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2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贮饲料制备技术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
作者 柴艳 柯梅 +1 位作者 侯钰荣 李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青贮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保存方式,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干草制品相比,青贮饲料具有材料来源广、制作方便、储存时间长、适口性好、动物采食率与消化率高、营养成分流失少、营养品质高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冬春季节草畜供需矛... 青贮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保存方式,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干草制品相比,青贮饲料具有材料来源广、制作方便、储存时间长、适口性好、动物采食率与消化率高、营养成分流失少、营养品质高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冬春季节草畜供需矛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青贮技术如青贮原料的种类、制备技术、营养成分与发酵特性等影响因素均会直接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因此,文章综述了青贮原料制备技术及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为促进青贮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制备技术 发酵品质 饲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体微纳结构及制备技术研究综述
2
作者 王玉洁 吴国新 +2 位作者 黄骥 王坤 张国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与微纳光子学技术研究相结合,通过在闪烁体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利用其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改变光子出射的临界角,能够有效解决因全内反射效应导致闪烁体光输出产额低的技术难题,以实现在更小的剂量下实现相同的辐射效果。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全面综述微纳结构调控闪烁体光输出增强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现有微纳结构制备技术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纳结构对闪烁体光输出产额的影响,并根据闪烁体微纳结构的尺寸对制备技术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了各类型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光输出产额 微纳结构 全内反射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材料阻燃剂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菲 杜春贵 +3 位作者 鲍启超 冉颖 邵煜然 王玉婷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7,共6页
二维材料是指电子仅可在两个维度的纳米尺度上自由运动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高比表面积及良好的化学可修饰性,在物理、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不同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潜在导电性、高导热性、催化活性及... 二维材料是指电子仅可在两个维度的纳米尺度上自由运动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高比表面积及良好的化学可修饰性,在物理、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不同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潜在导电性、高导热性、催化活性及抗紫外能力,可满足不同材料的特殊使用需求。当二维材料作为阻燃剂使用时,可以形成有效物理屏障,提高基材热稳定性,降低材料的易燃性,保障材料的使用安全。对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黑磷(BP)和六方氮化硼(h-BN)等二维材料作为阻燃剂使用时的制备技术和阻燃性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二维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制备技术 阻燃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焱 李宁 +4 位作者 朱绪春 周麟依 韩朝玮 刘晓永 刘红芝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共7页
我国传统蛋白的获取大量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存在严重的土地和水资源依赖性,难以应对巨大的蛋白缺口。酵母中蛋白含量超过50%,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7.58%,是一种完全优质蛋白。目前,工业废酵母多用于提取酵母蛋白,如果可以通... 我国传统蛋白的获取大量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存在严重的土地和水资源依赖性,难以应对巨大的蛋白缺口。酵母中蛋白含量超过50%,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7.58%,是一种完全优质蛋白。目前,工业废酵母多用于提取酵母蛋白,如果可以通过酵母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高营养的酵母菌株,就能为酵母蛋白资源的利用奠定原料基础。绿色高效的酵母蛋白制备技术直接影响酵母蛋白利用,目前多采用酸碱制备酵母蛋白,亟待开发高效清洁的酵母蛋白制备技术。该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并探讨了不同种类、不同培养条件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酵母菌株的蛋白质组差异和多种不同酵母蛋白制备工艺的比较,旨在为高产蛋白酵母菌株的筛选和酵母蛋白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并勾勒出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蛋白 蛋白质组学 制备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碎值粗细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
5
作者 蒋睿 翁智财 +3 位作者 刘子科 成卫辉 胡建伟 李书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针对高压碎值骨料自身强度较低、界面性能较差等问题,通过添加硅灰浆等高活性矿物掺和料,制备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并探讨了硅灰浆掺量对不同岩性高压碎值骨料所制备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差异及其微观机... 针对高压碎值骨料自身强度较低、界面性能较差等问题,通过添加硅灰浆等高活性矿物掺和料,制备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并探讨了硅灰浆掺量对不同岩性高压碎值骨料所制备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差异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在骨料压碎值相等的情况下,高压碎值花岗岩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优于高压碎值片麻岩骨料混凝土,这可能与片麻岩的层状构造有关,但加入硅灰浆可弥补骨料自身缺陷,改善混凝土内部微结构,有助于缩小这种因骨料结构差异而带来的强度及耐久性差距。在C40与C60强度等级的高压碎值骨料混凝土制备中,硅灰浆建议掺量分别为其固含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5.0%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制备技术 试验研究 高压碎值骨料 高性能混凝土 硅灰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软化点炭素沥青制备技术现状
