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疗效分析
1
作者 申建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4期175-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京山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京山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使用米非司酮+氨甲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妊娠物长径、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和妊娠物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妊娠物的长径则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和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清宫术联合米非司酮和氨甲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早缓解,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剖宫产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
作者 史少华 翟菲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中应用经阴道以及经腹部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别给予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中应用经阴道以及经腹部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别给予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超声方式诊断价值。结果:60例疑似CSP患者病理检查确诊5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不同类型CSP总准确率98.28%高于经腹部超声的84.48%(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升CSP检出率,有助于明确疾病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针对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准确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的:判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行阴道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者中对研究实施认可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道组(23例)和腹部组(23例),阴道彩超在前组诊断中使用,腹部彩超在后组诊断... 目的:判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行阴道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者中对研究实施认可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道组(23例)和腹部组(23例),阴道彩超在前组诊断中使用,腹部彩超在后组诊断中使用,观察准确率。结果:阴道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诊断准确率为100.00%(23例),对比腹部组的82.61%(19例,有1例不均质包块型被误诊为胚囊型),差异显著(P<0.05)。阴道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诊断满意度显著高于腹部组(P<0.05)。结论:阴道彩超准确性高,可准确检出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能防止盲目流产造成的机体损伤,提升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者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诊断满意度 图像特征 阴道彩超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妊娠物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沈明虹 李丽玲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7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负压吸引术后是...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7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负压吸引术后是否发生妊娠物残留分为残留组(23例,13.1%)、无残留组(153例,86.9%),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妊娠物残留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结果残留组的孕囊最大径较无残留组明显增加[39.0(29.5,49.0)mm比26.0(18.3,36.0)mm,P<0.001];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明显薄于无残留组[1.3(0.2,1.8)mm比2.0(1.3,3.2)mm,P<0.001];CSP患者行负压吸引术中出血量≥200ml的概率比较,残留组明显高于无残留组(39.1%比4.6%,P<0.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OR=0.394,95%CI:0.227~0.685,P=0.001)、术中出血量(OR=12.401,95%CI:3.514~43.758,P<0.001)与CSP患者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风险显著相关。列线图显示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越薄且术中出血量≥200ml,患者发生妊娠物残留的概率越高。结论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薄、术中出血量≥200ml是CSP患者负压吸引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可为CSP患者后续的随访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负压吸引术 妊娠物残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辅助治疗Ⅲ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效果比较
5
作者 张星光 苏雪锋 +3 位作者 赵小清 徐佳楠 邱玲玲 谢长远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7期14-15,共2页
目的 比较髂内动脉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辅助治疗Ⅲ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Ⅲ型CSP患者55例的基本资料,其中实施UAE+腹腔镜下CSP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的30例患者设... 目的 比较髂内动脉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辅助治疗Ⅲ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Ⅲ型CSP患者55例的基本资料,其中实施UAE+腹腔镜下CSP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的30例患者设为A组,实施腹腔镜下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CSP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的25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变化.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小于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A组(66.7%).术后3个月B组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与UAE相比,腹腔镜下髂内动脉阻断术有助于Ⅲ型CSP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病灶清除彻底,并发症减少,且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阻断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技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优势及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鑫 郭瑞霞 +3 位作者 吴杰 白晶 刘媛媛 吴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265-3269,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技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5例,于介入手术室行腹... 目的回顾性研究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技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5例,于介入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后,即时在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下行病灶清除术,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技术,血管阻断期间清除妊娠组织;对照组35例,于介入手术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3 d后在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下行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手术前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变化、栓塞后综合征(主要包括术后发热、盆腔疼痛、恶心、呕吐等)及远期并发症(月经减少、闭经等)发生率、住院时间、介入手术费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其中观察组18例接受宫腔镜手术,17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照组16例接受宫腔镜手术,19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宫腔镜手术时间、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血HCG值[42 220.77(15 664.75,60 400.75) IU·L^(-1)]高于术后[5 875.50(1 326.00,7 193.00)IU·L^(-1)](P<0.05);观察组术前血HCG值[37 287.24(16 955.25,58 376.25)IU·L^(-1)]高于术后[6 169.97(3 195.50,9 272.50)IU·L^(-1)](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HCG值均较前下降,手术治疗有效。术后观察组有2例出现月经减少,对照组4例月经减少,16例栓塞后综合征,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57.14%)(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6.09±1.36)d]低于对照组[(7.10±1.83)d](P<0.05);观察组介入手术费用[(11 538.37±1 206.76)元]低于对照组[(15 668.24±1 791.50)元](P<0.05)。结论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接受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技术后再行病灶清除术效果更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该术式介入花费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球囊 子宫动脉栓塞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病灶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超声指标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术中出血量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张洁莹 万辉 +2 位作者 刘莹莹 芦钺 杜建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8-363,共6页
