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数型径向阻抗变换器功率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勐 邹文康 +3 位作者 陈林 关永超 付佳斌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52-2256,共5页
利用解析方法和电路模拟方法研究了阻抗变换器功率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电路计算中,采用了脉冲上升沿等效的正半周正弦波作为输入波形的假设,并忽略了水介质能量损失的影响。首先对比了线性、饱和型变化和陡变型变化3种典型阻抗的功率... 利用解析方法和电路模拟方法研究了阻抗变换器功率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电路计算中,采用了脉冲上升沿等效的正半周正弦波作为输入波形的假设,并忽略了水介质能量损失的影响。首先对比了线性、饱和型变化和陡变型变化3种典型阻抗的功率和能量传输效率,分析讨论了影响指数型阻抗变换器功率传输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的中间参数和符合系数的参数范围。讨论了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的绝缘安全系数的结构设计、杂散参数对阻抗计算的影响、水介质能量损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型阻抗变换器 上升沿等效 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平顶方向图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窦晓雷 文舸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3-437,共5页
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设计波束成形天线阵列,被设计阵列天线与赋形区域引入的多个测试接收天线构成无线功率传输(WPT)系统。利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使得WPT系统的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可得到波束赋形阵列天线所需的最优激励... 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设计波束成形天线阵列,被设计阵列天线与赋形区域引入的多个测试接收天线构成无线功率传输(WPT)系统。利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使得WPT系统的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可得到波束赋形阵列天线所需的最优激励分布。文中以圆形平顶综合为例,通过工作频率为5.8 GHz的16单元贴片天线阵列介绍了优化设计过程。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天线方向图平顶的覆盖范围为±45°,方向图的平顶波动在0.7 dB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平顶方向图 顶部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演的近场无线功率传输效率研究
3
作者 李鑫 赵德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5-840,共6页
收发天线间的无线功率传输效率(PTE)是表征室内近场微波无线传能(MPT)系统性能的最重要参量之一。时间反演(TR)作为一种高效无线传能技术被用于MPT系统中。为分析基于TR的近场PTE,基于互易定理推导了辐射式MPT场景中PTE的最优解,证明了T... 收发天线间的无线功率传输效率(PTE)是表征室内近场微波无线传能(MPT)系统性能的最重要参量之一。时间反演(TR)作为一种高效无线传能技术被用于MPT系统中。为分析基于TR的近场PTE,基于互易定理推导了辐射式MPT场景中PTE的最优解,证明了TR可以实现最高的PTE。同时基于电磁全波仿真技术研究对比了TR在近场无线传能时相较于传统MPT方法如方向图综合法和相位补偿法的优势。理论和仿真表明,TR能够在平面天线阵列的近场区实现最高的P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传输效率 近场 时间反演 互易定理 平面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的聚焦天线设计
4
作者 施秉权 肖如奇 +1 位作者 杨国 吴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0-63,共4页
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天线时,往往存在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能量浪费严重的问题,但大部分优化方法又都有操作过于复杂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MMPTE)方法设计的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该天线由4×4个矩形贴片辐射单元... 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天线时,往往存在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能量浪费严重的问题,但大部分优化方法又都有操作过于复杂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MMPTE)方法设计的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该天线由4×4个矩形贴片辐射单元和微带线馈电网络组成,并通过MMPTE来优化天线馈电网络的相位和幅度。本文所设计的天线阵列具有结构简易、辐射效率高、成本低廉、体积较小、性能良好等优点,可根据需求应用于不同的Ka波段毫米波天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微带天线阵 聚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及效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珂睿 王泽忠 +5 位作者 刘胜南 夏天 方舟 闫磊 赵莉莉 郭若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7-811,共5页
搭建以实验模型为基础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仿真计算模型,考虑该系统实际应用中疏松耦合变压器可能出现的不理想工作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变压器不同气隙厚度、横向、纵向不同侧移距离下电感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举例... 搭建以实验模型为基础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仿真计算模型,考虑该系统实际应用中疏松耦合变压器可能出现的不理想工作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变压器不同气隙厚度、横向、纵向不同侧移距离下电感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举例验证上述仿真计算的可行性。实现疏松耦合变压器原副边两侧电路的解耦,对不同频率下的系统进行电容补偿,分析变压器原副边分别谐振情况下系统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系统功率和效率随负载电阻、频率和电感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 疏松耦合变压器 有限元 电感参数计算 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因数及功率直流变换器建模(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方林 叶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60,共8页
