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共享与供应链绩效——制度复杂性的调节效应
1
作者 曹勇 郑昭雅 董新颖 《现代商业》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复杂性理论,通过对306家制造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复杂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型社会责任、利他型社...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复杂性理论,通过对306家制造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复杂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型社会责任、利他型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信息共享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供应链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制度复杂性负向调节战略型社会责任与信息共享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共享 制度复杂性 供应链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战略响应——创新效应与匹配情景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航 陈劲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1,共11页
成功完成跨国并购整合对于并购企业实现战略意图至关重要,然而已有文献尚未揭示出跨国企业如何对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作出战略响应。本文从制度逻辑视角切入,以我国跨国企业173项并购交易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 成功完成跨国并购整合对于并购企业实现战略意图至关重要,然而已有文献尚未揭示出跨国企业如何对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作出战略响应。本文从制度逻辑视角切入,以我国跨国企业173项并购交易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战略响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战略导向、产业增长与战略响应行为的匹配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制度适应、制度共创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战略响应方式选择应与内部战略导向、外部产业环境相匹配。具体而言,实施低成本战略、所处产业增长较慢的并购企业,选择制度适应能获得更佳的创新绩效;实施差异化战略、所处产业增长较快的并购企业,选择制度共创能获得更佳的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整合 制度复杂性 战略响应 制度适应 制度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制、服务型政府与制度复杂性:一个尝试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9
3
作者 姚金伟 马大明 罗猷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6,共8页
民生事业在胡温十年获得较快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项目制兴起和服务型政府转型。项目制作为事本主义的行政动员机制,呈现出较强的技术治理特征;服务型政府则涉及"政府革命",是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选择。然而由于制度复... 民生事业在胡温十年获得较快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项目制兴起和服务型政府转型。项目制作为事本主义的行政动员机制,呈现出较强的技术治理特征;服务型政府则涉及"政府革命",是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选择。然而由于制度复杂性的存在,项目失灵和服务型政府衰落,制约了民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不得不强推"维稳"以确保社会和谐。制度复杂性源自政府多元行为逻辑的不兼容性,具体而言包括宪制体系、业务职能、属地管理和官僚自利,其分别对应了国家逻辑、专业逻辑、地方性逻辑和市场化逻辑。项目制同专业逻辑和地方性逻辑之间存在明显冲突,而服务型政府也遭受到国家逻辑和市场化逻辑的侵蚀,这共同造成了制度演化中的异化。治理模式创新仍要回归政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个何种类型的政府引领怎样的市场经济构成了国家发展的根本性命题。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克服政治短视,改革一直在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事业 项目制 服务型政府 制度复杂性 政府行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的制度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任琳 张尊月 《东北亚学刊》 2022年第6期16-30,145,共16页
大国博弈与竞争加剧了各国的国际制度选择和制度塑造行为,全球治理体系进入瓦解重塑期。世界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至亚太地区后,该地区亦成为大国制度角逐的新的竞技场。围绕全球治理制度的博弈聚焦到亚太重点地区,而在该地区制度博弈... 大国博弈与竞争加剧了各国的国际制度选择和制度塑造行为,全球治理体系进入瓦解重塑期。世界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至亚太地区后,该地区亦成为大国制度角逐的新的竞技场。围绕全球治理制度的博弈聚焦到亚太重点地区,而在该地区制度博弈形成的制度复杂性及其影响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外溢至国际层面,形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程度的制度复杂性现象。因此,针对该地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制度复杂性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变得尤为必要。参与塑造亚太地区制度复杂性的行为体包含四类(霸权国、崛起国、区域内国家联盟及霸权国盟友),从各行为体的制度选择、制度建设及综合作用导致的地区制度复杂性现象等角度予以分析,可为我国参与和塑造区域治理体系,乃至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小圈子外交 中美关系 区域治理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复杂性视角下的东盟数据保护一体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蒋旭栋 周士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101,共24页
