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三维质量模型构建
1
作者 陈叶文 姜海英 章希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构建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以提供评估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质量的评估依据。方法:2022年1~8月,根据三维质量模型的“结构—过程—结果”结构为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下肢动脉栓... 目的:构建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以提供评估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质量的评估依据。方法:2022年1~8月,根据三维质量模型的“结构—过程—结果”结构为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现状以初步筛选并确定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由20名专家对初步建立的“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出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实施2轮函询,确定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并获得最终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0%,第2轮函询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两轮函询均获得较高的积极性(回收率>70%)。第1轮、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84、0.913,具有较高的权威程度(Cr>0.800);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第0.117~0.149、0.091~0.115(P<0.05~P<0.01)。最终形成本研究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52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可靠性较高,可用于评估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护理质量并促进护理质量的完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切开取栓术 敏感性指标 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成辉 荆磊 +2 位作者 王若鹏 芮兴无 韩临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切开取栓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踝肱指数、足部皮温、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足部皮温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天、术后3天,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以及足部皮温,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取栓术 老年急性下肢动脉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红 田少勇 +1 位作者 杨彦林 雷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05-208,234,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切开组(n=100,行切开取... 目的探讨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切开组(n=100,行切开取栓术)和溶栓组(n=100,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血管通畅率,手术前后的踝肱指数、足部皮温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通畅率均为100%。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足部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切开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5/100),低于溶栓组患者的14.0%(1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取栓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疗效相当,但切开取栓术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 切开取栓术 导管接触性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对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8期206-207,共2页
目的分析对实施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患者疼痛情况、感染情况、出院... 目的分析对实施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患者疼痛情况、感染情况、出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需要手术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护理中,围手术期护理十分关键,应广泛采取该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期护理 动脉切开取栓术 闭塞性脉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17例
5
作者 张毅强 刘晓萍 +1 位作者 陈亮 娄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3-3,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急性肺动脉 导管溶治疗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大块肺栓塞1例
6
作者 封加涛 简劲峰 +3 位作者 彭峰 苏艳玲 罗灿华 莫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5-55,共1页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9个月,胸闷、气促2d”于2005年4月20日入内科治疗。入院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右心房内有一长约9.3cm的条索状团块,随心脏舒缩飘动,并可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肺动脉收缩压(PASP)44.8m...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9个月,胸闷、气促2d”于2005年4月20日入内科治疗。入院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右心房内有一长约9.3cm的条索状团块,随心脏舒缩飘动,并可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肺动脉收缩压(PASP)44.8mmHg(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内科治疗 急性大块肺 体外循环 心脏超声检查 肺动脉收缩压 双下肢水肿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中青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敏捷 李嘉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运用动脉切开术治疗中青年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本院就诊的急性下肢动脉中青年患者74例,均符合动脉切开取栓指征,进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分别比较其手术前后的踝肱指数(ABI),以及术后并发症、截肢率和死亡率的相关... 目的分析运用动脉切开术治疗中青年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本院就诊的急性下肢动脉中青年患者74例,均符合动脉切开取栓指征,进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分别比较其手术前后的踝肱指数(ABI),以及术后并发症、截肢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情况。结果动脉切开取栓术前后患者踝肱指数有显著的提高(P<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术后截肢率为8.1%、死亡率为5.4%。结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中青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佳,踝肱指数有显著提高,并发症出现率、截肢率和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切开取栓术 中青年 急性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新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1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究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集到的60例(60条肢体)经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踝肱指数变化情... 