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果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丛登立 王浩天 +2 位作者 高笑一 郑友兰 张崇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果的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刺五加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超声提取法提取刺五加果实,制备刺五加果实水提液。采用耐力游泳小鼠为抗疲劳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0.5... 目的:研究刺五加果的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刺五加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超声提取法提取刺五加果实,制备刺五加果实水提液。采用耐力游泳小鼠为抗疲劳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0.5、1.0和1.5g·mL-1)刺五加果实组(每组10只)。通过对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肌糖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AC)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测定,检测刺五加果实水提液抗疲劳效果。结果: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刺五加果实不同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运动小鼠LDH活力显著提高,LAC及BUN水平降低(P<0.01);运动后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量显著提高,有氧运动糖份供给增加;运动小鼠SOD活力增高(P<0.05)。结论:刺五加果具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保证中枢及运动肌糖供给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水提液 抗疲劳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果酒的酿造工艺 被引量:8
2
作者 贾金辉 柴虹宇 +4 位作者 程贵兰 蔡智军 张海涛 田晓玲 梁文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142,共7页
以刺五加果实为原料,酿造刺五加果酒,以感官评分和酒精度为评价指标,对料水比、果胶酶添加量、发酵温度和接种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确定发酵温度的基础上,进行其他3个因素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刺五加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料水比1.7:1(kg... 以刺五加果实为原料,酿造刺五加果酒,以感官评分和酒精度为评价指标,对料水比、果胶酶添加量、发酵温度和接种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确定发酵温度的基础上,进行其他3个因素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刺五加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料水比1.7:1(kg/L),果胶酶添加量60 mg/L,接种量207 mg/L,发酵温度24℃。得到的刺五加果酒颜色呈红色,果香浓郁、酒体丰满、风格独特,酒精度为11.9%vol,感官评分为94,挥发酸为0.3 g/L,总硫为42 mg/L,进行微生物指标检验得到大肠菌群<3个,菌落总数为12个,符合果酒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酿造工艺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果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丽萍 陈丽颖 +1 位作者 孙棫久 庄会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经分析测定,刺五加果中含有Fc、Se、Cu、Mn等多种必需微量元素和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果中Glc、Fuc、Suc、Mal、刺五加三糖分别占样品干重(%)的1.1,5.3,1.8,1.8,6.8其总皂甙含量为0.29%,已有实验证实,刺五加根多糖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经分析测定,刺五加果中含有Fc、Se、Cu、Mn等多种必需微量元素和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果中Glc、Fuc、Suc、Mal、刺五加三糖分别占样品干重(%)的1.1,5.3,1.8,1.8,6.8其总皂甙含量为0.29%,已有实验证实,刺五加根多糖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刺五加果多糖与根多糖的组成相似,但单糖所占摩尔比率有一定差异,其 Ara∶Rha∶xyl∶GaLA∶GaL∶Glc分别是1.0∶1.6∶1.8∶0.7∶4.2∶2.7及1.0∶1.2∶1.6∶1.3∶2.9∶2.8刺五加果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并且只具 Cu-Zn-SOD 同工酶谱带。急性毒性试验LD_(50)>50克/公斤体重,表明刺五加果浸出物基本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多糖 五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分离刺五加果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沈宇 赵宏博 +2 位作者 赵宏 王宇亮 王朝兴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通过超滤法对刺五加果多糖的分子量分级,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分子量组分。方法:采用热水提取醇沉淀法提取刺五加果多糖,三氯乙酸法脱除蛋白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刺五加果多糖进行分离,各级多糖通过测定DPPH和超氧自由基O... 目的:通过超滤法对刺五加果多糖的分子量分级,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分子量组分。方法:采用热水提取醇沉淀法提取刺五加果多糖,三氯乙酸法脱除蛋白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刺五加果多糖进行分离,各级多糖通过测定DPPH和超氧自由基O 2-的清除率来进行筛选其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刺五加果多糖经三氯乙酸除蛋白,超滤法分离后,分子量不同的各组分的多糖含量均相应的增大,50~10kDa组分含量最高为88.15%。通过测定DPPH和超氧自由基O 2-的清除率发现,分子量不同的各组分刺五加果多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抗氧化活性最好的是分子量50~10kDa组分。结论:通过超滤法可以将刺五加果多糖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筛选出最好的活性组分,达到了分离和筛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多糖 超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果生物活性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欣宇 林花 +3 位作者 刁春妍 安然 王怀志 车成来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对刺五加果生物活性、质量评价方法、提取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刺五加果的产品以及综合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刺五加果 生物活性 质量评价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晶瑶 赵岩 +3 位作者 蔡恩博 祝洪艳 李平亚 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4-721,共8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果水提物(ASF-WE)和醇提物(ASF-AE)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刺五加果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备ASF-WE和ASF-AE。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DZP)阳性对照组(DZP组)、不同剂... 目的:探讨刺五加果水提物(ASF-WE)和醇提物(ASF-AE)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刺五加果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备ASF-WE和ASF-AE。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DZP)阳性对照组(DZP组)、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ASF-WE组和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ASF-AE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记录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用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入睡率,利用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筛选出ASF-WE和ASF-AE的催眠剂量和亚催眠剂量。