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军 吴小涛 +3 位作者 陈辉 李永刚 卜星平 茅祖斌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2年9月采用肘内外联合小切口(长2~4 cm)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17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2年9月采用肘内外联合小切口(长2~4 cm)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17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伸直型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平均年龄6.5岁(4~12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7.5个月.所有骨折均于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发生缺血性挛缩、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n评分:优5例,良 7例,一般5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度的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采取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的方法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能够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有效避免了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并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科手方法 骨折固定 儿童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 交叉 固定治疗 内固定 尺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广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27-927,共1页
关键词 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 固定治疗 小切口复位 小切口切开复位 骨折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闫孝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61-63,共3页
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腕关节功能更好... 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腕关节功能更好,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手术安全性更高,更利于促进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尺桡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克氏针加丝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志国 兰雁 李存佳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交叉 丝线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桡骨小头切除 切开复位 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 总结报告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户俊建 郑颂浩 +1 位作者 刘新冬 王高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8期3339-3341,共3页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兰考第一医院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予以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兰考第一医院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予以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予以研究组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随访3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68%(3/31)]低于对照组[32.26%(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内固定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洲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采取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 切开复位 微型钢板内固定 交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内外双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斌 殷成宇 《西藏医药》 2011年第3期29-30,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以儿童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对于严重移位、明显肿胀、伴有神经肌肉损伤及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为了能避免肘内、外翻畸形的发生,术中应尽可能的获得解剖复位。我院自2008年1月~201... 肱骨髁上骨折以儿童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对于严重移位、明显肿胀、伴有神经肌肉损伤及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为了能避免肘内、外翻畸形的发生,术中应尽可能的获得解剖复位。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采用肘内外双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小切口 肱骨髁骨折 临床分析 治疗 肘内 内固定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孙少松 邓斌 张星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两组术式对效果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并发症较多,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两种术式对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均有优劣,可根据患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两枚固定 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廉小婧 李飞 +1 位作者 万广亮 于铁强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和预后情况,统计术后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比86.8%,P>0.05)。结论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创伤大,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两种术式均可有较佳的肘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各有优劣,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经皮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例
10
作者 张贵春 刘文田 《实用医药杂志》 1998年第2期26-26,共1页
胸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例139医院(山东德州253000)张贵春刘文田患者,男,41岁。1995-12-02抬重物时摔倒,右胸部撞到汽车挡板上,即感右胸锁区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来院就诊。患区突起畸形,拍X线... 胸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例139医院(山东德州253000)张贵春刘文田患者,男,41岁。1995-12-02抬重物时摔倒,右胸部撞到汽车挡板上,即感右胸锁区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来院就诊。患区突起畸形,拍X线片示右胸锁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 固定 内固定 牵引力传递 药物治疗 手法复位 功能锻炼 石膏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跟骨骨折合并距舟关节脱位一例
11
作者 于立志 刘永华 +1 位作者 李凌云 李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33-133,共1页
笔者于2009年10月收治双侧跟骨骨折合并距舟关节脱位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从约3m高处坠落致双足疼痛1h人院。人院后摄双足正、侧、斜位X线片,并行CT三维扫描,提示双距舟关节脱位,双跟骨下内侧结节骨折并移位,... 笔者于2009年10月收治双侧跟骨骨折合并距舟关节脱位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从约3m高处坠落致双足疼痛1h人院。人院后摄双足正、侧、斜位X线片,并行CT三维扫描,提示双距舟关节脱位,双跟骨下内侧结节骨折并移位,双足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取双足背内侧纵切口显露距舟关节,见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位于舟骨的跖内侧,足舟骨向背侧移位,舟骨骨折线集中于舟骨下部,骨块小而粉碎,无明显移位,纵向牵引并跖曲前足使关节复位并分别用2枚克氏针固定,对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舟关节脱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舟骨骨折 2009年 固定 跖内
原文传递
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7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德权 王洪俊 秦增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点。方法 :从 2 84例中随机抽取三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各 5 8例 ,共计 174例 ,分三组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A组 ,桡侧交叉或平行克氏针固定为B组 ,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为C组 ,分析其疗效。结果 ...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点。方法 :从 2 84例中随机抽取三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各 5 8例 ,共计 174例 ,分三组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A组 ,桡侧交叉或平行克氏针固定为B组 ,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为C组 ,分析其疗效。结果 :随访 10~ 2 8月 ,骨折完全愈合 ,参照邱耀元、葛宝丰[1] 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疗效评定 ,A组 :优 4 5例 ,良 13例。B组 :优 4 8例 ,良 10例。C组 :优 5 2例 ,良 6例。结论 :1、三种方法骨折愈合率无差异。 2、A、B二组肘内翻、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 ,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C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于A、B二组 ,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 ,且此类神经损伤均在 3月内恢复。此类骨折的治疗一旦实施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交叉固定 平行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2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航 陈云疆 +1 位作者 黄振海 唐云建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7Z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15例,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半个月~2年,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2项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相比,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其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透视下斯撬拨复位交叉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腕Barton骨折1例
14
作者 何兰琦 刘鸿群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855-855,共1页
患者,男,25岁,主因车祸致右腕、左肩、双下肢外伤1 h入院.X线片示:左股骨、右胫骨、左肩胛骨骨折,右桡骨远端骨折,桡腕关节脱位.右掌侧有一碎折块波及关节面,骨折线呈斜型,骨折块向近侧掌侧移位,腕骨向掌侧移位.右手指远端血运感觉基本... 患者,男,25岁,主因车祸致右腕、左肩、双下肢外伤1 h入院.X线片示:左股骨、右胫骨、左肩胛骨骨折,右桡骨远端骨折,桡腕关节脱位.右掌侧有一碎折块波及关节面,骨折线呈斜型,骨折块向近侧掌侧移位,腕骨向掌侧移位.右手指远端血运感觉基本正常,诊断为右Barton骨折.待病情稳定其他骨折妥善处理后于2月7日在壁丛麻醉下行右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取右腕桡背侧切口,显露桡神经浅支游离保护,于腕背桡侧第1、2鞘管之间,打开鞘管,切开骨膜、腕关节囊,术中所见与X线片表现一致,桡骨远端掌侧骨折块与舟骨同向掌侧移位,先骨折断端清理,将骨折块复位,同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使桡腕关节复位,用多根交叉克氏针固定,术中查复位满意、固定确切.术毕行石膏托外固定,术后复查X线片示:桡腕关节复位,骨折对位对线好,术后抗感染治疗12 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ON骨折 右腕 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交叉固定 后抗感染治疗 骨膜剥离器 桡腕关节脱位 中所见 石膏托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