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1
作者 秦寒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7-229,共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不断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养大户创办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司”“行业协会带动合作社”等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不断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养大户创办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司”“行业协会带动合作社”等模式。合作社的发展已遍布全国大多数农村。然而需清醒地认识到困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各有不同,其核心是合作社各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及完善。须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内涵,分析时下困扰利益联结机制有序运行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解决利益创造、利益联结、利益分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联结 农民专业合作社 联结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视域下我国奶业利益联结机制构建
2
作者 窦畅 王新 +4 位作者 韩雪 秦悦 周志勇 赫璐璐 姜冰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为了化解奶企和养殖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松散问题,构建一个稳定且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本研究从奶牛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出发,将奶牛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分为一体化模式、合作模式和合同模式,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产业组织模式... 为了化解奶企和养殖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松散问题,构建一个稳定且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本研究从奶牛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出发,将奶牛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分为一体化模式、合作模式和合同模式,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产业组织模式特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产业组织视域下的奶业利益联结机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环境和行为不确定性是区分奶牛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的核心特征。为破除资产专用性的“锁定效应”及环境和行为不确定性带来的弊端,本研究构建了“奶企+联合社+资金互助社+奶牛养殖户和合作社”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将信任、声誉嵌入其中,形成社会关系嵌入的关系协调机制,优化治理结构。最后,笔者提出应发挥政府在组建联合社中的作用,保障奶牛养殖主体的利益,同时发挥乡村精英的纽带作用,以提升联结机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产业组织模式 利益联结机制 关系协调机制 Multinomial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滕州市家庭农场高质量 发展利益联结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苏保红 尼玛普赤 孙翔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家庭经营为基本单元的家庭农场,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能够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而如何构建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以...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家庭经营为基本单元的家庭农场,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能够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而如何构建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以滕州市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滕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利益联结方面制约因素、发展对策及实践经验启示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经验,为不同地区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利益联结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滕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龙头公司与养殖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以温氏股份为例
4
作者 汤翱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农业龙头企业与分散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提高养殖效益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温氏股份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广东省与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及业务互动。结果表明,当前利益联结机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品控参差不齐等问题... 农业龙头企业与分散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提高养殖效益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温氏股份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广东省与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及业务互动。结果表明,当前利益联结机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品控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养殖户积极性不高,注重短期利益,且知识素养较低,难以承担风险。建议完善品牌体系以突出有效价值,激活农户主体意识并引导多样化的利益分配方式,同时加强养殖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旨在提升农业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合作效益,实现双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养殖农户 利益联结机制 影响因素 温氏股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在地化动因与利益联结——基于杭州市Y农事服务中心的案例分析
5
作者 林玥希 许正宜 +1 位作者 刘姿麟 李阳 《当代农村财经》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生产纵向分工深化的产物,在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杭州Y农事服务中心为案例,系统阐释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重驱动下企业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在地化过程,探讨了它...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生产纵向分工深化的产物,在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杭州Y农事服务中心为案例,系统阐释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重驱动下企业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在地化过程,探讨了它与地方各主体形成的投资共建、共享分利和多元托管三种利益联结模式以及它在农业产业链上发挥的关键作用和困境挑战,以进一步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为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地化、高质量、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创新与推广提供启示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地化 利益联结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地区紧密型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宇 王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8,203,204,共12页
推进脱贫农户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是实现脱贫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进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探索。以渝东南脱贫地区Y村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发现,以合作社为核心行动者的行动者联盟... 推进脱贫农户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是实现脱贫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进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探索。以渝东南脱贫地区Y村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发现,以合作社为核心行动者的行动者联盟,在转译过程中形成了使各行动者“能够联结”的产业链延长、制度嵌入与分类施策三重基础机制,使利益联结网络中的异质性主体实现了互利共赢。因此,脱贫地区紧密型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应重视发挥异质行动者各自的资源优势,激发各主体参与联结的内生动力,构建稳定、紧密的行动者网络,促进紧密型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利益联结 脱贫地区 行动者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农人合作的利益联结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连翠 任欣 范丹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基于2021年中国6个省份的小农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小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状况、市场状况以及与新农人合作目的等5个方面探讨影响小农户与新农人建立利益联结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小农户与... 