根据模型药的不同[模型药分别为5-羟色氨酸(5-HTP)、对氯苯丙氨酸(pCPA)和氟马西尼(FLU)],分别将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HTP组和pCPA组)、ASF-WE+模型药组和ASF-AE+模型药组,每组10只;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FLU组、DZP组、ASF-WE组、ASF-AE组、DZP+FLU组、ASF-WE+FLU组和ASF-AE+FL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2和64 mg·kg^-1 ASF-WE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16、32和64 mg·kg^-1 ASF-AE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16、32和64 mg·kg^-1 ASF-WE组和ASF-AE组小鼠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5-HTP组比较,ASF-WE+5-HTP组和ASF-AE+5-HTP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CPA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小鼠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表明失眠模型成功建立;与pCPA组比较,ASF-WE+pCPA组和ASF-AE+pCPA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GAB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ASF-WE组比较,ASF-WE+FLU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GAB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SF-AE组比较,ASF-AE+FLU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GAB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ASF-WE和ASF-AE均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5-HT能和GABA能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水提物 醇提物 镇静催眠作用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果TLC鉴别及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晓璐 师子明 +2 位作者 齐文 张国哲 袁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8-622,共5页
目的 建立刺五加果的TLC定性鉴别法和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的HPLC色谱含量测定法。方法 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采用氯仿-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65∶35∶4∶1)为展开剂,在UV 254nm下检视,对刺五加果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采用... 目的 建立刺五加果的TLC定性鉴别法和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的HPLC色谱含量测定法。方法 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采用氯仿-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65∶35∶4∶1)为展开剂,在UV 254nm下检视,对刺五加果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采用Hypersil ODS2柱(150mm×4.6mm,5μm),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99)和甲醇-乙腈(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在254nm检测波长下,以HPLC法测定刺五加果中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 刺五加果薄层色谱中,金丝桃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HPLC定量分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0~50.0mg·L-1(r=0.999 8)、8.0~200 mg·L-1(r=0.999 6)、2.0~50.0 mg·L-1(r=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RSD=2.7%)、100.9%(RSD=1.8%)和98.1%(RSD=2.4%)。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刺五加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金丝桃苷 绿原酸 原儿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果多糖ASPF的结构表征及其体外抗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雪娇 佟潇禹 +1 位作者 张彦龙 曾伟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2期157-164,共8页
从刺五加果实体中纯化得到一种均一分子量多糖ASPF,对其结构表征及体外抗肺癌活性进行研究。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通过DEAE-52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组分,进行体外抗肺癌活性筛选后,将ASPB-3通过Sephadex G-200凝胶柱色谱得到ASPF,选择GPC、IR... 从刺五加果实体中纯化得到一种均一分子量多糖ASPF,对其结构表征及体外抗肺癌活性进行研究。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通过DEAE-52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组分,进行体外抗肺癌活性筛选后,将ASPB-3通过Sephadex G-200凝胶柱色谱得到ASPF,选择GPC、IR、HPLC方法对该多糖进行结构解析,并采用CCK-8法研究其对肺癌细胞体外存活率的影响。测得ASPF的糖醛酸含量为22.9%,是一种酸性果胶类结构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MW为9.7462×10^(4),IR扫描结果显示其具有吡喃环结构,单糖测定结果显示其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对A549细胞存在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作用于凋亡基因Bcl-2/Bax有关。ASPF对人肺癌细胞具有一定体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实体 多糖 纯化 结构表征 抗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果中总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粘成贺 倪秀珍 +3 位作者 姜玮伦 姚云霞 张萌 姚慧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建立了刺五加果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果中总皂苷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542nm.结果:紫丁香苷在20.4~153.0μg·m L^(-1)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196.7 6C-1.0269(r=0... 目的:建立了刺五加果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果中总皂苷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542nm.