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比多经济学
1
作者 姜奇平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8年第21期64-65,共2页
中国有许多小孩沿这条路,误打误撞成为国家首富,有的还被人强行踹进钱眼。这种现象值得守着IT哭穷的人深恩。
关键词 力比多经济学 王志敏 后现代经济学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无产阶级化及其解放途径--斯蒂格勒对当代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一兵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3,F0002,共11页
当象征符码经由大众传媒所控制成为工业技术操控的对象后,人的一切关注则被掏空,人的感性生活已经成为虚假的景观产品机械投放地。这是一种彻底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象征贫困。正是这种象征贫困所导致的知识整体短路的系统性愚昧,也就造成... 当象征符码经由大众传媒所控制成为工业技术操控的对象后,人的一切关注则被掏空,人的感性生活已经成为虚假的景观产品机械投放地。这是一种彻底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象征贫困。正是这种象征贫困所导致的知识整体短路的系统性愚昧,也就造成了斯蒂格勒所指认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中的心灵无产阶级化。斯蒂格勒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最可贵的方面,就是通过贡献型数字经济积极地努力探求新的解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无产阶级化 力比多经济学 马克思 系统性愚昧
原文传递
当怀旧成为商品——逆托邦及其批判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玮杰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以怀旧作为终极指向的逆托邦是当代社会的症候。本意为“乡愁”的怀旧在当代并非一般文化或集体意识现象,它作为一种欲望—幻象构建,浓缩了“无乡可愁”的过度现代性状况下社会主体虚假的故乡认同困境。在资本再生产逻辑所推动的“万物... 以怀旧作为终极指向的逆托邦是当代社会的症候。本意为“乡愁”的怀旧在当代并非一般文化或集体意识现象,它作为一种欲望—幻象构建,浓缩了“无乡可愁”的过度现代性状况下社会主体虚假的故乡认同困境。在资本再生产逻辑所推动的“万物商品化”过程中,怀旧以扭曲的历史主义叙事结构掩盖了历史性之真实张力。作为承载当下特定社会形式规定性的商品,怀旧欲望—幻象在其建构过程中以不同于法兰西理论语境下“力比多部署”的方式驱使欲望生产机制下的“经济人”延伸为“心理人”,从而呈现了当代社会欲望生产的内在力比多经济学结构及其创伤性内核。以怀旧为主旨的逆托邦作为时间维度的误认,正如拜物教误认一样,终将在生产这种幻想(象)结构的社会形态瓦解后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现代性 欲望生产 力比多经济学 资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