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成悦 《电工技术》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传统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方法主要依赖前馈控制环路,虽然逆变器电流局部控制效果更佳,但很难满足前馈控制的需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逆变器负载扰动电... 传统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方法主要依赖前馈控制环路,虽然逆变器电流局部控制效果更佳,但很难满足前馈控制的需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逆变器负载扰动电流的前馈特征,引入扰动电流作为前馈信号,将前馈点作为输出电压,得到了逆变器负载电流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基于扰动观测器控制电压源型逆变器的电流偏差量,将负载电流作为外部扰动信号来抑制非线性负载的干扰,以满足对负载电流的前馈控制需求。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前馈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观测器 电压源型 逆变器 负载电流 前馈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方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贺诗元 章炜 杨秀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7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方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配备护理人员3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低血糖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方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配备护理人员3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低血糖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包括强化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加强护理人员血糖管理的专业素质培训等,实施前馈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各项管理指标及患者低血糖症状变化t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血糖控制知识及应急措施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执行患者饮食、运动程度及葡萄糖准备规范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t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实施前馈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明显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专业素质,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方法糖尿病 血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前馈控制方法提高连续紫外激光器的调谐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亢亢 刘洪力 +3 位作者 赵儒臣 付小虎 徐震 王育竹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1,共7页
连续可调谐的紫外激光一般通过红外或可见激光进行外腔倍频获得,然而倍频腔锁定电路的带宽限制了激光器的调谐性能。将前馈控制方法用于中性汞原子激光冷却的四倍频紫外激光器,即在调谐基频激光频率的同时,同步调节级联的两个倍频腔。... 连续可调谐的紫外激光一般通过红外或可见激光进行外腔倍频获得,然而倍频腔锁定电路的带宽限制了激光器的调谐性能。将前馈控制方法用于中性汞原子激光冷却的四倍频紫外激光器,即在调谐基频激光频率的同时,同步调节级联的两个倍频腔。这不仅降低了激光器频率调谐中引入的功率噪声,还提高了紫外激光器的频率调谐范围,使得紫外激光器的调谐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通过汞原子的亚多普勒磁致双色光谱进行激光频率锁定,发现前馈控制电路的应用能降低激光的频率噪声。在汞原子光谱和激光冷却实验中,紫外激光的可调谐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将会带来很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四倍频 前馈控制方法 中性汞原子 激光冷却 相对功率噪声
原文传递
光伏微网逆变器的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丹 廖志贤 +1 位作者 蒋清红 蒋品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9期124-125,共2页
首先介绍光伏微网逆变器的电路模型及其工作原理,并对电路模型进行简化分析,得到微网逆变器的信号矢量关系,然后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的递推算法,最后基于Matlab平台建立其仿真模型,将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与滞环... 首先介绍光伏微网逆变器的电路模型及其工作原理,并对电路模型进行简化分析,得到微网逆变器的信号矢量关系,然后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的递推算法,最后基于Matlab平台建立其仿真模型,将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与滞环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对两种方法的控制误差、总谐波失真度两个指标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误差相同的情况下,光伏微网逆变器的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的总谐波失真度远小于滞环控制方法,表明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输出电能质量,性能表现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微网 逆变器 数字前馈PI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主动悬置3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丁世稳 史文库 +1 位作者 曲伟 梁天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8-253,265,共7页
应用LMS自适应前馈控制、LQR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种方法对发动机电磁式主动悬置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主动悬置控制系统模型,并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采用上述3种控制方法时主动悬置的隔振... 应用LMS自适应前馈控制、LQR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种方法对发动机电磁式主动悬置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主动悬置控制系统模型,并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采用上述3种控制方法时主动悬置的隔振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主动悬置的控制上模糊PID控制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主动悬置 LMS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 LQR控制方法 模糊PID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