直流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直流变换科技发展的历史性问题。传统数学模型成功描述了基础变换器,但无效于高阶复杂结构变换器。研究新方法对直流变换器建模势在必行。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能量因数(EF) 功率因数(PF) 功率传输效率(玎) 总谐波崎变 (THD) 纹波因数(RF) 功率直流变换器 系统稳定性 单位阶跃响应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传输系统中人体模型电磁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尤丽萍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5-40,91,共7页
为弥补传统射频传输系统中利用真实人体进行实验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平面六边形的简化人体模型。使用商用软件FEKO对天线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进行数值建模,将人体模型简化为平行六面体或椭圆柱体,分析了系统在13.56,6.78和0.1 MHz频率下... 为弥补传统射频传输系统中利用真实人体进行实验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平面六边形的简化人体模型。使用商用软件FEKO对天线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进行数值建模,将人体模型简化为平行六面体或椭圆柱体,分析了系统在13.56,6.78和0.1 MHz频率下的功率传输效率(PTE)和比吸收率(SAR)。结果表明,简化人体模型中的比吸收率未超过国际标准规定的极限值。最后,通过与前人在13.56 MHz处的实际人体模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使用简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简化模型 功率传输效率 比吸收率 无线电力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需补偿电路的高效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8
作者 刘安琦 扆梓轩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3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自谐振线圈(Self-Resonant,SR)因其利用自身寄生电容或杂散电容对电路进行补偿,具有高品质因数、易于集成等优点,在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为了进一步提升SR线圈的品质因数Q以增加系... 自谐振线圈(Self-Resonant,SR)因其利用自身寄生电容或杂散电容对电路进行补偿,具有高品质因数、易于集成等优点,在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为了进一步提升SR线圈的品质因数Q以增加系统能量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低剖面、结构紧凑的新型单层平面SR线圈,该线圈由两个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绕制在单层介质板上构成,具有较小的截面。此外,由于电流的分流作用,有效降低了线圈的铜损,提高了SR线圈的传输效率。加工并测试了所提超薄、高Q值SR线圈结构的优化模型,在谐振频率为6.90 MHz的情况下,该线圈具有220的高品质因数。利用所提SR线圈作为收发线圈组成的IPT系统,在两线圈相距50 mm的距离下,线圈间传输效率高达93.5%,DC-DC效率为86%,证明了该线圈良好的传输性能。因所提SR线圈具有低剖面和高传输效率特性,有望在小型消费电子产品和可穿戴输能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自谐振线圈 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Ka波段卫星通信的双频段圆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 被引量:2
9
作者 夏桥江 蔡潇 文舸一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3期687-694,共8页
针对Ka波段卫星通信在收发频段对圆极化切换和圆极化性能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Ka波段卫星通信的双频段圆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利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ethod of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ith Constraints,... 针对Ka波段卫星通信在收发频段对圆极化切换和圆极化性能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Ka波段卫星通信的双频段圆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利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ethod of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ith Constraints, CMMPTE),通过引入测试接收天线,待设计的天线与之构成无线功率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PT)系统,以收发之间传输效率为优化目标函数,同时设置约束条件控制2个正交的场分量,获得发射天线的最优激励分布,在收发频段实现所需偏转方向的左右旋圆极化波束。该天线是一款收发共面的天线,整体尺寸仅为37.18 mm×37.18 mm×0.762 mm,在29.5~30 GHz的发射频段和19.7~20.2 GHz的接收频段内实现了圆极化可重构和波束扫描功能。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收发频段分别实现了左右旋波束的切换,圆极化波束在偏转60°时的轴比始终保持在3 dB以下,并且拥有极低的交叉极化电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圆极化可重构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丽 《汽车测试报告》 2024年第15期50-52,共3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车载无线充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备受关注。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在功率传输效率、充电过程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急需进行优化设计。该文介绍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车载无线充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备受关注。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在功率传输效率、充电过程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急需进行优化设计。该文介绍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重要性,分析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计优化策略,以提升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性能,推动相关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调速风力发电机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由蕤 柴建云 +2 位作者 孙旭东 李杰 刘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8,11,共7页
