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p53、Ki-67和CD44v6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卢山珊 周韧 +1 位作者 徐纪为 王群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鼻腔内翻乳头 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P53 KI-67 CD44V6 生物学行为 预后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癌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寿松 柳风轩 +1 位作者 杨景 彭正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探讨 6 4例鼻腔和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的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AB及网状纤维染色法观察该瘤粘液细胞和基底膜 ,计算瘤细胞核分裂相数 ,收集有关临床病理资料 ,并随访。结果  (1)此瘤好发于成年男性 ... 目的 探讨 6 4例鼻腔和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的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AB及网状纤维染色法观察该瘤粘液细胞和基底膜 ,计算瘤细胞核分裂相数 ,收集有关临床病理资料 ,并随访。结果  (1)此瘤好发于成年男性 ,病程较长 ;临床常以鼻塞流脓涕及鼻衄为主要症状。 (2 )瘤组织呈乳头状或实巢状向粘膜间质内生长为其组织学特征。 (3)瘤细胞不典型增生Ⅱ级、Ⅲ级及核分裂相 >5个 10HF患者易复发。 (4)瘤细胞不典型增生Ⅲ级核分裂 10~ 2 5 10HF患者易癌变。结论 根据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提出瘤细胞不典型增生 ,核分裂相数目多少是预测肿瘤复发和恶变的重要指标 ,复发是导致恶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癌变 临床 病理 鼻肿 鼻腔肿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附15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兆军 张祖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CT表现 鼻腔内翻乳头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景 柳凤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 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观察、多参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 43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①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无... 目的 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观察、多参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 43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①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 (P >0 .0 5 ) ;②对临近骨质的侵犯、瘤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与癌变关系密切 (P <0 .0 1) ,但与复发无关 (P >0 .0 5 ) ;③复发患者比不复发患者易于癌变 (P <0 .0 1)。结论 瘤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分裂像可能是预测内翻性乳头瘤癌变的指标。对邻近骨质的侵犯及复发是导致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预后 病理 鼻肿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家瑜 张淳 宋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王家瑜,张淳,宋阳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鼻及副鼻窦肿瘤的0.5%~4%[1],发病年龄多见于30岁以上的...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王家瑜,张淳,宋阳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鼻及副鼻窦肿瘤的0.5%~4%[1],发病年龄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因其局部破坏性强,具有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鼻腔肿 鼻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发生及p53、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景 柳凤轩 +3 位作者 阎晓初 贺光友 王宗前 刘丽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2-334,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发生及p53、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技术对 3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成分及p53、PCNA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存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目的 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发生及p53、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技术对 3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学成分及p53、PCNA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存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移行上皮、鳞状上皮成分以及CK5&8染色阳性的瘤细胞 ;p53蛋白阳性表达、PCNA指数与不典型增生及癌变显著相关 ,与复发无关 ;p53与PCNA反应强度平行。结论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由鼻粘膜基底层细胞增殖而来的 ;p53阳性表达及PCNA指数高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 内翻乳头 组织学 P53 PC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彦 郭洪源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鼻肿 内翻乳头 护理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8
作者 蒲锘 付凯 白林 《四川肿瘤防治》 2005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多位于单侧鼻腔,可同时侵犯同侧上颌窦或...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多位于单侧鼻腔,可同时侵犯同侧上颌窦或累及筛窦。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结论:CT能较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复发,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内翻乳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1
9
作者 费永辉 王东 熊明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 ,术后 13例行CT随访。结果 :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以中鼻道为中心 ,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 目的 :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 ,术后 13例行CT随访。结果 :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以中鼻道为中心 ,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 2 1例 ,单纯累及上颌窦 2例 ;所致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术后肿瘤复发率高 ( 85 % ) ,3例恶性变。结论 :CT能较好地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肿瘤复发 ,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内翻乳头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红伟 柴秀琴 +1 位作者 蔡志超 潘剑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19例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基底部均位于中鼻道,仅位于鼻腔者4例,累及邻近副鼻窦... 目的:探讨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19例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基底部均位于中鼻道,仅位于鼻腔者4例,累及邻近副鼻窦者15例,其中1例侵及眶后间隙。肿瘤表现为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呈不规则结节状,匍行性生长,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15例患者进行随访,5例患者再次复发。结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除能够对其进行较准确诊断外,还可明确判断肿瘤的解剖位置及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毗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内翻乳头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生存素、缺氧诱导因子-1α、细胞角蛋白10与恶变的关系分析