当前,数据已成为新生产要素,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纷纷建立起各类形态不一的数据保护制度,不同的数据保护制度间相互交叠、嵌套,构成了制度复杂性的基本图景。东盟在构建数据保护制度的过... 当前,数据已成为新生产要素,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纷纷建立起各类形态不一的数据保护制度,不同的数据保护制度间相互交叠、嵌套,构成了制度复杂性的基本图景。东盟在构建数据保护制度的过程中亦受到制度复杂性的影响。从形态上看,东盟域内外的不同数据保护制度相互嵌套;从功能上看,东盟域内外的数据保护制度的碎片化程度加剧,不利于东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鉴于此,东盟主动介入制度复杂性的演化过程中,开启了数据保护制度的“一体化”进程。东盟积极构建一体化的数据保护制度,对制度复杂性的演进起到了负反馈的作用,阻止了制度复杂性加剧,为制度复杂性与东盟数据保护制度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机会,进而推动了东盟数据保护制度稳定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保护 制度复杂性 东盟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复杂性与融媒体平台建设——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海青 张珊 安逸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0,共2页
实现融媒体的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媒体政策支持下最为迫切的发展课题。但融媒体建设是多方参与的复杂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面临不同制度逻辑所主导的任务目标。怎样协调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进融媒体建设有序进行,成为亟待... 实现融媒体的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媒体政策支持下最为迫切的发展课题。但融媒体建设是多方参与的复杂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面临不同制度逻辑所主导的任务目标。怎样协调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进融媒体建设有序进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度复杂性与传媒组织1.传媒组织的制度复杂性。制度复杂性是指组织面对的多元化、相互冲突的制度逻辑的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传媒组织 制度逻辑 多方参与 相互冲突 目标和要求 制度复杂性 新华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的制度复杂性与行为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朋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化过程,粤港澳三地不同的规则、标准等相互交叠和嵌套,构成了制度复杂性的基本图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三地如何推进现有规则相互衔接,受到日益关注。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化过程,粤港澳三地不同的规则、标准等相互交叠和嵌套,构成了制度复杂性的基本图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三地如何推进现有规则相互衔接,受到日益关注。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已经形成了数目可观的合作案例,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市场一体化、行政协作等领域。但是,粤港澳三地规则相互衔接的关联机制、管理系统仍不明晰,由此引发制度协调的复杂性,产生负外部效应。粤港澳三地规则相互衔接具有制度多样性、多中心性、嵌套性等复杂性特征,同时还存在区域治理架构、规则体系、地方政府合作意愿等碎片化带来的复杂性挑战。实现粤港澳三地制度理念对接、功能对接和力量整合,需要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跨制度治理复合模式,即基于规则的成熟程度,深化国家统筹与地方对接的关系;基于衔接项目的不同类型,推动制度的分层建构;基于能力的复合性,推进制度的相互学习;基于对接项目的复杂性,提升制度的先行先试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规则衔接 制度复杂性 “一国两制”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身份视角的制度复杂性整合应对机制 ——来自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珞珈管理评论》 2020年第1期20-37,共18页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是一个日益关键的管理问题,但已有研究仅提出了针对制度复杂性单一方面的应对策略与机制.本文采用建构式扎根深度单案例研究方法,以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为对象,从组织身份视角出发,探索了组织整合地有效...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是一个日益关键的管理问题,但已有研究仅提出了针对制度复杂性单一方面的应对策略与机制.本文采用建构式扎根深度单案例研究方法,以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为对象,从组织身份视角出发,探索了组织整合地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通过价值过滤和学徒工作能动地构建了基于价值的组织身份,直接消解了归属复杂性;而基于价值的组织身份塑造了以手段为核心的心理参照点,间接地同时平衡了绩效与运营复杂性.研究弥补了已有制度复杂性应对文献片面化的缺陷,发现了构建能整合应对制度复杂性的组织身份的两个关键构念,对组织解决内部冲突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制度复杂性 组织身份 招聘筛选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权力机制——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案例研究
9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1 位作者 徐钊 梁朝高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41,共10页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虽然认为组织需要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并提出一些个体层实现机制,但如何从组织层面整体实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从权力结构出发,通过对...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虽然认为组织需要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并提出一些个体层实现机制,但如何从组织层面整体实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从权力结构出发,通过对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挖掘组织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权力机制模型。结果发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关键在于不耦合的认知与实践双重权力结构:组织层级式权力实践结构与网络式权力认知结构不但分别区隔、整合了多重制度逻辑诉求冲突,而且共同激励多重制度逻辑的持续弹性混合,能够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制度逻辑 权力结构 权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制度复杂性对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亦康 钟昌标 《中国发展》 2020年第4期54-65,共12页
