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瓷贴面、纳米树脂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曹丽丽 闫素珍 刘贵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瓷贴面、纳米树脂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四六〇医院收治的67例前牙切角缺损修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瓷贴面组32例患者给予瓷贴面修复,纳米树脂组35例患... 目的探讨瓷贴面、纳米树脂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四六〇医院收治的67例前牙切角缺损修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瓷贴面组32例患者给予瓷贴面修复,纳米树脂组35例患者给予纳米树脂修复。评估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的修复良好率(完整性、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CAL)];记录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修复后,瓷贴面组各项修复良好率指标(完整性、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均高于纳米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PD、PLI、SBI、CAL均低于修复前,且瓷贴面组上述各项牙周指标均低于纳米树脂组(P<0.05);瓷贴面组修复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纳米树脂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纳米树脂,瓷贴面修复前牙切角缺损修复良好率更佳,对于牙周指标改善更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切角缺损 修复 瓷贴面 纳米树脂 牙周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树脂直接充填与瓷贴面用于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
2
作者 崔雪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20-0023,共4页
对比分析树脂直接充填与瓷贴面应用到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纳入78例患者,均于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救治,以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参照组行树脂直接充填治疗,研究组行瓷贴面,分析效果。结果 研究组美学效果、并... 对比分析树脂直接充填与瓷贴面应用到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纳入78例患者,均于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救治,以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参照组行树脂直接充填治疗,研究组行瓷贴面,分析效果。结果 研究组美学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情况,较参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与牙周指标都显著改善,研究组更优,炎症(P<0.05)。结论 与树脂直接充填比较,在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应用瓷贴面,整体美学效果更好,所出现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能够改善各项炎症因子反应,存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直接充填 瓷贴面 前牙切角缺损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固位钉用于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景双林 黄丽娟 +5 位作者 唐哲 曹灵 李琥 汤春波 张光东 于金华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氧化锆陶瓷固位钉用于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前牙切角缺损病例80例,其中活髓牙36例,死髓牙已行根管治疗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CAD/CAM氧化锆陶瓷固位钉加树脂联合修复,对照组采用树...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氧化锆陶瓷固位钉用于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前牙切角缺损病例80例,其中活髓牙36例,死髓牙已行根管治疗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CAD/CAM氧化锆陶瓷固位钉加树脂联合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直接充填修复,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1年随访,实验组成功36例,失败3例,失访1例,成功率92.3%;对照组成功20例,失败18例,失访2例,成功率52.6%。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切角缺损修复过程中,氧化锆陶瓷固位钉可明显增强复合树脂的固位,是一种新型牙本质固位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固位钉 切角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act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梦明 赵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Dyract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材料修复 6 2颗患牙 ,并以光固化复合树脂做为对照 ,二者均辅以自攻自断螺旋固位钉以增强固位 ,共 10 8颗牙 ,随访 18~ 2 4个月。结果 Dyract复合体的... 目的 探讨Dyract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材料修复 6 2颗患牙 ,并以光固化复合树脂做为对照 ,二者均辅以自攻自断螺旋固位钉以增强固位 ,共 10 8颗牙 ,随访 18~ 2 4个月。结果 Dyract复合体的成功率为 95 .16 % ,高于光固化复合树的 80 .43% (P <0 .0 5 ) ,尤其是对龋齿的修复二者有明显差别 ,而冠折修复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Dyract复合体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及生物性能 ,粘结力强 ,边缘封闭好及氟释出 ,对牙髓刺激小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RACT复合体 修复 前牙切角缺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整体抗折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小丽 蒋月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0-833,共4页
目的:检测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牙齿的整体抗折性能。方法:搜集30颗完整离体中切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A、B 2组为实验组,对实验组离体切牙用磨除法制备近中切角缺损模型。对缺损模型进行根管治疗及牙体预备,2组... 目的:检测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牙齿的整体抗折性能。方法:搜集30颗完整离体中切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A、B 2组为实验组,对实验组离体切牙用磨除法制备近中切角缺损模型。对缺损模型进行根管治疗及牙体预备,2组皆预备唇侧贴面及舌侧鸠尾,对A组切缘进行2 mm磨除。用纳米树脂对2组牙齿进行分层分色直接充填修复,完成抗折试件的制备。C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冷热循环2 000次试验后以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试件的断裂载荷,观察断裂模式,将3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B,C 3组的平均断裂载荷分别为(466.93±171.68)N,(444.5±173.00)N及(474.77±97.55)N(P>0.05)。30个试件中,仅对照组中发生1个不利断裂。结论: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与天然牙的抗折性能相近,断裂模式皆为有利断裂。