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干骨折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权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RIF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Cor、PGE_(2)、NE手术应激指标水平。以WOMAC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PO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术后Cor、PGE_(2)、NE水平低于ORIF组,WOMAC各项评分均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IF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RIF比较,MIPPO治疗TSF,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围术期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申吉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 评估跟骨骨折治疗中,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符合跟骨骨折指征的患者中选取80例(选取年限为2018年10月—2023年3月),通过抛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闭合复... 目的 评估跟骨骨折治疗中,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符合跟骨骨折指征的患者中选取80例(选取年限为2018年10月—2023年3月),通过抛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将上述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以及足功能的优良率纳入统计学计算工具对比。结果 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研究组足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提升足功能的优良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缩短手术、住院时间,改善跟骨B?hler角、Gissane角,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对比观察
3
作者 王建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与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ORIF治疗...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与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ORIF治疗,观察组行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应激指标、疼痛评分、下肢活动能力、功能障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皮质醇、前列腺素E2、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儿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下肢运动能力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徐初平 陈善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9-0143,共5页
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研究组(微创钢板内固定),各50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44.73±6.61)min、术中... 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研究组(微创钢板内固定),各50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44.73±6.61)min、术中出血量(163.22±20.27)mL、切口长度(3.47±0.53)cm、骨痂形成时间(14.33±2.65)周、骨折愈合时间(4.12±0.30)个月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6.52±8.59)min、(311.52±34.59)mL、(6.84±0.77)cm、(17.72±3.49)周、(4.86±0.44)个月,P<0.05;术后,研究组SP、PGE2、NPY水平分别为(5.59±0.64)μg/mL、(125.37±14.58)pg/mL、(169.93±15.55)pg/mL,低于对照组(7.48±0.73)μg/mL、(151.87±16.43)pg/mL、(195.84±17.11)pg/mL,P<0.05;研究组CRP、TNF-α、IL-1β、IL-8水平分别为(13.24±2.19)mg/L、(20.52±3.45)pg/mL、(8.61±1.86)μg/L、(19.44±4.39)pg/mL,低于对照组(18.73±2.76)mg/L、(28.94±4.52)pg/mL、(13.23±2.54)μg/L、(27.84±5.25)pg/mL,P<0.05;与对照组(16.00%,8/50)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更低,P<0.05。结论 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相比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微创钢板内固定创伤更低,恢复速度更快,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
5
作者 赵继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42-045,共4页
探讨临床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时,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对于患者的影响和价值。方法 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挑选出4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分析目标。把入选的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在不同组别之中,... 探讨临床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时,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对于患者的影响和价值。方法 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挑选出4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分析目标。把入选的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在不同组别之中,给予不同的骨骼手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来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其组内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要明显地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优化患者的影像参数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对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质疏松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探讨
6
作者 沈太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5-0048,共4页
讨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后具备哪些价值。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选取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达到手术指征,择期开展手术治疗,分组依据为患者手术方式意愿,共分为每组5... 讨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后具备哪些价值。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选取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达到手术指征,择期开展手术治疗,分组依据为患者手术方式意愿,共分为每组50例,两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实施于对照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方案实施于研究组。需要对不同手术方案下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观察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旨在验证那种手术方案更好。结果 对比对照组,手术耗时以研究组更小,切口长度以研究组更短,术中失血量以研究组更少,P<0.05。对比对照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值以研究组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研究组(16%)更小,P<0.05。对比对照组,术后康复时间以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 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术中创伤性、术后并发症、康复时间与疼痛指标均更低,因此后者手术方案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少辉 谢章家 +2 位作者 李兰泉 何生 陈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6期4173-4178,共6页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A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 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与髓内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比较 被引量:30
8
作者 梁博伟 赵劲民 +2 位作者 殷国前 胡峰 盘荣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116-3120,共5页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3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07-03/2010-05收治胫骨下段骨...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3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07-03/2010-05收治胫骨下段骨折患者85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25例,髓内钉固定31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9例。记录3组的手术创伤、全身炎性反应、胫骨功能恢复、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愈合的指标。结果与结论:3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在手术创伤、软组织损伤及胫骨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骨折愈合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在治疗A型骨折方面无优势,但在治疗B、C型骨折方面优势明显;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和软组织损伤小、全身炎性反应轻、胫骨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面临着固定过程中骨折复位困难和固定后畸形愈合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 髓内钉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森 赵劲民 +1 位作者 李晓峰 胡雪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01-904,共4页
