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治疗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1
作者 李金凤 余庆玲 严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94-96,100,共4页
目的探究冲击量糖皮质激素在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例,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冲... 目的探究冲击量糖皮质激素在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例,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冲击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相关临床指标、炎性因子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对照组的77.50%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炎性指标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相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量糖皮质激素用于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相对理想,安全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量糖皮质激素 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雨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33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予地塞米松0.5 mg/kg静脉...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33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予地塞米松0.5 mg/kg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用大剂量[400 mg/(kg·d)]、中剂量[200 mg/(kg·d)]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均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中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初诊ITP效果较好,利于提高机体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剂量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CD40/CD40L的影响
3
作者 吉训琦 李佳 +2 位作者 张凝 陈泽福 林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和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膜表面和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CD40L水平,使用ELISA检测血浆sCD40和sCD40L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血浆s CD40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D3^(+)、CD4^(+)、CD4^(+)/CD8^(+)、血浆s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L^(+)细胞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高于对照组,CD40L^(+)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不良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率(22.50%),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CD40 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LXA4、ADAMTS-1水平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4
作者 刘朝阳 李琛 +4 位作者 宫经新 王文娟 朱翠敏 刘娜娜 刘秀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脂氧素A4(LXA4)及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水平以及二者在IT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确诊为ITP的112例患儿纳入研究作为ITP组...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脂氧素A4(LXA4)及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水平以及二者在IT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确诊为ITP的112例患儿纳入研究作为ITP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0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检者血清LXA4、ADAMTS-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儿血清LXA4、ADAMTS-1水平的相关性。对不同病情及预后患儿的血清LXA4与ADAMTS-1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XA4与ADAMTS-1对ITP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TP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TP组血清LXA4与ADAMTS-1的水平均升高(t=16.921、17.360,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XA4与ADAMTS-1呈正相关性(r=0.577,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LXA4与ADAMTS-1表达水平较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LXA4与ADAMTS-1水平较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LXA4与ADAMTS-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t=7.903、11.480,P<0.05);血清LXA4、ADAMTS-1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ITP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5、0.816、0.882,二者联合预测ITP预后的AUC大于LXA4单独预测的AUC(Z=3.363,P<0.05)和ADAMTS-1单独预测的AUC(Z=2.5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XA4与ADAMTS-1是ITP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TP患儿血清LXA4与ADAMTS-1水平升高,联合检测LXA4、ADAMTS-1水平有助于评估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清脂氧素A4 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肾阴虚证41例
5
作者 姜文仪 余丹 于存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肝肾阴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ITP肝肾阴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目的 探讨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肝肾阴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ITP肝肾阴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1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12周的治疗效果;在就诊时(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第2天(治疗后),对比患者肝肾阴虚证的证候积分变化;记录患者出血、紫癜的消失时间。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白介素3(interleukin 3,IL-3)、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的水平;选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health profile, NHP)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紫癜、出血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增加(P<0.05),MPV、PAIgA、PAIg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PLT比对照组高(P<0.05),MPV、PAIgA、PAIgM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7、IFN-γ显著降低(P<0.05),IL-3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的IL-17、IFN-γ低于对照组(P<0.05),IL-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HP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有助于提高ITP肝肾阴虚证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养血方 针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肝肾阴虚证 血小板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信有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探析
6
