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格桑卓嘎 韩丽飞 +2 位作者 王宝偲 张亚男 胡浩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对入选研究的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进行摘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及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相关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0~98个月。术后放射治疗组与非放射治疗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8,95%CI:0.94~1.48,Z=1.43,P=0.15);两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0.51,95%CI:0.07~3.62,Z=-0.668,P=0.50);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1.02,95%CI:0.93~1.12,Z=0.39,P=0.70)。结论: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T0、T1~2NmiM0)全乳切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BCSS、DFS、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全乳切除术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郑雄伟 林贤东 +4 位作者 陈刚 陆丽莉 翁秀琴 应敏刚 叶韵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Y探测仪SLN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19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Y探测仪SLN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19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97%,RTPCR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病检阴性的38例淋巴结中,RTPCR法检出8例有微转移。同时乳腺癌转移组与微转移组患者在肿物大小与淋巴管浸润上有相似性,而同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同时也证明RTPCR法是可靠的,SLN微转移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临床意义 分子检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PCR法检测 临床病理资料 常规病理检查 SLN 转移 转移检测 乳腺癌患者 淋巴管浸润 CK19 mRNA 肿物大小 联合使用 高乳腺癌 肿瘤预后 统计学 检出率 RT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RT—PCR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新惠 黄钟英 邬一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腋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肿块周围注射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用巢式RT-PCR法检测腋淋巴结中Mammaglobin mRNA的表达。结果:SL...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腋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肿块周围注射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用巢式RT-PCR法检测腋淋巴结中Mammaglobin mRNA的表达。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85.0%(17/20),SLN与非SLN组微转移的检出率具显著差异(P<0.01)。在常规病检阴性的淋巴结中,巢式 RT—PCR法微转移的检出率为 15.6%( 17/109)。结论:巢式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巢式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房居高 蔡淑萍 +2 位作者 孙兰萍 栾信庸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3,共1页
关键词 头颈部癌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肿瘤转移 诊断 治疗 病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Pokemon的表达及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飞 王涛 +6 位作者 黄晓俊 王祥 张德奎 樊红 冯彦虎 王伟 吴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索大肠癌中Pokemon的表达与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Dukes A-B期大肠癌组织中癌巢、癌以远组织中Pokemon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56例大肠癌癌巢中Pokemon蛋白和前哨淋巴... 目的探索大肠癌中Pokemon的表达与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Dukes A-B期大肠癌组织中癌巢、癌以远组织中Pokemon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56例大肠癌癌巢中Pokemon蛋白和前哨淋巴结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癌巢中Pokemon m RNA水平显著高于癌以远组织(P=0.000)。Pokemon蛋白阳性与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发生微转移的比例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562)。Pokemon蛋白阳性的患者中CK20阴性的患者生存率高于CK20阳性的患者(P=0.039)。结论 Pokemon在大肠癌癌巢中高表达,联合检测Pokemon与前哨淋巴结CK20在大肠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尚不能认为Pokemon蛋白可以影响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POKEMON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国云 张小玲 +2 位作者 潘忠平 葛宁 江彦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4期25-25,共1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分析CNP,SLN的可行性。方法对到该院进行治疗的45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NP和TSC联合活检,对常规病理学检查SLN及非SLN均阴性的SLN行细胞角蛋白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分析CNP,SLN的可行性。方法对到该院进行治疗的45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NP和TSC联合活检,对常规病理学检查SLN及非SLN均阴性的SLN行细胞角蛋白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5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检测出30个SLN,总体的SLN活检成功率为90.1%,每例平均1.75个。结论 CNP联合TSC活性检查对于预测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SLN中mRNA的水平差异与预后有一定关系,需要作出进一步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为东 刘忠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5年生存率 恶性肿瘤 切除术后 人类健康 治疗方法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术中冰冻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明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42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经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哨...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42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经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分别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联合决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方式.分析并对比这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方面,使用冰冻切片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得出的转移率为9.52%。使用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测得出的转移率为33.33%,使用联合法得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冰冻切片法得出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使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应得到临床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冰冻切片 联合 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评估在早期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进达 曹传敏 苏松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905-906,共2页
探讨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评估在早期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前瞻性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早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接受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 探讨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评估在早期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前瞻性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早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接受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切除手术,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的淋巴结检测开展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和手术效果,分别于术后3、6、9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研究组微转移检出率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不大,接受治疗6、9个月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进行检测和评估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可行性程度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评估 早期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处理
10
