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眩晕病因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岳阳 李淑娟 胡文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各项参数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PC—TIV)患者66例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39例,应用VAT测试仪对其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以VAT水平和垂直测试...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各项参数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PC—TIV)患者66例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39例,应用VAT测试仪对其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以VAT水平和垂直测试的增益等为观测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该试验为阳性。结果全部试验对象均完成VAT水平测试。Pc—TIV组3例(4.6%)未完成VAT垂直测试。①各项参数综合评定,PC-TIV组41例(62.1%)异常,前庭周围性眩晕组30例(76.9%)异常,两组的异常结果的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3,P〉0.05);VAT测试在PC—TIV组以增益增高为特征,Pc-TIV组和前庭周围性眩晕组增益增高分别为22例(33.3%)和6例(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038,P〈0.05);⑧两组增益降低分别为2例(3.0%)和11例(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1);④两组的水平、垂直增益异常分别为30例(28.6%,30/105)和13例(12.7%,1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4,P〈0.01)。结论VAT在Pc-TIV组中,以增益增高为主要特征,而前庭周围性眩晕则以增益降低为主,其中水平增益更为敏感。VAT对前庭系统损伤的定位评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鉴别 前庭自旋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京川 翟翔 +2 位作者 米悦 张金玲 刘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osterior circutal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PCTIA)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1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 目的分析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osterior circutal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PCTIA)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1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PCTIA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检查,以水平、垂直测试的增益、相移、水平非对称指标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评定为试验阳性。结果 PCTIA组和对照组VAT测试前庭功能高频中枢性损害(增益增高)者分别为25例(62.5%,25/40,有1例未完成检查)和5例(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09,P<0.01);PCTIA组和对照组VAT测试前庭功能高频中枢性和外周性损害(不同频率段既有增益增高又伴有增益减低)并存者分别为10例(25%)和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78,P<0.01)。结论 PCTIA患者VAT检查可表现为单纯的增益增高或不同频率段既有增益增高又伴有增益减低,可提示其病变位于中枢或外周,VAT对PCTIA患者前庭系统损伤的定位评估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循环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进 高波 +1 位作者 宋海涛 黄魏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前庭自旋转试验的正常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雷 高波 +1 位作者 王利一 黄魏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的前庭自旋转试验(VAT)的正常值。方法采用美国WSR公司的VAT检测仪对31例20~30岁健康青年人进行VAT检测,统计分析其实际测量值,并与检测仪自身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相比较。结果20~30岁健康青年人的VAT的实测值基本都...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的前庭自旋转试验(VAT)的正常值。方法采用美国WSR公司的VAT检测仪对31例20~30岁健康青年人进行VAT检测,统计分析其实际测量值,并与检测仪自身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相比较。结果20~30岁健康青年人的VAT的实测值基本都在参考范围之内。2.0、2.3、2.7、5.5、5.9Hz的水平增益实测值,2.0、5.9Hz的垂直增益实测值,以及2.0、2.3、2.7、3.1、3.5、3.9Hz的垂直相移实测值与参考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水平相移和非对称性中,实测值与参考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健康青年人的VAT正常值在参考范围之内,青年人的前庭功能在较低频率范围(2~3Hz)可能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前庭自旋转试验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晶 张小莉 高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患者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V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VAT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患者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V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VAT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五项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VAT试验阳性。结果VAT结果显示VM组21例(80.77%)前庭功能异常;对照组2例(10%)前庭功能异常,两组前庭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患者增益异常18例(69.23%),其中水平增益增高12例次,垂直增益增高4例次,水平增益降低1例次,水平增益部分增高部分降低2例次。VM患者相移延迟16例(61.54%),其中水平相移延迟13例次,垂直相移延迟5例次。VM患者非对称性异常3例(11.54%),提示水平通路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右侧功能较弱。VM患者增益异常以2.0—2.7Hz为主,相移异常以3.5~5.9Hz为主。结论VM患者以增益增高、相移延迟为主要特征,水平测试比垂直测试敏感。VAT对VM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估有效,其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性偏头痛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性疾病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凯 严小艳 +3 位作者 韩玉梁 孙珊珊 王晓东 侯斌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49-351,35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text,VAT)对眩晕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4例眩晕患者(眩晕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眩晕组按临床诊断又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前庭外周性疾病组、非前...