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就业压力纾解新道:基于主观幸福感功能性角色的概念框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芷含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遵循的是传统心理病理学的治疗性范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观幸福感不应仅被视作受逆境或压力影响的客体,更是具有哲学主体意义的功能性角色。积极情绪"拓展-...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遵循的是传统心理病理学的治疗性范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观幸福感不应仅被视作受逆境或压力影响的客体,更是具有哲学主体意义的功能性角色。积极情绪"拓展-建构"效应使主观幸福感成为兼具整体性、动态性、响应性和促进性的能动系统。基于主观幸福感的功能性角色构建其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双向作用概念框架,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一条新的纾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压力 主观幸福感 功能性角色 积极情绪 拓展-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相并网设备的独立激励-响应机制及基于幅频运动方程的设备特性表征方法
2
作者 袁小明 王思成 贠阳阳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针对风电、光伏等电力电子并网设备对系统支撑能力评估问题,核心基础是正确认识设备根据有功/无功功率不平衡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功能性角色(设备特性)。然而电力电子设备主流的锁相并网结构严重阻碍了对设备功能性角色的认知,特别是... 针对风电、光伏等电力电子并网设备对系统支撑能力评估问题,核心基础是正确认识设备根据有功/无功功率不平衡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功能性角色(设备特性)。然而电力电子设备主流的锁相并网结构严重阻碍了对设备功能性角色的认知,特别是目前业界普遍基于锁相并网的具体连接结构,形成了设备内电势跟随电网电压或端电压变化的“跟网”角色认知,尚未认识到系统运行中设备所应具备的功能性角色。为此,首先通过深入认识隐藏在锁相并网结构下内电势响应取决于电流单独激励的电流控制独立激励-响应机制,澄清了锁相并网设备通过有功/无功功率不平衡独立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功能性角色,进而提出基于有功/无功功率不平衡激励-内电势幅值/频率响应关系即幅频运动方程的设备特性表征方法,最后通过阐述锁相并网设备特性由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关系表征的必然性,指出当前业界对锁相并网设备特性认知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并网设备 功能性角色 特性表征 独立激励-响应机制 幅频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双向中介效应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芷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在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关系。方法:采用就业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以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90名高校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双向负...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在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关系。方法:采用就业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以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90名高校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双向负作用;②社会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均负向预测就业压力,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③就业压力在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与就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在社会支持与主动性人格影响下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双向中介效应。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培养学生主动性人格、提升主观幸福感,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并反过来促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压力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主动性人格 功能性角色 双向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