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6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1
作者 薛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每小组病患例数均是15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率;并且还需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术后与术前对比,2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不过,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对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来说,在术后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另外,统计对比2组的并发症率,发现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最大化地保障患者的脊柱结构稳定性,避免机体损伤,同时还能够减轻疼痛、增强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斌 易继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3期15-15,17,共2页
目的:使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椎骨折,并分组对比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行单纯经椎弓根螺钉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 目的:使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椎骨折,并分组对比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行单纯经椎弓根螺钉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单一治疗,观察组行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柱后突Cobb's角、椎管狭窄率、前后缘高度压缩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观察组脊柱后突Cobb's角、椎管狭窄率、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数据较参照组更好,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椎体形成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加速患者恢复、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术式、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宜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9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联合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联合手术组行经椎...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联合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联合手术组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ODI指数以及Cobb’s角、手术创伤出血量、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0%,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1);手术后,联合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ODI指数以及Cobb’s角优于对照组(P <0. 05);联合手术组手术创伤出血量、出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 <0. 01);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 71%,低于对照组的25. 71%(P <0. 05)。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许腾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28)和乙组(n=28)。使用后入路椎弓根...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28)和乙组(n=28)。使用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端愈合的时间。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乙组患者ODI量表的评分和VAS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减轻其疼痛感,促使其较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治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行上述联合治疗)与观察组(31例:行上述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脊柱后突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原文传递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广渊 潘伟城 +3 位作者 古显波 丁建良 陈毅斌 钟锦永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患者为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为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计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4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患者为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为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计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及单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评估情况、VAS评分以及发生固定断裂、松动及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包括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等均发生显著变化,有明显改善,但2组患者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2±1.2)分与(8.1±1.0)分,治疗后分别为(4.1±0.5)分与(6.2±0.9)分,2组的评分均有所下降,即疼痛感减少,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略低于对照组的9.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冯利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179-181,189,共4页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0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0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可降低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手术 整体护理 疼痛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8
作者 李波 赖培丰 洪加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东莞仁康医院骨科接收的60例胸腰段脊柱2度及3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东莞仁康医院骨科接收的60例胸腰段脊柱2度及3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治疗。比较2组相关治疗指标、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6.89±17.09)mL,少于对照组的(132.24±19.13)mL;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为(7.06±2.36)%,Cobb角矫正丢失度为(5.15±1.37)%,低于对照组的(15.35±3.59)%、(12.97±3.44)%;住院时间为(12.26±3.79)d,短于对照组的(15.56±4.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3.04±0.3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8.56±4.04)分,低于对照组的(4.49±0.51)分、(36.22±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为(34.04±3.75)mm,椎体后缘高度为(39.27±3.85)mm,高于对照组的(30.58±3.47)mm、(35.03±3.57)mm;观察组Cobb角为(11.69±1.11)°,低于对照组的(14.84±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减少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提高椎体高度,降低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球囊扩张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两步复位法结合HXN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9
作者 王毅飞 王胜利 +2 位作者 黄一琳 卢彦肖 张树东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两步复位法结合脊柱矫形固定器(HXN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102例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 目的探讨术前两步复位法结合脊柱矫形固定器(HXN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102例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HXN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前两步复位法结合HXN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的创伤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影像学指标[伤椎矢状面指数(SI)、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压缩率、脊柱后凸角度(Cobb)]、关节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13±8.26)min、(10.50±1.41)d,短于对照组的(65.39±10.04)min、(12.71±1.68)d,术中出血量为(176.34±31.39)m L,少于对照组的(232.50±37.42)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的血清TNF-α分别为(3.76±1.02)ng/mL、(2.83±0.46)ng/mL,低于对照组的(5.18±1.14)ng/mL、(3.44±0.70)ng/mL,Cor分别为(252.73±36.85)nmol/L、(221.61±30.24)nmol/L,低于对照组的(286.50±42.07)ng/mL、(254.18±35.98)ng/mL,ACTH分别为(52.59±8.22)ng/L、(46.23±6.81)ng/L,低于对照组的(63.17±10.79)ng/L、(55.48±8.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21±0.58)分、(3.03±0.32)分、(2.27±0.30)分,低于对照组的(4.75±0.62)分、(3.44±0.40)分、(2.83±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SI分别为(89.68±3.10)%、(91.26±3.05)%,高于对照组的(87.46±2.67)%、(86.31±2.94)%,Cobb角、伤椎压缩率分别为(4.52±1.06)°、(5.31±0.71)%,低于对照组的(5.68±1.14)°、(6.8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为(22.15±1.64)分,高于对照组的(20.07±2.02)分,ODI指数为(10.16±2.51)分,低于对照组的(13.22±3.