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充放电内部损伤演化及刚度衰减实验研究
1
作者 辛立攀 杨思源 +4 位作者 侯亚楠 李传崴 王志勇 李林安 王世斌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Li-SSB)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灵活的可设计性以及较大的能量密度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固态电解质在长服役周期中的内部损伤演化及刚度衰减问题,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扫描成像重建技术(X-CT)对Li_(6.4)La...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Li-SSB)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灵活的可设计性以及较大的能量密度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固态电解质在长服役周期中的内部损伤演化及刚度衰减问题,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扫描成像重建技术(X-CT)对Li_(6.4)La_(3)Zr_(1.4)TaO_(12)(LLZTO)固态氧化物电解质在Li-SSB长周期充放电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分别对Li/LLZTO/Li对称电池结构在0.3mA/cm^(2)和0.5mA/cm^(2)两种电流密度工况下不同循环次数的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图像的灰度特征提取方法定量得到了LLZTO电解质的内部孔隙演化规律;通过建立LLZTO固态电解质多孔结构的无量纲弹性模量模型,研究了LLZTO固态电解质充放电过程中的模量衰减效应。实验结果表明:Li-SSB中电解质的力学损伤速度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电池服役阶段电解质损伤程度与循环极化电压高度正相关,电池短路后电解质损伤演化呈现先剧烈后缓和的演化规律。上述结果揭示了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电池的内部损失演化规律,对改进和设计高性能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对称电池 X-CT 固态电解质 孔隙率 刚度衰减
原文传递
砂土刚度衰减模型在海上风电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烨之 张雅琪 卢昌红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1-8,I0001,I0002,I0003,I0004,共12页
海上风电基础的受荷环境复杂,风、浪、流等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地基会发生软化现象,易造成结构的失稳倾覆,现有通用有限元软件较难直接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砂土刚度衰减模型是分析循环横向承载工况下砂土地基受力变形规律的有效方法,基... 海上风电基础的受荷环境复杂,风、浪、流等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地基会发生软化现象,易造成结构的失稳倾覆,现有通用有限元软件较难直接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砂土刚度衰减模型是分析循环横向承载工况下砂土地基受力变形规律的有效方法,基于ABAQUS计算内核,采用FORTRAN77语言编写了相应程序,建立了大直径单桩基础、负压筒基础以及导管架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循环承载工况下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和材料的刚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程序的精确性与通用性均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求解的每个增量步能依据积分点的应力状态与循环次数对砂土的刚度进行折减修正,实现了砂土刚度衰减模型在通用有限元软件的内嵌,可为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础 砂土刚度衰减模型 循环承载工况 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衰减模型在大直径桩累积侧向位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安峰 张光建 +1 位作者 贾玉帅 张晓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26,共6页
利用土体刚度衰减模型,研究风机桩基础在长期风浪荷载作用下的累积侧向位移问题.基于砂土室内动三轴试验数据,得到刚度衰减模型的回归系数,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土体刚度衰减模型,考虑循环次数、荷载频率及荷载大小对风机桩基础... 利用土体刚度衰减模型,研究风机桩基础在长期风浪荷载作用下的累积侧向位移问题.基于砂土室内动三轴试验数据,得到刚度衰减模型的回归系数,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土体刚度衰减模型,考虑循环次数、荷载频率及荷载大小对风机桩基础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荷载频率对钢管桩侧向位移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存在某一特定荷载频率,使得钢管桩的侧向位移发展十分迅速.当循环荷载较小时,钢管桩泥面处水平位移随着循环的进行逐渐稳定.当循环荷载超过一定大小后,泥面处水平位移急剧发展且不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管桩 刚度衰减 二次开发 长期循环荷载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床吸力和刚度衰减模型的深海钢悬链线立管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坤鹏 薛鸿祥 唐文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5-589,596,共6页