目的探究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集到的60例(60条肢体)经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踝肱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截肢情况,评价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0.38±0.21)提升至(0.89±0.23),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t=15.4483,P<0.05);术后有10例患者截肢,其截肢率为16.67%;病程在48 h内的41例患者中有2例截肢,病程在48 h以上的19例患者中有8例截肢,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效果显著,及时取栓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截肢率,提升平均踝肱指数,可作为临床理想治疗方式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切开取栓术 急性下肢动脉 平均踝肱指数 截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闭益气活血汤联合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研究
9
作者 吕忠俊 杨轲 马从乾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7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通闭益气活血汤联合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动脉切开取栓术联合通闭益气活血汤治疗。比... 目的:观察通闭益气活血汤联合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动脉切开取栓术联合通闭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AI)、红细胞变形指数(RCD)、全血还原黏度(BRV),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8.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V、PV、Hct、AI、BRV均降低(P<0.05),ESR、RCD均上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BV、PV、Hct、AI、BRV均较低(P<0.05),ESR、RCD均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采用通闭益气活血汤联合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脉管炎 通闭益气活血汤 动脉切开取栓术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文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例)和观察组(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例)和观察组(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及不良心态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进行手术的前1天,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手术的前1小时,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心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接受动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及不良心态的发生率,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切开取栓术 心理干预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在超声动态监视下成功抢救1例急性巨大块肺栓塞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小梅 王军 +2 位作者 郭学佳 张会军 张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2,共3页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间断发作,呼吸困难4d收入院。患者25d前患者曾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外院行柯氏钉固定手术治疗。查体:T36.9℃;P115次/min;R18次/min;BP120/86mmHg(1mmHg=0.133kPa),半卧位,呼吸急促,口...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间断发作,呼吸困难4d收入院。患者25d前患者曾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外院行柯氏钉固定手术治疗。查体:T36.9℃;P115次/min;R18次/min;BP120/86mmHg(1mmHg=0.133kPa),半卧位,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指甲黏膜青紫,心率115次/min;两肺呼吸音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大块肺 体外循环 急性 抢救 超声 侧股骨颈骨折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文辉 张成鑫 +3 位作者 许金国 郭志祥 刘状 葛圣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一种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同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 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一种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同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效果良好,无再发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急性肺 双侧 急性肺动脉 下肢深静脉血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治疗方法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急诊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巨块型肺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尧林 刘英军 +1 位作者 肖剑光 王丛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05-F0005,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治疗 急诊体外循环 肺动脉 心脏彩色超声检查 巨块型 晕厥发作 石膏外固定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肺动脉栓塞合并脊髓脱髓鞘病变行右心室切开取栓术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青 徐东 +4 位作者 尚学斌 刘燕晖 李洪利 刘飞 张科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211-211,共1页
患者男,46岁,因"脊髓脱髓鞘病变"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7.8℃,HR128次/min,BP120/60mmHg,双下肢肌力Ⅳ级,T10以下针刺感觉减退,双髋以下音叉震动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患者入院3d后突感胸闷,心悸,气短,行心脏彩色超声检... 患者男,46岁,因"脊髓脱髓鞘病变"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7.8℃,HR128次/min,BP120/60mmHg,双下肢肌力Ⅳ级,T10以下针刺感觉减退,双髋以下音叉震动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患者入院3d后突感胸闷,心悸,气短,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右心室内约7cm长条状不均匀回声,随心脏舒缩摆动,有时经肺动脉口脱入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扩大,三尖瓣反流,考虑存在肺动脉栓塞并右心室血栓。转入心外科后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肺动脉 脱髓鞘病变 右心室 脊髓 心脏彩色超声检查 入院查体 感觉减退
原文传递
巨块型肺动脉栓塞急诊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一例
15
作者 柳尧林 刘英军 +1 位作者 肖剑光 王丛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8-728,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急诊体外循环 肺动脉 巨块型 心脏彩超检查 晕厥发作 石膏外固定 肺动脉高压 右房内