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text,VAT)对眩晕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4例眩晕患者(眩晕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眩晕组按临床诊断又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前庭外周性疾病组、非前庭性疾病组,比较各组特异性参数、非特异性参数的差异。结果眩晕组中VAT结果异常率为90.2%,与对照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中枢性疾病组水平增益增高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外周性疾病组中水平增益降低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临床均确诊为单侧病变。各组非特异性参数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可以作为眩晕性疾病的一种筛查方法,也是定位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自旋转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水平增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小艳 王凯 +4 位作者 陈丰 韩玉梁 王晓东 侯斌 田军茹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敏感性以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对155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测试。②将前庭源性眩晕组根据临床诊断标...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敏感性以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对155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测试。②将前庭源性眩晕组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和前庭外周性疾病组,比较两组间的VAT指标的特异性。结果①前庭源性眩晕组中VAT结果异常率约占9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73%前庭中枢性疾病组病人出现水平增益增高,明显高于前庭外周性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77%前庭外周性疾病组病人水平增益降低,明显高于前庭中枢性疾病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VAT可以作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一种敏感的筛查方法;②VAT的水平增益是在前庭源性眩晕疾病中帮助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一种客观而敏感的指标;③VAT为眩晕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无创、简便、客观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前途眼动反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子栋 温彦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查,探讨VAT用于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耳聋、耳鸣或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资料包括病... 目的通过对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查,探讨VAT用于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耳聋、耳鸣或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资料包括病史,专科检查,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VAT,头颅磁共振(MRI),位置试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 13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VAT参数水平增益正常,部分患者的垂直向下的眼震(positional down beating nystagmus,pDBN)通过手法复位消失,经MRI排除其他疾病。2例颅底凹陷综合征(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ACM)通过头颅MRI得到确诊,其VAT水平增益增高,手法复位后pDBN不消失。结论 VAT可用以辅助BPPV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勍 马丽涛 +2 位作者 李娜 彭新 单希征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 检查,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从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疗效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 检查,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从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疗效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听力曲线类型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 χ2=3.6475,P=0.3021);按突聋有无伴随症状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χ2=0.3119, P=0.5765);按突聋疗效分组,VAT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α=0.05,χ2=8.4207,P=0.0381).结论 突聋患者听力曲线类型及伴随症状的产生与前庭功能无关,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对判定突聋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功能 突发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突发性聋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勍 刘红丽 +4 位作者 戴静 彭新 李娜 马丽涛 单希征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在突发性聋患者诊治过程中运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技术进行半规管功能检测,探讨两种方法在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中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对23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 目的在突发性聋患者诊治过程中运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技术进行半规管功能检测,探讨两种方法在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中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对23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VAT,CT)及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用Stata4.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分别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进行分组,用RXC联表对各计数因素行卡方检验。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突发性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无差异。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突发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耳源性眩晕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覃国勇 张颖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与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耳源性眩晕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80例,其中梅尼埃病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4例、前庭神经炎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前庭...