运用ABAQUS创建触地单元,将立管-海床作用的模拟简化为3种模型:线性刚度、线性截断、线性截断并考虑海床吸力和刚度衰减.将浮体垂向运动作为立管顶端边界输入,并对3种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考虑立管-海床分离以及吸力效应对... 运用ABAQUS创建触地单元,将立管-海床作用的模拟简化为3种模型:线性刚度、线性截断、线性截断并考虑海床吸力和刚度衰减.将浮体垂向运动作为立管顶端边界输入,并对3种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考虑立管-海床分离以及吸力效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考虑吸力效应时,在立管和海床分离的阶段会有较多的疲劳应力循环.第③类触地单元较好地反映了吸力的产生和释放过程,其包含的海床刚度衰减模型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线立管 立管-海床作用 触地单元 海床吸力 刚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块整浇墙刚度衰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艳 刘洪波 +1 位作者 白旭峰 付丽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4-17,26,共5页
基于40片足尺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体剪力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的结果,研究此种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将墙体按照破坏模式分为两类,分别是剪切型和弯曲型,利用试验得到的墙体滞回曲线,计算出不同位移时的刚度,探寻墙体刚度与顶点位移变化规律... 基于40片足尺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体剪力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的结果,研究此种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将墙体按照破坏模式分为两类,分别是剪切型和弯曲型,利用试验得到的墙体滞回曲线,计算出不同位移时的刚度,探寻墙体刚度与顶点位移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回归,得到不同破坏模式下此种墙体的刚度衰减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墙体的刚度随着位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加载初期,墙体刚度衰减迅速,随着位移增大,刚度衰减缓慢,逐渐趋于稳定;衰减方程满足指数函数;当位移较小时,与剪切型相比,弯曲型墙体的刚度衰减速度更快,当位移较大时,二者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块整浇墙 刚度衰减 回归分析 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归一化刚度衰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艳 王凤来 +1 位作者 刘洪波 李化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4-480,共7页
目的研究在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归一化刚度衰减,确定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方法利用34片足尺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将墙体按照破坏模式分为剪切型和弯曲型两种,选取截面厚度分别为190 mm、240... 目的研究在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归一化刚度衰减,确定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方法利用34片足尺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将墙体按照破坏模式分为剪切型和弯曲型两种,选取截面厚度分别为190 mm、240 mm和290 mm的3种块型的墙体,基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计算得到在不同破坏模式下墙体的刚度,采用对初始刚度的归一化和对峰值点刚度的归一化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刚度退化系数α0=Ki/K0和αm=Ki/Km.结果得到归一化刚度衰减方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刚度退化系数α0与Δi/Δ0曲线和αm与Δi/Δm曲线均满足指数衰减规律,建议指数方程中的衰减指数取-1.34更加合理.结论无论是剪切型还是弯曲型破坏墙体,各次试验中αm曲线的离散性更小,更加均匀、稳定,可以用αm曲线方程表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刚度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砌块砌体 剪力墙 刚度衰减 归一化 刚度退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强度和刚度衰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欧进萍 林燕清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1-8,共8页
先进行了混凝土在单级和两级等幅轴压重复应力作用下的高周疲劳试验;其次,根据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的三阶段普遍规律,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定义了单级和两级等幅疲劳剩余静载极限强度和刚度衰减率的表达式;然后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相应... 先进行了混凝土在单级和两级等幅轴压重复应力作用下的高周疲劳试验;其次,根据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的三阶段普遍规律,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定义了单级和两级等幅疲劳剩余静载极限强度和刚度衰减率的表达式;然后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相应加载等级剩余静载极限强度和刚度衰减率的经验公式;最后将上述公式推广到了混凝土的多级等幅疲劳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疲劳损伤 静载极限强度 刚度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安峰 南博文 +1 位作者 陈缘 付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6-1323,共8页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衰减模型,并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长期循环荷载下大直径桩的p-y曲线.