6
作者 李臣泽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465-468,473,共5页
高芳烃化合物因其具有碳含量高、富含稠环芳烃的特点,是进一步缩合制备炭素沥青的理想原料。简述了基于高芳烃化合物制备高软化点炭素沥青材料的反应机理,介绍了热缩聚、空气氧化、减压蒸馏/短程分子蒸馏及其他相关技术,总结了对应技术... 高芳烃化合物因其具有碳含量高、富含稠环芳烃的特点,是进一步缩合制备炭素沥青的理想原料。简述了基于高芳烃化合物制备高软化点炭素沥青材料的反应机理,介绍了热缩聚、空气氧化、减压蒸馏/短程分子蒸馏及其他相关技术,总结了对应技术路线特点和优势,最后对高软化点炭素沥青制备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芳烃化合物 高软化点 氧化 蒸馏 沥青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龙亮 刘炳刚 吴早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晶粒细化可显著提高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性能,介绍了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粉末冶金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粉末冶金法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热等静压烧结、超高压通电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微波烧结等;深度塑... 晶粒细化可显著提高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性能,介绍了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粉末冶金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粉末冶金法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热等静压烧结、超高压通电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微波烧结等;深度塑性变形法包括高压扭转、等通道挤压、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和累积轧制等。由于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存在大量的晶界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因此有望解决纯钨材料作为核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存在的问题,对超细晶/纳米晶钨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材料 粉末冶金法 深度塑性变形法 制备技术 超细晶 纳米晶 核聚变能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熟制食品中耐药基因检测的DNA制备技术
8
作者 李娟 段佳丽 陈忠辉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6期323-329,共7页
目的改进细菌总DNA制备技术,用于熟制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检测及进一步分析。方法经过清蒸、水煮、爆炒等三种传统中式烹饪加工后的蔬菜、肉、水产品等食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样品的不同特性,通过... 目的改进细菌总DNA制备技术,用于熟制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检测及进一步分析。方法经过清蒸、水煮、爆炒等三种传统中式烹饪加工后的蔬菜、肉、水产品等食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样品的不同特性,通过改善离心条件、提升DNA吸附和洗脱,以及优化DNA萃取缓冲液用量等方式,改良商业试剂盒中的具体步骤,不经细菌分离培养等过程,直接提取熟制食品细菌的总DNA。通过DNA纯度和浓度的测量,以及16S rRNA扩增、高通量测序、SmartChip高通量实时定量PCR(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HT-qPCR)等分子生物学操作,以验证本研究改进的细菌总DNA制备技术能够用于后续ARGs分析。结果本文制备的DNA,OD_(260)/OD_(230)和OD_(260)/OD_(280)的值分别在2.00~2.13和1.70~2.00,浓度均在50 ng/μL以上。经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本文提取的DNA能够确保后续PCR、HT-qPCR等方法用于ARGs的检测,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的顺利进行。结论本文对于细菌总DNA制备技术的改进,能够为后续熟制食品中ARGs的检测及进一步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制食品 细菌群落结构 ARGs DNA制备技术 H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以丸剂制备技术项目为例
9
作者 刘娱姗 刘丽敏 +1 位作者 廖启元 张强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7期30-34,共5页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基础,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以丸剂制备技术项目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程思政等方面阐述项目教学实施过程。通...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基础,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以丸剂制备技术项目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程思政等方面阐述项目教学实施过程。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技术 岗课赛证 丸剂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融合下“生物药物制备技术”课程思政的开发与评价
10
作者 徐美佳 韩双 丁原春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以“生物药物制备技术”课程为对象,在总结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发过程中具体做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双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开发与评价范式,以强化制药类专业课程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生物药物制备技术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研究发展现状和应用发展趋势
11
作者 江涛 张帅 《陶瓷》 CAS 2024年第12期9-13,146,共6页
