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抗扰控制模型的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
作者 王荣林 刘芳华 +2 位作者 李立新 瞿志俊 陈祥云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2期7-10,50,共5页
当前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高质量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文章从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分层次、个性化和最优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四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建立了应用型... 当前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高质量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文章从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分层次、个性化和最优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四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建立了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自抗扰控制培养模型,实践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模型有效提升了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 机电类 自抗扰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2
作者 陈红梅 梁敏 姜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者网络,明晰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构成及角色定位,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者网...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者网络,明晰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构成及角色定位,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指出在网络运行中存在的核心行动者支撑力薄弱、产学合作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提升核心行动者实力水平以更好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网络运行等保障措施,在网络重构中不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保障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转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颖 李爱 +2 位作者 张卫华 雷涛 刘海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71-174,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科学、客观地评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成为教育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研究运用AHP法构建了由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科学、客观地评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成为教育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研究运用AHP法构建了由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天津市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旨在为高校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AHP法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4
作者 李文达 李海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39-41,共3页
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遵循“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设计... 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遵循“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设计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与关键要素,提出建设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为我国地方院校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共生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5
作者 李玉 宋晓悦 许金焕 《商展经济》 2025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协同共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链与产业链共生机制尚存在不足,系统运行缺乏有效协调,导致人才培养主体合作意愿薄弱、协同机制不完善、政策配套... 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协同共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链与产业链共生机制尚存在不足,系统运行缺乏有效协调,导致人才培养主体合作意愿薄弱、协同机制不完善、政策配套不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多行为主体共参共建、互惠互利的共生系统。亟须强化协同共生理念,激发主体参与意识;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共生核心动力;加强政策保障建设,优化共生系统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教育链 产业链 产教融合 协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四新经济”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策略
6
作者 李强强 《四川劳动保障》 2025年第3期82-83,共2页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驱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四新经济”为其提供实践平台和产业支撑,让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助力其成长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驱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四新经济”为其提供实践平台和产业支撑,让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助力其成长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现“四新经济”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才能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实践平台 良性互动机制 高等教育 教育链 协同发展 新业态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振久 刘明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3期109-109,共1页
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由刘凤彪著、河北大学出... 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由刘凤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与全面发展》一书,以教育目的、教育属性和教师文化建设为基础,论述了“四为服务”的时代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师德本义,考察了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教育属性 师德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教师文化建设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鑫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6期92-93,共2页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培育专业力量、服务于地方的关键机构,肩负起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在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采取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探索如何将高等院校与工商业、政府及其他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培养出满...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培育专业力量、服务于地方的关键机构,肩负起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在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采取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探索如何将高等院校与工商业、政府及其他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培养出满足行业和企业要求的实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在迈向转型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诉求过程中亟须深思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产学研合作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院校 实用型人才 行业和企业 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林业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李丹丹 张付远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7期81-82,共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急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林业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相关路径。高职林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急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林业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相关路径。高职林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重要桥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林业技术创新需求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林业专业 林业产业 创新创业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林业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创业带就业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利 谭皓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而高校在创业带就业视角下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容易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有效教育途径,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未来就...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而高校在创业带就业视角下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容易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有效教育途径,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水准大有裨益。因此,高校可从创业带就业视角出发,立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索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发展及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新思路、新启示,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创业 就业视角下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现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 新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创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11
作者 梁志勋 易云飞 +2 位作者 施运应 范源源 于四悦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了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专创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专创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专创融合 计算机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融媒体工作室为载体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2
作者 张邦文 余彦秋 +1 位作者 陈璐瑶 易仁杰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有关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要求,现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方式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和实践,对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等进行了重构和改革。并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有关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要求,现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方式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和实践,对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等进行了重构和改革。并引入媒体制作与开发行业企业共建工作室,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组建工作室团队,通过项目试合作、合作等阶段,不断优化实施专创融合,以项目激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媒体制作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院校 优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
13
作者 曹明远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9期116-117,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如今,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如今,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创业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策略
14
作者 李小辉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7期152-153,共2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步受到重视,但相较于国内发达...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步受到重视,但相较于国内发达地区仍存在差距。因此,深入探索与研究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国内发达地区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兰婷 孙红伟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21期14-25,43,共13页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符合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教育改革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以CNKI中四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有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的182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发...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符合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教育改革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以CNKI中四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有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的182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发文时间、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及发文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态势整体上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开展相关研究的机构和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研究主题先后呈现初步探索、稳步上升和深入发展3个阶段,且现阶段研究热点更加趋于分散,研究重点从创新创业概念框架转向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文章建议,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3个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发展趋势 高校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为基专业铸魂商科添翼完满育人——重庆移通学院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6
作者 周冬杨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重庆移通学院以专业建设为基石,借助课程改革作为创新引擎,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论证,坚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商科教育、完满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核心理念。学院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构建了数字经济类本科创... 重庆移通学院以专业建设为基石,借助课程改革作为创新引擎,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论证,坚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商科教育、完满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核心理念。学院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构建了数字经济类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推出独具特色的“全程多维循环”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为鲜明特色,结合“三导式”教学法,深入融入“全程多维循环”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学院从目标设定、制度建设、课程优化、师资培养、实践锻炼、服务支持等多个维度构建循环互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课程改革 四位一体育人 全程多维循环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协同机制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7
作者 翟福强 丁明德 +2 位作者 陈西浩 柏栋予 唐华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须落实创业。当前,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人才,必须将创新创业当作一个核心内容。文章以产学研协同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创新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须落实创业。当前,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人才,必须将创新创业当作一个核心内容。文章以产学研协同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产学研协同机制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评价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18
作者 李金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020-0023,共4页
在新时代下,许多先进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推动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标准。高职院校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技能过... 在新时代下,许多先进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推动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标准。高职院校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技能过硬、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培养工作时尚未充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培养方式、教育理念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难以充分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其提出了科学、规范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9
作者 诸葛桥忠 廖兰敏 《前卫》 2024年第26期0101-0103,共3页
职业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能够为社会中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和促进学生高效就业的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设立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 职业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能够为社会中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和促进学生高效就业的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设立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从企业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还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了社会的有效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