作者 牛媛媛 汪龙德 +3 位作者 胥文娟 李正菊 陶永彪 靳三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57-2259,共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表现。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立足患者症状、体质、时令等方面,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关系密切,即“脾肾亏虚为本,火伤血络为标”,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表现。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立足患者症状、体质、时令等方面,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关系密切,即“脾肾亏虚为本,火伤血络为标”,创新性提出“治热、调气、祛瘀、补虚”等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诊疗思路,形成“育阴消斑饮、养正消斑饮”等验方以指导临床,获效良佳。基于此,该文旨在探讨国医大师周信有在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的学术经验,以期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方法借鉴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周信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引导游戏联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婉玲 肖嫔 刘琼洁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游戏联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引导游戏联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引导游戏联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心理状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应用引导游戏联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游戏 共情式心理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心理状态 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与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比较
8
作者 邱璐茜 邱兰云 +2 位作者 丁建超 黄香兰 王引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与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接收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6例,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分为地塞米松组和泼尼松组各23例。... 目的观察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与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接收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6例,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分为地塞米松组和泼尼松组各23例。泼尼松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地塞米松组采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治疗后5 d、4周、3个月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泼尼松组的56.52%(χ^(2)=7.216,P=0.007)。治疗4 d后,2组GQOL-74各项评分均升高,且地塞米松组高于泼尼松组(P<0.01);治疗后5 d、4周、3个月,2组血小板计数逐渐升高,且地塞米松组高于同期泼尼松组(P<0.01)。地塞米松组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泼尼松组的65.22%(χ^(2)=7.414,P=0.006)。结论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较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效果更好,可更好地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醋酸泼尼松片 血小板计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meta分析
9
作者 方浩然 刘传洋 王玉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有关Hp根除治疗对儿童IT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有关Hp根除治疗对儿童IT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采用RevMan5.4、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315例患儿。与单纯免疫治疗比较,Hp根除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明显提升总体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优势比=2.87、3.27、0.24,95%可信区间:1.60~5.13、2.01~5.32、0.11~0.53,P=0.000 40、<0.000 01、0.000 30)。结论 Hp根除治疗对儿童ITP患者的临床缓解及预防复发均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前研究证据质量有限,研究结论仍有待于大规模、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冬枝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1则
10
作者 韩萍萍 夏欣欣 周冬枝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38-38,52,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冬枝 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 小柴胡汤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刘兰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PLT、PDW、MP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gG、IgM、Ig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4、IL-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改善血小板参数及免疫功能,降低TNF-α、IL-4、IL-6水平,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性较好,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轻医疗负担,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儿童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血小板参数 免疫功能 炎症抑制水平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II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12
作者 林静 滕晓琼 +2 位作者 彭静 张晨馨 郭君怡 《护理学》 2025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目的:总结一例64岁II型糖尿病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院治疗调控血糖期间针对在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内分泌代谢紊乱、出血、气体交换障碍等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要点,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借鉴。方法:就患者治疗全周期... 目的:总结一例64岁II型糖尿病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院治疗调控血糖期间针对在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内分泌代谢紊乱、出血、气体交换障碍等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要点,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借鉴。方法:就患者治疗全周期进行管理,以抢救生命、治疗疾病为重点,期间以控制管理基础疾病为基础,包括预防感染、血糖管理、症状护理、血浆置换护理、管道管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结果:连续治疗10 d后患者生命体征暂时能够平稳,病情得到控制。结论:对患者生命治疗周期进行整体管控护理,针对基础慢性疾病合并疑难急症进行科学合理地护理,能迅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效率。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nursing for a 64-year-old patient with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during inpatient treatment for major nursing problems such as infectio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bleeding and gas exchange disorders during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ases. Methods: The whole cycle of treatment was managed, focusing on life-saving and diseas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underlying diseases were the basis, including infection prevention,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symptom nursing, plasmapheresis nursing, pipeline man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sults: After 10 day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were temporarily stable and the condition was controlled. Conclusion: The overall control and nursing of the patient’s life cycle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ursing for the underlying chronic diseases combined with intractable and urgent diseases can quickly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 II型糖尿病 血浆置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计数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
13