切端磨除不影响整体抗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角缺损 纳米树脂 断裂载荷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本质桩对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树脂修复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卫国 张少锋 王利民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 mm,直径1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 mm,直径1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树脂桩、纤维桩以及氧化锆桩对树脂充填后牙本质桩、树脂粘接界面以及牙体组织粘接界面最大主应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的分布相似,牙本质桩的最大主应力主要集中于树脂与牙体组织交界处;牙本质桩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集中于牙本质桩顶端;牙本质桩与牙体组织的最大主应力集中于树脂与牙体组织交界处。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峰值相差较大,其中氧化锆桩组的各项最大主应力峰值均较其余两组大;而纤维桩组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结论纤维桩组可以有效增加树脂粘接面积,并降低树脂和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角缺损 复合树脂 牙本质桩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修复大面积切角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焱 唐继伟 施春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修复上中切牙大面积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60颗牙)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A组仅使用复合树脂修复,B组使用复合树脂加自攻螺纹钉联合修复,于修复后3年以改良美国公共健康部(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修复上中切牙大面积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60颗牙)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A组仅使用复合树脂修复,B组使用复合树脂加自攻螺纹钉联合修复,于修复后3年以改良美国公共健康部(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结果: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修复方法在修复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3年临床观察,单纯用复合树脂修复上中切牙大面积切角缺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自攻螺纹钉 大面积切角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牙本质纤维桩形态对树脂修复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赛玲 王利民 王卫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10-1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 mm,直径1 mm;运用三维有限元...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 mm,直径1 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柱形桩、锥形桩以及串珠桩对树脂充填后牙本质桩、树脂粘接界面以及牙体组织粘接界面最大主应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的分布及大小相差较大。串珠组易在串珠之间形成应力集中,其在桩自身、与树脂粘接界面以及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远高于另外两组;锥形桩在桩自身和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而柱形桩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结论锥形牙本质纤维桩可以有效传递和分散应力,降低桩及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角缺损 复合树脂 牙本质桩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牙切角缺损大小对其贴面修复后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覃小凤 姚颖冰 +1 位作者 许胜 苏晓晖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研究切牙切角缺损大小对其贴面修复后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上颌中切牙42颗,随机均分为6组(1A、2A、3A、1B、2B、3B组),每组7颗,其中1、2、3代表缺损等级,A、B分别代表IPS e.max铸瓷贴面和GC硬质树脂贴面。每组按不同缺损大... 目的研究切牙切角缺损大小对其贴面修复后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上颌中切牙42颗,随机均分为6组(1A、2A、3A、1B、2B、3B组),每组7颗,其中1、2、3代表缺损等级,A、B分别代表IPS e.max铸瓷贴面和GC硬质树脂贴面。每组按不同缺损大小预备牙体,并在唇侧缺损边缘制备宽1 mm,深度为0.5 mm浅凹形微创边缘。然后分别按照标准工艺程序完成微创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和GC.GRADIA硬质树脂贴面。各组均用3M RelyX Veneer树脂粘接套装粘固于离体牙上,用万能测力机测试抗折力,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微创铸瓷贴面修复的抗折力与缺损大小有关。1A组与2A、3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3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瓷贴面复合体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粘接面脱落(占71.43%);微创树脂贴面修复的抗折力与缺损大小无明显关系,3组间抗折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树脂贴面复合体的破坏模式为树脂贴面崩折(100%)。抗折力2A组>2B组、3A组>3B组,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缺损等级越大,微创铸瓷贴面修复后抗折力越大;而缺损等级大小对微创树脂贴面修复抗折力影响较小,在2、3级缺损时微创瓷贴面的抗折力都大于微创树脂贴面,提示当前牙咬力较大,缺损等级增大时,应尽可能选择抗折力较大的微创瓷贴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贴面 抗折力 切角缺损 折裂模式 铸瓷 硬质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金华 平雷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666-667,共2页
目的讨论用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121例206颗切角缺损前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纳米树脂,对照组用传统混合型复合树脂,进行光固化修复,经过1~2年疗效观察。结果两年纳米树脂总有效率为94.47%,传统... 目的讨论用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121例206颗切角缺损前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纳米树脂,对照组用传统混合型复合树脂,进行光固化修复,经过1~2年疗效观察。结果两年纳米树脂总有效率为94.47%,传统混合型复合树脂总有效率为69.78%,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纳米树脂是目前修复前牙切角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切角缺损 纳米树脂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钉加光固化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孟钢 程刚 +3 位作者 方东 陈红卫 吕思平 陆丰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 评价螺纹钉加光固化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2 8例 ,计 45 0颗牙以螺纹钉固位 ,光固化复合体进行修复 ,修复后 12、2 4、36个月复查 ,临床观察充填物形态、色泽及临床症状 ,据此判断效果。结果 优良率达到 ... 目的 评价螺纹钉加光固化复合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2 8例 ,计 45 0颗牙以螺纹钉固位 ,光固化复合体进行修复 ,修复后 12、2 4、36个月复查 ,临床观察充填物形态、色泽及临床症状 ,据此判断效果。结果 优良率达到 92 .8%,效果满意。结论 螺纹钉加光固化复合体适用于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切角缺损 螺纹钉 光固化复合体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加用螺纹钉修复活髓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学强 盘荣福 《新医学》 1996年第7期358-358,共1页