以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呈现的区域聚集性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制度理论,探究区域对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利用2003-2013年中国700家跨国企业在全球50个国家共计2385家海外子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区域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国... 以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呈现的区域聚集性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制度理论,探究区域对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利用2003-2013年中国700家跨国企业在全球50个国家共计2385家海外子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区域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制度复杂性包含区域制度多样性和区域内国家数量。区域制度多样性对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呈倒U型,区域内国家数量负向影响跨国企业国际化;区域制度复杂性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国有企业更为明显;合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克服尽快区域制度复杂性的挑战实现本土化经营;跨国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区位选择应考虑就近原则,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经营方式,借助区域聚集和区域套利提升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制度复杂性 跨国企业 中国 区域国际化 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制度复杂性视角下的人民调解实践——以S市为例
11
作者 戴康 陈鼎祥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制度变迁是分析政治演化的重要视角,对制度变迁的研究长期因循非静即动的单一论证模型,从而忽视了制度复杂性。文章以人民调解制度为例,分析制度复杂性何以形成、有何逻辑。案例研究显示,旨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去中心化”过程和意在促进... 制度变迁是分析政治演化的重要视角,对制度变迁的研究长期因循非静即动的单一论证模型,从而忽视了制度复杂性。文章以人民调解制度为例,分析制度复杂性何以形成、有何逻辑。案例研究显示,旨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去中心化”过程和意在促进制度重塑的“再中心化”过程,共同导致了人民调解制度的复杂性。通过深入剖析制度复杂性,文章识别出了三重逻辑机制:一是制度调适机制,指组织对制度程式进行的自发调整;二是制度叠合机制,指组织为了提升制度效能而融汇新规则与旧规则;三是制度冲突机制,指组织在促进制度变迁时采取的悖论行动。从本质上来说,以上三重逻辑共同导致人民调解制度处于变与不变的钟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再中心化” 人民调解制度 制度复杂性
原文传递
制度复杂性与“一带一路”国际制度对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守军 王妃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04,共15页
当前的国际制度互动往往发生于制度复杂性的环境之中,制度复杂性是指数量众多的制度在部分功能重叠领域的治理结构特征。作为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与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接”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制度互动方式。国际... 当前的国际制度互动往往发生于制度复杂性的环境之中,制度复杂性是指数量众多的制度在部分功能重叠领域的治理结构特征。作为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与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接”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制度互动方式。国际制度“对接”是“源制度”与“目标制度”之间的融合,旨在产生制度间的“协同效应”。在制度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制度“对接”差异化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国际制度“对接”理论化为“制度嵌入”“制度嵌套”和“制度生成”三种模式,进而通过“一带一路”与东盟、联合国的对接和亚投行的创设作为典型案例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制度对接 制度复杂性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制度复杂性框架下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例
13
作者 师迪文 程德俊 赖秀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30,共18页
企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目前关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还处于概念界定的阶段,如何协同政府、市场、社会、专业机构等多方力量,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是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制度复杂性框架,... 企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目前关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还处于概念界定的阶段,如何协同政府、市场、社会、专业机构等多方力量,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是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制度复杂性框架,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制度要素组态并提炼相应的提升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存在3类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组合,分别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专业合作型”和“政府引导、社会关注、专业合作型”;第二,政府引导要素对于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起到重要的战略指引作用;第三,不同的前因要素组合通过压力与资源双重路径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第四,不同规模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上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扩展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对政府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与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质生产力 制度复杂性 科技创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复杂性与跨国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视角
