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1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要素错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机制路径
1
作者 赵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文利用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创新资本错配和创新人员错配的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错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机制路径。研究表明:创新资本错配和创新人员错配均显著抑制了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 本文利用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创新资本错配和创新人员错配的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错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机制路径。研究表明:创新资本错配和创新人员错配均显著抑制了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创新能力弱的地区相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机制分析表明,创新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创新要素错配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错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视角
2
作者 刘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都验证了该结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是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机制。基于此,应深化产业结构服务化、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 创新要素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贸易、创新要素配置与城市出口韧性关系及影响作用
3
作者 南海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2期83-92,共10页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出口韧性产生显著影响。利用2008—202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贸易如何影响城市出口韧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贸易能够增强城市出口韧...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出口韧性产生显著影响。利用2008—202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贸易如何影响城市出口韧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贸易能够增强城市出口韧性;知识产权贸易对城市出口韧性的正向提升作用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及技术密集型城市更显著;创新要素配置是知识产权贸易赋能城市出口韧性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在知识产权贸易对城市出口韧性影响作用中发挥门槛效应。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扩大知识产权贸易市场,夯实城市出口韧性基础;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激发城市出口韧性的活力;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知识产权贸易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知识产权贸易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出口韧性 知识产权贸易 创新要素配置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创新——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的实证
4
作者 裴尔洁 张治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7,共6页
文章选取2007—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引领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带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显著提升了... 文章选取2007—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引领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带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的“质”与“量”,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促进人才要素、资本要素和数据要素的区际流动来驱动城市创新“质”与“量”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而不利于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在中部地区作用不显著;且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和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表现为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城市创新 创新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应用、创新要素配置与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
5
作者 孙献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8,共9页
大数据应用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方式重构,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提供推动力量。本文以2013~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且经... 大数据应用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方式重构,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提供推动力量。本文以2013~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应用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大数据应用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揭示了大数据应用提升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理,为促进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 劳动生产率 创新要素配置 制造业企业 数字技术 数据基础设施 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创新要素配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丁许昊 薛平平 +2 位作者 陈文慧 魏冬妮 彭雨芹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创新要素的配置是一个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创新要素配置建设作用,本文在双循环新背景下利用2009—2021年省际数据分析我国各省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创新要... 创新要素的配置是一个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创新要素配置建设作用,本文在双循环新背景下利用2009—2021年省际数据分析我国各省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总体上不断改善、发展形势较好,但仍有明显地区性差异;人才、技术、制度创新环境尚需改善,相关的产业化发展、创新要素配置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对此,本文针对性提出推动关于我国创新要素配置优化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创新要素配置 地区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薇 卫珂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框架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配...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框架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配置这一微观视角,对数字经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数字经济通过人力和资本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化,反向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且更多依赖资本创新要素的配置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要素配置 现代化产业体系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新 妙丽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还推动邻近地区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区域来看,沿海、内陆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而沿边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此,可改善创新要素引入制度、优化地区间创新要素互动机制、构建区域间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成果互通平台,持续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以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农业绿色技术进步 空间溢出效应 短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发展何以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基于要素流动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钰芬 陈锦颖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6,共13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及效率。在客观把握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要...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及效率。在客观把握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状况明显缓解,配置效率不断提升。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而创新要素流动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创新要素实现充分流动,进而促进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及创新要素配置过度地区的作用甚微,仅仅依靠数字化难以妥善解决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的痼疾。研究结果证实了数字化对创新要素配置的赋能作用,有助于各地区以数字化发展为支点,撬动创新要素高效化配置的变革,破解配置低效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发展 创新要素配置 要素流动 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丽娟 韩娟霞 《创新科技》 2024年第5期33-50,共18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从理论层面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利用2014—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 在经济新常态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从理论层面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利用2014—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内生性处理、变量替换、样本子区间估计以及缩尾处理等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并开展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要素配置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随着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关联;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作用强度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弱。因此,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结合数字技术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充分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针对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创新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荣 谢晓茜 杨艳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6期42-53,共12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从创新要素配置的角度切入,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从创新要素配置的角度切入,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新质劳动者维度的作用效果最强;新质生产力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显著作用,而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效果较强;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要素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推动作用,随着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逐渐增强,但当创新要素配置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新质生产力的提振作用明显减弱。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强化新型人才培养;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锚点,抓牢区域合作战略;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为重点,动态匹配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要素配置 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半导体产业创新要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立 唐余康 +1 位作者 仇松杏 韩佩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文章在产业创新、创新要素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江苏半导体产业领域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实地调查研究,提炼江苏半导体产业发展特点及其创新要素发展特征,从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及培养、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分... 文章在产业创新、创新要素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江苏半导体产业领域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实地调查研究,提炼江苏半导体产业发展特点及其创新要素发展特征,从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及培养、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分析江苏半导体产业创新要素存在的问题及实际需求,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推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产业 创新要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反腐与创新效率提升
