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教学实践研究——以“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例
1
作者 曹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4期139-141,共3页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PBL教学模式的流程,包括PBL问题的创设、PBL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展示结果与成果汇总以及总结与评价四个环节.同时,本文以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PBL教学模式的流程,包括PBL问题的创设、PBL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展示结果与成果汇总以及总结与评价四个环节.同时,本文以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例,阐述如何利用PBL策略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本案例表明,PBL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对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作用 被引量:72
2
作者 赵小蓉 林启美 +3 位作者 孙焱鑫 王幼珊 张有山 张美庆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14,共3页
经过CMC平板、滤纸液化和摇瓶培养试验 ,发现 6株菌中 ,产黄纤维单胞菌 (CellulomonasFlav igena)和康氏木霉 (Trichodermakonigii)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能力比较强 ,对来源不同的纤维素类物质分解能力差异很大 ;真菌与细菌一起接种时 ,... 经过CMC平板、滤纸液化和摇瓶培养试验 ,发现 6株菌中 ,产黄纤维单胞菌 (CellulomonasFlav igena)和康氏木霉 (Trichodermakonigii)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能力比较强 ,对来源不同的纤维素类物质分解能力差异很大 ;真菌与细菌一起接种时 ,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分解 分解作用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韧性转换挤压带的变形分解作用——以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为例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建新 许志琴 崔军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6,共9页
变形构造研究显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可划分成具有近水平拉伸线理的韧性左行走滑变形域(SS)和具有陡角度倾伏拉伸线理的收缩变形域(PS)。在SS与PS之间的过渡区域还发现中等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在SS区域内,大量的标志显示剪切作用为左旋走... 变形构造研究显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可划分成具有近水平拉伸线理的韧性左行走滑变形域(SS)和具有陡角度倾伏拉伸线理的收缩变形域(PS)。在SS与PS之间的过渡区域还发现中等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在SS区域内,大量的标志显示剪切作用为左旋走滑,在垂向剖面露头上可看到一些纯剪现象;而在PS变形域,则以垂向上的纯剪应变(垂向拉伸)为主,在水平露头上局部显示出左旋剪切特征。这些现象说明SS变形域以水平方向的简单剪切为主,具有少量垂向上的纯剪应变分量;而PS变形域则以纯剪应变为主,具有少量的水平简单剪切分量。因此,阿尔金东段可看作为一个转换挤压变形带,它可能为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斜向会聚作用的产物。在其韧性变形过程中,被分解成以左行走滑为主的变形域和以水平缩短、垂向拉伸为主的变形域,前者造成平行阿尔金走向的侧向运动,后者则引起阿尔金构造带的缩短、地壳加厚和山体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转换挤压带 变形分解作用 阿尔金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对磺化物的分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建新 杨靖亚 +2 位作者 张茜 马艳玲 陈志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为了确定钻井液所含的磺化物成分能否被油井中存在的主要腐蚀性细菌——硫酸盐还原菌( SRB)分解利用 ,研究了在有乳酸钠和无乳酸钠两种情况下 ,SRB对磺化酚醛树脂 型、磺化酚醛树脂 型和磺化褐煤树脂等常用磺化物不同浓度的分解利用... 为了确定钻井液所含的磺化物成分能否被油井中存在的主要腐蚀性细菌——硫酸盐还原菌( SRB)分解利用 ,研究了在有乳酸钠和无乳酸钠两种情况下 ,SRB对磺化酚醛树脂 型、磺化酚醛树脂 型和磺化褐煤树脂等常用磺化物不同浓度的分解利用情况。结果显示 :这些磺化物能被SRB分解利用 ,放出硫化氢 ;脱硫脱硫弧菌以共代谢方式分解磺化物 ;肠状脱硫弧菌可直接利用磺化物。进一步测定了在有乳酸钠和无乳酸钠时 ,一定磺化物浓度下 ,SRB分解利用磺化物过程中 ,SO2 -4和 H2 S浓度及 SRB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 SRB对磺化物的分解过程中 ,SO2 -4浓度分别达 1 .81 2 8mg/m L和 1 .0 1 0 mg/m L,H2 S释放量达 0 .0 4 2 8mg/m L和 0 .0 4 0 2 mg/m L ,SRB菌数随之增加到 1 .5× 1 0 9/m L和 7× 1 0 6/m L。此过程产生的硫化氢在油井环境下 ,可对油井套管和金属管道造成腐蚀 ,给石油工业带来潜在危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磺化物 分解作用 共代谢 石油工业 钻井液 硫化氢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的分解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成会 贾久满 +3 位作者 朱莲英 步新春 章晓岫 邓攀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将蚯蚓匀浆液与菜粕按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pH值条件下反应,定期测定反应物中植酸磷的含量,研究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37℃、pH值为5.15条件下,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有分解作用,在反应结束... 将蚯蚓匀浆液与菜粕按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pH值条件下反应,定期测定反应物中植酸磷的含量,研究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37℃、pH值为5.15条件下,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有分解作用,在反应结束时处理Ⅱ、Ⅲ、Ⅳ反应物中植酸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9%、7.81%、14.91%。在pH值为1.5条件下,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的植酸磷降解作用不明显;而在pH值为6.1条件下,反应8 h时植酸磷降解率可达23.56%。说明蚯蚓体内植酸酶在偏酸性条件下对菜粕中植酸磷的降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植酸酶 分解作用 菜粕 植酸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索书田 钟增球 +1 位作者 周汉文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2,共8页
