptotrachela(Ren.&Card.)Broth.]、林地丝瓜藓[P.drummondii(Müll.Hal.)Andr.]、疣齿丝瓜藓[P.flexuosa Harv.]、纤毛丝瓜藓[P.hisae T.J.Kop.et J.X.Luo]、异芽丝瓜藓[P.leucostoma(Bosch&Sande Lac.)M.Fleisch.]、念珠丝瓜藓[P.lutescens(Limpr.)H.Lindb.]和卵蒴丝瓜藓[P.proligera(Kindb.ex Breidl.)Lindb.ex Arnell]。(2)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是在假根或叶腋处生有芽胞,而且芽胞形状以及叶原基形状和数量在直蒴组中存在差异,如念珠丝瓜藓具有假根生芽胞,而疣齿丝瓜藓具有两型芽胞。(3)对所鉴定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8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及其与相近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绘制了形态特征墨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藓属直蒴组 芽胞 中国 分类学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