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季小立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31,共9页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持股 研发投资 利益趋同效应 管理防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还是壕沟防御效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梅世强 位豪强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23,共8页
把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到创业板市场,得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尽相同的结论。研究发现,创业板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有明显差异,这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效... 把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到创业板市场,得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尽相同的结论。研究发现,创业板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有明显差异,这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效应区间"不同于其他研究结论的重要原因。分别以标准化的市场价值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通过对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管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同时存在于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高于50%时,利益趋同效应大于壕沟防御效应,高管持股比例在20%—50%时,壕沟防御效应大于利益趋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持股 利益趋同效应 壕沟防御效应 创业板
原文传递
基于效应检验的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
3
作者 曹容宁 范丽红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7,共8页
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两层含义出发,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 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两层含义出发,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的股权集中度便于控股股东的控制,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而股权性质并不能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此外,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来实现股权多元化并最终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实证分析 股权性质效应 利益趋同效应 利益侵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华 赵雯 马媛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选取2012—2014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高管持股和现金流量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企业自由现金流与研发投资正相关。因此,对企业高管进行适当的股权激励... 选取2012—2014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高管持股和现金流量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企业自由现金流与研发投资正相关。因此,对企业高管进行适当的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但持股比例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产生壕沟防守效应,保持充足的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持股 自由现金流 研发投资 利益趋同效应 壕沟防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深圳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张关心 刘剑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4-26,134,共4页
关键词 股权集中 公司绩效 深圳股票市场 公司治理 利益趋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高管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 被引量:7
6
作者 吕素莉 金宇 陈洁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69,共4页
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促使企业和谐发展的新战略,高管持股激励机制增强或削弱了长短期财务绩效,能否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本文结合RESET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有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 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促使企业和谐发展的新战略,高管持股激励机制增强或削弱了长短期财务绩效,能否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本文结合RESET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有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更高;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高管持股对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差异,非国有企业的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承担的非线性关系更显著。本文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承担的非线性关系,以期为以股权激励为目的的公司治理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承担 高管持股 利益趋同效应 壕沟防守效应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结构、R&D投入与绩效的逻辑分析——兼议政府补助的作用路径 被引量:28
7
作者 唐建荣 李晴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8,共12页
以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及其稳健性标准误修正模型研究了治理结构、R&D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逻辑联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持股负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制衡度正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集中... 以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及其稳健性标准误修正模型研究了治理结构、R&D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逻辑联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持股负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制衡度正向影响企业的R&D投入,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水平与R&D投入呈非线性关系;高管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共同调节政府补助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路径; R&D活动具有滞后效应,负向影响当期的企业绩效,但是对滞后两期的绩效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源上解决代理问题,是提高研发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问题 治理结构 R&D投入 企业绩效 政府补助 研发创新 利益趋同效应 壕沟防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状况研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战强 《证券市场导报》 1998年第9期42-48,共7页
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制度。目前,706家上市公司中,高管人员平均持股比例仅为0.0488%。建立以管理人员持股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机制,对于完善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造就中国的企业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持股 持股比例 高管持股 高级管理人员 利益趋同效应 内部职工持股 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业绩 防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战略、高管持股分布设计与公司治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有志 李国栋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共12页
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高管持股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收益的实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对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强弱对高管持股效应的影响。对沪深两市2005年... 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高管持股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收益的实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对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强弱对高管持股效应的影响。对沪深两市2005年67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高管持股激励强度能有效改善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高管持股分布设计差异影响利益趋同效应的发挥。公司治理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高管持股的壕沟防御效应,企业应该从高管持股分布设计和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同步建设入手,为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高管持股分布 壕沟防御效应 利益趋同效应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为什么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高质量创新——触发条件与中国事实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胜 陈予涵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8,共10页
本文聚焦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发挥其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担当自主创新先锋、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并分析发挥这一作用的触发条件。研究发现:国有企... 本文聚焦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发挥其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担当自主创新先锋、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并分析发挥这一作用的触发条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高质量创新。利益趋同效应、资本市场压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是国有企业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重要触发条件。此外,国有企业承担高质量创新的水平在行业和地区中也有所区别。因此,应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在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提高国家高质量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质量创新 利益趋同效应 资本市场压力 风险承担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