13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陈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4,共14页
如何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点,而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则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因此,现阶... 如何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点,而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则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因此,现阶段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大力推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从理论上看,在创新要素集聚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腐败作为一种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政府行为,可能不利于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文章将腐败行为引入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理论分析的结论初步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有利于创新效率提升,行政腐败则抑制了这一正向效应;当反腐力度加强时,这一抑制效应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基于2002—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Tobit空间面板回归模型、IV-Tobit模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创新要素集聚有效促进了创新效率的提升,而腐败行为的存在则抑制了这一正向效应。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一致。同时,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即各地区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之后反腐力度的加强有效地缓解了腐败所造成的负向效应,同时也使创新要素集聚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得到了纠偏,表明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行动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了制度红利,提供了有利于创新要素有效集聚与配置的生存土壤。以上研究发现对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此,文章认为腐败行为的创新抑制效应意味着加强反腐力度、简政放权能够改善创新要素集聚的制度环境。反腐虽然能够降低寻求政治关联的激励,提高创新效率,但市场机制扭曲才是腐败影响创新要素集聚的根源所在。因此,现阶段应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入手,转变政府的职能,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最终形成以市场配置为主、以政府引导为辅的创新要素集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腐败 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反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粘性调节下创新要素流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14
作者 谢明柱 严晗 王磊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于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创新要素流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分析了...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于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创新要素流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分析了知识粘性的调节机制及区域差异,并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流入的正向影响更突出;知识粘性在创新要素流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反向调节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知识粘性的反向调节作用存在门限效应,随着创新要素流入量越过门限值而被显著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粘性 创新要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间均衡发展:“一城独大”还是“携城发展”
15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孔维嘉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0,共13页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创新要素推动城市间均衡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创新要素集聚对城市间均衡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路径及空间效应,随后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创新要素推动城市间均衡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创新要素集聚对城市间均衡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路径及空间效应,随后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路径分析模型等实证评估了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间均衡发展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1)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间均衡发展之间存在先“一城独大”后“携城发展”的U型关系;(2)创新创业活跃度能够作为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城市间均衡发展的作用桥梁;(3)相较于不与省会、直辖市相邻城市和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省会、直辖市或与省会、直辖市相邻城市以及经济发展领先城市的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间均衡发展的U型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4)创新要素集聚对城市间均衡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存在典型的地理距离衰减特征,600km以内创新要素集聚的溢出效应较强。研究有助于识别创新要素集聚对城市间均衡发展的具体影响,能够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间均衡发展 创新要素集聚 U型关系 创新创业活跃度 空间溢出效应 地理距离衰减特征
原文传递
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影响——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
16
作者 张海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5-188,共4页
本文基于2000-2021年我国249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要素集聚视角,探讨了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国家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流通业竞争力,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其次,异质性分... 本文基于2000-2021年我国249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要素集聚视角,探讨了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国家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流通业竞争力,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该驱动效应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尤为显著;再次,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在国家高新区政策影响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过程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最后,围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优势、优化国家高新区创新环境、实施差异化建设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设立 区域流通业竞争力 创新要素集聚 中介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
17
作者 杨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在创新要素集聚影响流通价值链优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价值链优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流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流通价值链优化 绿色技术创新 基准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18
作者 杨丽娟 韩娟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61,共19页
数字经济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将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4—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 数字经济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将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4—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将“宽带中国”作为外生冲击政策等稳健性检验中,结论仍然成立。创新要素配置是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以及共同富裕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要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要素配置 共同富裕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
19
作者 田泽 徐兴武 +1 位作者 张瀚亓 任阳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205-213,共9页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扭曲税的形式表现,从投入产出视角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创新要素错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框架,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30个省份划为五大区域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本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并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中部和西南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本地区碳排放效率起到抑制作用,而东部和东北、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五大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均起到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效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区域创新合力等助力中国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错配 R&D资源配置 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要素生产率离散度 低碳技术 区域创新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机制研究--基于创新要素组合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德麟 蒋丽球 欧阳桃花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7,共13页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阶段,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创新主体。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铁建重工研制盾构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阶段,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创新主体。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铁建重工研制盾构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聚焦突破两类关键核心技术:可靠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原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两类关键核心技术所需的创新要素组合分别为面向市场应用的成长式创新要素组合和面向技术研发的攻关式创新要素组合。两类创新要素组合以及“双向链接”机制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创新要素组合对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作用机制,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同时,本文对中国后发企业通过创新要素组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组合 关键核心技术 后发企业 复杂产品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