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术中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寻找能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临床及超声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3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100 mL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100 mL)和B组(出... 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术中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寻找能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临床及超声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3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100 mL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100 mL)和B组(出血量≥100 mL),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孕囊最大直径和剩余肌层厚度可作为预测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截断值分别为32.5 mm和2.45 mm。本研究认为剩余肌层厚度和孕囊最大直径是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术中出血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分型与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莹莹 张洁莹 +1 位作者 万辉 杜建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以及国内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剖宫产史但仍选择再次妊娠的女性数量增多,胎盘位置异常的发生率也在逐步上升。子宫瘢痕处妊娠就是胎盘位置异常到达子宫下段愈合的切口上并侵入肌层的一种特殊妊娠。由于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以及国内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剖宫产史但仍选择再次妊娠的女性数量增多,胎盘位置异常的发生率也在逐步上升。子宫瘢痕处妊娠就是胎盘位置异常到达子宫下段愈合的切口上并侵入肌层的一种特殊妊娠。由于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无特异性,一旦CSP患者未能在妊娠早期诊断和接受合理治疗,随着孕周的进展,则可能发生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子宫破裂、严重大出血、休克等,对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有剖宫产史的孕妇需要及时运用一些辅助检查尽可能规避风险,超声检查作为妇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在CSP的诊断和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就超声在瘢痕妊娠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超声 诊断 分型 无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燕 张庆兵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该院就诊的CSP-Ⅱ患者41例,分为A组(实验组,n=20)和B组(对照组,n=21)。A组行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该院就诊的CSP-Ⅱ患者41例,分为A组(实验组,n=20)和B组(对照组,n=21)。A组行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B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住院时间、β-HCG转阴时间、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HB)值、恢复月经时间、术后第1天较手术前1天血清β-HCG的下降百分率。结果A组术后第1天β-HCG值较B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较A组时间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β-HCG转阴时间和恢复月经时间较B组长,术后第1天HB值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β-HCG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50.00%以上。B组瘢痕肌层切除后,行病理检查发现:肌层内存在少许绒毛组织,纤维平滑肌组织间见大量增生的滋养细胞。结论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CSP-Ⅱ具有手术简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可切除憩室、增加子宫下段厚度和缩短避孕时间的优点,但术后血清β-HCG下降缓慢、恢复月经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剖宫产 并发症 显微镜检查: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洋 杜雨璇 +2 位作者 黄婷 巫慧 谢晓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13-317,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切口部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对其的关注和认识也愈来愈高。漏诊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大出血、子宫破裂,危及女性生殖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多达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切口部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对其的关注和认识也愈来愈高。漏诊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大出血、子宫破裂,危及女性生殖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多达30余种,对不同分型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亦不同。依据母胎医学会发布的最新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指南,本文就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宫术后持续性剖宫产切口部妊娠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74-2776,共3页
目的探讨刮宫术后持续性剖宫产切口部妊娠(PCS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住院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年龄、BMI、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等基本信息;根据入组... 目的探讨刮宫术后持续性剖宫产切口部妊娠(PCS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住院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年龄、BMI、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等基本信息;根据入组标准纳入45例PCSP患者,每例PCSP患者均按照年龄、住院时间选择4例确诊为CSP但刮宫术后无妊娠组织残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匹配(18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刮宫术后PCS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刮宫术后第1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与PCSP的相关性,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瘢痕妊娠组织最大径直径≥4.5 cm(OR=1.38,95%CI:0.47~4.06,P=0.017)、植入部位的子宫肌层厚度<2 mm(OR=3.58,95%CI:1.37~9.38,P=0.009)、β-HCG水平下降程度≤66.42%(OR=18.58,95%CI:5.80~59.57,P<0.001)是PCSP发生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β-HCG水平降低率预测PCSP的曲线下面积为0.745(95%CI为0.666~0.824);当最佳临界值为66.42%时,该指标预测值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结论针对瘢痕妊娠肿块较大、植入部位的子宫肌层厚度<2 mm及HCG水平无法恢复正常的CSP高危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适当的管理有助于降低PCS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危险因素 刮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12
作者 王圆圆 任苓 叶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268-1271,共4页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而近年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远期有子宫破裂、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CSP的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比...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而近年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远期有子宫破裂、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CSP的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其中超声已被公认为CSP的一线成像方法和重要的指导方法,当难以鉴别诊断时,采用超声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本文对近几年来影像学诊断CS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阴道超声 三维超声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洪 王敏 韩娟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分别实施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将临床综合诊断...