Fe-Mo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主要包括Fe3Mo、Fe2Mo、FeMo。陶瓷也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可以将Fe-Mo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 Fe-Mo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主要包括Fe3Mo、Fe2Mo、FeMo。陶瓷也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可以将Fe-Mo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笔者主要叙述了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与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并叙述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Fe-Mo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金属间化合物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研究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材料制备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超 李赫亮 +3 位作者 董世知 刘敬福 任鑫 吴纯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该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制备技术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学校定位和金属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 该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制备技术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学校定位和金属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探,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从事金属材料相关领域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制备技术 教学改革 OBE理念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亮亮 蒋洁蓉 +2 位作者 叶青 茅沈杰 李杰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及各自的性能特点,综述了目前相变微胶囊及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目前,适用于纺织领域的相变材料主要为有机相变材料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主要采用化学法,该方法...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及各自的性能特点,综述了目前相变微胶囊及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目前,适用于纺织领域的相变材料主要为有机相变材料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主要采用化学法,该方法在纺织领域应用较多,关键技术是乳化工艺;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多采用复合纺丝法和后整理法,但存在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较复杂、加入相变材料损伤纤维机械性能、相变调温纤维经过纺纱及织造等流程后调温能力减弱等问题。指出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技术、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工艺、相变材料的保持率及温度调节能力的稳定性等是相变调温纤维未来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制备技术 相变调温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液相法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卓 李春雷 +3 位作者 张鑫 乔勉 田玉琴 宫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催化等领域。其液相法制备技术具有产物粒径及形貌易控制、经济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重点综述了包括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在内的纳米氧...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催化等领域。其液相法制备技术具有产物粒径及形貌易控制、经济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重点综述了包括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在内的纳米氧化锌液相法制备技术,阐释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关键影响因素,强调了过程强化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介绍了“气泡液膜法”的新思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表面活性剂与反应液、空气的快速混合,形成具有高堆密度微气泡的纳米反应环境,成核晶体在气泡间10~100 nm的液膜内限域生长,通过控制气泡间液膜厚度调控纳米粒子大小,所得产物粒径均一、不易团聚,有望实现低成本纳米氧化锌的连续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颗粒 液相法 制备技术 气泡液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元明 马文 +6 位作者 冯雪英 刘炯 白玉 李扬扬 李浙锋 李荣星 余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68,共21页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可以显著提高高温部件的使用温度和寿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热障涂层陶瓷面层材料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体系的研究进...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可以显著提高高温部件的使用温度和寿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热障涂层陶瓷面层材料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体系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热障涂层的陶瓷层和粘结层材料体系、制备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涂层失效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下一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热障涂层 制备技术 陶瓷材料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制备技术及益生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扬蕊 史晓丹 +2 位作者 杨雨宁 王昭之 李柏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发表共识,将后生元定义为对宿主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自此,关于后生元的研究进入热潮。相较于益生菌,后生元的益生特性不依赖于菌株活性,使其相较于活体微生物具有更高... 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发表共识,将后生元定义为对宿主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自此,关于后生元的研究进入热潮。相较于益生菌,后生元的益生特性不依赖于菌株活性,使其相较于活体微生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便于大规模生产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作者概述了后生元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热加工技术(巴氏杀菌、高温灭菌、欧姆加热)及非热加工技术(脉冲电场、超声波、电离辐射),并重点综述了后生元在维持肠道健康、预防肥胖、维护皮肤健康、治疗便秘、抗糖尿病、改善口腔健康等方面的益生作用,以期为未来后生元的工业生产及明确后生元益生效应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益生菌 制备技术 益生效应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催化辅助无转移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勇 郭冲霄 +2 位作者 倪佳苗 刘悦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4-198,共15页