然后通过引入循环反力比的概念,获取了桩土系统的刚度衰减参数,同时实现了对初始地基反力模量的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修正p-y曲线法能够综合考虑荷载特性、循环次数、砂土刚度循环弱化等因素,可为长期水平循环作用下大直径桩基础的初步设计提供一种简明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大直径单桩 刚度衰减模型 尺寸效应 循环荷载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管片接头刚度衰减系数(ACS)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新平 朱磊 +1 位作者 李宗艺 李君普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3-687,共5页
以盾构隧道衬砌三环原型加载破坏试验为基础,通过严格按照足尺试验尺寸、试验条件建立分析模型并消除环间作用的方法建立了单环加载破坏分析模型,着重就某局部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整环内力(弯矩)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盾构... 以盾构隧道衬砌三环原型加载破坏试验为基础,通过严格按照足尺试验尺寸、试验条件建立分析模型并消除环间作用的方法建立了单环加载破坏分析模型,着重就某局部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整环内力(弯矩)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盾构隧道管片整环破坏历程中,管片接头转动刚度的变化历程可通过转动刚度衰减系数这一特征变量进行追踪;(2)特定位置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时,可导致其他位置管片弯矩发生增加或降低,且增减幅度并不一致;(3)在整环外加荷载增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特定位置管片接头转动刚度的衰减(破坏)可导致管片环其它位置的弯矩迅速增加,从而引起或加速整环管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管片接头 刚度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混凝土的不可逆变形与刚度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毓利 谢和平 赵鹏 《上海力学》 CSCD 199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本文根据内变量定义,引入了表征塑性发展和产生损伤的内变量,根据塑性力学和损伤力学方法,结合混凝土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结果,对混凝土不可逆变形和刚度衰减进行了研究,经与反复加卸载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如果将其推广... 本文根据内变量定义,引入了表征塑性发展和产生损伤的内变量,根据塑性力学和损伤力学方法,结合混凝土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结果,对混凝土不可逆变形和刚度衰减进行了研究,经与反复加卸载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如果将其推广至反复加卸载试验极为困难的复杂受力工况将是方便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变量 不可逆变形 刚度衰减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刚度衰减模型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佟丽莉 陈辉 +1 位作者 孟松鹤 杜善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9-164,共6页
应用微分几何理论 ,推导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非测地线缠绕轨迹、包角方程及绕丝头运动方程 ,得到缠绕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数据。将封头处变化的缠绕角、厚度等实际工艺参数直接用于壳体结构的理论分析。采用叠层的增量本构关系 ,模... 应用微分几何理论 ,推导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非测地线缠绕轨迹、包角方程及绕丝头运动方程 ,得到缠绕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数据。将封头处变化的缠绕角、厚度等实际工艺参数直接用于壳体结构的理论分析。采用叠层的增量本构关系 ,模拟层合板壳结构的损伤过程 ,建立了损伤后刚度衰减模型及刚度退化准则 ,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刚度衰减系数。应用此模型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处损伤会导致其弯曲刚度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刚度衰减 损伤 非测地线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刚度衰减的地面堆载对既有隧道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敏 甘晓露 +2 位作者 杜巍 俞建霖 龚晓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5-1971,1979,共8页
