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异形同义成语的特点、形成及类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超班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
文摘
本文要讨论的汉语异形同义成语,就是指整体意义完全相同,形体结构不同,在语言运用中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原义的一组成语.所谓"整体意义",是指成语的整体词汇意义;所谓"形体结构"是指成语构成成分和成分的组合形式.例如,"刻骨铭心"、"铭心刻骨"、"刻骨镂心"、"铭心镂骨",都表示刻记在心灵深处,永记不忘的意思;但是,"刻骨铭心"、"刻骨镂心"、"铭心镂骨"三个成语构成的语素均不相同,"刻骨铭心"、"铭心刻骨",构成的语素虽然相同,但语素组合的顺序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原意的表达.如:
-
关键词
语言运用
铭心镂骨
词汇意义
刻骨镂心
形体结构
狐死兔泣
并列结构
晦涩难懂
近义
鲁鱼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也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之真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元青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2期62-64,共3页
-
文摘
“筹安会”出笼后不数日,梁启超为了反击帝制复辟逆流,写作了一篇脍炙人口、令人拍案叫绝的鸿文,这就是传颂一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目前,学术界对这篇影响深远的名文大体上有三种认识:一曰它根本没有反对袁称帝,相反,它是梁启超对袁的刻骨镂心的忠谏之书。梁启超也不是什么反帝制派,而是货真价实的、有条件的倡导袁世凯称帝的新帝制派。
-
关键词
袁世凯称帝
刻骨镂心
复辟帝制
一曰
封建帝制
数日
辛亥革命爆发
君宪
资产阶级改良派
令人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忍苦明志,终为洪钟大吕:刘守华治学之道
- 3
-
-
作者
肖远平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
出处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6期58-62,共5页
-
文摘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终不可谖兮”,是每一位见过刘守华的学人刻骨镂心的记忆。刘守华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学术研究中潜心钻研、苦心孤诣,徜徉于丰富多彩而又独具魅力的民间故事中,引前沿、填空白、构体系、闻瀛寰。他,既是“经师”,也是“人师”。
-
关键词
刘守华
刻骨镂心
民间故事
教育岗位
治学之道
洪钟大吕
事必躬亲
学术研究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女人的故事》的故事
- 4
-
-
作者
史然
-
出处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
文摘
《女人的故事》的故事史然读着这本名为《女人的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我的感觉是惊叹,尽管我一再想回避用这个词。我惊讶的是,在如今这个没有永恒,一切变得转瞬即逝,人类也因此显得闪烁其词的年头,居然还有人以这等刻骨镂心的情致,讲述着"一个寻找纯真的爱而终究不...
-
关键词
刻骨镂心
短篇小说集
叙述语言
知识女性
同类题材
生命主题
心向往之
美学境界
爱情观
包法利夫人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慈母的心——忆李健生大姊
- 5
-
-
作者
冯亦代
-
出处
《群言》
1993年第5期25-26,共2页
-
文摘
从湖北沙洋干校回来,已是1972年11月,那时我的"莫须有"罪名,虽未最后下结论,但至少已还了我的人身自由,可以到处走动了。我第一个去拜访的便是李健生老大姊。我是怀着一腔轻松的心情去的,然而一见她的面,却使我大吃一惊。似乎她突然老境来临,不说两鬓苍苍,而且面容枯槁。
-
关键词
李健生
大姊
沙洋
风楼
告诉我
次见
福建人民政府
人从
一大一小
刻骨镂心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