基于2021年中国6个省份的小农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小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状况、市场状况以及与新农人合作目的等5个方面探讨影响小农户与新农人建立利益联结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小农户与新农人合作以松散型的利益联结模式为主,但地区之间仍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小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模式;从影响因素来看,家庭农业经营收入比例、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是否在涉农企业就业等对小农户选择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保证农产品销路对小农户利益联结模式选择起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建议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涉农企业,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提高小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以期助力小农户与新农人构建乡村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利益联结模式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兼具: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熊凤水 徐丽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固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抓手。J企业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微笑曲线两端的农资销售和产品精深加工“外”的利润弥补中间农业生产环节“内”的收益不足,并采用股权联盟...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固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抓手。J企业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微笑曲线两端的农资销售和产品精深加工“外”的利润弥补中间农业生产环节“内”的收益不足,并采用股权联盟二次分红的核心模式让生产环节“内”的农民得以分享销售环节“外”的利益。借助“职业农民代表制”和“农事宝”管理服务软件,让“外”农民有效参与企业“内”事务,用系统自动生成“内”的数据破解熟人社会拉不下脸面“外”的农业生产管理监督困境。通过“互利共赢”的村企合作方式淡化“外”企业与村庄“内”的边界,夯实下乡资本的乡土社会基础。以“内外兼具”的形式将各合作主体凝聚起来,形成稳固的利益联合体,建立多元参与、多层次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多主体合作利益基础,促进了资本下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联结机制 乡土社会 资本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对“小农户+合作社”体系中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77,共20页
既有研究独立探讨了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的各自增收效果,但对于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增收尚无定论。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农户模型以分析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的因果关系,并基于... 既有研究独立探讨了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的各自增收效果,但对于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增收尚无定论。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农户模型以分析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的因果关系,并基于CLES(2020—2022年)数据对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效果展开实证检验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增收效果从低到高依次为“租地+雇工”模式、合同农业模式和股份合作模式。这一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估计偏误、内生性检验、替换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第二,小农户依托合约安排通过土地转出和劳动时间再配置(“租地+雇工”模式)、产品溢价(合同农业模式),以及提升产业价值份额(股份合作模式)等路径实现有效增收。本文研究有效识别了小农户与合作社合约安排的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差异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倾向性增收模式与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合约安排 利益联结模式 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10
作者 卢琨 侯媛媛 +2 位作者 金琰 丁莉 林紫华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访谈,总结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为代表的农业经营组... 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访谈,总结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为代表的农业经营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模式和机制,以及国内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及其典型模式。基于此,创新海南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海南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方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农户的增效增收以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户 农业 利益联结机制 经验启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联结互利共赢:商务翻译人才政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探究
11
作者 邓李肇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32-34,共3页
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需求的有机对接。文化认同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利益是联结高校和企业的纽带,是产教融合关键... 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需求的有机对接。文化认同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利益是联结高校和企业的纽带,是产教融合关键。只有兼顾到政产学各方的利益,互利共赢,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以不同的形式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和良性互动。本文探索了七种基于互利共赢的政产学合作培养商务翻译人才的模式,以期给各高校同仁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联结 政产学合作 产教融合 商务翻译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12
作者 谭建 袁小波 +1 位作者 贺乘龙 林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78-182,共5页
构建稳定紧密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机制,对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烟叶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分层次多元化交叉式”的综合式利益联结机制,并分别从核心利益链、交叉利益链、外围... 构建稳定紧密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机制,对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烟叶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分层次多元化交叉式”的综合式利益联结机制,并分别从核心利益链、交叉利益链、外围利益链的利益生成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建立农业产业综合体利益联结机制,以期为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农业 产业综合体 利益联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探索与创新:利益联结与金融支持——基于四川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颖 罗幼强 李晴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可持续的关键,并对金融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主要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四川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在土地规模经营利益联结关系中的角色作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土地规模经营 利益联结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舒婉 朱美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9-336,共8页