14
作者 申李莹 陈德球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8,共14页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双元制度差异,还需要应对东道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多元制度差异。在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背景下,了解多重东道国制度逻辑下的制度复杂性特征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双元制度差异,还需要应对东道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多元制度差异。在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背景下,了解多重东道国制度逻辑下的制度复杂性特征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企业做优做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逻辑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东道国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复杂性显著提高了跨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体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母国制度约束和企业国际化经验显著加强了制度复杂性的创新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复杂性通过提高跨国企业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跨国企业创新绩效。本文不仅证实了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为跨国企业面对制度复杂性的行为策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创新绩效 跨国企业 国际化
原文传递
适应造就国际制度的复杂性——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
15
作者 陈菲菲 黄登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24,168,169,共24页
国际制度复杂性的成因是制度复杂性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国际制度体系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制度体系中行为体的适应造就了制度复杂性。适应作为国际制度复杂性形成的解释变量,根据不同的“刺激—反应”类型可分... 国际制度复杂性的成因是制度复杂性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国际制度体系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制度体系中行为体的适应造就了制度复杂性。适应作为国际制度复杂性形成的解释变量,根据不同的“刺激—反应”类型可分为压力回应型适应、竞争驱动型适应、合作促发型适应与发展导向型适应四种适应模式。无论哪种类型的适应都将导致国际制度复杂性的产生。本文选取压力回应型适应下金融危机的冲击与G20的成立与演变,竞争驱动型适应下制度竞争与亚太地区制度的重叠与嵌套,合作促发型适应下G20合作治理模式与机制复杂体的形成,以及发展导向型适应下“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制度涌现与发展四个案例,系统追踪各种国际制度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以揭示国际制度复杂性的形成逻辑,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所构建的国际制度复杂性的分析框架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制度体系的本质属性及塑造因素,为国际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国际制度复杂性 适应 制度竞争 机制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响应制度复杂性:分析框架与研究模型 被引量:38
16
作者 邓少军 芮明杰 赵付春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6,29,共15页
组织需要有效应对制度环境的挑战以获得合法性与实现持续发展,但传统制度理论由于秉持响应行为同质化假设、忽视组织微观层次能动作用、低估制度复杂性程度等问题,在当前制度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解释力不足,组织响应制度复杂性研究逐... 组织需要有效应对制度环境的挑战以获得合法性与实现持续发展,但传统制度理论由于秉持响应行为同质化假设、忽视组织微观层次能动作用、低估制度复杂性程度等问题,在当前制度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解释力不足,组织响应制度复杂性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数量—内容—时间"的制度复杂性内涵分析框架和"结构—情境—人员—时间—位置"的制度复杂性响应战略分析框架,强调混合组织与复杂动态场域是组织响应制度复杂性的典型应用情境,进一步指出中国情境应用的关键差异,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组织响应制度复杂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研究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制度复杂性这一新兴概念的理论认识,有助于系统地梳理制度复杂性响应战略的类型和开发新战略,同时也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转型国家的制度复杂性内涵解析、特征辨识与响应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组织响应 制度逻辑 分析框架 模型建构
原文传递
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复杂性分析——以亚太地区经济治理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任琳 张尊月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112,共13页