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分别实施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将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以及不同类型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发现,阳性55例,阴性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6.36%(53/55)、95.00%(57/60),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74.55%(41/55)、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3、13.067,P<0.05);经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发现,妊娠囊部分突入型、妊娠囊完全突入型以及混合团块型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12例以及1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妊娠囊部分突入型、妊娠囊完全突入型符合率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诊断方法可获得更高诊断效能,可对孕囊类型以及位置准确判断,为临床医师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将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的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术中出血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张迎盈 许方泳 +2 位作者 丁亦岑 张济周 滕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中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出血量将其分为出血组(出血量≥50ml,4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中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出血量将其分为出血组(出血量≥50ml,40例)和对照组(出血量<50ml,3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P术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及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出血组患者的残余肌层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blood flow index,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孕囊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VI、FI、残余肌层厚度及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74、0.734、0.844;当截断值为0.477时,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82.5%,特异性为80.0%。结论VI、FI、残余肌层厚度均为CSP患者术中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可为预测术中出血风险提供参考,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血流参数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破坏术联合甲氨蝶呤宫内注射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效果
15
作者 代永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632-5634,共3页
目的研究囊胚破坏术联合甲氨蝶呤宫内注射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 目的研究囊胚破坏术联合甲氨蝶呤宫内注射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囊胚破坏术联合甲氨蝶呤宫内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35/42)]低于观察组[97.6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提升,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囊胚破坏术联合甲氨蝶呤宫内注射疗法效果较好,出血量较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且总治疗费用较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囊胚破坏 甲氨蝶呤 宫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在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岳永华 张改玲 安清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583-2586,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在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3例外生型CS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经阴道组(47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在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3例外生型CS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经阴道组(47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经阴道组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2 h创伤应激指标[主要包括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1、3、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经阴道组患者的手术、排气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1、3、5 d,经阴道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腹腔镜组(P<0.05);经阴道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腹腔镜组(19.57%)(P<0.05);术后12 h,经阴道组患者的血清NE、Cor水平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CSP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创伤应激及术后疼痛,优化手术相关指标,还可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 并发症 术后疼痛 创伤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1%聚多卡醇注射液联合宫腔镜手术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戴莉芳 施旖旎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1%聚多卡醇注射液联合宫腔镜手术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产科就诊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101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联合宫腔镜组(A组)35例、单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1%聚多卡醇注射液联合宫腔镜手术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产科就诊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101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联合宫腔镜组(A组)35例、单纯宫腔镜组(B组)28例与聚多卡醇联合清宫术组(C组)38例。比较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术后转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最短,A组术中出血量最少,C组术中出血量最高、手术时间最长;C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β-hCG至正常时间、转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最长,A组β-hCG至正常时间最短,A组与B组阴道流血时间、转经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0%,8/38)明显高于A组(8.6%,3/35)、B组(10.7%,3/28)。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联合宫腔镜可更清晰地显示患者病灶及其周围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1%聚多卡醇注射液 宫腔镜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双侧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辅助治疗Ⅲ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2例
18
作者 张帆 杜军强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0期39-41,共3页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囊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如早期未及时干预,可造成子宫及周围脏器破裂、大出血,甚至母胎死亡,会对母婴的生殖健康及生命造...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囊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如早期未及时干预,可造成子宫及周围脏器破裂、大出血,甚至母胎死亡,会对母婴的生殖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双侧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辅助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Ⅲ型 腹腔镜 双侧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效果观察
19
作者 陈嘉佳 娄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2期15-16,共2页
目的 观察瘢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CSP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 目的 观察瘢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CSP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治疗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输卵管通畅率、正常妊娠活产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转阴时间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93.0%)和正常妊娠活产率(74.4%)高于对照组(72.1%、65.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瘢痕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部妊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瘢痕病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处理后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20
作者 刘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超诊断为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50例,分为M及N两组,其中M组25例,采... 目的:探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超诊断为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50例,分为M及N两组,其中M组25例,采用于宫颈与宫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N组25例,采用彩超引导下氨甲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待血HCG值降至100 IU·L^-1后行宫腔镜电切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M组术后血HCG恢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N组,M组总住院费用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妊娠囊内注射氨甲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相比,垂体后叶素注射后行彩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Ⅰ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清宫术 宫腔镜 垂体后叶素 氨甲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