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5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针灸治疗抑郁症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洪峰 赵越 +1 位作者 黄海鹏 赵树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98-200,共3页
抑郁症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也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己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但其中枢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通过调节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丘脑神经通路来实... 抑郁症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也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己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但其中枢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通过调节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丘脑神经通路来实现。近年来有学者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机制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抑郁症的相关脑功能网络异常和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两方面的f 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仅局限于单个或多个独立的脑功能网络,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笔者建议应着重研究脑功能网络之间的整合作用机制,同时要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f MRI机制,以期能进一步证实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功能网络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冲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的改善与其对应损伤脑功能区的恢复和变化是否一致则还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介入 中老年人 功能障碍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评述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萃 周思远 +1 位作者 赵凌 李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应用 针刺 空间分辨率 介入技术 大脑活动 FMRI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所应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志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6-113,共8页
认知神经科学己成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之一 .脑成像技术是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工具 .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本文侧重论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己成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之一 .脑成像技术是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工具 .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本文侧重论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基础、实验设计原理、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 ,为推动国内这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实验设计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运动疲劳“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在体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振向 周开祥 +4 位作者 陈岩 矫玮 王霄英 张珏 包大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4,共8页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究与运动疲劳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脑区之间的激活与功能连接状态,从而验证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方法:招募20名800 m跑成绩≤2 min 3 s的男性运动员,对其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最终遴选出相对最大摄氧量≥55 ml/(kg·min)的11名被试。实验前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区代谢物质的浓度;使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随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实验,试达到疲劳状态后即刻进行与实验前一致的fMRI测试。结果:通过1H-MRS测试发现,运动疲劳发生后被试左侧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的Cho/Cr显著降低(P<0.05);通过BOLD-fMRI发现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后小脑(cerebellum)和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s,M1)、小脑和躯体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小脑和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ompalgyrus)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程度减弱(P<0.05)。结论:运动疲劳发生后基底节区的代谢物质下降,以小脑为中心的脑功能默认网络连接降低,基底节区和小脑可能是使人体出现运动疲劳状态的重要脑功能区,也初步验证了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作为2个监视系统来调控人体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中枢控制器模型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直肠气囊扩张时的脑局部活动 被引量:5
6
作者 陶然君 袁耀宗 +5 位作者 许斌 孙菁 陈克敏 缪飞 张仲伟 倪根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OLD -fMRI)技术 ,探讨直肠气囊扩张刺激下大脑内脏痛觉中枢的兴奋情况 ,并比较肠易激综合征 (IBS)病人在不同容量刺激下兴奋区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性。方法 :直肠气囊扩张 30m... 目的 :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OLD -fMRI)技术 ,探讨直肠气囊扩张刺激下大脑内脏痛觉中枢的兴奋情况 ,并比较肠易激综合征 (IBS)病人在不同容量刺激下兴奋区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性。方法 :直肠气囊扩张 30ml、6 0ml、90ml及 12 0ml时采集受试者 (包括 2 6例IBS病人和 11例健康志愿者 )脑部的fM RI数据。结果 :大多数受试者对直肠气囊扩张刺激能明显激活扣带前皮质 (35 37)、脑岛皮质 (37 37)、额前皮质 (37 37)及丘脑 (35 37)。IBS病人在直肠气囊扩张 12 0ml时脑岛皮质 (IC)、额前皮质 (PFC)、丘脑 (THAL)的兴奋面积和信号变化幅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而且 ,IBS病人在直肠气囊扩张 90ml和 12 0ml时的痛觉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fMRI是一种较为直观且准确的观察脑功能活动的脑显像技术 ,可发现部分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存在对直肠内气囊扩张刺激引起的内脏感觉过敏。本研究显示国内IBS病人中枢内脑岛皮质、额前皮质可能是参与内脏感觉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肠易激综合征 直肠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对腮腺肿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维青 陶晓峰 朱凌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目前作为常规MR成像的有效辅助手段应用越来越多。普遍认为,属于f MRI的技术主要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目前作为常规MR成像的有效辅助手段应用越来越多。普遍认为,属于f MRI的技术主要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MR—D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腮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治疗恐惧症
8
作者 cnBeta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3,共1页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设计的一个新系统将为严重恐惧症患者(phobias)带来新的希望。它基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真实地“看到”患者何时想象他们害怕的事物。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美国科学家 恐惧症 治疗 家用 ATLAS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大脑来治疗恐惧症
9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0-300,共1页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设计的一个新系统将为严重恐惧症患者(phobias)带来新的希望。它基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 RI)来真实地“看到”患者何时想象他们害怕的事物。 该技术由日本国际先进电信研究院和加利福尼...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设计的一个新系统将为严重恐惧症患者(phobias)带来新的希望。它基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 RI)来真实地“看到”患者何时想象他们害怕的事物。 该技术由日本国际先进电信研究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首先,科学家对30名心理健康测试对象的大脑进行fM RI扫描,同时他们让观看各种动物的图像。这使得科学家能够确定哪种独特的大脑活动模式对应于感知哪些生物的图像。尽管所有参与者之间存在生理差异,但仍然出现了常见的可识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美国科学家 恐惧症 大脑 扫描 治疗 ATLAS 加利福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移植肾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陆媛媛 何之彦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关键词 移植肾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外科技术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冲穴脑激活区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美意 崔海玲 +4 位作者 李燎原 李小贾 朱一芳 徐春生 吴子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 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MRI)技术观察针刺太冲穴所激活脑区的性别差异,以阐明针刺效应性别差异的机制。方法 女性组选取25例青年女性志愿者,男性组选取30例青年男性志愿者,针刺志愿者左侧太... 目的 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MRI)技术观察针刺太冲穴所激活脑区的性别差异,以阐明针刺效应性别差异的机制。方法 女性组选取25例青年女性志愿者,男性组选取30例青年男性志愿者,针刺志愿者左侧太冲穴并收集fMRI数据。结果 女性组针刺太冲穴激活的脑区有左侧小脑下部、右侧缘上回、左侧中央后回。男性组针刺太冲穴激活的脑区有右侧缘上回、左侧中央盖沟、右侧中央旁小叶。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更广泛地激活了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沟盖。结论 针刺受试者太冲穴激活脑区并不完全对称,针刺效应在大脑具有偏侧性,针刺太冲穴时大脑活动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穴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任务态 脑区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选穴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煜炜 鲁海 +2 位作者 胡赫其 王媛卓 张春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621-1625,共5页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下的针刺脑研究方兴未艾。通过以针刺不同选穴为切入点,综述并探讨针刺单穴/组穴治疗中风偏瘫效应的中枢机制差异。结果发现,单穴研究以阳陵泉居多,组穴研究以阳经穴居多,在中枢效应上两者均以激活运动皮层为...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下的针刺脑研究方兴未艾。通过以针刺不同选穴为切入点,综述并探讨针刺单穴/组穴治疗中风偏瘫效应的中枢机制差异。结果发现,单穴研究以阳陵泉居多,组穴研究以阳经穴居多,在中枢效应上两者均以激活运动皮层为主,但组穴针刺引起的脑区信号改变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 偏瘫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单穴 组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分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灸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欢 曾奕玮 +3 位作者 张粟 刘彩娇 李思静 任玉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14-2124,共11页