电磁耦合调速风力发电机组实现了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运行,可有效地改善风电机组的暂态过载、故障穿越和电网电压支撑能力,提高风电机组与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利用变频调速电磁耦合装置将齿轮箱输出轴功率以非接触方式传递到同步发电机,... 电磁耦合调速风力发电机组实现了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运行,可有效地改善风电机组的暂态过载、故障穿越和电网电压支撑能力,提高风电机组与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利用变频调速电磁耦合装置将齿轮箱输出轴功率以非接触方式传递到同步发电机,增加了功率传动的灵活性,避免了发电机故障冲击转矩对齿轮箱的破坏。为了研究该类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和功率传输效率等问题,该文设计并搭建一套30 kW电磁耦合调速风电机组模拟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电磁耦合调速风电机组的启动、并网、不同风况下稳态运行、脱网及停机等各阶段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测量了电磁耦合调速装置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功率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型风力发电机组 电磁耦合器 控制策略 功率传输效率 模拟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I:工作原理及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付超 武承杰 +1 位作者 孙玉巍 高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41-153,共13页
作为柔性直流配网的关键设备,直流固态变压器(DCSST)的控制性能和效率对提高系统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现有的模块化级联型 DCSST,结合移相型双有源桥(PS-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SR-DAB)变换器,提出一种混合型模... 作为柔性直流配网的关键设备,直流固态变压器(DCSST)的控制性能和效率对提高系统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现有的模块化级联型 DCSST,结合移相型双有源桥(PS-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SR-DAB)变换器,提出一种混合型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HMDCSST)。该 DCSST 融合了 PS-DAB 控制灵活以及 SR-DAB 运行效率高的优点,较原有的 DCSST 拓扑,在保持灵活的电压调节能力的同时,可提高功率传输效率,且由于 SR-DAB模块运行于开环模式,进而降低了系统设计复杂度。分析 HMDCSST 的工作原理,给出平均值数学模型以及功率损耗模型,并对该混合模型在定输出电压控制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特性及功率传输效率进行详细分析。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功率传输效率可达 96.4%,较单一 PS-DAB 型 DCSST,可提升约 1.0%。此外,输入侧和输出侧扰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工作原理及稳态特性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 功率传输效率 平均值数学模型 输入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360°连续扫描圆形阵列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身云 张康旭 +1 位作者 王峰 文舸一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37-445,共9页
针对室内通信系统,设计了一款具有360°方位角连续扫描特性的圆形阵列天线.圆形阵列天线由8个端射单极子八木天线阵元按旋转对称方式构成,每个天线阵元包含一个激励单极子、一个反射器和4个引向器.采用同幅同相激励时,阵列天线可以... 针对室内通信系统,设计了一款具有360°方位角连续扫描特性的圆形阵列天线.圆形阵列天线由8个端射单极子八木天线阵元按旋转对称方式构成,每个天线阵元包含一个激励单极子、一个反射器和4个引向器.采用同幅同相激励时,阵列天线可以工作于全向辐射模式;采用扩展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计算最佳激励分布时,阵列天线工作于定向辐射模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阵列天线工作于全向辐射模式的平均增益为3.78 dBi,增益波动小于2.0 dBi;阵列天线工作于定向辐射模式时的波束指向可以实现360°方位角连续扫描,并保证了定向波束增益最大化和水平方位指向,定向波束最大增益达到11.1 dBi,方位角扫描增益波动小于0.4 dBi,前后比大于12.5 dB.设计的圆形阵列天线具有定向波束增益高、在方位角可连续扫描等技术优势,可用于未来室内小基站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子八木天线 圆形阵列天线 波束扫描 扩展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阵列天线的稀疏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 文舸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讨论利用加权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Weighted method of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WMMPTE)实现多波束阵列天线的稀疏化,使得天线单元数目小于天线波束数数目。待设计天线与置于波束方向的测试天线形成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再利... 讨论利用加权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Weighted method of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WMMPTE)实现多波束阵列天线的稀疏化,使得天线单元数目小于天线波束数数目。待设计天线与置于波束方向的测试天线形成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再利用WMMPTE优化可得到多波束阵列天线的最优激励分布。根据最优激励分布可进行阵列单元的稀疏化。通过工作频率为5.8 GHz的一维直线阵列和二维平面阵列为例介绍了稀疏化设计过程。模拟和实验表明,经WMMPTE优化后,利用3单元天线阵列可以实现4个波束、8单元天线阵列可以实现9个波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天线阵列 加权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稀疏化阵列 馈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阻抗转换器的研究
15
作者 张宇 杜功焕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描述不均匀传输线中的声反射系数可以归结为求解一种非线性微分方程(Riccati方程),本文探索一条寻找此类方程解析解的新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研究了声阻抗转换器,从而大大拓宽了声阻抗转换器阻抗分布的研究范围,作为例子,本文提出... 描述不均匀传输线中的声反射系数可以归结为求解一种非线性微分方程(Riccati方程),本文探索一条寻找此类方程解析解的新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研究了声阻抗转换器,从而大大拓宽了声阻抗转换器阻抗分布的研究范围,作为例子,本文提出了几种阻抗变换形式,并把它们的功率传输效率与已有的均匀及指数型转换器作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当转换器两端与传输介质的阻抗跃变很大时,某些阻抗转换器的传输效率比均匀及指数型转换器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阻抗转换器 黎卡提方程 功率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原良 王峰 文舸一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7期12-17,共6页
