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护理模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春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模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进行剖宫产分娩的35岁以上高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模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进行剖宫产分娩的35岁以上高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疼痛(NRS)、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剖宫产分娩中应用分阶段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产妇术后疼痛和缓解心理状态,减少新生儿和产妇分娩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高龄产妇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郜小娜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54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和观察组(27例,分阶段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连...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54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和观察组(27例,分阶段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7 d。对两组患者康复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7 d营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52%,低于对照组的62.96%;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7 d两组患者血清ALB、TP、PA、Hb水平均下降,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分阶段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状态,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分阶段护理模式 营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周杰 谭闻雨 +2 位作者 顾一帆 张琳 齐丹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干预胃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本研究选择2021年8-2022年9月份住院的胃肠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分阶段护理... 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干预胃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本研究选择2021年8-2022年9月份住院的胃肠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分阶段护理模式。采集两组病人首次下床、肛门排气等恢复各项指标,并且在该过程中,要将手术前后的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详细的记录。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空情况,第一次起床的情况,以及肠鸣音的恢复情况,进食半流质实物,留置尿管,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营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而言,分阶段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胃肠肿瘤 营养水平 预后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倪小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6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对康复效果、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探讨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对康复效果、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水平[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等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ALB、Hb及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为期实施手术治疗前予以分阶段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胃肠肿瘤 康复 营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梁滢 吴均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79-81,共3页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使用分阶段护理对其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7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源自2020.1~2021.12本院收入,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分阶段护理为观察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各项营养...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使用分阶段护理对其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7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源自2020.1~2021.12本院收入,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分阶段护理为观察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开展分阶段护理模式,可促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指标,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营养水平 预后状况 分阶段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婷婷 聂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3,共3页
分析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68名我院肿瘤科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间实习的护生进行研究,根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34)、参比组(n=34)。为参比组护生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开展分层次分阶段... 分析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68名我院肿瘤科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间实习的护生进行研究,根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34)、参比组(n=34)。为参比组护生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带教效果、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肿瘤专科护生临床带教优良率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护生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高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在提高带教效果、教学满意度及护生综合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阶段护理模式 肿瘤科 护理带教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导航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若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导航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设立,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资料82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3年05月~2024年10月,对照法: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41例,选择常规护理模式... 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导航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设立,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资料82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3年05月~2024年10月,对照法: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41例,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资料取41例,选择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导航护理模式。对照不同护理模式的成效。结果 肺功能指标,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导航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指标,确保护理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促进患者健康程度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患者 Swanson关怀理论 阶段导航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聚焦护理模式对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焦虑抑郁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魏慧娟 江柳燕 +1 位作者 施惠琴 杨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ICSI助孕的140例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ICSI助孕的140例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护理,试验组采用分阶段聚焦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在情绪变化、满意度和ICSI结局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聚焦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治疗满意度,有利于积极改善情绪状态,且不会影响ICSI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少弱精子症 阶段聚焦护理模式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9
作者 王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6-0139,共4页
观察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后,对于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我院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骨骨折,随机分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参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肱骨骨折术后病人... 观察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后,对于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我院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骨骨折,随机分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参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肱骨骨折术后病人的护理中,实行分级康复护理,能够使病人的痛苦水平得到明显的降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也得到了改善,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术 护理效果 早期阶段康复护理模式 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法和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结合用于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MDADI评分的影响