目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分为MIPPO组及ORIF组,O... 目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分为MIPPO组及ORIF组,ORIF组37例采用ORIF法治疗,MIPPO组26例采用MIPPO法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以判断疗效。并按Johner-Wruhs临床功能评分标准做预后分级。结果:MIPPO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RIF组,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短于ORIF组,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Johner-Wruhs分级MIPPO组优良率高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法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疗效优于ORIF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健 徐昌 +2 位作者 高冲 续斌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1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7 d),延期手术组(>7 d,均为保守治疗后)。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采用Co...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1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7 d),延期手术组(>7 d,均为保守治疗后)。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DASH上肢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活动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早期手术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延期手术组,DASH评分低于延期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延期手术组缩短(P均<0.05)。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分别有6、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较好,与延期手术相比,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早期手术 延期手术 Constant-Murley评分 上肢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弹性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兴旺 邱德伟 +1 位作者 邹勇 肖太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2.4)min、(62.4±10.1)ml、(55.7±2.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8.5±3.3)min、(133.7±9.5)ml、(80.5±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5.6%、9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弹性髓内钉 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四肢长骨干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善飞 谢仁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12-15,19,共5页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持续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及康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像...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持续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及康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像学评分优47例(42.73%)、良30例(27.27%)、可21例(19.09%)、差12例(10.91%);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40例(36.36%)、良35例(31.82%)、可17例(15.45%)、差18例(16.36%)。术后3个月旋前恢复率最高,其次为尺偏、桡偏、掌屈、背伸、旋后。年龄≥60岁、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的患者术后影像学评分较差(P<0.05);年龄≥60岁、女性、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差(P<0.05)。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骨折复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年龄、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功能恢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术后开始锻炼时间为功能恢复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及功能恢复预后受到年龄、合并骨折、骨折类型的影响,术后早期锻炼并不会影响骨折复位且可明显提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功能康复锻炼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钢仁 孙超 +1 位作者 王明喜(指导) 孙鲁(指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 Bohler角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康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87-89,共3页
在解剖学上,肱骨干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与肱骨髁上2cm的部位,骨折好发于肱骨中下段。全身骨折中,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发生较多的骨折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国内报道,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0%-1.5%,
关键词 肱骨骨折 临床应用 切开复位钢板 固定术治疗 内固定术 髓内钉 肱骨干骨折 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顾云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2期47-4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前、术后1周、1年行X线检查,测量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年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均明显增加,跟骨宽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1年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跟骨宽度与术后一周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11.1%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恢复患者跟骨骨折部位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方面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优势,因此,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条件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当作为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皮肤坏死的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国海 张敏 王金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而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对于“SandersⅡ、Ⅲ、1V”型骨折,现多主张采用足跟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了...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而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对于“SandersⅡ、Ⅲ、1V”型骨折,现多主张采用足跟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后创口边缘皮肤坏死导致钢板外露是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皮肤坏死 防治 治疗方法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治疗 局部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军 疏致富 罗辉耀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胫骨骨折行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究胫骨骨折行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42.12±1.28)min、(12.02±1.08)d、(10.02±1.25)周,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72.15±1.25)mL,少于对照组(t=47.867、15.258、14.793、307.277,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7.09%,高于对照组(χ^2=9.18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χ^2=9.226,P<0.05)。结论胫骨骨折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优于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微创内固定技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磊 宋良玉 沙广钊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6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内...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1.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提高治疗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技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 胫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锋 唐征宇 +3 位作者 宋文泉 张军 柴殿波 吴硕柱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索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 目的探索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格率(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经腹切口手术用于治疗贲门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PILON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西龙 张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行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行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小腿内外侧双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及骨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 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