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预防感染、预防压迫、损伤、自我监测、遵医用药、健康行为的养成、内瘘并发症的自我处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8%,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2.08%,血管瘤发生率为4.17%;对照组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25%,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8.33%,血管瘤发生率为14.58%,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42%,感染发生率为22.92%,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指数、心理指数、情感指数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内瘘自护能力,减少内瘘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 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边利霞 肖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9期118-118,共1页
目的研究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 目的研究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92%较对照组73.47%高(P <0.05)。结论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阶段护理干预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自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娟 丁静媛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442-442,共1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抽取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抽取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生活质量: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依从性: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③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自觉遵守医嘱,依从性高,符合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模式 肺结核患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