原文传递
急诊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厚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5-56,F0002,共3页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来自近端动脉壁、心脏或其他来源的栓子冲入动脉血流,栓塞远端小分支动脉,最终导致器官或四肢缺血性坏死,以下肢多见,其典型表现包括“5P”征,即麻木、疼痛、运动障碍、苍白和无脉搏。有文献报道,急性动脉栓塞导致的截...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来自近端动脉壁、心脏或其他来源的栓子冲入动脉血流,栓塞远端小分支动脉,最终导致器官或四肢缺血性坏死,以下肢多见,其典型表现包括“5P”征,即麻木、疼痛、运动障碍、苍白和无脉搏。有文献报道,急性动脉栓塞导致的截肢率在5%~29%,死亡率高达15%~25%[1]。该病具有发病快、进展快、病情凶险等特点,有效诊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急诊动脉切开取栓能迅速恢复血流,改善肢体供血,减少或避免患者截肢和死亡,更是心源性异位栓塞首选的治疗手段。本文将近2年收治的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并急诊局麻下行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动脉切开取栓术 FOGARTY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Ⅱ型、Ⅲ型癌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小勇 周存才 +1 位作者 涂强 游骁翔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2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观察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HCC合并Ⅱ型及Ⅲ型PVTT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行门静脉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原位切开组),60例行传统手术方式取栓术(传统手术组),比... 目的观察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HCC合并Ⅱ型及Ⅲ型PVTT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行门静脉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原位切开组),60例行传统手术方式取栓术(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原位切开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7%、23.2%、44.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5.0%、48.3%、83.3%,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94.6%,传统手术组为98.3%,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3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98.2%、3.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95.0%、1.7%,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9.3%、53.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5.0%、5.0%,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传统组为5.3个月,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组患者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可降低HCC合并PVTT患者的近期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 原位切开直视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巨块性肺动脉栓塞
18
作者 武建英 达嘎 +4 位作者 李勇 李忠诚 唐振宇 杨永良 姚兵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巨块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对3例经多排螺旋CT确诊、保守治疗无效并发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早期应用肝素,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3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心... 目的探讨急性巨块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对3例经多排螺旋CT确诊、保守治疗无效并发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早期应用肝素,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3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心功能由Ⅳ级改善为Ⅰ~Ⅱ级,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未发生再栓塞。结论多排螺旋CT可作为确立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依据;适时的手术决策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切开球囊导管取栓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敏 李美蓉 徐晓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5期152-153,共2页
下肢动脉栓塞是由于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斑块随着血液流动造成动脉管腔堵塞,导致肢体组织缺血的急性病变,栓塞可发生在动脉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动脉分叉处,此处也是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据统计,
关键词 股动脉切开球囊导管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的手术治疗与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鲍彤 肖飞 +2 位作者 刘德若 郭永庆 梁朝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1,共8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在局部晚期肺癌中占有一定比例,积极外科手术能否带来获益,以及具体术式选择均存在争议,是目前外科研究的热点。我们报告了单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队列,结合预后分析...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在局部晚期肺癌中占有一定比例,积极外科手术能否带来获益,以及具体术式选择均存在争议,是目前外科研究的热点。我们报告了单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队列,结合预后分析探究合理的诊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8月-2017年7月共有11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病例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治疗选择、病理类型、预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7.9岁,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其中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1例,常规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入路手术1例。手术达R0切除9例,R1切除2例。手术用时210min-380 min,平均292 min,出血量100 mL-1,600 mL,平均436 mL。全组有1例(9.1%)术后90天内死亡病例,另有4例(36.4%)出现心律失常、脑梗、低氧血症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鳞癌6例,腺癌4例,肉瘤样癌1例,病理分期p T4N0M0 7例,p T4N1M0 4例。术后对9例患者行辅助化疗,随访期内对2例患者行放射治疗。全组随访时间2个月-53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30.7%,中位无病生存期31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49.1%,中位总体生存期为33个月。结论对有选择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房瘤栓患者,选择合理术式切除肿瘤病灶和肺静脉、左房内瘤栓,加强围术期管理并配合新辅助/辅助化放疗,可能获得满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外循环 左房切开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