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息母版刻槽深度的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朱长民 习永惠 +1 位作者 潘洁 朱亮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了方便、快捷地测量全息母版的刻槽深度,从而检测不同全息母版的微观结构参数差异及其光栅条纹在转印过程中的磨损程度,本研究用3D激光共聚焦形貌显微镜测量了9种全息母版的刻槽深度h。在同一测量区域,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X-Rite SP... 为了方便、快捷地测量全息母版的刻槽深度,从而检测不同全息母版的微观结构参数差异及其光栅条纹在转印过程中的磨损程度,本研究用3D激光共聚焦形貌显微镜测量了9种全息母版的刻槽深度h。在同一测量区域,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X-Rite SP64,从起始位置开始,每间隔45°旋转颜色测量仪器,测量全息母版在0°、45°、90°和135°4个角度下的明度值,并计算得到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明度值L*。建立了全息母版的刻槽深度h和明度值L*间的数学回归关系,并将3块待测试全息母版的明度值代入公式计算其刻槽深度,得到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间的最小相对误差为3.85%。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测量全息母版的明度值计算其刻槽深度。该方法无须借助精密光学仪器进行测量,使用便捷、准确,可满足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母版 光栅条纹 刻槽深度 明度值 数学回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雕矩形光栅刻槽深度的衍射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荣祁 陈建荣 +1 位作者 林宝卿 庄其仁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当激光束投射在浮雕光栅上,透过光栅的衍射光斑就反映了浮雕光栅的表面信息。提出一种浮雕矩形光栅刻槽深度的高精度衍射测量方法。分别采用两个激光波长垂直入射光栅表面,测量透过光栅的0级和1级衍射光强比,实现对光栅刻槽深度的间接... 当激光束投射在浮雕光栅上,透过光栅的衍射光斑就反映了浮雕光栅的表面信息。提出一种浮雕矩形光栅刻槽深度的高精度衍射测量方法。分别采用两个激光波长垂直入射光栅表面,测量透过光栅的0级和1级衍射光强比,实现对光栅刻槽深度的间接测量。此测量方法理论精度优于1nm。给出了对石英浮雕矩形光栅的实验测量结果。该测量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所用仪器设备简单,对环境噪声不敏感,测量速度快,特别适用于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雕矩形光栅 刻槽深度 衍射测量
原文传递
对称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爆炸过程质量损失率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高峰 李向东 +1 位作者 周兰伟 马丽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60,共7页
为研究对称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爆炸过程质量损失率,在分析轴向刻槽与周向刻槽引起的壳体断裂迹线走向问题基础上,获得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来源,提出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计算模型。对典型战斗部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进行理论计算,设计... 为研究对称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爆炸过程质量损失率,在分析轴向刻槽与周向刻槽引起的壳体断裂迹线走向问题基础上,获得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来源,提出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计算模型。对典型战斗部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进行理论计算,设计了两种模拟战斗部,进行了水井静爆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壳体在爆炸过程中,壳体上沿轴向方向刻槽会促使壳体在刻槽根部延伸出两条对称的断裂迹线,壳体上沿周向方向刻槽会促使壳体在刻槽根部仅延伸出一条断裂迹线;壳体上沿轴向刻槽是壳体产生爆炸质量损失的原因,刻槽深度越大,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越小;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破片 对称 质量损失率 断裂迹线 刻槽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光切法槽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定明 李龙江 康宜华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在窄浅槽的深度测量方面,常用的测量方法受到很多的限制。对不锈钢管的电火花加工(EDM)的刻槽深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在光切法基础上采用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获得不锈钢管表面和刻槽底部的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一步... 在窄浅槽的深度测量方面,常用的测量方法受到很多的限制。对不锈钢管的电火花加工(EDM)的刻槽深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在光切法基础上采用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获得不锈钢管表面和刻槽底部的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一步处理的刻槽深度测量方法。介绍了光切法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对所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的步骤。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光切法 窄浅 刻槽深度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效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洪成 尹建平 王志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为研究壳体刻槽长度和深度对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效能的影响,对5种不同刻槽长度和不同深度的PELE弹丸侵彻4340钢质靶板的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比普通PELE弹丸的后效毁伤性能有显著提高;不同刻槽长度的半预制破... 为研究壳体刻槽长度和深度对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效能的影响,对5种不同刻槽长度和不同深度的PELE弹丸侵彻4340钢质靶板的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比普通PELE弹丸的后效毁伤性能有显著提高;不同刻槽长度的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随刻槽长度的增加,形成破片的最大径向速度变化较小,破片数量减少,形成破片的大小、质量逐渐增加,动能增大,毁伤性能增强;随着刻槽深度的增加,形成破片的最大径向速度显著增加,破片数量增多,但破片的大小、质量逐渐减小,动能减小,毁伤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预制破片PELE弹丸 长度 刻槽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to Cleave MEMS Devices from Silicon Substrates
6
作者 Mehdi Rezaei Jonathan Lueke Dan Sameoto Don Raboud Walied Moussa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3年第12期731-738,共8页
Dicing of fabricated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devices is sometimes a source of challenge, especially when devices are overhanging structures. In this work, a modified cleaving technique is developed to p... Dicing of fabricated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devices is sometimes a source of challenge, especially when devices are overhanging structures. In this work, a modified cleaving technique is developed to precisely separate fabricated devices from a silicon substrate without requiring a dicing machine.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DRIE (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which is regularly used to make cleaving trenches in the substrate during the releasing stage. Other similar techniques require some extra later steps or in some cases a long HF soak. To mask the etching process, a thick photoresist is used. It is shown that by applying different UV (ultraviolate) exposure and developing times for the photoresist, the DRIE process could be controlled to etch specific cleaving trenches with less depth than other patterns on the photoresist. Those cleaving trenches are used to cleave the wafer later, while the whole wafer remains as one piece until the end of the silicon etching despite some features being etched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wafer at the same time. The other steps of fabricating and releasing the devices are unaffected. The process flow is described in details and some results of applying this technique for cleaving fabricated cantilevers on a silicon substrate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ING cleaving MICROFABRICATION dry release exposure characterization 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