11
作者 赵俊峰 沈晓伟 +2 位作者 马晓瑞 孔令欣 王文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中生存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角蛋白10(CK10)表达量与恶变风险的关系及预警价值。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88例SNI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中生存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角蛋白10(CK10)表达量与恶变风险的关系及预警价值。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88例SNI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恶变分为SNIP组(153例)与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IP-SCC)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素、HIF-1α、CK10表达情况,分析生存素、HIF-1α、CK10对恶变风险预警价值。结果Ridit检验显示,IP-SCC组患者的生存素、HIF-1α、CK10表达强度高于SNIP组(P<0.05);χ^(2)检验显示,IP-SCC组生存素、HIF-1α、CK10阳性表达率高于SNIP组(P<0.05);校正其他因素前后,生存素、HIF-1α、CK10阳性表达均是SNIP恶变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生存素、HIF-1α、CK10预测SNIP恶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11、0.764,均具有预测效能(P<0.05),联合预测SNIP恶变风险的AUC为0.920,预警价值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警价值(P<0.05)。结论SNIP组织中生存素、HIF-1α、CK10表达强度与恶变风险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是恶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内翻乳头 恶变风险 生存素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角蛋白10 预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发中心的CT诊断及治疗干预
12
作者 龚玉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65-068,共4页
这篇研究文章对MSCT影像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生中心的检测及医治干涉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共计收集了58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研究操作,利用MSCT进行影像学解析与疾病鉴定,再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 这篇研究文章对MSCT影像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生中心的检测及医治干涉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共计收集了58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研究操作,利用MSCT进行影像学解析与疾病鉴定,再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 相对于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MSCT的临床鉴定结果展现出较高的灵敏度(97.67%)和特异度(93.33%),准确性高达96.55%,其中,阳性鉴定结果与病理诊断阳性结果的相符的有42例,阴性鉴定结果与病理诊断阴性结果的相符的14例,x2检验显示,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影像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发中心的诊断及治疗干预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准确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影像技术 鼻腔鼻窦内乳头 诊断 治疗干预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力 苟建军 +1 位作者 王朝山 蔡德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合并鼻息肉病例的临床特征,防止SNIP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24年4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鼻息肉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合并鼻息肉病例的临床特征,防止SNIP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24年4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鼻息肉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吸烟史、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手术方式等,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示单侧SNIP合并鼻息肉的12例,单侧SNIP合并鼻息肉,同时伴FBS的2例;双侧SNIP合并鼻息肉的1例;一侧SNIP合并鼻息肉、一侧鼻息肉的1例;一侧SNIP、一侧鼻息肉的2例。18例患者术后随访≥0.5年,未见复发。结论SNIP合并鼻息肉多单侧发病,亦可双侧发病,亦可合并真菌球型鼻窦炎(FBS);对单侧和双侧鼻息肉外观的赘生物均应考虑深部SNIP的可能;术前应联合鼻窦CT、MRI检查确定肿物根基部和临床分期,鼻内镜下深部、多点病理组织取样;术中必要时进行冰冻病理检查,根据肿瘤根基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肿物;术后患者取下的所有肿物组织均行病理检查,以减少SNIP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乳头 鼻息肉 真菌球型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36个月内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周晓健 牛卫国 惠志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并对其术后36个月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该疾病患者的预后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SNIP患者的...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并对其术后36个月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该疾病患者的预后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S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术后均随访36个月。以术后是否复发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复发组(17例)与未复发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中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T_(3)~T_(4)期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0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3~4期及NLR≥2.0是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3.309、4.888、3.435,均P<0.05)。结论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3~4期及NLR≥2.0均为SNIP患者术后36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乳头 鼻内镜下手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癌合并Paget病1例
15
作者 黄倩 赵声春 +2 位作者 张莉英 牟海 陈小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90-590,592,共2页
患者,男,55岁,因右鼻阻伴头痛头昏1年入院。专科检查见右侧鼻腔下鼻道中鼻道及嗅裂区可见一肿物,质地稍韧,触之易出血,边界不清,鼻窦平扫+增强CT示右侧鼻道内可见一团片影,截面3.5 cm×1.6 cm, 考虑为肿瘤性病变,遂行手术切除并做... 患者,男,55岁,因右鼻阻伴头痛头昏1年入院。专科检查见右侧鼻腔下鼻道中鼻道及嗅裂区可见一肿物,质地稍韧,触之易出血,边界不清,鼻窦平扫+增强CT示右侧鼻道内可见一团片影,截面3.5 cm×1.6 cm, 考虑为肿瘤性病变,遂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本研究经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2024第15号)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乳头癌变 细胞癌 PAGET病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E1、β-catenin及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16
