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眩晕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乐 谭茜 +5 位作者 荆璇 陈钢钢 刘爽 赵奕雯 郑智英 张春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3-2217,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的眩晕症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住院治疗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的眩晕症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住院治疗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护理工作模式,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眩晕、平衡状况和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眩晕、平衡状况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两组病人眩晕障碍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情绪方面,干预后两组病人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更早缓解了病人焦虑、抑郁情绪(P<0.05)。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干预2周后与1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前庭外周性眩晕病人,能更早改善病人眩晕症状,缓解其负性情绪,加快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前庭外周性眩晕 康复训练 情绪 平衡能力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要方》中有关“头眩”的证治用药探讨及其对前庭外周性眩晕辨治的启示
2
作者 刘锦光 刘蓬 何伟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355-3360,共6页
《千金要方》有关“头眩”篇章中,对“头眩”的病机及用药记载较详细,其涉及的病症表现与前庭外周性眩晕类似。《千金要方》中有关“头眩”的病机特点可归纳为“风”(风邪)、“水”(水饮寒痰)及“虚”(气血虚弱),三者常互相兼夹而各有... 《千金要方》有关“头眩”篇章中,对“头眩”的病机及用药记载较详细,其涉及的病症表现与前庭外周性眩晕类似。《千金要方》中有关“头眩”的病机特点可归纳为“风”(风邪)、“水”(水饮寒痰)及“虚”(气血虚弱),三者常互相兼夹而各有所重。“风眩”篇治疗“头眩”的方剂共有13首。治疗因“风”致眩的药物以辛温透散为主,通过祛邪外出、清利头目,可改善头面诸窍血脉的运行。治疗因“水”致眩的药物以温化寒饮为主,视饮之停留部位而酌用降逆化饮、利尿渗湿、峻下逐水等药物;治疗因“虚”致眩的药物可选用健脾益气、滋养阴血、补益肝肾之品。总结《千金要方》中有关“头眩”的中医理法用药,可为前庭外周性眩晕的现代中医辨治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要方》 头眩 前庭外周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半规管频率损伤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剑伟 徐金 +4 位作者 倪泽 韩磊 杨亮 张其昌 罗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通过视频甩头试验结合冷热试验评估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半规管频率损伤特点。方法应用冷热试验、视频甩头试验检查分析73例常见前庭外周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耳石症)患者的半规管频率受损情况,统计半规... 目的通过视频甩头试验结合冷热试验评估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半规管频率损伤特点。方法应用冷热试验、视频甩头试验检查分析73例常见前庭外周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耳石症)患者的半规管频率受损情况,统计半规管高低频受损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中,冷热试验(CT)异常者共21例,阳性率为95.5%;视频甩头试验(vHIT)异常者21例,阳性率为95.5%;同时进行两项检查,异常的总阳性率为100%。18例梅尼埃病患者中,CT异常者共10例,阳性率为55.6%;vHIT异常者2例,阳性率为11.1%。同时进行两项检查,异常的总阳性率为61.1%。12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中,CT异常者共3例,阳性率为25.0%;vHIT异常者2例,阳性率为16.7%。同时进行两项检查,异常的总阳性率为25.0%。21例耳石症患者中,CT异常者共6例,阳性率为28.6%;vHIT异常者1例,阳性率为4.8%。同时进行两项检查,异常的总阳性率为33.3%。结论视频甩头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能提高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半规管频率损伤的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外周性眩晕 冷热试验 视频头脉冲 前庭功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柳正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104例,按照掷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前...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104例,按照掷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眩晕残障程度、平衡能力及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H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效果优于单一应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外周性眩晕 平衡能力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在前庭外周性眩晕治疗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周春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99-302,共4页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导致。在我国,眩晕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和手术。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如药物的副作用、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大多数病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导致。在我国,眩晕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和手术。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如药物的副作用、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大多数病人无法通过药物或手术控制其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前庭康复(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VR)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廉价的和有效的眩晕症治疗方法,它正逐渐成为眩晕症的第三大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VR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国内文献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外周性眩晕 前庭康复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5
6
作者 林晨珏 席淑新 王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 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至12月共收集4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当天及治疗后2、4、8周各填写1次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种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3种量表在治疗后评分[试验组治疗后4周DHI(45.5±30.6)、ABC(86.9±12.4)、SAS(37.9±8.2);对照组治疗8周DHI(34.8±28.5)、SAS(35.7±7.9)]优于治疗前[试验组DHI(59.2±25.9)、ABC(79.7±16.7)、SAS(41.1±6.8);对照组DHI(55.2±20.5)、ABC(80.3±18.3)、SAS(41.9±9.1)]。每组治疗前后数据配对比较显示:试验组DHI和ABC评分在治疗后2周、SAS评分在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DHI评分在治疗后4周、SAS评分在治疗后8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更早期地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康复 前庭外周性眩晕 眩晕残障症状
原文传递
202例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区永康 杨炼红 +4 位作者 许耀东 陈玲 梁象逢 杨海弟 郑亿庆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的诊断与听-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眩晕专科诊治的的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2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明确185例(91.6%),包括前庭神经炎、前庭毒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的诊断与听-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眩晕专科诊治的的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2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明确185例(91.6%),包括前庭神经炎、前庭毒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突聋、中耳炎伴迷路炎、迷路震荡、外淋巴漏、梅尼埃病、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原因不明者17例(8.4%)。纯音测听示与发病相关听力下降126例(62.4%)。耳蜗电图共检查65例,阳性44例,甘油试验共检查80例,甘油试验阳性42例。冷热试验异常共149例(73.8%):单侧减弱133例(65.8%),双侧前庭功能低下共16例(7.9%)。结论:急性外周前庭性眩晕的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听-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前庭眩晕 诊断 听力学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试验在前庭源性眩晕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静(综述) 周振华(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6期2765-2769,共5页
前庭源性眩晕分为前庭外周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由于临床表现复杂,通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客观的前庭功能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前庭自旋试验(VAT)是一种通过前庭-眼动反射(VOR)评估前庭功能的检测方法。前庭外周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团... 前庭源性眩晕分为前庭外周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由于临床表现复杂,通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客观的前庭功能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前庭自旋试验(VAT)是一种通过前庭-眼动反射(VOR)评估前庭功能的检测方法。前庭外周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团以下的前庭通路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VAT检测BPPV以阴性结果为主要表现;MD、VN以增益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合并相移延迟。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以后循环缺血(PCI)和前庭性偏头痛(VM)为代表,VAT检测均以增益增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增益降低和(或)相移延迟。VAT检测客观、安全、高效,对前庭功能异常的检出率高,可作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临床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眩晕 前庭外周性眩晕 前庭中枢眩晕 前庭自旋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