地面临时堆载可能会使周围土体产生明显的沉降变形,进而对城市地下空间中的邻近既有隧道产生不利影响。理论解析法是评估地表超载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有效方法。目前的理论解析分析方法一般假定土体刚度沿既有隧道轴线方向为一定值,忽略了... 地面临时堆载可能会使周围土体产生明显的沉降变形,进而对城市地下空间中的邻近既有隧道产生不利影响。理论解析法是评估地表超载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有效方法。目前的理论解析分析方法一般假定土体刚度沿既有隧道轴线方向为一定值,忽略了地面堆载引发的土体刚度衰减的影响。基于两阶段分析法提出了考虑纵向土体刚度衰减的地面堆载引发既有隧道变形计算模型。既有隧道被假定为搁置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利用邓肯张模型对地表堆载引发的土体非线性响应进行评估,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合理评估地表堆载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堆载 既有隧道 土体刚度衰减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海床的刚度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子博 陶金光 +2 位作者 胡丹 李芬 谢小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1-358,共8页
在地震和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内部产生循环应力、循环应变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累积,可能造成饱和软黏土地基强度和刚度的降低,对桩基础的承载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将反映土体软化特性的参数引入等效黏弹性模型中,建立考虑循环荷载作... 在地震和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内部产生循环应力、循环应变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累积,可能造成饱和软黏土地基强度和刚度的降低,对桩基础的承载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将反映土体软化特性的参数引入等效黏弹性模型中,建立考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刚度衰减以及动应力-应变非线性和滞回性的修正模型,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反演获得饱和Kaolin软黏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和软化特性参数。对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进行二次开发数值实现了该修正模型,并与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进一步采用修正模型研究了不同强度地震激励作用下的自由场海床响应,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修正模型描述饱和软黏土海床地震响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循环荷载 刚度衰减 二次开发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黏土的原位刚度衰减规律及数学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然 孔令伟 +2 位作者 师文卓 郭爱国 张先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10-418,共9页
湛江组黏土作为一种高强度、高灵敏度的结构性土,其力学特性易受取样扰动的影响。通过在典型结构性黏土地层中开展自钻旁压试验(SBPT)和地震扁铲试验(SDMT),获取了土体原位剪切模量−剪应变衰减曲线(G-γ曲线),并采用Stokoe模型表征其归... 湛江组黏土作为一种高强度、高灵敏度的结构性土,其力学特性易受取样扰动的影响。通过在典型结构性黏土地层中开展自钻旁压试验(SBPT)和地震扁铲试验(SDMT),获取了土体原位剪切模量−剪应变衰减曲线(G-γ曲线),并采用Stokoe模型表征其归一化刚度衰减性状。结果表明:通过SDMT测得的地震波波速Vs计算了小应变剪切模量G_(0),基于SBPT结果的非线性分析推导出土体的切线剪切模量G_(t),结合G_(0)和G_(t)进而获取了完整的原位刚度衰减曲线;不同深度处的土体原位剪切模量G随剪应变γ增加均呈双曲线形的衰减规律,证明结构性黏土的力学性能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结构性黏土的原位刚度参数在γ≤10^(−3)%条件下呈增大趋势,在γ>1%条件下几乎不变;归一化的原位G-γ曲线与Stokoe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采用Stokoe模型能够准确、合理地描述土体原位刚度衰减特征。该研究可为湛江组黏土地层的岩土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参数,也可为类似地层的刚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黏土 刚度衰减特征 剪切模量 原位试验 Stoko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水平动荷载作用下刚性短桩刚度衰减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树平 冷建 叶冠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81-184,共4页
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桩侧土的刚度变化是桩基设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采用基于移动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水土完全耦合有限元法,建立二维桩土共同作用模型,探讨黏土中刚性短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力与位移的关系,以及割... 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桩侧土的刚度变化是桩基设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采用基于移动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水土完全耦合有限元法,建立二维桩土共同作用模型,探讨黏土中刚性短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力与位移的关系,以及割线刚度的衰减规律。并对比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与静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的差异,得到一些对研究和设计都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短桩 水平承载能力 刚度衰减 水土耦合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升力面扭片刚度衰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岚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导弹长期储存升力面扭片刚度衰减问题,用损伤力学的方法给出了扭转力矩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解,并对解析解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刚度衰减主要发生在开始阶段,因此研制阶段扭片储存试验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关键词 扭片 刚度衰减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拉伸载荷下复合材料单向板刚度衰减规律研究