结果:紫丁香苷在20.4~153.0μg·m L^(-1)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196.7 6C-1.0269(r=0.9996);刺五加果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6%(n=6),刺五加果中总皂苷平均含量为7.15m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刺五加根和果的总皂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丁香苷 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野生刺五加果和根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慧敏 关颖丽 +3 位作者 朱俊义 葛延杰 黄媛 张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生刺五加果和根中5种主要成分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生刺五加果和根中5种主要成分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槲皮素-3-鼠李糖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4.56~184.2μg/ml(r=0.999 3)、18.454~138.405μg/ml(r=0.999 3)、8.416~63.12μg/ml(r=0.999 7)、3.286~24.645μg/ml(r=0.999 3)、2.522~18.915μ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刺五加果中上述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4%~100.50%(RSD=0.48%,n=6)、99.03%~100.45%(RSD=0.50%,n=6)、99.22%~100.44%(RSD=0.44%,n=6)、99.80%~100.80%(RSD=0.44%,n=6)、99.76%~101.10%(RSD=0.51%,n=6);刺五加根中上述前4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101.20%(RSD=0.73%,n=6)、99.81%~101.20%(RSD=0.52%,n=6)、100.00%~101.80%(RSD=0.62%,n=6)、99.22%~100.40%(RSD=0.4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野生刺五加果和根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五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超声波法提取刺五加果中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金文 孔繁东 +1 位作者 刘兆芳 王雁鸣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刺五加果中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75℃,45%乙醇溶液,超声功率440 W,超声65 min,液料比40︰1(mL/g),得到的花青素含量为935.14...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刺五加果中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75℃,45%乙醇溶液,超声功率440 W,超声65 min,液料比40︰1(mL/g),得到的花青素含量为935.14μg/g。经过3次提取,花青素提取率达到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刺五加果花青素 提取
原文传递
刺五加果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琳 孔繁东 +1 位作者 刘兆芳 王雁鸣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222,共2页
刺五加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现在,它被认为是药食两用植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它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刺五加果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开发与利用
原文传递
刺五加果多糖对RAW264.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雪娇 佟潇禹 +1 位作者 张彦龙 曾伟民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82-187,194,共7页
[目的]从刺五加果实中提取出刺五加果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fructose,ASPF),并研究其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热水浸提法对刺五加果实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用Sevage法脱蛋白,通过DEAE-52层析柱分离得到刺五加果... [目的]从刺五加果实中提取出刺五加果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fructose,ASPF),并研究其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热水浸提法对刺五加果实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用Sevage法脱蛋白,通过DEAE-52层析柱分离得到刺五加果多糖ASPF。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ASPF对细胞产生的毒性。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率和吞噬率,ELISA试剂盒检测该细胞分泌IL-6、IL-1β的分泌率并用Griess法测定细胞分泌NO的量。[结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8.35%,ASPF在超过800μg/mL时会对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毒性。ASPF在100μg/mL~800μg/mL时能显著地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吞噬,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且ASPF在800μg/mL时对细胞的增殖率和吞噬率的提高效果最佳;ASPF能促进RAW264.7细胞分泌IL-6、IL-1β和NO,呈现剂量依赖性,且在ASPF浓度为800μg/mL时促进效果最佳。[结论]刺五加果多糖(ASPF)能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和吞噬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有提高该细胞分泌IL-6、IL-1β和NO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多糖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刺五加果实发育过程的代谢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菲阳 郭晓瑞 +4 位作者 宋莹 徐明远 张晶 唐中华 倪红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3-170,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刺五加果实中初生代谢产物及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为刺五加果实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与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技术测定不同发育阶段刺五加果实中的...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刺五加果实中初生代谢产物及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为刺五加果实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与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技术测定不同发育阶段刺五加果实中的初生代谢产物与酚类次生代谢物,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发育阶段刺五加果实的代谢差异。结果: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刺五加果实中共扫描到274个色谱峰,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鉴定得到24个初生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磷酸戊糖途径、半乳糖代谢以及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途径。其中,磷酸戊糖途径、半乳糖代谢在转色后被激活,糖类在此时累积较多。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途径在转色前较为活跃,其终产物抗坏血酸在此时有较高的累积。利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靶向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28个酚类物质,其中,黄酮类主要在转色前的绿熟期累积,酚酸类主要在转色后累积。结论:不同发育阶段的刺五加果实中初生代谢物及酚类的累积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晨雨 李慧敏 +4 位作者 王新媛 杨天佑 马辉 朱丹 牛广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提高刺五加果实的出汁率,研究了酶的种类、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刺五加果实出汁率与各个单因素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刺五加果... 为提高刺五加果实的出汁率,研究了酶的种类、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刺五加果实出汁率与各个单因素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刺五加果实酶解法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提高刺五加果实出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的添加量为4‰,液料比为20∶1mL/g,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刺五加果实出汁率可到达84.12%。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酶解工艺参数是可行的,为刺五加果汁类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出汁率 响应曲面优化 酶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