确定超高压变质岩体的大小、分布、构造关系及变质演化 ,是理解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在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 ,榴辉岩及变质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 ,一般成厘米至公里尺度的布丁或透镜体 ,散布于片麻岩及面理... 确定超高压变质岩体的大小、分布、构造关系及变质演化 ,是理解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在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 ,榴辉岩及变质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 ,一般成厘米至公里尺度的布丁或透镜体 ,散布于片麻岩及面理化含榴花岗岩内。区域系统性的岩石学及构造学观察 ,尤其是在安徽省碧溪岭区 1∶ 1万比例尺的精细制图中证实 ,榴辉岩及其它超高压变质岩透镜体群的形成 ,主要是多期及递进变形分解作用的结果 ,造成了网络状线形强应变带与透镜状弱应变域流变学组合型式。榴辉岩与围岩片麻岩的过渡关系也证实 ,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体是“原地”形成的。榴辉岩体的形态、大小及空间分布规律特征 ,不支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属构造混杂岩的推论 ,而是反映了超高压及角闪岩相条件下不均匀韧性流动的应变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透镜体 超高压变质岩 变形分解作用 流变学型式 大别-苏鲁区 碧溪岭地区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红壤硝化、磷转化和酚分解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褚海燕 朱建国 +3 位作者 谢祖彬 李振高 曹志洪 曾青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69,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La对红壤硝化作用、磷转化作用和酚分解作用的影响。低浓度下 ,La对土壤硝化作用和磷转化作用均有某些刺激作用 ,但随着浓度的升高产生抑制作用并不断增强。La对土壤酚分解作用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 ,并随...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La对红壤硝化作用、磷转化作用和酚分解作用的影响。低浓度下 ,La对土壤硝化作用和磷转化作用均有某些刺激作用 ,但随着浓度的升高产生抑制作用并不断增强。La对土壤酚分解作用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 ,并随着浓度的升高 ,抑制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La对土壤硝化作用和酚分解作用的抑制作用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红壤 硝化作用 磷转化作用 分解作用 环境效应 肥料 生态环境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分解作用与中条山上玉坡变基性侵入岩席的厘定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春增 宋鸿林 傅昭仁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5-45,共11页
通过对中条山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正变质基性岩的变形分解及变质作用的研究以及变形变质系列的建立,结合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及铜矿峪地区绛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的对比,确认背斜核郎的黑云片岩系为与中条运动早期区域性... 通过对中条山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正变质基性岩的变形分解及变质作用的研究以及变形变质系列的建立,结合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及铜矿峪地区绛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的对比,确认背斜核郎的黑云片岩系为与中条运动早期区域性伸展有关的沿剥离断层侵入的基性岩席的变形变质产物。从而否定了长期以来一直把它定为“绛县群铜矿峪组(或西井沟组变基性火山岩)”的论断,对中条山变基性浸入岩的形成和演化作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分解作用 变基性 侵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雨萌 杨淑蕙 倪永浩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6,共2页
过渡金属中,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最为严重。而不同价态的锰离子对过氧化氢的作用也是不同的。Mn(Ⅱ)与Mn(Ⅲ)中,Mn(Ⅱ)为稳定价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并不明显,而Mn(Ⅲ)则完全不同,它对过氧化氢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作用。
关键词 过渡金属 过氧化氢 锰离子 催化分解作用 纸浆 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蛋白水解酶对菜粕蛋白的分解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久满 李成会 +1 位作者 朱莲英 刘素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蛋白水解酶 蚯蚓 分解作用 蛋白质含量 菜粕 活性成分 水解活性 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耕作状态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纤维分解作用强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礼富 林位夫 +2 位作者 王真辉 谢贵水 陈俊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24-26,30,共4页