针对5G智能终端中需要集成更多天线的需求,提出一种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阵列天线。该天线阵工作在Sub-6 GHz中的3.3~3.5 GHz,由8个共用接地点的三维倒F天线单元组成,利用弯折技术减小天线尺寸,天线单元仅为5 mm×5 mm×5 m... 针对5G智能终端中需要集成更多天线的需求,提出一种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阵列天线。该天线阵工作在Sub-6 GHz中的3.3~3.5 GHz,由8个共用接地点的三维倒F天线单元组成,利用弯折技术减小天线尺寸,天线单元仅为5 mm×5 mm×5 mm。通过共用接地点的中和作用以及地面上加载的T型槽,使天线单元间距在小于2 mm的情况下实现互耦小于-10 dB。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MPTE)获得阵列天线的最优激励分布,该方法将天线的优化设计归结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通过求解传输效率和S参数构成的特征值方程获得天线阵列的最优激励分布。再利用连接各个天线单元的数字移相器和衰减器实现最优激励分布,让波束偏转到指定方向。整个天线印刷在FR4基板上,占用体积小,在3.3~3.5 GHz内S参数小于-10 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在无线通信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天线 共地 Sub-6 GHz MIMO 去耦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数字移相器 波束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室内无线通信的新型多波束天线阵列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田 文舸一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7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剖面、低成本的多波束天线阵列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切换多波束天线设计相比,新设计可以在不切换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多个波束。多波束由一个简单的馈电网络实现,馈电网络的激励分配由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和加权对角矩阵确...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剖面、低成本的多波束天线阵列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切换多波束天线设计相比,新设计可以在不切换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多个波束。多波束由一个简单的馈电网络实现,馈电网络的激励分配由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和加权对角矩阵确定。通过调整测试接收天线的加权系数,可以实现8个方向不同辐射强度的多个波束。天线的工作中心频率为5.8 GHz,天线系统主要由辐射部分和馈电部分组成,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堆叠基板上,通过同轴馈电。利用八波束共存的优势,可提供全面覆盖和改进链路预算,适用于双向隧道或室内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天线阵列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馈电网络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被引量:2
18
作者 戎君楠 文舸一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66,共7页
本文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MPTE),通过4个相同左旋圆极化贴片单元作为子阵来实现阵列天线圆极化可重构。通过在被设计阵列(作为发射阵列)远场区引入极化控制接收天线,可以将整个收发系统看作一个无线功率传输系统,这样就可以把阵列... 本文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MPTE),通过4个相同左旋圆极化贴片单元作为子阵来实现阵列天线圆极化可重构。通过在被设计阵列(作为发射阵列)远场区引入极化控制接收天线,可以将整个收发系统看作一个无线功率传输系统,这样就可以把阵列天线的设计问题转换为一个天线之间的传输效率最优化的问题。通过调节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和接收位置,可控制被设计阵列的极化方式和扫描角度。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被设计阵列单元的极化方式确定时,通过改变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阵列还能产生与单元极化相反的极化方式,同时两种极化方式所得的增益差距在1 dBi以内。本文以中心频率在2.45 GHz的左旋圆极化单元组成的十六单元阵列为例,说明如何实现阵列左右旋极化的可重构以及+/-60°的扫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圆极化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极化可重构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圆弧形偶极子双模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湾 文舸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9-424,共6页
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45GHz的双模低剖面智能天线阵列,可用于基站以提高基站发射机的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机的灵敏度。该双模天线阵列由四个圆弧形的平面偶极子和一个环形反射器组成。通过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理论优化出天线阵列所需要的最... 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45GHz的双模低剖面智能天线阵列,可用于基站以提高基站发射机的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机的灵敏度。该双模天线阵列由四个圆弧形的平面偶极子和一个环形反射器组成。通过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理论优化出天线阵列所需要的最优分布激励,从而得到阵列的最优增益和前后比。该设计实现了全向模式和定向模式之间的双模切换工作,在定向模式下能够实现水平面360°波束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形偶极子 功率传输效率 波束扫描 射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终端小型MIMO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
20
作者 魏盼盼 王峰 文舸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3~3.5 GHz频段的手持终端八单元MIMO智能天线阵列。该阵列由两个对称的四单元子阵列组成,分别放置在移动终端的两个长边偏上位置。四单元子阵总尺寸为45 mm×5 mm×3 mm,仅占基板长边约三分之一。先引入地面...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3~3.5 GHz频段的手持终端八单元MIMO智能天线阵列。该阵列由两个对称的四单元子阵列组成,分别放置在移动终端的两个长边偏上位置。四单元子阵总尺寸为45 mm×5 mm×3 mm,仅占基板长边约三分之一。先引入地面隔离槽,使MIMO接收系统获得良好的隔离和包络相关系数;再基于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获得指定辐射方向的发射天线阵列的最优激励,并保证在该方向上获得最大增益;最后利用自行研发的波束成形控制器实现最优激励分布,从而将天线波束偏转到指定方向。天线阵列工作在3.45 GHz时,在x、z方向上增益分别为4.1 dBi和5.9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智能天线阵列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最优激励 波束成形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