作者 李朝阳 任文琦 +6 位作者 侯令密 蒋燕清 刘沁豪 赵永真 张梅 钱双强 李金穗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术后不同腋窝处理方式对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SEER数据库中2010—2019年3871例病理诊断为T_(1-2)N_(1mi)M_(0)期单侧浸润性乳腺导管...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术后不同腋窝处理方式对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SEER数据库中2010—2019年3871例病理诊断为T_(1-2)N_(1mi)M_(0)期单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并行乳房切除的患者数据。根据患者术后腋窝处理情况,将其分为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组(2519例)和SLNB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组(1352例)。其中,又将SLNB组患者分为术后放射治疗(PMRT)组(706例)和无术后放射治疗(Non-PMRT)组(1813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基线特征后,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BCSS。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亚组分析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其风险因素。结果:共185例患者死于乳腺癌,其中SLNB组81例,ALND组104例。SLNB组中,Non-PMRT组乳腺癌相关死亡37例,PMRT组35例。生存分析显示:ALND组与SLNB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10);Non-PMRT组和PMRT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34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SLNB组患者,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ALND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BCSS(HR=0.953,95%CI:0.710~1.279,P=0.750);同时,PMRT也没有显著改善仅行SLNB患者的BCSS(HR=1.193,95%CI:0.746~1.908,P=0.4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PMRT,ALND均没有为其带来BCSS获益(未接受PMRT:HR=0.998,95%CI=0.700~1.424,P=0.993;接受PMRT:HR=1.286,95%CI=0.770~2.148,P=0.336)。同时,ALND也没有给其他亚组患者带来获益,尤其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患者,ALND还可能对其BCSS造成不良影响(HR=9.577,95%CI=1.226~74.849,P=0.031)。结论:ALND和PMRT均未能有效改善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腋窝淋巴结清扫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术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席晨辉 贺青卿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占到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但术后出现患侧上肢水肿、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致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乳腺癌 临床意义 术中检测 恶性肿瘤 身体健康 手术切除 上肢水肿
原文传递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悦 郭宝良 张建国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已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治标准,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治疗一直充满争议。目前外科治疗更追求个体化,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其适应证随之扩大。笔者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已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治标准,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治疗一直充满争议。目前外科治疗更追求个体化,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其适应证随之扩大。笔者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进行介绍,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治疗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园 于洋 +3 位作者 申鹏 于博凡 刘正义 尤伟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行腔镜下ALND,对照组患者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行传统开放式ALND。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肢水肿、上肢疼痛、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活动障碍)、复发转移情况、不良预后发生情况(创口感染、创口水肿、乳房创口愈合不良)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小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15.63%,小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患者癌细胞转移复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其乳房外观、术后疼痛、预后恢复情况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患者而言,腔镜下ALND较传统开放式ALND的应用效果更佳,虽前者手术的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 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乳腺癌复发风险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未灯辉 许志宏 +3 位作者 谢莉莉 韩晖 林舜国 许春森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对乳腺癌患者复发相关事件发生率(RRER)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数据、CNKI、CBM建库至2018年5月1日的文献资料,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对纳入... 目的系统评价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对乳腺癌患者复发相关事件发生率(RRER)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数据、CNKI、CBM建库至2018年5月1日的文献资料,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6篇相关文献共1 730例患者,其中3项前瞻性观察研究,3项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3~77个月,SLN微转移组(370例)与SLN阴性组(1 360例)的RR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7,95%CI:0.72~2.59,I^2=47%,P=0.34);同时,在局部复发率方面,SLN微转移组354例,复发12例,SLN阴性组1 337例,复发35例,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49,95%CI:0.75~2.97,I2=40%,P=0.26)。结论 SLN微转移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复发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局部区域治疗概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颜 张建国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普遍开展及相关试验研究,使得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避免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虽目前SLNB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数还是行... 近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普遍开展及相关试验研究,使得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避免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虽目前SLNB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数还是行ALND,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患者腋窝的处理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此总结并探讨关于SLN微转移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区域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腋窝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104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银华 马晓梅 +1 位作者 杨丽丽 赵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SLN MMs)的临床意义。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院乳腺癌行SLNB并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病例104例,检测SLN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2)8例SLN阴性、ALN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SLN MMs)的临床意义。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院乳腺癌行SLNB并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病例104例,检测SLN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2)8例SLN阴性、ALN阳性的冰冻剩余石蜡组织行多层连续切片(SS),检测SLN微转移。结果 (1)SLN的灵敏度为94.55%(52/55),特异度100%(44/44),假阴性率5.45%(3/55)。(2)8例SLN SS发现转移3例,1例宏转移,1例微转移(MMs),1例孤立性肿瘤细胞(ITCs,并且淋巴结被膜外脉管内可见瘤栓)。结论 SLN的灵敏度、特异度高,假阴性率低,可以安全准确地提供腋窝淋巴结分期。SLN SS能提高SLN MMs检出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对其后期治疗及预测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 连续切片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黑素瘤微转移检测手段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何弘 高天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3,共3页
恶性黑素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 ,其微转移的检测手段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黑素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到超声学、针吸细胞学、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等灵敏性、特异性日趋提高之检测方法的不断问世 ,相信黑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 恶性黑素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 ,其微转移的检测手段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黑素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到超声学、针吸细胞学、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等灵敏性、特异性日趋提高之检测方法的不断问世 ,相信黑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势头终会被遏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检测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原发性皮肤肿瘤 针吸细胞学检查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祝清华 孙思敬 +3 位作者 路忠志 李敏 张丽丽 李东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文章报道,也已经达成共识,但是,鉴于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这一术式还有很多值得商讨的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减少假阴性的比例应当取多少个前哨淋巴结才能... 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文章报道,也已经达成共识,但是,鉴于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这一术式还有很多值得商讨的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减少假阴性的比例应当取多少个前哨淋巴结才能将假阴性降到最低点?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例腋窝淋巴结是否全部需要清扫?手术后发现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如何进一步处理等。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数目 前哨淋巴结阳性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转移处理策略
原文传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年第21卷关键词索引 被引量:1
19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5-771,共7页
关键词 淋巴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肾透明细胞肉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病理分析 髓母细胞瘤 成髓细胞瘤 神经组织肿瘤 子宫颈腺癌 文献复习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