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重构期,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日益呈现出制度复杂性。制度复杂性表现为制度体系内制度间的关系。在美国主观"脱钩"战略的影响下,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制度形态亦在日趋变化。因此,制度复杂性研究空前重要,... 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重构期,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日益呈现出制度复杂性。制度复杂性表现为制度体系内制度间的关系。在美国主观"脱钩"战略的影响下,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制度形态亦在日趋变化。因此,制度复杂性研究空前重要,具有非常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功能属性和参与主体两个维度观察,制度复杂性具体包括:平行、嵌套和交叉重叠三种主要形态。文章以亚太地区经济治理为例,剖析未来国际制度和区域制度体系的影响因素与演化趋势,通过强调参与主体中主导国的重要性,尝试考量"平行体系"的现代表现形态和演化可能。深入研究制度复杂性问题,将有助于在目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治理秩序之本质属性及塑造因素,进而为适应未来秩序变革与重构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复杂性 亚太地区 平行体系 国际制度
原文传递
跨国并购动机与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战略响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航 陈劲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70-1578,共9页
如何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做出战略响应决定了并购战略意图能否实现。基于适应与创新视角,识别出了跨国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针对制度复杂性的两种战略响应方式:制度适应和制度共创,实证检验了并购前的并购动机对并购后整... 如何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做出战略响应决定了并购战略意图能否实现。基于适应与创新视角,识别出了跨国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针对制度复杂性的两种战略响应方式:制度适应和制度共创,实证检验了并购前的并购动机对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战略响应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及并购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利用性并购企业倾向于选择实施制度共创战略,探索性并购企业倾向于选择实施制度适应战略,同时并购经验和组织冗余正向调节探索性或利用性并购与相应战略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动机 探索性并购 利用性并购 制度复杂性 战略响应
原文传递
国际制度复杂性与东亚一体化进程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明国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2,157,共29页
国际制度复杂性是国际制度理论的前沿问题,其重点在于分析制度复杂性对国际合作的影响。近年来,东亚地区各种国际制度竞相发展,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数量增长迅速。东亚地区性国际制度的扩散、传播、嵌套和重叠,导致了... 国际制度复杂性是国际制度理论的前沿问题,其重点在于分析制度复杂性对国际合作的影响。近年来,东亚地区各种国际制度竞相发展,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数量增长迅速。东亚地区性国际制度的扩散、传播、嵌套和重叠,导致了问题领域、管辖权以及成员身份等的“交叠”问题越来越明显。中国正卷入不断嵌套、重叠的多边地区制度之中,制度复杂性也日益成为中国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结构因素。但是,制度复杂性并不一定是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阻碍因素。对东亚地区制度平行、制度嵌套与制度重叠这三种不同类型制度复杂性的案例分析显示,通过加强国际制度建设、推动核心成员国利益趋同、提升“体制选择”或“体制转移”过程中的成本等方式,国际制度复杂性为东亚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选择。这一观点也是对近年来讨论颇多的东亚地区“制度过剩”提法的商榷。在东亚一体化过程中,“制度过剩”的提法并不能准确把握制度复杂性的内涵。为此,一方面,为了推动东亚合作,需要研究中国既有的关于国际组织外交政策的延续与调整问题;另一方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制度增加、扩散的机遇,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及其对地区格局以及中国和平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国际合作 东亚一体化 国际制度
原文传递
制度复杂性下的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运作机制——基于国家电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忠 宋孟璐 徐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8,161,共16页
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运作具有制度复杂性,创新链顺利运作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融合,而制度逻辑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影响创新链的结构稳定和连接活动。为了探究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的运作机制,本研究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创新... 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运作具有制度复杂性,创新链顺利运作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融合,而制度逻辑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影响创新链的结构稳定和连接活动。为了探究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的运作机制,本研究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创新链与制度复杂性展开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运作机制下,制度逻辑之间存在冲突、错位、一致和互补关系,影响创新链的核心属性。国有领军企业针对性地运用区隔、妥协、强调、获取、变革和开放的响应策略,实现了创新链顺畅运转。本研究归纳了适应于我国国有领军企业引领科技创新的具体策略,对我国国有领军企业有效地构造创新链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领军企业 创新链 制度复杂性 制度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