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区升级”中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及创新效率评价: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呈阳 周海波 胡汉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2-137,共6页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而社会创新则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集群创新效率得以最大化。协同和共享是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因其高创新效率而具有应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性。论证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可复制性,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对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和推广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升级 区域创新集群 创新体系 创新效率评价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城市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红兵 向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6个创新投入及产出的指标和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作为决策单元,利用DEA方法对30个城市的创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6个创新投入及产出的指标和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作为决策单元,利用DEA方法对30个城市的创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饱和度作出评价,通过差额变量分析对4个非DEA有效的典型城市提出了对应的调整方案,并分地区对4种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方法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齐齐 赵树宽 李其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72,共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创新效率是衡量产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在微观视角下,结合创新效率评价的现有成果,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创新效率是衡量产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在微观视角下,结合创新效率评价的现有成果,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东北地区150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整体偏低(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两个产业最高,其余依次为光电信息、生物,节能环保企业创新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偏低;超过90%的企业非DEA有效,同时,90%以上的企业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投影分析表明,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投入相对过少导致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偏低。为此,政府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出台倾斜性政策和措施,企业则应加大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提升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规模收益分析 投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向小东 陈丽芬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从技术创新系统的内部过程出发,将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应用与改造、环境污染治理三个阶段;然后运用虚拟系统法构建出制造业三阶段链式网络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利用熵值法来确定交叉效率矩阵中各决策单元的... 从技术创新系统的内部过程出发,将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应用与改造、环境污染治理三个阶段;然后运用虚拟系统法构建出制造业三阶段链式网络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利用熵值法来确定交叉效率矩阵中各决策单元的权重,再通过加权求和法计算最终评价值;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中。研究表明,福建省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无论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还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各个子阶段,其交叉效率值普遍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网络DEA 交叉效率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廖娟 付丙海 +1 位作者 崔有祥 谢富纪 《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3期31-35,共5页
以区域协同创新效率评价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两阶段评价模型,并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择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DEA)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效率评价结... 以区域协同创新效率评价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两阶段评价模型,并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择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DEA)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区域协同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效率评价 三螺旋理论 效率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福建省部分创新型企业为评价对象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明 陈雅兰 施海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6,共6页
自2006年国家与地方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以来,创新型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创新型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不同。企业的创新效率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为了使创新型企业利用尽可能少... 自2006年国家与地方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以来,创新型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创新型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不同。企业的创新效率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为了使创新型企业利用尽可能少的创新投入获得尽量多的创新产出,文章利用CRDEA方法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比较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好中选优,更好地为其它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树立典型,同时也为后续批次的创新型企业评估与命名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CRDEA模型 创新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剑 夏慧良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0-77,共8页
鉴于目前欠缺同时测量分析中国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中部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内34家国家级高新... 鉴于目前欠缺同时测量分析中国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中部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内34家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包含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内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其2013—201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前后的效率值。结果发现:中部和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逐年上升,但总体上尚有提升空间;环境因素对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有较大影响,位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市的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两大区域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规模效率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科技创新 创新效率评价 国家级高新区 中部地区 长三角地区 三阶段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东林 吴瑞 刘兵兵 《桂海论丛》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随着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数字文化产业开始崛起,数字文化产业满足了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新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了新体验。文章利用A股36家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2015—2016年的公开数据,构建了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 随着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数字文化产业开始崛起,数字文化产业满足了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新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了新体验。文章利用A股36家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2015—2016年的公开数据,构建了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36家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整体上看,36家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不高,上市公司研发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上市公司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因此,应该通过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合理配置研发资源、加大研发人员引进与培养力度、建立有效动态激励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及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东林 任乔乔 许博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6,共4页
随着多元化经济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服务业态,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创新性。基于2009-2014年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创新活动数据及创新效率评价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随着多元化经济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服务业态,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创新性。基于2009-2014年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创新活动数据及创新效率评价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子行业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整体上未实现创新效率有效且多个子行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2)结合Malmquist指数,创新效率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处于低速发展。最后,提出加大资本性投入、政策性投入实现规模效益;加强科技投入和人才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创新效率评价 DEA-BCC模型 DEA-Malmqui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和决策树的区域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
10
作者 陈志宗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4期186-192,共7页