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与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耳源性眩晕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80例,其中梅尼埃病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4例、前庭神经炎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前庭自旋转试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中水平增益、相移,垂直增益、相移,水平非对称性的异常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4±5.34)、17.43±4.53)、16.76±4.36)μmol·L^(-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78±5.43)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61.54%、50.00%、40.00%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异常48例,非对称性异常8例,均与前庭损伤侧相符合,异常结果中垂直增益异常6例,且均为增益降低;水平增益升高2例、增益降低30例,相位异常40例,水平增益及垂直增益均异常5例,均表现为相位延迟,垂直相位异常6例,水平相位异常26例。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是定位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是耳源性眩晕疾病中敏感筛查方法,也可为前庭功能检查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源性眩晕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前庭自旋转试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小脑梗死患者的前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小艳 王凯 杨志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6-1187,共2页
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jontest,VAT)是一项高频的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e ocular renex,VOR)的测试。本文观察到在l例小脑梗死前庭康复治疗前后Ⅵ盯的变化并做相关文献分析。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康复 脑梗死患者 临床应用 前庭眼动反射 文献分析 治疗前后 小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洁 牛星 刘慧颖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主诉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全部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主诉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全部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观察比较两组的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结果两组在非对称比及相移延迟方面的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增益增高伴随减低比率及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试验结果提示患者的表现主要为增益增高伴随减低,或者是单纯性的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可提示后循环缺血性患者的病变位置主要位于外周或中枢部位;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鉴别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楠 周立静 +4 位作者 张雨 范博 李丽 周伟 范秀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1-83,12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前庭自... 目的探究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水平。将病例组患者按照临床表现类型的不同分成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44例)和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36例)。比较两组各项前庭自旋转试验参数水平,并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病例组增益增高伴随减低及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增益增高伴随减低人数占比低于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而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人数占比高于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P<0.001)。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7.73%,诊断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为88.89%,总检出率为93.75%。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中枢血管性 老年 前庭自旋转试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杭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和冷热试验在鉴别眩晕症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较90例眩晕患者的VAT及冷热试验的检测结果。结果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特征性表现为增益减低率较中枢性眩晕患者高(44.4%vs 14.8%,P<0.05)。...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和冷热试验在鉴别眩晕症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较90例眩晕患者的VAT及冷热试验的检测结果。结果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特征性表现为增益减低率较中枢性眩晕患者高(44.4%vs 14.8%,P<0.05)。中枢性眩晕组特征性表现为增益增高,外周性眩晕增益增高率较中枢性眩晕组的低(2.7%vs50.0%,P<0.05)。VAT试验眩晕患者阳性检出率较前庭冷热试验高(95.6%vs 80.0%,P<0.01)。结论 VAT在评估前庭功能是否病损及鉴别诊断外周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方面明显优于冷热试验,在前庭功能定侧方面结合冷热试验可使前庭功能检查更加完善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小莉 钱晓云 +4 位作者 刘晶 黄杰 赵宁 陈红 高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庭自旋转(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4例早期梅尼埃病非急性发作期(Meniere disease,MD)患者和22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庭自旋转(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4例早期梅尼埃病非急性发作期(Meniere disease,MD)患者和22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进行VAT和冷热试验检查,均为单耳发病,均先行VAT检测后行冷热试验。VAT检测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5项参数,其中任意一项及以上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后行冷热试验观察记录半规管轻瘫值(canal paresis,CP)和热气试验最大慢相角速度(SPVmax)。对两组患者的VAT和冷热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 VAT结果显示24例MD组16例(66.7%)前庭功能异常,其中增益增高1例次、降低8例次,增益部分增高部分降低1例次,相移延迟有12例次,非对称性异常有5例次;22例VM组中12例(54.5%)前庭功能异常,其中增益增高6例次、降低1例次,相移延迟有10例次。两组数据比较,增益增高和降低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冷热试验显示24例MD组中CP阳性14例(58.3%),SPVmax均值10.5°±9.5°/S;22例VM组CP阳性4例(18.2%),SPVmax均值34.7°±17.9°/S。