目的 总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针灸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下载2020年前关于针灸fMRI的文献。采用VOSv... 目的 总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针灸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下载2020年前关于针灸fMRI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主要包括机构间和作者间的合作分析、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发性探测和引文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了321篇文献,发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中国科学院(50篇)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0篇)是目前核心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田捷(35篇),影响力最高的作者是白丽君(0.55)。接受本研究领域文章最多的期刊是《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针灸fMRI研究中最常用的5个关键词是针灸、fMRI、电针、针刺镇痛、静息态fMRI,前沿话题是: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恢复和功能连接。结论 目前针灸fMRI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针灸fMRI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针灸镇痛和经穴特应性研究,今后研究趋势主要是针灸对脑功能连通性的影响,尤其是边缘系统和DMN。今后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应进一步加强研究设计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文献计量学 功能 Web of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刺临床应用概况
14
作者 李晓婷 宋小鸽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针刺 腧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家利用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自闭症与自我认知缺陷有关
15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75,共1页
据2008年2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2008年2月9日文章内容,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有自闭症的青少年脑部活动进行了扫描,发现他们均存在严重的自我认知能力差的问题。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美国科学家 自闭 脑部 缺陷 文章内容 研究人员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婷婷 汪振佳 +2 位作者 李璐 孙雨蒙 于薇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望在易损斑块识别、风险分层及疗效监测等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量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青光眼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俞莹 严律于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青光眼以进行性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早期多无症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生永久性的视功能丧失。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光眼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新的检... 青光眼以进行性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早期多无症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生永久性的视功能丧失。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光眼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用于观察中枢视觉皮质的变化,研究青光眼视盘以外的青光眼性损害。文章就近年来fMRI在青光眼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在不同分析方法上的改变,为建立青光眼病情的客观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班超 马雪英 +5 位作者 王坚 王欣 钱昕毓 柴圣杰 牛瑞龙 葛丽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4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5例,同时招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MR-FT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测量心肌力学功能并人工校准,使用CMR-FT对左心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变量的正态分布性,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变量(周向位移、周向速度、周向应变率、短轴径向位移、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速度、纵向应变率、长轴径向应变率)组间差异分析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周向应变、短轴径向速度、短轴径向应变、纵向位移、纵向应变、长轴径向位移、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组间差异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患者行CABG术前术后的对比试验中,短轴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长轴径向应变术前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BG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对比试验中,周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应变、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对照组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后心肌力学功能未出现显著改善。结论CMR-FT能够准确评估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力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联合灌注成像定量参数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韦章林 赵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联合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定量参数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颍上县人民医院在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5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溶栓治... 目的探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联合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定量参数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颍上县人民医院在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5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溶栓治疗前均进行fMRI和PWI检查,溶栓治疗后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将血管未再通患者纳入未再通组,血管再通患者纳入再通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及fMRI、PWI参数。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相关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MRI联合PWI对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的评估价值。结果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65.88%(56/85)。两组速率常数相对值(rKep)、血浆容积相对值(rVp)、容量转移常数相对值(rKtrans)、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吸烟、饮酒、梗死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通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年龄≥60岁患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低于未再通组,表观扩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高于未再通组(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MTT(OR=3.487)、TTP(OR=5.421)是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ADC(OR=0.268)、CBF(OR=0.313)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TT、ADC、CBF、TTP及其联合预测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的敏感度分别为73.80%、72.10%、75.40%、77.00%、83.60%,特异性分别为75.00%、70.80%、79.20%、75.00%、91.7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807、0.781、0.796、0.936(P<0.05)。结论MTT、TTP是影响ACI患者溶栓后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ADC、CBF是独立保护因素,fMRI和PWI联合检查可有效预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血管再通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CT灌注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雯 刘欣然 +1 位作者 卢星如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3,共7页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组织微血管渗透、分布、血流动力学状态,肿瘤代谢物含量、间质成分变化及组织固有属性等特征可视化,旨在总结各成像序列在乳腺癌应用中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后续乳腺癌影像科学研究提供新方向,从而帮助影像医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相关MRI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