对海南省东方、保亭和儋州等县市橡胶园、香蕉园和蔬菜地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3种不同耕作状态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均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变化规律,且耕作地大于空闲地。不同耕作状态土壤,以菜地微生物数... 对海南省东方、保亭和儋州等县市橡胶园、香蕉园和蔬菜地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3种不同耕作状态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均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变化规律,且耕作地大于空闲地。不同耕作状态土壤,以菜地微生物数量最多,香蕉地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的pH和全氮显著相关。菜地土壤的纤维分解菌数量及其纤维分解作用强度明显高于橡胶园和香蕉园的,耕作地的高于对照的。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与好气纤维分解菌数量和土壤pH显著相关,与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总数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状态 土壤微生物 纤维分解作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食性金龟子对家畜粪的分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新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6年第4期477-481,共5页
初步分析了在试验条件和自然状况下马(牛)粪的水分丢失和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以及与粪食性金龟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无金龟子作用时,马粪的自然失水随时间成线性变化;在金龟子的作用下,失水减慢,特别是试验中使用12头虫的情况下... 初步分析了在试验条件和自然状况下马(牛)粪的水分丢失和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以及与粪食性金龟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无金龟子作用时,马粪的自然失水随时间成线性变化;在金龟子的作用下,失水减慢,特别是试验中使用12头虫的情况下,失水速度的减慢更加明显;试验条件下,经金龟子作用的马粪水浸液中的有机质含量有减少的趋势,灰分含量未减少,即金龟子可能主要取食马粪中的有机质;在自然情况下,马(牛)粪分解过程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损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含量损失由未分解阶段到半分解阶段较大,另一种是含量损失在由半分解阶段到分解阶段时较大,单位重量粪中灰分的含量随分解时间变化不大,但由新鲜粪便到完全分解灰分肯定是减少的,在粪的分解过程中,有机质的损失快于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食性金龟子 家畜粪便 分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翁泉沟含铀硼铁矿床矿石特征及热液分解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学惠 袁家忠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2年第2期65-71,共7页
辽宁翁泉沟含铀硼铁矿中硼(B2O3)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一半,矿床经勘探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在综合利用资料积累与地质研究基础上,认为影响矿床利用的因素主要为矿石分解状况。研究认为矿床中硼镁铁矿-磁铁矿和硼镁石-磁铁矿两种... 辽宁翁泉沟含铀硼铁矿中硼(B2O3)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一半,矿床经勘探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在综合利用资料积累与地质研究基础上,认为影响矿床利用的因素主要为矿石分解状况。研究认为矿床中硼镁铁矿-磁铁矿和硼镁石-磁铁矿两种主要类型矿石中绝大部分可利用的为变质后期热液作用产生的硼镁石-磁铁矿型矿石。这种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是有规律可寻的。为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有必要按不同类型矿石重新圈定矿体,根据不同矿体中矿物组分,选择不同的综合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热液分解作用 含铀硼铁矿床 矿石类型 综合利用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奎减缓过氧化氢自分解作用的检测
14
作者 管泽民 吴东红 +2 位作者 黄国强 刘兴国 鱼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检测和验证氯奎 (CQ)对过氧化氢 (HP)自分解作用的抑制效果。方法 依据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底物 (OPD_HP)反应发生颜色改变原理 ,将以HP为主要成分的色素牙漂白剂分成 4组 ,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CQ ,应用灵敏的酶联免疫实验方法 ,对H... 目的 检测和验证氯奎 (CQ)对过氧化氢 (HP)自分解作用的抑制效果。方法 依据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底物 (OPD_HP)反应发生颜色改变原理 ,将以HP为主要成分的色素牙漂白剂分成 4组 ,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CQ ,应用灵敏的酶联免疫实验方法 ,对HP的稳定性进行了 3个月的追踪检测。结果  4组制剂随贮存时间的延长 ,其吸光值都降低 ,但程度不同 ,和CQ的含量呈依赖关系。CQ含量越高其吸光值越大 ,最高浓度与对照组比较 ,高 4~ 6倍。结论 CQ具有抑制HP自分解的作用。用含HP的漂白剂治疗色素牙时 ,加入适量CQ ,不但漂白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奎 过氧化氢 分解作用 检测 牙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志超 席贻龙 周俊 《中学生物学》 2014年第6期47-48,共2页