作者 任颖川 袁晓辉 胡滢洁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p-IRE1)、β-连环素(β-catenin)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NIP患者... 目的探讨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p-IRE1)、β-连环素(β-catenin)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NIP患者102例为SNIP组;另选取本院同时间段因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而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9例,经病理确诊为正常鼻腔黏膜组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中p-IRE1、β-catenin及XIAP的表达强度情况;102例SNIP患者出院后,行2年门诊复查随访,比较SNIP组不同预后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表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NI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p-IRE1、β-catenin及XIAP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NIP组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随访统计,预后良好组81例,预后不良好组21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rouse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Krouse临床分期为T_3期-T_4期、病理分化程度伴恶变SNIP、p-IRE1、β-catenin及XIAP表达为阳性均是影响SNIP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SNIP组织中,p-IRE1、β-catenin及XIAP的表达强度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鼻腔黏膜组织;通过检测上述指标阳性表达,可以预测SNIP预后情况,有利于SNIP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 Β-连环素 X连锁凋亡抑制蛋蛋白 鼻腔鼻窦内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慧娜 李玉杰 +2 位作者 杨长君 于敏 韩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47-550,56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鳞状细胞癌抗原1(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SNIP患者65例,根据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2)和未复发组(n=...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鳞状细胞癌抗原1(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SNIP患者65例,根据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2)和未复发组(n=53)。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收录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有无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Krouse分期及有无糖尿病、高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2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复发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术后未应用5-FU、Krouse分期为T3~T4期、术后血清MMP-2表达水平、SCCA1表达水平是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800、0.836,敏感度分别为83.33%、75.00%、91.67%,特异度分别为71.70%、79.25%、75.47%。结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乳头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细胞癌抗原1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1例
18
作者 鲁梦婕 吴冬梅 刘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助检查未见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于2020年3月3日接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并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内翻乳头 细胞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及MRI对鼻腔-副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及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毅敏 詹阿来 黄庆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讨HRCT及MRI在鼻腔-副鼻窦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及内翻性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及22例出血坏死性鼻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HR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坏死性... 目的探讨HRCT及MRI在鼻腔-副鼻窦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及内翻性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及22例出血坏死性鼻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HR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的发病年龄低于内翻性乳头状瘤(P<0.05)。生长方式上,部分出血坏死性鼻息肉表现为膨胀性生长,而内翻性乳头状瘤则无此特点。病灶周围局部骨质破坏是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重要提示。在CT平扫上,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密度高于内翻性乳头状瘤(P<0.05),出血坏死性鼻息肉CT增强各期表现为渐进性强化,而内翻性乳头状瘤强化峰值出现于实质期,延迟期强化减低。MRI上出血坏死性鼻息肉中的出血成分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后表现为结节状明显不均匀强化,内翻性乳头状瘤表现为片状相对均匀强化。结论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及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区别,HRCT增强扫描及MRI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出血坏死鼻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分析(附手术视频)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丙文 孟玲韩 +1 位作者 陈荣荣 赵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2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行内镜下手术... 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2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行内镜下手术的141例Krouse T2和T3期NI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肿瘤及处理肿瘤根基,分为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观察组和不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T2+T3期和T3期NIP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期NIP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T3、T2及T3期NIP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2及T3期NIP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和T3期NIP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T2期患者术后NIP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处理Krouse T2和T3期NIP及其基底,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