17
作者 王乐 吴富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2-1309,共8页
复合材料单向板在静力拉伸载荷作用下产生损伤后刚度会衰减下降。通过分析单向板静力拉伸破坏过程,研究了纵向、横向及剪切向应力分量对材料刚度衰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载荷大小和铺角变化的刚度渐进退化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一... 复合材料单向板在静力拉伸载荷作用下产生损伤后刚度会衰减下降。通过分析单向板静力拉伸破坏过程,研究了纵向、横向及剪切向应力分量对材料刚度衰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载荷大小和铺角变化的刚度渐进退化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一系列不同铺角的T700/YPX3001复合材料单向板进行了静力拉伸试验,并且基于所提出的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复合材料单向板在静力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单向板 刚度衰减 弹性模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劈裂疲劳过程刚度衰减及路面模拟分析
18
作者 张鹏 李沛洪 《上海公路》 2017年第4期6-11,共6页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材料属性的变化规律,选择典型路面结构为载体探讨沥青混合料刚度衰减规律及衰减后路面力学状态。以AC-13C、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设计劈裂强度试验、劈裂疲劳试验得到其疲劳寿命。通过定义...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材料属性的变化规律,选择典型路面结构为载体探讨沥青混合料刚度衰减规律及衰减后路面力学状态。以AC-13C、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设计劈裂强度试验、劈裂疲劳试验得到其疲劳寿命。通过定义沥青混合料不同损伤程度D(0%、20%、40%、50%、60%、80%)及寿命比S,得出各疲劳损伤程度下沥青混合料疲劳作用次数。通过类比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测试方法,提出了测定疲劳损伤后的劈裂回弹模量测试方法,导出劈裂刚度模量E的表达式;建立随疲劳损伤过程沥青混合料刚度衰减规律。通过ABAQUS有限元法模拟路面结构层和受力状况,将不同损伤程度刚度模量赋值于路面层状模型中,导出上面层竖向位移和下面层层底拉应力参数。结果表明:随着使用过程疲劳损伤不断累积,沥青混合料能刚度模量不断衰减;并且随刚度衰减,面层层底拉应力增加上面层抵抗变形能力下降而变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劈裂疲劳 刚度衰减 路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受力状态下T型砌块整浇墙刚度衰减研究
19
作者 汤旭冬 赵艳 +2 位作者 盛叶 黄鑫 胡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95-98,共4页
通过4片砌块整浇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下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利用试验得到的墙体滞回曲线,计算出不同位移时的刚度,探究墙体刚度与顶点位移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回归,得到刚度衰减方程;采用对初始点和峰值点... 通过4片砌块整浇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下墙体的刚度衰减规律。利用试验得到的墙体滞回曲线,计算出不同位移时的刚度,探究墙体刚度与顶点位移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回归,得到刚度衰减方程;采用对初始点和峰值点刚度的归一化计算刚度退化系数α_(0)=K_( i)/K _(0)和α_(m)=K_( i)/K _(m)。研究结果表明:墙体刚度随位移增大而减小;在加载初期,刚度衰减迅速,随着位移增大,刚度衰减缓慢;灌芯材料为石墨尾矿混凝土的墙体比普通混凝土的墙体初始刚度高,衰减速度快;当位移较小时,翼缘的刚度衰减速度比腹板快,当位移较大时,二者趋于一致;刚度衰减方程及归一化衰减方程均满足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块整浇墙 刚度衰减 回归分析 归一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裂缝条件下的主梁刚度衰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源 贺拴海 闫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3,共5页
针对既有腹板裂缝桥整体刚度衰减难以评估的问题,采用梁体分类单元假设,基于总应变裂缝模型,划分既有桥梁腹板开裂区域为裂缝区,顶底板等完整区域为弹性区。通过腹板开裂后的荷载位移曲线实现既有腹板裂缝桥整体刚度衰减的实用计算,并... 针对既有腹板裂缝桥整体刚度衰减难以评估的问题,采用梁体分类单元假设,基于总应变裂缝模型,划分既有桥梁腹板开裂区域为裂缝区,顶底板等完整区域为弹性区。通过腹板开裂后的荷载位移曲线实现既有腹板裂缝桥整体刚度衰减的实用计算,并通过算例进行算法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腹板特定区域开裂后的结构刚度衰减。随着外荷载不断增加,腹板区域从弹性工作状态逐步进入裂缝发展阶段,非弹性挠度增长曲线在后期发展显著,对于背景桥,腹板开裂后的结构整体刚度衰减为完整结构的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腹板裂缝 总应变裂缝模型 刚度衰减 实用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