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术前两步复位法结合HXN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减少术中创伤,缓解疼痛,利于伤椎恢复正常生理维度,减少腰椎关节功能障碍,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术前两步复位法 HXN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疼痛 关节功能 伤椎前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10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后凸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1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伤应激指标和脊柱功能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苑国峰 何宇 张印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究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及对脊柱功能、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医治的9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经伤椎组(n=47)、跨伤椎组(n... 目的探究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及对脊柱功能、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医治的9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经伤椎组(n=47)、跨伤椎组(n=44),前者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后者行跨伤椎椎弓根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脊柱功能[骨折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角、腰椎活动能力]、创伤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疼痛数字评估(NRS)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与跨伤椎组相比,经伤椎组出血量、医疗费用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较短(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矢状面Cobb角、骨折椎体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跨伤椎组相比,经伤椎组术后血清COR、E、NE指标均较低(P<0.05);与跨伤椎组相比,经伤椎组术后NRS评分较低(P<0.05);经伤椎组并发症发生率(2.13%)与跨伤椎组(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术均能改善患者脊柱功能,其中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能减轻机体创伤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功能 脊柱骨折 椎弓根固定术 应激指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佳 王磊 陈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中老年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经椎弓... 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中老年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影像学评估及机体功能障碍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大,Cobb's角角度明显减小(P均<0. 01);且研究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稍大,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略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1个月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OD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 25%(3/48)与对照组的8. 33%(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确切,有利于增加患者脊柱的稳定性,减轻机体损伤,预防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进而减轻疼痛,改善远期预后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创伤性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远期 预后 康复
原文传递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华 颉强 袁福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膈疝 早期诊断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炎症应激反应观察 被引量:39
15
作者 陈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病人6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疗34例,行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对照组34例,行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两...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病人6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疗34例,行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对照组34例,行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前后测定外周血炎症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肌酸激酶(CK)、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去甲肾上腺素(NE)],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测定脊柱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7天血清CRP、TNF-α、IL-1β、HMGB-1、MCP-1、CK、Cor、PGE_2和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2.94%)较对照组(14.71%)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疗效确切,创伤小且复位效果好,能够减少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炎症指标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与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16
作者 陈达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701-2702,共2页
目的:比较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与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钉棒固定组(n=30)和Sextant微创组(n=30)。钉棒固定组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Sextant... 目的:比较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与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钉棒固定组(n=30)和Sextant微创组(n=30)。钉棒固定组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Sextant微创组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椎体高度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xtant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长、下床时间均短于钉棒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钉棒固定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伤椎椎体高度比降低,术后3个月,Sextant微创组患者VAS评分低于钉棒固定组,伤椎椎体高度比低于钉棒固定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感染、神经损伤、腹膜后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其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 钉棒脊柱内固定 创伤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张防 韩修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研... 目的探讨在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采取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功能相关指标、腰椎功能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采取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因疾病与手术带来的疼痛感,加快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椎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陈豪豪 赵国权 蒲兴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5例列为对照组,以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比对照组高,后凸Cobb角、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等优势,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创伤性骨折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安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AF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AF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椎体后缘高度为(96.5±1.5)%、椎体前缘高度为(92.5±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1.8)%、(84.2±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Cobb角(3.5±1.5)°,低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RH与AF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效果满意,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内固定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
作者 袁文强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13-16,共4页
讨论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桐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开放椎弓... 讨论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桐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应激反应、生活质量、ODI评分、VAS评分等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有利于缩短其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