10
作者 闫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99-202,共4页
探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应用正念减压法和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MDADI评分的影响。方法 样本的抽取时间为2022.11--2023.11,纳入的病人均为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者。在纳入的78例病患中,以奇偶分组方案划分组别,患者规划到两... 探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应用正念减压法和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MDADI评分的影响。方法 样本的抽取时间为2022.11--2023.11,纳入的病人均为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者。在纳入的78例病患中,以奇偶分组方案划分组别,患者规划到两个小组。每组39例。第一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第二组则应用正念减压法和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二者分别以参照组、试验组命名。评估不同小组的吞咽功能、癌因性疲乏程度等相关数据。结果 (1)试验组吞咽功能比另一组波动更为明显,并且因性疲乏程度所得分数值有着显著的下降趋势,较另一组低,P<0.05。结论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病患接受护理干预过程中,以正念减压法+分阶段康复护理为方案,利于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并且对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提升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法 阶段康复护理模式 喉癌喉部切除术后 MDADI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谭雪红 冯娟红 李永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探讨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等病例数纳入常规组、延续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分阶段延续护理,对比2组的呼吸操训练依从性、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SGR... 探讨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等病例数纳入常规组、延续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分阶段延续护理,对比2组的呼吸操训练依从性、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SGRQ得分值)、负性情绪(SAS、SDS得分值)、自我效能(GSES得分值)。结果 延续组的呼吸操训练依从性(96.67%)高于常规组(85.00%),P<0.05;延续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护理后的SGRQ得分值(33.21±6.04分)低于常规组(42.62±7.20分),P<0.05;延续组护理后的SAS、SDS得分值(55.82±5.31分、55.21±5.08分)低于常规组(60.23±5.67分、60.83±6.17分),P<0.05;延续组护理后的GSES得分值(35.19±3.51分)高于常规组(32.31±4.06分),P<0.05。结论 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呼吸操训练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值得采纳、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延续护理模式 COPD稳定期患者 呼吸操训练依从性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截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肖慧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1-004,共4页
研究分析截瘫患者使用分阶段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截瘫患者100例,入院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运用随机数字表形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患者分阶段针对性护理,分析应用效果。结... 研究分析截瘫患者使用分阶段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截瘫患者100例,入院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运用随机数字表形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患者分阶段针对性护理,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研究组相比对照组,可见发生率低(P<0.05),神经功能评测,评测得分两组均以护理后略高,其中研究组评分于护理后有更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 分阶段针对性护理模式为截瘫患者实施护理,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疾病诊疗安全、神经功能恢复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针对性护理模式 截瘫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行为护理模式预防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巧 《全科护理》 2020年第9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行为护理模式预防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某院收治的长期血液透析病人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阶段行为护理模式预防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某院收治的长期血液透析病人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透析期间实施分阶段行为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液体摄入控制依从率、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行为管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及液体摄入能力、运动管理能力、遵医用药、内瘘自我保护、情绪管理、并发症监测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社会关系、躯体症状、环境领域、心理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行为管理能力,提高病人治疗依从率,从而有效预防透析综合征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长期血液透析 行为管理 透析失衡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龙 谢晶 《现代医学》 2019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探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高效护理模式。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肠肿瘤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影响,探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高效护理模式。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分阶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康复指标,记录手术前、术后1周营养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活动、肠鸣音恢复、进食半流质食物、留置尿管、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焦虑、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模式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胃肠肿瘤 康复效果 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娟萍 胡国华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根据入院随机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根据入院随机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分阶段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随访3月后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3月时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随访3月时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同组护理前(P<0.05);随访3月时研究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边利霞 肖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9期118-118,共1页
目的研究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 目的研究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92%较对照组73.47%高(P <0.05)。结论分阶段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阶段护理干预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预防感染、预防压迫、损伤、自我监测、遵医用药、健康行为的养成、内瘘并发症的自我处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8%,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2.08%,血管瘤发生率为4.17%;对照组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25%,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8.33%,血管瘤发生率为14.58%,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42%,感染发生率为22.92%,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指数、心理指数、情感指数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内瘘自护能力,减少内瘘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阶段护理干预模式 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丽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患者护理意愿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延...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患者护理意愿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关节功能。结果: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关节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阶段延续性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分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阳 陈华琴 尤丹丹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分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对于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 目的 探讨分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对于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分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数、负面情绪分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结论 分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骨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骨盆骨折 阶段差别化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4期159-159,共1页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FMA评分较对照组高(P&...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FM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促进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康复护理模式 中风后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