研究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有利于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作用。从经营效果、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分析法确定指... 研究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有利于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作用。从经营效果、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通过TOPSIS法,对干旱区最常见的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企业化式、订单合同式利益联结模式作实证分析,同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讨利益联结模式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的贴近度最大,为0.678,企业化式的贴近度次之,为0.640,订单合同式的贴近度最低,为0.253。从准则层权重来看,经营效果权重较大,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的权重相当。培训情况、农业收入增长率、二次分红、机械化水平、覆盖农户数、产业融合程度是影响利益联结模式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干旱区政府应加大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的推行力度,提高农户的成长能力,增强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 AHP-熵权法 TOPSIS法 障碍度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联结促进乡村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照澜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懿莹 叶童 +4 位作者 郑捷 雷梓樱 钟明玉 汤紫铃 李锦顺 《山西农经》 2024年第4期189-191,共3页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总结广东省和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优秀经验,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乡村旅游为纽带,聚焦特色产业,传承优秀文化,解决照澜村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等问题,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总结广东省和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优秀经验,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乡村旅游为纽带,聚焦特色产业,传承优秀文化,解决照澜村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等问题,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 乡村振兴 利益联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的力量: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缓释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云 卢跃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6,共10页
基于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的视角,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内生扩展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信贷的违约风险缓释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提高农社利益联结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 基于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的视角,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内生扩展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信贷的违约风险缓释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提高农社利益联结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相较于利润返还和技术培训联结方式,融资支持与订单销售联结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缓释效果更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可靠。机制分析显示,农社利益联结能够通过增收机制和非正规风险分担机制增强农户还款能力和私人借贷能力,从而促进农户履约还款。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合作社领办主体及社员规模的差异,也是影响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的重要因素,并导致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信贷的违约风险缓释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据此,建议加强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联农带农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联合体,不断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信用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应链信贷 农社利益联结 信贷风险 联农带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利益联结到社区再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村落重建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良灿 李政 哈洪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建设乡村和再造村落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区再造,既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重建的实现图景,也是其目标归属。案例村落在坚持农民主体和村庄本位基础上,在村“两委”...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建设乡村和再造村落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区再造,既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重建的实现图景,也是其目标归属。案例村落在坚持农民主体和村庄本位基础上,在村“两委”带动下,通过精英行动、政府扶持、村企联合和农民参与等方式,发展壮大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此为基础,村落社区在经济生活、组织构造、社会关系、治理秩序、村落公共性等层面实现了重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资源资金注入、产权改革、市场驱动和能人带动等实践路径,以外源驱动激发内生活力,在上下资源联动和内外利益共生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使其成为实现农村社区再造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利益联结 社区再造 村落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中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以蒙自蓝莓和孟连牛油果种植的利益分配模式为例
18
作者 陈航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9-94,共6页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民。利益需求是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内生动力,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云南蒙自蓝莓和孟连牛油果的“622”和“334”利益分配模式,通过联结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参与、助力农民生...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民。利益需求是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内生动力,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云南蒙自蓝莓和孟连牛油果的“622”和“334”利益分配模式,通过联结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参与、助力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激发了农民主体内生动力。两种利益分配模式,是农民与农业经营主体结成的“共同协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利益调节关系,蕴含着以农民为主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以该机制保障农民获得更多产业收益,有助于突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国家与农民的联结互动,巩固党在乡村地区的执政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农民 利益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欣怡 《广东蚕业》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在明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利益联结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温州山区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对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在明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利益联结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温州山区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对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模式的构建及其优化建议,以期为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集体下的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淄博市猕猴桃合作社为例
20
作者 刘沛森 卢智豪 王子源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安排,但在现实操作中,传统农耕机制下的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匹配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的一个坎。因此,如何加强小农户利益联结,... 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安排,但在现实操作中,传统农耕机制下的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匹配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的一个坎。因此,如何加强小农户利益联结,是提高小农户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该研究以淄博市源泉镇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村集体的利益联结的机制,并指导理论实践,希望能为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现代化 利益联结机制 村集体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