以温度、淀粉糊浓度、反应时间和pH为变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最适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4%淀粉糊浓度和pH8.12等条件下反应7d,以斐林试剂为显色剂能够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涂布平板计数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 以温度、淀粉糊浓度、反应时间和pH为变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最适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4%淀粉糊浓度和pH8.12等条件下反应7d,以斐林试剂为显色剂能够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涂布平板计数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为6 688 890个/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分解作用 涂布平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分解作用研究综述
16
作者 陈桂华 徐锡伟 《华南地震》 2004年第4期11-20,共10页
变形分解作用是描述总的构造应变变形如何分解到一定意义分量的一个运动学概念。变形分解作用形成的构造应变变形分量之间的分解可以是表现在应变场的不均一性,也可以是同一应变场的,还可以是表现在构造力学性质、变形机制等的差异。因... 变形分解作用是描述总的构造应变变形如何分解到一定意义分量的一个运动学概念。变形分解作用形成的构造应变变形分量之间的分解可以是表现在应变场的不均一性,也可以是同一应变场的,还可以是表现在构造力学性质、变形机制等的差异。因此,作为一种运动学概念,它涉及多个构造应用领域,研究者建立了多种不同的变形分解作用运动学模型并讨论其控制因素。为构造变形分解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思维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更系统的认识相关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的联系。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变形分解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分解作用 运动学模型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地震破裂分段性与走滑运动分解作用
17
作者 李陈侠 徐锡伟 +5 位作者 闻学泽 郑荣章 陈桂华 杨虎 安艳芬 高翔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6期12-13,共2页
基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测量,本文对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的3条次级断裂(托索湖断裂、玛沁断裂和玛曲断裂)的滑动速率以及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托索湖段与玛沁段走向产生20°和30°的双挤压弯曲,形... 基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测量,本文对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的3条次级断裂(托索湖断裂、玛沁断裂和玛曲断裂)的滑动速率以及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托索湖段与玛沁段走向产生20°和30°的双挤压弯曲,形成阿尼玛卿山挤压隆起,作为托索湖段和玛沁段的破裂分段标志,成为1937年托索湖7.5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终止点;在西贡周西侧和莫哈塘南侧,阿万仓断裂以40°的夹角与东昆仑断裂带相交,形成西贡周断裂交汇区,成为玛沁段与玛曲段破裂分段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中东部 分解作用 走滑运动 地震破裂 分段性 地震地表破裂带 地震活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 NaHCO_3及其缓冲体系对H_2O_2的分解作用
18
作者 蒲宗耀 蒲实 《纺织科技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26-29,共4页
就Na_2CO_3、NaHCO_3及其缓冲体系对H_2O_2的分解作用以及对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相同pH值下与NaOH对H_2O_2的分解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Na_2CO_3、NaHCO_3及其缓冲体系作H_2O_2漂白的碱剂是不利的.
关键词 Na2CO3 NaHCO3 H2O2 分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运动学转换与变形分解作用 被引量:36
19
作者 陈桂华 徐锡伟 +1 位作者 闻学泽 王亚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85,共28页
青藏高原周缘活动构造带的定量运动学研究对于理解整个高原演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区域气候-地貌-构造对比分析的年代学方法,获取了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内主要断裂的运动学定量数据,发现多个断裂段作为... 青藏高原周缘活动构造带的定量运动学研究对于理解整个高原演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区域气候-地貌-构造对比分析的年代学方法,获取了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内主要断裂的运动学定量数据,发现多个断裂段作为走滑活动为主的断裂在局部存在中心对称的倾向滑动分量。据矢量分析方法,将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及其相邻块体作为一个区域性构造系统,利用构造带内主要断裂的运动学定量数据,分析了构造带横向上的构造运动学转换关系和纵向上的变形分解作用,确定出贡嘎山隆起区存在6·2mm/a的具有透入分布式的垂直隆升速率、安宁河谷东侧台地内侧存在倾滑速率至少1·45mm/a、以逆冲为主的活动断裂。定量地建立了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构造转折带和东边界构造带的变形分解模式,进而建立了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及其相邻块体组成的区域性构造系统的定量运动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块体 构造运动学 变形分解作用 构造转换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肌肉组织提取液对酪蛋白分解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刘清斌 吴士业 《中国畜产与食品》 1998年第5期196-197,共2页
猪后腿肌肉在低温缓冲溶液中提取的汁液对酪蛋白等的分解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了肌肉组织对蛋白质确有分解作用,且体系中Ca^++浓度,提取缓冲液pH值,反应体系的温度都对蛋白质分解作用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肌肉组织 提取液 酪蛋白 分解作用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