两组CP和SPVmax均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两组疾病的非急性发作期,VAT测试提示MD患者以4~6 Hz增益降低,VM患者以2~4 Hz增益增高为主要特征;冷热试验提示MD患者多表现为单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减退,而VM患者表现为亢进或者正常;二者的结合具有高低频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早期MD和V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巍 Thungavelu Yogun +5 位作者 陈太生 李姗姗 林鹏 徐开旭 刘强 温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441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VM组),其中男77例、女364...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441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VM组),其中男77例、女364例,年龄14~68岁,平均49岁;同期6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名、女31名,年龄17~62岁,平均44岁。两组受试者均进行VAT测试,以VAT水平及垂直增益和相位以及非对称性为观察指标,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测试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M组患者VAT水平及垂直增益均增高,其中2~5Hz水平增益、2~6Hz垂直增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VM组的水平及垂直相位均有延迟,其中2、4、5、6Hz的水平相位以及4~6Hz的垂直相位,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M组与对照组各个频率非对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VAT的水平及垂直增益增高,伴随水平及垂直相位的延迟。VAT可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自旋转试验 反射 前庭
原文传递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爱萍 张道宫 +5 位作者 吕亚峰 李亚伟 徐继良 刘贤峰 李远令 樊兆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29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VAT及冷热试验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检查结果异常者89例(69.0%),冷热试验检查结果异常者56例(43.4%)。两...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29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VAT及冷热试验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检查结果异常者89例(69.0%),冷热试验检查结果异常者56例(43.4%)。两项对比试验中,单独结果异常VAT为47例(36.4%),冷热试验为14例(10.9%);两者均异常42例(32.6%),两者总异常103例(79.8%)。经统计学分析VAT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总异常的检出率高于任何单一试验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5)。结论:耳源性眩晕患者中VAT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VAT与冷热试验联合应用,可相互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半规管功能,为耳源性眩晕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
原文传递
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前庭自旋转试验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丹 郭兆琪 +4 位作者 田娥 王军 陈镜羽 孔维佳 张甦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 function,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 function,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UVH且行前庭康复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6.9岁;梅尼埃病25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3例、前庭神经炎10例;病程5 d~10年。全部患者均进行4~6周个体化前庭外周康复训练(包括前庭眼反射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训练)。所有患者均采集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康复治疗前后VAT不同频率的增益、相移及非对称性等参数,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别对康复前后2.0~5.9 Hz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VH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前,VAT增益异常发生率为62.5%(30/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56.3%(27/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6.7%(8/48);康复治疗4~6周后,增益异常发生率为22.9%(11/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31.3%(15/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2.5%(6/48);与康复前相比,康复后增益和相移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水平增益在2.0~3.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4.3~5.9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水平相移在5.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在2.0~5.5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垂直增益在4.3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余频率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康复治疗前后的VAT垂直相移和非对称性在各个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AT可用于监测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多频率段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个性化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低下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康复
原文传递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太生 宋伟 鲁宏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24-72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行VAT和冷热试验(CT)。在VAT水平和垂直眼动增益、相位,水平非对称5项指标以及CT中,出现1项或1项以上异常指标即评定为该试验结果异常。结...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行VAT和冷热试验(CT)。在VAT水平和垂直眼动增益、相位,水平非对称5项指标以及CT中,出现1项或1项以上异常指标即评定为该试验结果异常。结果:VAT异常者36例(75.0%),异常指标中的相位多于增益,非对称最少,相位和增益病理数据在各频率的分布一致。其中水平测试异常32例(66.7%),包括增益降低21例次,相位延迟24例次,非对称6例次,与前庭损伤侧别相符,且均出现在6.0~11.0Hz;垂直测试异常15例(31.2%),包括增益降低或升高7例次,相位延迟14例次。CT管麻痹和优势偏向单项或双项异常者33例(68.8%)。VAT和CT单独异常分别为11例和8例,均异常25例;完全性前庭损伤者的2项结果均异常,且VAT异常数据呈全频带性。结论:VAT作为高频、宽带的前庭功能检测技术,既能提供前庭高频区的功能信息,又可检测垂直半规管功能,弥补了CT的缺陷,减少了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