作者 刘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60例作为IT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60例作为IT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8)、中度组(n=27)和重度组(n=15)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MPV、PDW、PL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PDW、PLT联合检测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ITP组MPV、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ITP患者MPV、PDW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LT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DW、PLT诊断IT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877、0.936,最佳截断值为13.05 fL、18.46%、82.50×10^(9)/L,预测灵敏度为85.0%、76.7%、93.3%,特异度为88.0%、86.0%、92.0%;MPV、PDW、PLT联合检测诊断ITP的AUC为0.986,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96.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MPV、PDW、PLT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水平对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小丽 韩志君 +1 位作者 过毅 陈洪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08-1809,1829,共3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初诊时血清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AFF)对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初诊37例ITP患儿与37例隐睾及腹股沟疝患儿(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分析ITP患儿血清BAFF水平与其血小板计数、治疗效果的关... 目的评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初诊时血清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AFF)对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初诊37例ITP患儿与37例隐睾及腹股沟疝患儿(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分析ITP患儿血清BAFF水平与其血小板计数、治疗效果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ROC)分析血清BAFF水平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ITP患儿血清BAFF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2),且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2=0.39,P<0.01)。初诊时血清BAFF水平较低的患儿,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P<0.01)。采用初诊血清BAFF水平预测患儿治疗效果,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 0.72~0.97,P<0.01),当血清BAFF值为850 ng.L-1时,预测敏感性为0.71(95%CI 0.48~0.89),特异性为0.88(95%CI 0.62~0.98)。结论初诊血清BAFF水平有助于ITP患儿最终治疗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疗效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刘琳娜 汤晶瑶 管兰兰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9期575-57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特发性... 目的系统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部创伤[OR=0.11,95%CI(0.05,0.14)]、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OR=0.07,95%CI(0.04,0.10)]、入院30 d内有感染病史[OR=0.16,95%CI(0.12,0.21)]、合并高血压[OR=0.13,95%CI(0.08,0.18)]、糖尿病[OR=0.12,95%CI(0.08,0.16)]、血小板计数<10×10^(9)/L[OR=0.49,95%CI(0.44,0.54)]以及有严重出血病史[OR=0.62,95%CI(0.56,0.69)]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全面评估其脑出血风险,尽早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手段,以降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脑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观察
16
作者 陈超 杨巧莉 王玉梅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小板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熟知程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调节血小板相关指标,提高家属对疾病的熟知程度,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紫癜 出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飞彦 朱琳 杨小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对20例初诊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针对初诊ITP患者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心理疏导、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结果:20例患者出血症状缓解,血小板稳定。... 目的:对20例初诊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针对初诊ITP患者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心理疏导、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结果:20例患者出血症状缓解,血小板稳定。结论: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初诊ITP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重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对策
18
作者 郭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89-0192,共4页
讨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干预情况,辅以护理模式的结果。方法 实践病例的纳入日期均在1年之中。此阶段最早、最晚为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抽取院内与本次研究准入要求符合的案例,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在获取... 讨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干预情况,辅以护理模式的结果。方法 实践病例的纳入日期均在1年之中。此阶段最早、最晚为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抽取院内与本次研究准入要求符合的案例,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在获取的96例具有代表性病例中,基于抽签法将其分到两组。每一组的病例数目保持一致,即n=48。在参照组中,选择常规的护理手段完成相关操作。而另一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命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间护理结果,分析不同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执行与落实,使得试验组在三个维度方面的评定结果更具优势,即血常规指标、症状评分等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另一组,并且该组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患接受临床干预过程中,通过应用合理护理操作的模式,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患者满意程度提高,血常规指标恢复速度加快,症状改善明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临床护理 满意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血小板胶囊联合环磷酰胺片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杜雪玲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70-72,共3页
目的 分析升血小板胶囊与环磷酰胺片共同应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难治性ITP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参考组和试验组,各46例。参考... 目的 分析升血小板胶囊与环磷酰胺片共同应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难治性ITP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参考组和试验组,各46例。参考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参数、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考组患者相比,试验组临床疗效更佳,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调节性B细胞(Breg)、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参考组;两组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减小,且试验组均小于参考组;两组患者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参考组(均P<0.05)。两组患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升血小板胶囊与环磷酰胺片共同应用难治性ITP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血小板参数,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胶囊 环磷酰胺 难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陈亭东 高健 侯健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48例,地塞米松治疗)与联合组...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48例,地塞米松治疗)与联合组(48例,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3、7、14d后,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均降低,CD4^(+)、CD3^(+)均升高,且联合组CD8^(+)低于参照组,CD4^(+)、CD3^(+)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