作为一种原子级别厚度的二维碳材料,石墨烯已经被证明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等综合物化性能。但是如何制备高质量、大面积晶圆级别的石墨烯薄膜仍然是激发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器件集成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传统过渡金属催化合成... 作为一种原子级别厚度的二维碳材料,石墨烯已经被证明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等综合物化性能。但是如何制备高质量、大面积晶圆级别的石墨烯薄膜仍然是激发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器件集成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传统过渡金属催化合成石墨烯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往往需要复杂费时的后处理转移工序,会对石墨烯薄膜本征性能造成巨大破坏,因此研究如何在介电基底上直接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的石墨烯薄膜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目的而兴起的无转移石墨烯薄膜制备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成就,其中金属催化辅助合成无转移石墨烯薄膜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并且基于原位合成石墨烯薄膜性能测试及器件验证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尽管如此,由于催化剂种类、形态以及结构设计等因素的不同,针对金属催化剂在无转移石墨烯薄膜合成过程中的工艺策略,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设计。本文基于无转移石墨烯薄膜制备的最新研究结果,对金属在催化转化获得无转移石墨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设计策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促进高质量晶圆级石墨烯薄膜的合成及在电子、光电子等功能器件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薄膜 无转移制备技术 金属催化剂 介电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陶粒制备技术要点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今华 张茂亮 +4 位作者 白坡 殷会玲 张焕焕 万欣娣 张冰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尾矿是矿石经选矿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其堆存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尾矿陶粒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技术要点分析,探讨了原料配比、辅料、烧制工艺对陶粒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陶粒制备存... 尾矿是矿石经选矿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其堆存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尾矿陶粒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技术要点分析,探讨了原料配比、辅料、烧制工艺对陶粒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陶粒制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介绍了尾矿陶粒在轻质混凝土、水处理滤料、陶粒支撑剂、吸波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轻质、多孔、高强尾矿陶粒、复合尾矿陶粒制备技术和拓宽陶粒应用领域是尾矿陶粒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制备技术 轻质 高强 复合尾矿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纱线静电纺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宇航 谭晶 +2 位作者 李好义 徐锦龙 杨卫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243,共9页
针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技术的产率低、纱线力学性能较差以及生产过程有安全风险和环保隐患的技术现状,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从纳米纤维聚集加捻原理出发,概述了手动加捻法、电场诱导成纱法、高速旋转加捻... 针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技术的产率低、纱线力学性能较差以及生产过程有安全风险和环保隐患的技术现状,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从纳米纤维聚集加捻原理出发,概述了手动加捻法、电场诱导成纱法、高速旋转加捻法、水浴成纱法和气流辅助成纱法的成纱机制、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指出高速旋转加捻法以纱线制备连续稳定可控等优势成为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技术的主流;随后从纤维特性及纱线结构出发,探讨工艺、装置与材料对纱线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增强的本质在于提升纤维取向、纤维抱合紧密度与单纤维力学性能。最后介绍了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的产率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出熔体或绿色纺丝液体系的无针静电纺技术与成纱技术的结合是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高效制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纱线 纱线制备技术 力学性能 纱线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MnNi系高熵合金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炜鹏 李杰 +3 位作者 孙小斌 吴凯迪 万德成 冯运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95,共12页
与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高熵合金是由至少五种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组成的合金,并表现出许多传统合金所不具备的性能。其中,CoCrFeMnNi系高熵合金作为最早开发的高熵合金,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制备技术的发展对开发性... 与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高熵合金是由至少五种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组成的合金,并表现出许多传统合金所不具备的性能。其中,CoCrFeMnNi系高熵合金作为最早开发的高熵合金,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制备技术的发展对开发性能优异的高熵合金以及促进高熵合金的实际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高熵合金主流制备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包括机械合金化、雾化法、熔铸法、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磁控溅射和激光熔覆,并着重对不同方法制备的CoCrFeMnNi系合金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高熵合金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CoCrFeMnNi 制备技术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