科学、客观地评价与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是分析和制定创新政策的基础,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称为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常用评价方法。决策树模型是呈树形结构,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 科学、客观地评价与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是分析和制定创新政策的基础,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称为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常用评价方法。决策树模型是呈树形结构,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视化数据挖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结合DEA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的各自优点,提出综合运用DEA与决策树方法的评价分析模式,在评价我国31个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基础上,建立分类决策树并分析其在制定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决策(或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决策树方法 创新效率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存林 龙珂良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通过非期望超效率SBM-DEA模型计算得出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在科技创新研究产出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的效率,结合空间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表明:长三角西部城市的科技创新研究产出阶段效率优于长三角东部城市;长三... 通过非期望超效率SBM-DEA模型计算得出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在科技创新研究产出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的效率,结合空间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表明:长三角西部城市的科技创新研究产出阶段效率优于长三角东部城市;长三角西部城市的科技创新经济产出阶段效率低于长三角东部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存在空间自相关显著关系,长三角东西部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分布的差异明显。在考虑外部因素的情况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韧性与科技创新经济产出阶段效率显著正相关,风险抵御能力与科技创新研究产出阶段效率显著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与科技创新经济产出阶段效率显著负相关,进出口总额与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显著负相关,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之间互为显著正相关。基于此,长三角区域城市应优化要素投入比例结构,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要素,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利用内外资源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长三角城市群 非期望超效率SBM-DEA模型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S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萍 朱立冬 张慧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7-61,共5页
利用DEA方法对2009年至201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了皖江城市带目前的科技创新效率水平以及近6年来皖江城市带和安徽省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科技综合效率水平要高于安徽省平均水... 利用DEA方法对2009年至201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了皖江城市带目前的科技创新效率水平以及近6年来皖江城市带和安徽省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科技综合效率水平要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中,皖江城市带中铜陵、滁州两市科技创新综合效率为DEA有效,合肥、芜湖、安庆三个城市为技术有效但规模无效,并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VRS模型 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琦雅 雷思友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11期170-174,共5页
运用DEA-BCC模型对安徽省2000—2020年的工业创新发展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Tobit回归模型分别从企业、市场和政府3个方面对工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工业创新发展效率较高,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经... 运用DEA-BCC模型对安徽省2000—2020年的工业创新发展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Tobit回归模型分别从企业、市场和政府3个方面对工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工业创新发展效率较高,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与工业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于政府对科研支持力度不足,因此对工业创新发展效率影响不明显。为提高安徽省工业创新发展效率,应该加强政府科技创新力度,建立绿色工业企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发展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创新效率评价 DEA-BCC模型 T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瑶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第28期75-76,共2页
文章探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构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及DEAP2.1软件,对中国东部9个省市2012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东部各省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 文章探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构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及DEAP2.1软件,对中国东部9个省市2012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东部各省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效率发展情况。最后,总结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创新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省际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聪聪 马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98-202,共5页
选取2012-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科技创新效率,并利用投影分析探究其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为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和... 选取2012-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科技创新效率,并利用投影分析探究其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为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和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影响因素 投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创新效率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16
作者 廖婷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本文在研究前人评价方法的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以我国2005年至2012年数据面板为样本得出各个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并使... 本文在研究前人评价方法的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以我国2005年至2012年数据面板为样本得出各个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并使用随机前沿边界分析法对评价结论加以验证。最后依据得出的结论找出现阶段提升我国企业创新效率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评价 随机前沿模型 提升路径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策的影响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赤东 刘文婕 +1 位作者 邱雨荷 谢雯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1,共15页
数控机床企业创新发展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重大专项政策。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为切入点,基于技术创新与专利的双重属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15—2019年中国数控机... 数控机床企业创新发展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重大专项政策。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为切入点,基于技术创新与专利的双重属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15—2019年中国数控机床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进行动静态评价,并引入政策分析变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超半数样本企业综合创新效率值在0.8~1的范围内,而少数龙头企业的无效率表现不利于企业及机床产业整体的产品结构创新升级;在2015—2019年期间,中国数控机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考虑政策作用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他企业创新效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肯定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策支持对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企业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重大专项政策 三阶段DEA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的中国省域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70
18
作者 乔元波 王砚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7,共10页
采用三阶段DEA和DEA-Windows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2014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既剔除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干扰,又考虑了地区创新效率的时间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剔除环境和随机干扰后,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与东部地... 采用三阶段DEA和DEA-Windows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2014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既剔除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干扰,又考虑了地区创新效率的时间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剔除环境和随机干扰后,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中西部地区在提升创新效率方面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考虑了时间演进特征,各省创新效率都呈现了自身的相对变化,整体来看全国的创新效率演变处于收敛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 DEA-Windows分析 创新效率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满银 温世辉 韩大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分析了我国官产学研合作的背景,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我国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和规模收益及创新效率,发现黑龙江、浙江、湖北、江苏、天津、上海、四川、北京、安... 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分析了我国官产学研合作的背景,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我国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和规模收益及创新效率,发现黑龙江、浙江、湖北、江苏、天津、上海、四川、北京、安徽、湖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区域的创新效率相对较高,其它区域的创新效率一般甚至较低,最后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产学研合作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创新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牧南 黄芬 +1 位作者 王雯殊 褚雁群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67,共18页
创新活动非线性、分散和网络化等新兴趋势和现象的出现,给传统的创新效率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模式多样化趋势下的创新效率评价,一个基于"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被提出。该模型尝试将被评... 创新活动非线性、分散和网络化等新兴趋势和现象的出现,给传统的创新效率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模式多样化趋势下的创新效率评价,一个基于"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被提出。该模型尝试将被评价单元的创新效率分解到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从而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升级路径。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示:基于"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评价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区分"研发效率"、"转化效率"与"创新效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好地解构和重构创新效率的评价,从而对"无研发创新"和"研发活动网络化"等现象进行更为精确地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TOPSIS 研发 技术转化 高技术产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