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大豆荚果形成特性和萌发特性观测
1
作者 张楠 沈佳欣 +5 位作者 汤鲜丽 刘嘉瀛 黄菁 黄雨珣 穆麟 张志飞 《草学》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荚果形成及种子萌发特性,以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野生状态下的野大豆群落为试验材料,对野大豆不同生殖生长期荚果生长发育变化、种子变化、千粒重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野大豆生殖生长时期为42 d,植... 为探究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荚果形成及种子萌发特性,以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野生状态下的野大豆群落为试验材料,对野大豆不同生殖生长期荚果生长发育变化、种子变化、千粒重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野大豆生殖生长时期为42 d,植株上层种子先于植株下层种子成熟,为无限结荚习性,种子千粒重7.0712~7.1666g。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贮藏时间和是否划破种皮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种皮种子发芽参数显著高于未划破种皮种子处理组(P<0.05);贮藏时间为120 d时划破种皮种子与未划破种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该结果有助于指导野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豆 种子硬实 贮藏时间 划破种皮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罗小燕 李欣勇 +3 位作者 张瑜 王文强 白昌军 丁西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8-1237,共10页
为了解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以30份豆科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硬实特性及划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热水浸泡3种处理方法对种子硬实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0份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为0.00%~96.67%,平均为50.1... 为了解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以30份豆科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硬实特性及划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热水浸泡3种处理方法对种子硬实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0份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为0.00%~96.67%,平均为50.18%,不同豆科牧草种子间的硬实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对于大部分豆科牧草种子,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与硬实率呈正相关关系,当硬实率大于70%时,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15~30和7~15 min,而当硬实率小于30%时,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5~10和1~3 min;浓硫酸处理和划破种皮对种子硬实的破除效果较好,热水处理效果较差,但经热水处理后的乳豆(Galactia elliptifoliola)和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种子发芽率要高于浓硫酸处理。因此,对于不同物种的种子,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根据其硬实率大小预测不同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划破种皮 硫酸处理 热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飞 庞晶晶 张克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加拿大红叶紫荆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其种子的休眠特性,严重阻碍了该物种的开发利用。通过对新成熟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形态结构、种子发芽率、种子吸水率以及打破休眠的不同方式(损伤种皮、冷层积、浓硫酸和湿热处理)的试验,研究加拿... 加拿大红叶紫荆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其种子的休眠特性,严重阻碍了该物种的开发利用。通过对新成熟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形态结构、种子发芽率、种子吸水率以及打破休眠的不同方式(损伤种皮、冷层积、浓硫酸和湿热处理)的试验,研究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的休眠类型及打破方式。结果表明,新成熟的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不能吸水;划破种皮后可将萌发率提高到12%,说明种子具有物理和生理休眠的双重属性;通过划破种皮、30 min的浓硫酸处理或5 min 80℃温水处理均可以有效打破物理休眠,而通过3个月的4℃冷层积或500 mg/L赤霉素处理可以有效打破生理休眠。综上所述,损伤种皮+低温层积或赤霉素处理的方式可有效打破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的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红叶紫荆 种子萌发 复合休眠 划破种皮 低温层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蓄二型性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启娟 严佳玥 魏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5-1411,共7页
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园林草坪绿化的优良地被植物。本研究对扁蓄种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5℃/15℃、10℃/20℃、15℃/25℃、20℃/30℃、25℃/35℃(黑暗12 h/光照12 h)5个变温周期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 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园林草坪绿化的优良地被植物。本研究对扁蓄种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5℃/15℃、10℃/20℃、15℃/25℃、20℃/30℃、25℃/35℃(黑暗12 h/光照12 h)5个变温周期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植株上产生两种在形状、大小、颜色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扁蓄果实,一种为黄褐色狭卵形,有光泽,长3.15 mm,千粒重1.77 g;另一种为黑褐色卵形,无光泽,长1.91 mm,千粒重1.33 g。2)黄褐色种子在5个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都大于80%,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而黑褐色种子萌发率低,萌发缓慢,最终萌发率小于50%,存在休眠现象。3)划破种皮及低温层积处理能显著提高黑褐色种子的萌发率,表明黑褐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通过研究扁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为开发利用这一地被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蓄 种子异型性 种子萌发 休眠 温度 低温层积 划破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四棱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洪军 李华 《山东蔬菜》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四棱豆,又名翼豆、翅豆,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作物,其叶片、嫩荚、种子、块根均可入药。叶为眼疾的外敷剂,嫩荚清热解毒,种子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等19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目前许多国家争相将其作为高蛋白粮食新资源和蔬菜资源来开发利... 四棱豆,又名翼豆、翅豆,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作物,其叶片、嫩荚、种子、块根均可入药。叶为眼疾的外敷剂,嫩荚清热解毒,种子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等19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目前许多国家争相将其作为高蛋白粮食新资源和蔬菜资源来开发利用。由于四棱豆种皮较厚,且种皮外覆盖一层角质层,不易吸水,如果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发生严重的腐烂现象,导致发芽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 浓硫酸浸泡法 划破种皮 种子发芽率 四棱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