本文采用光固化树脂加螺纹钉作填充修复体,修复活髓前牙切角缺损150例,疗效显著,解决了长期以来活髓前牙切角修复容易脱落及死髓的问题,并认为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切角缺损 牙修复 螺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波 冯瑶 +2 位作者 王佳琦 李冬梅 刘玉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1期111-111,共1页
目的:比较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颗患牙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充填。充填1年随访按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M复合树脂修复后1年随访成功85例,修复效果和普... 目的:比较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颗患牙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充填。充填1年随访按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M复合树脂修复后1年随访成功85例,修复效果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M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优于普通复合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复合树脂 前牙 切角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相芹 冯悦慧 寇育荣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解决了前牙牙体缺损的美观及功能的问题,作者于1996年以来,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16例前牙切角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牙切角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切角缺损的治疗
15
作者 温映萍 颜丽瑛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11-412,共2页
我科于1991~1993年对30例前牙切角缺损的患者采用固位钉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病人,男18例,有20只患牙,女12例,有13只患牙,合计为33只患牙。患者年龄12~40岁... 我科于1991~1993年对30例前牙切角缺损的患者采用固位钉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病人,男18例,有20只患牙,女12例,有13只患牙,合计为33只患牙。患者年龄12~40岁,其中26例因外伤引起,7例为前牙龋引起的切角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切角缺损 固位钉固定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切角缺损嵌体修复远期疗效观察
16
作者 高素娟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2年第2期15-17,共3页
作者采用混合型嵌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120例,经过20年随访,复查24例,28个修复体,19个完好,无松动,边缘密合,功能良好,唯唇面充填材料磨损、变色,影响美观。修复时间最长17年,最短3年,远期疗效良好。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前牙切角缺损的适... 作者采用混合型嵌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120例,经过20年随访,复查24例,28个修复体,19个完好,无松动,边缘密合,功能良好,唯唇面充填材料磨损、变色,影响美观。修复时间最长17年,最短3年,远期疗效良好。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前牙切角缺损的适应证、洞型设计、牙体制备、蜡型制作及充填材料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角缺损 钉嵌体 鸠尾嵌体 嵌体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汪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95-96,共2页
目的评价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共105颗前牙切角缺损患牙,应用纳米树脂进行缺损修复,治疗结束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约患者复诊。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成功随访并复诊患者78例,93颗患牙。其中成功修复的患... 目的评价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共105颗前牙切角缺损患牙,应用纳米树脂进行缺损修复,治疗结束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约患者复诊。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成功随访并复诊患者78例,93颗患牙。其中成功修复的患牙87颗,成功率为93.55%。失败的患牙中松动脱落为3颗,修复体边缘变色、着色为3颗,无继发龋患牙。结论纳米树脂是目前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树脂 前牙切角缺损 口腔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张光照 《贵州医药》 CAS 1992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光固化树脂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最初用紫外线照射聚合,对人体有害;目前均采用可见光照射聚合,不但无害,而且树脂聚合后结构均匀致密,可高度磨光,硬度大且耐磨,操作时间比较充裕,有利于恢复牙体缺损的解剖形态,所以很多复杂... 光固化树脂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最初用紫外线照射聚合,对人体有害;目前均采用可见光照射聚合,不但无害,而且树脂聚合后结构均匀致密,可高度磨光,硬度大且耐磨,操作时间比较充裕,有利于恢复牙体缺损的解剖形态,所以很多复杂的牙体缺损都用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包括邻切龋),洞型较复杂,固位条件差,充填材料又有缺陷,治疗后易脱落,影响美观和发音,病人深感痛苦。笔者于1988年7月至1991年7月用可见光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42例病人均来至口腔科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 切角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攻自断型螺纹钉在修复前牙切角缺损中的应用体会
19
作者 王英 查能愉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两种方法比较观察 ,探讨其固定和抗力的作用 ,以便对前牙美学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 86颗不同程度切角缺损的患牙 ,分别用攻纹钉及金属支架固位 ,缺损修复后并进行 1~ 3年的疗效对比观察。结... 目的 :通过对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两种方法比较观察 ,探讨其固定和抗力的作用 ,以便对前牙美学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 86颗不同程度切角缺损的患牙 ,分别用攻纹钉及金属支架固位 ,缺损修复后并进行 1~ 3年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两种修复方法 ,在观察的 1~ 2年虽然功纹钉较金属支架固位成功率高 ,但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3年复查结果两者呈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 ,从近期和远期效果看 ,攻纹钉都优于金属支架固位 ,这与其有较强的机械扣锁力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自断型螺纹钉 修复 前牙切角缺损 应用 金属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临床观察
20
作者 孙昊量 袁捷尔 杨占友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光固化复合树脂 前牙切角缺损 修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